① 酒桌倒酒,到底半杯還是滿杯呢
這些“倒酒”禮儀你知道嗎?可是很講究的,別再傻傻不知道!
說起酒,可以說是人們在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了。中國的酒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自從酒出現以後,更是作為一種物質文化。我們都知道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因其發展的歷程與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同步的,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它作為精神文化主要提鮮在文學藝術,社會政治生活等很多方面。在這個方面說,飲酒不是就單單的飲酒,而是在飲文化。
最後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給別人倒酒的時候,一定要站在他們的身邊,如果你隔的距離太遠,伸著手去倒,這是很不禮貌的。倒酒的時候,酒瓶的瓶口不能對著別人,倒的時候不宜太大聲,只需沿著酒杯倒就可以了。這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些“倒酒”禮儀你知道嗎?可是很講究的,別再傻傻不知道!如果大家有不同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里留言。
② 倒酒四句話
倒酒順口溜:歪門邪道、卑鄙下流、惡貫滿盈、改邪歸正。卑鄙下流,杯壁下流之意。倒啤酒,啤酒要順著斜著的杯子壁身往下緩緩流入,這樣,啤酒不僅沒有酒花,倒酒的人也顯得很瀟灑。
惡貫滿盈,意思就是啤酒倒滿了酒杯。改邪歸正,酒倒滿之後,斜著著的酒杯自然要放正了。
倒酒的技巧
應對瓶口任何時候,都不要與杯沿接觸。哪怕是給別人倒第一杯酒,杯子都沒有被人接觸過。
另外一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是:倒酒,別讓酒液滴落在酒杯以外的地方,不管是桌面、桌布還是餐具上,都是很失禮的,如果灑落在別人身上,哎,就更尷尬了。
使用專業的倒酒片、引酒器防止酒液流出。但很多時候在外面、別人的酒局上,不一定會有倒酒片,往往是光著瓶口的,技巧是:倒完後收回酒瓶時,瓶口輕輕旋轉一下,這樣酒液會順著瓶子往下流,不容易直接滴落。
這個需要自己平時拿著酒瓶裝上自來水多多聯系,具體示範的視頻,請見我們之前的視頻倒酒時瓶口靠在酒杯上,對還是錯、所以專業侍酒師倒酒的時候,另外一隻手會帶著口布,因為即便是專業人士在倒酒的時候,酒液也容易沾在瓶子上,這個在所難免,及時擦掉就行了。
③ 倒酒應站在那個人的右邊還是左邊
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都習慣「以右為尊」,所以在酒桌上,出於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會安排客人坐在主人的右邊。倒酒時不要隔空或者坐著倒酒,應該站起身,走到對方身邊站在左側倒酒。
如果是白酒,倒酒時杯子可以端起也可不端起。倒酒時不能把瓶口對著客人,應用右手持杯稍傾斜,讓酒沿著酒杯內壁緩緩倒入。
倒酒順序
酒桌上的第一杯酒,一般都是主人親自為所有客人倒酒。按照「以右為尊」的規矩,應從主人右側的客人開始,按逆時針倒酒,最後才給自己倒上。
此外,不管是倒酒還是敬酒都應考慮到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的先後順序,分明主次。如果是和不熟悉的人喝酒,應先打聽清楚對方的身份,留意別人對他的稱呼,避免尷尬。
給上司或長輩倒酒時,最好從左邊來。我們的杯口需低一些,用手托住對方的酒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④ 這個壁紙在哪下載,倒酒的
這個壁紙在哪下載,倒酒的。壁紙下載有很多的渠道有很多專業的,壁紙下載有很多的APP,可以下載壁紙。大時代,還可以通過網頁去搜索這個壁紙,比如說你可以打開網路圖片,然後網路圖片裡面搜索倒酒,然後就有可能搜索到這個倒酒的壁紙。或者還有一個功能叫以圖找圖,你可以先把這個圖片截屏下來,先把這個小圖片,放到那個以圖找圖的圖片框裡面,她就可能給你找出來,對應的大壁紙,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那個壁紙。
⑤ 急求一些有關於喝酒禮儀的圖片,例如倒酒,敬酒,飲酒等標准動作(要現成圖片)
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細節一: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細節二: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准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tmd干嗎要喝你的酒?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了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細節十: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關於敬酒
1、主人敬主賓。2、陪客敬主賓。3、主賓回敬。4、陪客互敬。記住:作客絕不能喧賓奪主亂敬酒,那樣是很不禮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二.倒茶
這里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首 先,茶具要清潔。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 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幹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 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 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其 次,茶水要適量。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 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 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再 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 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 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 痕,好受嗎?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或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三.離席
一般酒會和茶會的時間很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得一些人後,你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真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裡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准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么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鍾錯誤
⑥ 敬酒倒酒禮儀
倒酒和敬酒小知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酒場的部分潛規則吧[色][色][色]
記得"酒要少喝,事要多知」,今天咱們就說說酒桌上的規矩,與其說是規矩還不如說是一種禮儀,一種酒文化,其實關於酒的文化禮儀多得數不清,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和規矩。那麼你知道如何倒酒和敬酒嗎?今天就分享我了解的倒酒和敬酒的禮儀吧,別看只是簡單的倒酒和敬酒,你會發現其實這並不簡單,無形之中你就得罪了人,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如何縱橫酒場,談笑風生,一起來看酒桌禮儀系列吧。
倒酒可講究了。比如高朋滿座,推杯換盞,這一切自然都要從倒酒開始。我們常說酒不滿,心不誠。可是並不是所有的酒都要倒滿的,我們常說倒滿的酒,指的便是白酒和啤酒,對於其他的酒水,有著各自的標准。通常,紅葡萄酒倒滿杯的三分之一就好,而白葡萄酒需要倒酒杯的二分之一,類似香檳之類的有汽包的酒倒杯子的四分之三就好。所以說,倒酒也要看是什麼種類的酒,不然很可能鬧出笑話。
注意桌上的空杯子。在宴席中,我們要時刻的注意桌子上的空杯子,如果酒杯空了,及時為賓客斟酒,茶杯空了到杯子的七分就好。如果宴會進行到最後,瓶子中的酒不多了,在倒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能夠將酒水平均的分給在座的所有人,對於透明的酒瓶比較容易估算,如果不透明的瓶子,就要下一番功夫了,通過搖晃瓶子進行判斷,這需要一定的經驗,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那麼千萬不要傻乎乎的去倒酒,將酒水放在桌子中間,大家自己分配就好。否則局面會很尷尬,有一個不好的結尾。
⑦ 求這種古風的酒壺倒酒類似的圖片
⑧ 禮節:怎樣倒酒,在酒桌上都是說些什麼啊
拒酒敬酒的禮儀
拒絕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主動要一些非酒類的飲料,並說明自己不飲酒的原因。第二種方法是讓對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稍許斟一些酒,然後輕輕以手推開酒瓶。按照禮節,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第三種方法是當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時,用手輕輕敲擊酒杯的邊緣,這種做法的含義就是"我不喝酒,謝謝。"當主人或朋友們向自己熱情地敬酒時,不要東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過來,或將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
敬酒要適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成心把別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地在他人的軟飲料里倒烈性酒。對於虔誠的穆斯林不允許敬酒,甚至不能上酒。因為穆斯林飲酒是違背教規的。不應當在餐桌上擺放一大堆酒瓶。正式宴會中主人皆有敬酒之舉,會飲酒的人應當回敬一杯。
敬酒時,上身挺直,雙腿站穩,以雙手舉起酒杯,待對方飲酒時,再跟著飲,敬酒的態度要熱情而大方。在規模盛大的宴會上,主人將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禮儀:席上如何勸酒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
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
「文敬」、「武敬」、「 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系。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只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成為一種禮儀。
中國人飲宴時,很喜歡勸人多飲。這種做法,起源也是極早的。《詩經·小雅·楚茨》中有:「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詩句。侑,就是勸的意思。詩名的本意是唯恐受享者沒有吃飽,故而勸飲勸食。 勸人多飲幾杯酒的做法,一方面表達了敬酒人的真誠,希望對方喝好喝夠,同時也可以活躍酒宴的氣氛,為飲酒者助興。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勸酒「勸」過了頭,竟然帶有相當的「強迫」之意,甚至以灌醉對方為樂。這種做法,自古以來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孔叢子》、《積善錄》、《遯翁隨筆》等古籍中,都有反對勸人強飲的記載。清代人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引陳畿亭的話說: 飲宴者勸人醉,苟非不仁,即是客氣,不然,亦蠹俗也。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人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僕役,以逼為恭敬,以虐為慷慨,以大醉為快樂,士人而效斯習,必無禮無義不讀書者。 他的話,含有輕侮勞動群眾之意。其實統治階級中逼人飲酒者難道還少么!但他說的不要硬勸人醉,卻是可取的,遺憾的是逼人致醉之事,至今仍時有發生,還編出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飲酒不用讓,感情就是量」之類的順口溜,硬把「多喝」與「感情深」拉到一起,根本不顧及酒量之大小和多喝會損害健康,實在是一種必須戒絕的陋習。
這里還有個一些人的個人觀點
http://www.ccponline.net/bbs/savetitle.asp?ID=1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