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人眼中的「月」的意象有哪些(求詳細)
團聚,冷清,純潔,
② 關於明月的詩句 和關於明月的圖片(圖片要簡單的)
蘇軾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一味涼。】
南北朝佚名子夜秋歌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張融別詩
白雲山上盡,清風松下歇。
【欲識離人悲,孤台風明月。】
③ 怎麼描寫松梢掛月的景點
又來到了這片松樹林。你們依舊堅守在這里,一點都沒變,還是那片土地,那片藍天,那群松樹.但是,你們還認得我么?
茂密的松樹,高大挺拔,蒼勁的枝幹僅離地面一米多點,我不得不彎著腰走進去,也算是像你們敬個禮,原諒我這么晚來打擾你們休息,請允許我來這里閑盪……
靜靜的坐在陰森的樹林中,周圍的黑暗和靜謐與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很符合,往日的恐懼全都休眠在這沉寂下……抬頭望見初生在樹枝上的月亮——嗯,今夜是圓月——隱隱約約,別有一番情趣,像帶著面紗的維納斯,旋轉不定,模糊了月光,也模糊了我的視線……
此時此刻,月亮蹲在了樹梢上,她的月光穿過縱橫交錯的樹枝投到了我的身上,也照在了大地上,高低不一、參差不齊的樹影交織在一起,或許,這就是夜的美麗,黑的神秘,月的迷離吧,多麼幽美的黑白立體!
和大多數有心沒肺有頭沒腦的女人一樣,我喜歡月亮,喜歡大海,喜歡吉它,喜歡得稀里嘩啦而又沒有理由。還記得第一把吉它是在讀技校時勒緊褲帶節衣縮食了三個月,用從牙縫里摳出來的70元錢買的;還記得第一次在校園舞台上彈奏的曲子是《大約在冬季》;還記得第一支撩動青澀心事的段子是《牧野情歌》中的「夕陽別落下,陪伴他萬里走天涯;風沙別說話,聽我把歌兒唱給他。」那時候,隨便撥動一下琴弦,少年的快樂與憂傷就會一串串地在指尖飄落。
後來,工作了;後來,結婚了;後來,生育了;後來……後來那些心動的旋律也就隨著那段琴弦上的歲月一起,在流年中漸漸地遠去了。
周末,野營在石龍溪。石龍溪,一個名不副實的名字,沒有傳說中的龍,沒有壯麗的景觀,也沒有動人的愛情傳說。如果說石龍這兩個字會讓人聯想起偉岸壯實的小伙,那我卻分明在這里看到了一個溫情婉約的宋女。她低著頭,順著幽幽的歲月的古道,從古典琴弦的雅緻音符中向我們窕窕走來。這里,是沒有秋天的。秋陽給山谷披上了一件夢幻般的輕紗,寬寬的石灘折射著溫暖,秋風帶不走這里的綠葉,反而給青山抹開了道道醉人的紅暈。一條清流,如玉如緞,悄悄地柔柔地挽著山的臂彎蜿蜒而行,清澈見底的水裡,遍布著罕見的綠色青苔。微風拂過,水面波光鱗鱗,水底春意生生。
月亮,是懷春的少女,偷偷地靦腆地爬上了谷頂的梢頭,在夜的空谷中灑下了一層朦朧的清輝。吉它歌手在如水的月光下撥動了他的琴弦,「Iloveyou!Ineetyou……」低沉的男中音在愛人面前喃喃低語著愛的誓言,天籟的樂聲緩緩地流淌,在空谷中輕漾,醉了野營人的心腸。此情綿綿!無情亦綿綿!
不知不覺中,我已陶醉在溫柔的夜裡,意識逐漸模糊了,整個身心在不斷彌漫,彷彿已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不知過了多時,一縷清風送來,我驀地被驚醒,這才想起,深藍的天空中繁星閃爍,一輪金燦燦的圓月掛在天邊。
高高低低的吉他聲,輕輕重重地叩打著蒙塵的心門,撥動著柔柔軟軟的心弦,盪起一湖盈盈淺淺的心緒,遠去的記憶,青蔥的歲月。是誰,總是在這樣的夜裡悄悄地叩響我的窗欞?是誰,總是在落花的窗檯下久久地徜徉?是誰,在寂寥的夜裡為我寫著動人的詩篇?那個曾經為我流淚的少年,偶爾可會翻起那些發黃的記憶底片?傳說中的梁祝,可會在這樣的夜裡踏月而來,水袖流轉蝶舞翩躚,再敘一世的纏綿?這一片美麗的月光,可會裝飾我今夜的夢園……
④ 月的詩情畫意
月、月色,是古今文人經常吟詠的對象。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一經諷詠,便如玉指一樣撥動我們的心弦。「秦時明月漢時關」,不假任何修飾,卻把雄關古塞的蒼涼悠遠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際;「別時茫茫江浸月」,則在相逢、相識但又即刻相別的愁緒中透出一股無奈和茫然;「海上明月共潮生」,用一輪濕漉漉的明月為我們描繪出如仙境般的縹緲;「二十五弦彈夜月」,使我們彷彿在抑揚疾徐的瑟聲中聽到了悲涼怨懟的聲調……還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豪放,「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雄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的凄美……
在長城腳下,我曾巧遇深秋凌晨的殘月。鋪滿銀霜的山野間,不見了白日里的層林盡染,不見了暮色中的輕煙淡靄,彎彎的殘月掛在西南天際,下面是蜿蜒的長城。除了月色的清輝,眼前只有一種顏色:藍。天空、群山、叢林無不由藍色構成,所不同的只有深淺之分。此時,面對長城,什麼金戈鐵馬、征夫怨婦、烽火狼煙、羌笛胡笳,都已經變得非常遙遠而模糊了,只覺得眼前是一幅絕不能用水墨丹青畫出的彩圖。
在揚子江的燕子磯邊,我曾追尋暮春時分初現的新月。燕子磯位於長江南岸,隔江遙對南京城,是由巨石構成的一片突兀之地。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群雄並起,佃農出身的朱元璋勢力很快強盛起來,占據了南京城。其勁敵陳友諒率40萬大軍攻打他,但被朱元璋設計挫敗,陳友諒從此一蹶不振,而朱元璋卻從此確立了一統天下的地位。據說,陳友諒的大軍就是在暮春新月初生時萬船齊發、兵指金陵的。來到燕子磯,真想體味一下古人的心情。然而,江水萬古流,燕子磯依舊,彎彎的新月還掛在天上,暮靄中是現代化的高樓和江輪的汽笛聲。
在揚州梅花嶺上,我曾體味史可法心中的「二分明月」。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崇禎皇帝弔死煤山,時任兵部尚書的史可法奉命督師揚州,清軍進攻揚州時,頑強抗敵,城破被殺。其衣冠冢位於梅花嶺上,冢前有一幅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梅花嶺的明月應該是嫵媚、柔秀的,但史可法的事跡又如此悲壯,叫人很難說清自己的體會。低掛在嶺頭的明月,是黃、是白、還是紅?我說不清。
在故鄉的冀中大平原上,我曾在「月上柳梢頭」的意境中有過自己的憧憬。家鄉有一條小河名唐河,是海河的一條支流;河邊遍植垂柳。少年時代,曾多次在河邊看到月亮掛在垂柳的枝頭上,微風襲來,柳枝婆娑、月影徘徊,很是撩人心扉。及長之後,讀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詩句,才感受到古人那精緻的描繪是如此的傳神。
是的,月色給了我很多。
⑤ 點絳唇 數載秋煙,目極天遙關山月,淡雲清色,閑鶴層梢月。縱意天涯,難醉笙歌樂。堪何解朔風如鐵,殘酒
《點絳唇》作法
本調四十一字。首句四字,不用韻;第一字雖可用平,但以仄為宜。次為七言句,起仄韻;然第一字以去聲為佳,第三字亦以仄聲為當。(【詞律】論之甚詳)第三句亦四字,第一字亦宜用去聲。第四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二、第四句同。後闋第一句同前闋首句。第二句同前闋第四句。第三句三字協,為上二下一,用平平仄,乃定格也。第四、五句復與前闋第三、四句同。
詞譜
⊙●○○(句)
●○⊙●○○▲(仄韻)
●○○▲(協仄韻)
⊙●○○▲(協仄韻)
⊙●○○(句)
⊙●○○▲(協仄韻)
○○▲(協仄韻)
●○○▲(協仄韻)
⊙●○○▲(協仄韻)
意境不錯,基本合格。按《白香詞譜》,遙字應為仄聲。
末句少三字。須補齊為好。
朔風如鐵,殘酒消長夜?
⑥ 月上柳梢頭想表達什麼意境
月上柳梢頭想表達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白話文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生查子·元夕》是一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後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⑦ 描寫月夜景色的唯美句子
1、月亮姐姐用銀色的光輝將夜幕中的萬物裝扮得分外寂靜,神秘。遠眺村莊、田野和山林,感受著內心的寧靜和安詳,月光是對人們在太陽下創造的獎勵和回報。我贊美月亮,贊美她裝點的團圓和諧的世界,我祝願世人,願她們來年生活得更美好,我祈禱和平,願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描寫月夜的美景的優美句子
2、月亮爬上了樹梢,放出皎潔的光芒,給大地鍍上一層銀色。夜,顯得幽靜。不一會兒,樓前的空地上就沸騰起來了,歡笑聲、喧鬧聲響成一片,連月兒也透過樹縫向悄悄地張望。
3、月是輕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下來,給大地鍍上了一層銀霜。凝視著月,久久不忍將視線移開,那潔白如玉的月似乎羞了。匆匆地順手牽了一片薄雲,遮住了秀美的臉,一切變得朦朦朧朧。如此纖塵不染的月光,使得多少人駐足欣賞,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勾起多少詩人的情懷?月兒彎彎,那是月亮在深情絮語。月兒是如此可愛,又如此迷人。而調皮活潑的星星散作點點熒光,閃閃爍爍,發出甜美柔和的微笑。
4、在明亮的月光下,有幾座連綿起伏的山丘,有的像幾把利劍直插天空。山裡,傳來了布穀鳥的叫聲,清脆悅耳,優美動聽!
5、在月光照射下,今夜顯得無比的光亮。月光照著樹,樹成了銀色;照著草叢,草叢成了銀白色;照著地,地成了銀白色。世界似乎都被這銀白的月光所籠罩著。遠處,工廠左邊的煙囪冒出了縷縷清煙,月柔和地把銀光灑在了它身上,光便隨著它漸漸地升上天去……
6、在月光照射下,今夜顯得無比的光亮。月光照著樹,樹成了銀色;照著草叢,草叢成了銀白色;照著地,地成了銀白色。世界似乎都被這銀白的月光所籠罩著。遠處,工廠左邊的煙囪冒出了縷縷清煙,月柔和地把銀光灑在了它身上,光便隨著它漸漸地升上天去……
7、蛐蛐也跟著輕唱起了一首小夜曲,池邊荷葉上的小蛙便也加入到了這小小的樂隊來。樹上的麻雀似乎很害羞,偶爾嘰喳叫上幾聲又立刻停住了。灰色的馬路上,空無一人,已聽不見汽車雜亂的喇叭聲,發動機聲,只有幾棵高大的梧桐仍如往常一樣,立在路邊與馬路竊竊私語。池邊,幾棵垂柳輕輕地拂過水面,盪起一道道波紋,一切聲音停止了,月光還是那麼柔和。
8、深居的人也許永遠不懂都市的寂寞,在拋離都市的喧囂之後,夜引領著我,展示著它的單純與靈巧身姿。田野中一片寂靜,只有一陣陣無休止的單調的蟬鳴與不遠處的禿樹下各種昆蟲在纏綿歌唱。月夜皎潔,照射在這林蔭小道上更令人心旌搖盪與生氣。我又明白了什麼,夜的魅力不同有著人們的締造,勞動與收獲!
9、頭一看,水裡已經有一個晃動的圓盤;抬頭一望,一輪明月已經掛在了天空。我和爸爸、媽媽講著,唱著,慶祝這美好的中秋、國慶節。綵船上的遊客叫著,跳著,與岸邊的遊客遙相呼應。遠處的天空上燃放著一束束的禮花,真是「江面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正當人們歡呼時,月亮姐姐彷彿有些害羞了,她臉蛋兒藏進了青黑色的薄紗中了,隨著江面陣陣微風,一會兒遮住眼兒露出嘴兒,一會兒遮住臉兒露出小鼻兒,彷彿是一位少女,想要與人間共享歡樂,又十分不好意思被人們久久地凝望似的,真有趣。
10、喜歡月夜,是我永遠不會改變的。在月色下漫步,在月下聽蛐蛐的叫聲,真算得上是一種享受。有時在月色下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讓人好不快活。曾在這月色下幻想過自己和最想的那個他再次美景下散步、嬉戲、打鬧,那將會多好啊!尋一片草地,抬頭品味著月光,月光照亮了小臉蛋,周圍的`動物在月色的襯托下也走起美妙的曲子。靜靜地躺著、靜靜地看著月亮。在月亮里,吳剛一直在砍那棵永不會倒得樹。在月宮里肯定不得不說的就是嫦娥,她好像在跟她的玉兔玩耍、嬉戲來消磨時間吧!月夜,人們嚮往的地方,只是可望而不可即。
11、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旳小煤削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旳。路旳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旳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12、沿著通往花園的小路,我漫無目的地走著整個世界彷彿沉浸在銀色的光海中烘托著充滿溫馨靜謐的夜,我也置身在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月光,才能這般的恰到好處。月花盡染著整個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聖潔的氣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靈也在這聖潔中升華。
13、一輪金燦燦的圓月,從東邊的天空徐徐升起。月亮金黃金黃的,像一個南瓜掛在天邊,它的顏色慢慢淺了,最後變成了一個銀白銀白的大玉盤。一兩顆星星在它的光芒旁眨著眼睛,無邊無際的空中它顯得並不孤單。
14、一輪玲瓏的彎月掛在梢頭,氤氳的月色透過樹葉兒,灑在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在遙遠的天邊,若隱若現閃閃發光的星星也在不甘寂寞出來展示魅力;像天使一樣,悄悄的來聆聽人間的秘密。
15、一片透明的灰雲,輕輕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朧,如同墜入了夢境啊!輕柔的晚風拂過,灰雲又消雲散,純凈的月光,沖洗著柔和又美麗的又讓人陶醉的秋秋夜。月光融融,把秋天的夜空襯得涼爽無比,我愛這月夜。
16、月光使整個夜改變了顏色。沒有月光地夜,除了黑暗便什麼也沒有了,雖然星辰閃爍卻無法將大地照亮,讓人感到厭倦和恐懼。在月光下,一切都變得豐富多彩,不像那樣只有單調地黑色。銀、黑、藍,這便是月夜的色彩,從深到淺,從黑到亮,雖豐富多彩但並不花哨,恰到好處,令人難以忘卻。
17、月光下的城市好象另有了一番情趣,街上的人們披上了銀白的紗衣,突然月亮上出現了黑影,好像見了這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就掩住了自己美麗的容貌吧。
18、月光下的校園是美的。人們談天說地,無憂無慮;孩子們在月光下玩耍,跑來跑去快樂得不得了;校園里的花花草草,在月光的陪伴下也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漸漸地人稀少了,大家都回家睡覺了,只有月亮和幾顆陪伴它的星星在外面。雖然人都回家了,但月亮還在無私地向大地每一個角落撒下,它那美麗的光輝。正像老舍的《月牙兒》中寫的,月亮是世界上最純潔的東西。
19、月光下渭水泛著銀光,皎潔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燈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麼清的渭水,在月光下顯得清澈舒緩,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顫動,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愛了。
20、月亮,星星給天空增添了詩情畫意。月亮如一個圓圓的大玉盤,令人遐想萬千。而那晶亮閃耀的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飛濺的火花。我樂於同星星交流感情,我喜歡和月亮訴說悄悄話。星星啊月亮,如果你們即將舉辦一個童話故事節,能否讓我也參加?
⑧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出自哪裡有什麼意境
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明月,柳梢,都是相愛的見證,此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全詞原文如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白話文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8)梢月唯美意境圖片擴展閱讀
《生查子·元夕》是一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後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上片追憶去年元夜歡會的往事。「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之夜的燈火輝煌,那次約會,兩情相悅。周圍的環境,花市,彩燈,明麗如同白天,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節,也給戀愛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時機,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於言表。
下闋寫「今年元夜」的情景,今年元夜重臨故地,想念伊人的傷感。「今年元夜時」寫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嘆。「月與燈依舊」作了明確的對比,今天所見,依然如故,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卻已物是人非的思緒。
此詞既寫出了情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時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寫法上,它採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這種文義並列的分片結構,形成迴旋詠嘆的重疊,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凄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於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裡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⑨ 十大最美賞月勝地
1、最有皇家范的賞月勝地——頤和園。意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公園開放時間:6:30-20:00,需預約) ;
2、最適宜小聚的賞月勝地——北海公園。意境:「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公園開放時間:6:30-21:00,需預約) ;
3、最浪漫最小資的賞月勝地——什剎海。意境:「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4、最有儀式感的賞月勝地——月壇公園。意境:「北京一片月,總是玉關情」(公園開放時間:6:30-21:30,需預約);
5、最具文藝范兒的賞月勝地——盧溝橋。意境:「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6、最詩情畫意的賞月勝地——百花山。意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7、最解思鄉情的賞月勝地——妙峰山。意境:「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8、最具人氣的親民賞月勝地——景山萬春亭。意境:「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公園開放時間:6:30-21:00,需預約);
9、最童年的賞月勝地——陶然亭公園。意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公園開放時間:6:00-21:00,需預約);
10、最有科技感的賞月勝地——北京古觀象台。意境:「玉魄東方開,嫦娥逐影來」(天文賞月時間:19:00-21:00,需預約)。
(9)梢月唯美意境圖片擴展閱讀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⑩ 月過梢對什麼 要有意境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間照對「月過梢」,清泉石上流就可以對「溪饒石」(對的不好,見諒),或者樓主可以自己想,月和梢就是兩個名詞,過是個動詞,只要對成這種格式就差不多了,比如日穿雲,月送歌,月照溪,月隱梅(清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好像是個故事http://..com/question/345188597.html),雪舞塵,風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