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夾雪的成因
雪和雨都是由空氣中的雲,或者說是小水滴遇冷後凝結而成的。但是它形成的初期都需要一個核。這個核一般來說是由空氣中的塵埃充當的。當氣溫變冷後,塵埃的溫度比水滴的溫度下降得更快,這時小水滴就會聚集並依附在小塵埃上,形成更大的水滴,當它大到比空氣重時,它就會降落下來,它越降就會越大,這樣就形成了雨。而當高空溫度非常冷時,它就不會形成雨,而是形成雪花或者冰雹了。這些都是在高空中發生的,但是如果低空中氣溫比較高時,有一部分的雪會融化成水,當它們到達地面時,就成了雨夾雪。
陣雪,指降雪時間短促、強度變化很大、開始和終止都較突然的雪。雪主要產生於溫度在0℃以下的雲中,其形成過程與雨相似。但是,自雲底至地面的空氣溫度需在0℃或以下。
雪的產生與大范圍的冷暖空氣的交緩有關。當冷暖空氣勢均力敵,且空氣溫度較大時,往往形成雨夾雪。這樣,降雪時間較長,就有「雨夾雪,落勿歇」等說法。當冷空氣勢力較強,地面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冷空氣勢力較強,地下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雪。此時,暖空氣被近南撤,天氣轉晴,就明「落雪見晴天」等說法。當冷空氣勢和很強,一般雪下得較大,暖空氣迅速南撤,天氣很快轉晴,並且持續時間長,就有「大落大晴,小落小晴」的說法。
Ⅱ 描寫雨和雪的詩句 古詩
1
雨雪
《子革對靈王》先秦·左丘明
2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古從軍行》唐·李頎
3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北風》先秦·佚名
4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北風》先秦·佚名
5
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蘇武傳(節選)》漢·班固
6
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出車》先秦·佚名
7
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
《詠雁》唐·李遠
8
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
《超然台記》宋·蘇軾
9
雨雪霏霏天已暮
《七言》唐·呂岩
10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出居庸關》清·朱彝尊
11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塗
《冀州道中》元·王冕
12
《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為霰
《范增論》宋·蘇軾
13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
《雪夜小飲贈夢得》唐·白居易
14
如彼雨雪,先集維霰
《頍弁》先秦·佚名
15
亂松飄雨雪,一室掩香燈
《除夜》唐·齊己
16
雨雪沒太山,誰能無歸心
《升天行貽盧六健》唐·儲光羲
17
雨雪隔榆溪
《雨雪曲》隋·江總
18
刈獲須及時,慮為雨雪傷
《秋日田家雜詠》清·黃燮清
19
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仆析父從
《子革對靈王》先秦·左丘明
20
雷陳美交契,雨雪音塵繼
《和權載之離合詩(時為國子司業)》唐·武少儀
21
東西共雨雪,當春復凄其
《從游沁陽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 明 · 謝榛
22
十年不見此邂逅,窮冬雨雪寒颼飀
《送樊眉州》 宋 · 李流謙
23
一笠一蓑衣,空江雨雪霏
《漁父》 宋 · 薛嵎
24
九月天雨雪,何曾見南方
《九月十一日雪二首其一》 宋 · 趙蕃
25
晨裝沾雨雪,旅宿候風潮
《送岳州溫錄事赴任》 唐 · 權德輿
26
上天同雲兮雨雪其霏,之子於釣兮在水之湄
《釣雪歌》 宋 · 歐陽守道
27
經途雨雪涉冬春,倉卒重過奈此身
《再次真定城別陳秉中時自京西還》 明 · 高叔嗣
28
雨雪雁南飛,風塵景西迫
《塞垣行(一作崔湜詩)》 唐 · 崔融
29
雨雪不順時,陰陽失明晦
《賀雪寄本府尚書》 唐 · 曹鄴
30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
《信安王幕府詩》 唐 · 高適
31
雨雪雱
《代北風涼行》 南北朝 · 鮑照
32
澤國舟車接,關門雨雪乖
《送元晟歸江東舊居》 唐 · 李端
33
雨雪紛紛黑山外,行人共指盧龍塞
《盧龍塞行送韋掌記》 唐 · 錢起
34
雨雪經泥坂,煙花望錦城
《送馬向入蜀》 唐 · 徐凝
35
風沙悲久戍,雨雪更勞師
《雨雪》 唐 · 皇甫冉
36
乘輿晚出溪,雨雪暝前路
《雪泊溪上》 明 · 王問
37
猿岩飛雨雪,兔苑落梧楸
《奉酬睢陽李太守》 唐 · 高適
38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陰霾占兩旬
《花朝》 宋 · 楊公遠
39
雨雪不垂成暮靄,花開都盡怨東風
《題本覺寺》 宋 · 趙善括
40
雨雪霏霏早閉門,荒園數畝似山村
《甲申除夕病榻作時目疾頗劇離香港又三年矣》 現代 · 陳寅恪
41
何事陰陽工,不遣雨雪來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雨雪,獻封大夫》 唐 · 岑參
42
江天雨雪路盡迷,層峰壁立瓊瑤梯
《雪景為毗陵陳公懋賦》 明 · 倪謙
43
風霜忽凄厲,雨雪亦零亂
《述懷(二十年作)》 明 · 王璲
44
雨雪欣能霽,冰霜苦未和
《俗有雪上加霜之諺今日之謂也二詩呈知縣契丈》 宋 · 趙蕃
45
三宮坐穹廬,雨雪或十旬
《謝劉純父惠木綿布》 宋 · 謝枋得
46
試問雨雪無,此中未寒沍
《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其一》 明 · 婁堅
47
瀟湘之煙雲,巴廣之雨雪
《臨安天慶陳道士游武夷贈之》 宋 · 白玉蟾
48
回車不淹轍,雨雪滿衣裳
《遠征歸》 唐 · 王建
49
已是數程行雨雪,更堪中路阻兵戈
《將入關安陸遇兵寇》 唐 · 杜荀鶴
50
雨雪涔涔滿寺庭,四圖泠落讓丹青
《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甯山水圖》 宋 · 黃庭堅
51
十日春寒淹雨雪,幾番風信到梨花
《春寒》 明 · 居節
52
雨雪迷燕路,田園隔楚波
《邊游別友人》 唐 · 張蠙
53
何事塵埃久京國,卻衡雨雪向邊城
《送李端叔定州機宜》 宋 · 孔武仲
54
千山雨雪獨騎馬,萬里沙場不見人
《送福長老》 明 · 全室宗泐
55
漢家宮里風雲曉,羌笛聲中雨雪深
《寄嚴八判官》 唐 · 劉方平
56
來時雨雪侵駝褐,歸日風雲藹駟車
《燕山送黃千戶之旴江》 宋 · 汪元量
57
在路不妨沖雨雪,到山還免踏塵埃
《李昭象雲與二三同人見訪有寄》 唐 · 杜荀鶴
58
食肉飲水,雨雪相咻
《潁州擇勝亭詩》 宋 · 蘇轍
59
洞壑空濛秋雨雪,岩崖突兀石生雲
《南關晚行》 明 · 高叔嗣
60
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我明年麥
《屢雪二麥可望喜而作歌》 宋 · 陸游
61
斷送殘年多雨雪,逢迎老境是星霜
《歲暮即事》 明 · 陶安
62
日者大雨雪,我行政金淵
《有懷二首其一》 宋 · 趙蕃
63
任饒長被金籠闔,也免棲飛雨雪難
《奉和鸚鵡》 唐 · 徐凝
63十1
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縣
《贈別徐秀》 宋 · 曹彥約
65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 唐 · 李建勛
66
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
《冬曉》 宋 · 楊時
67
本擬笙歌娛病客,卻催雨雪惱行人
《過夷陵適值祈雪與葉使君清飲談括蒼舊游既行》 宋 · 陸游
68
煙塵侵火井,雨雪閉松州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唐 · 杜甫
69
不緣雨雪不緣風,九十風光半已窮
《惜春》 宋 · 袁說友
70
紅樓金剎倚晴岡,雨雪初收望漢陽
《早春霽後發頭陀寺寄院中》 唐 · 李涉
71
雨雪朝耕苦,桑麻歲計貧
《南澗耕叟》 唐 · 崔塗
72
風雲已覺爭春麗,雨雪先驚入夜寒
《齋宮候駕次西涯學士韻》 明 · 倪岳
73
旌旗黯黯黃河暮,雨雪霏霏白草秋
《留別劉玄子》 明 · 張九一
74
高低濃淡總相宜,不問風煙和雨雪
《贈盡梅竹劉信可》 宋 · 李軏
75
鄉閭草草兵戈外,雨雪棲棲道路問
《元日用前韻》 宋 · 項安世
76
雨雪成泥沒膝深,暑風如灼轉難禁
《吳江西趙倉及真帥》 宋 · 陳宓
77
北風吹雨雪,舉目已凄凄
《送人出塞》 唐 · 楊凝
78
都沒蓑衣笠子,多少風煙雨雪,便是活阿鼻
《水調歌頭·吃了幾辛苦》 宋 · 葛長庚
79
雨雪滿夷山,相逢逆旅間
《汴上逢夏左伯孝廉》 明 · 周藩宗正
80
雨雪紛紛黑水外,行人共指盧龍塞
《盧龍塞行送韋掌記二首》 唐 · 楊巨源
81
風霧起無邊,雨雪凄霏霏
《歲晚書懷》 宋 · 白玉蟾
82
此去梁園逢雨雪,知予遙度赤城梁
《贈別獻吉》 明 · 徐禎卿
83
遺稿詩書滿,行旌雨雪飛
《致政吳侍郎輓歌詞》 宋 · 黃庶
84
落成天雨雪、皆奇事
《感皇恩 捧讀雪樓憲使歲寒亭記, 節之?》 元 · 姚燧
85
邊聲四合殷河流,雨雪飛來遍隴頭
《雨雪曲》 唐 · 翁綬
86
風雲隱岩底,雨雪霏林端
《奉和郎中遊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監李吏部趙婺州中…十四韻》 唐 · 李縝
87
塵沙日翳翳,雨雪夜陰陰
《歲暮呈王介甫平甫》 宋 · 王令
88
從見蓬蒿叢壞屋,長憂雨雪透荒墳
《哭山友》 唐 · 杜荀鶴
89
雨雪長安日,覊棲獨旅時
《寄喻叔奇》 宋 · 趙蕃
90
雨雪移軍遠,旌旗上壟遲
《送韓將軍還邊》 唐 · 李益
91
不見丘翁茅屋朝來破欲葺,雨雪入戶寒無煙
《空齋行》 明 · 程嘉燧
92
詩書常共讀,雨雪亦相尋
《貽里中同志》 唐 · 杜荀鶴
93
壤童犁雨雪,漁屋架泥塗
《過南嶽入洞庭湖》 唐 · 杜甫
94
經冬少雨雪,所至苦水涸
《初春紀事》 宋 · 陸游
95
雨雪落紛紛,檐頭水滴滴
《偈頌二十二首其一》 宋 · 釋道生
96
雨雪連朝意未休,支筇難步最高樓
《湖外泛雪》 宋 · 薛嵎
97
結茅遮雨雪,采葯給晨昏
《贈廬岳隱者》 唐 · 杜荀鶴
98
北風吹雨雪,寂樹無歡禽
《暮雨獨坐》 明 · 王謳
99
雨雪還相訪,心懷與我同
《贈嚴司直》 唐 · 徐夤
99+
難歸故國干戈後,欲告何人雨雪天
《鄂渚除夜書懷》 唐 · 來鵠
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品析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像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
採薇(節選)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3)磁縣雨雪中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小雅·採薇簡介
《小雅·採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這是一首戎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詩歌以一個戍卒的口吻,以採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Ⅳ 詩經中雪的句子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小雅·採薇》
釋義:當初我走的時候,楊柳依依,春風拂面,如今我回來了,一路上大雪紛紛滿天飛。
2、北風其涼,雨雪其滂。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邶風·北風》
釋義:北風寒冷,呼嘯而過,大雪飛揚滿天飄。你和我是好朋友,攜起手來一塊跑。
3、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穀。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信南山》
釋義:冬日的陰雲密布天上,那雪花墜落紛紛揚揚。再加上細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豐沛足量,滋潤大地並沾溉四方,讓我們莊稼蓬勃生長。
4、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出車》
釋義:當初我走的時候,五穀豐登,年華正好。如今我歸來之時,一路上雨雪交加。
5、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莫肯下遺,式居婁驕。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角弓》
釋義:雪花落下滿天飄舞,一見到陽光就全部融化了。居於上位不謙恭,別人學樣耍高傲。雪花落下飄悠悠,一見陽光化水流。無良小人像蠻髦,對此我心深煩憂。
Ⅳ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賞析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被後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這幾句詩句里有著悲欣交集的故事,也彷彿是個人生命的寓言。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先秦作家佚名的《採薇》。
原文選段: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5)磁縣雨雪中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採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從《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朝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
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朴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這一首詩與《詩經》中的其它篇章如《擊鼓》《東山》《無衣》對讀,可以讀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們可以想像,這個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闊,與子成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著昂揚的戰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行」的士兵,同時還是那位在蒙蒙的細雨里唱著歸鄉的「我徂東山,滔滔不歸。
Ⅵ 雨雪怎麼樣形成
水蒸汽的蒸發,先成雲,在成雨,濕度過大,溫度稍低些成霧,霧氣過多凝聚成水滴成露,空氣中的水汽,遇到零度以下的空氣時形成雪,而霜則是水的凝華,大多是由植物表面水汽的散發突然遇到冷空氣凝華成固態,形成霜。
雨從雲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里互相碰撞,合並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雨水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雪從混合雲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小。
(6)磁縣雨雪中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如果雲體內的水氣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麼,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
但有時雲內的水氣含量有限,在同一塊雲里,水氣往往供不應求,這樣就不可能使每個雲滴都增大為較大的雨滴,有些較小的雲滴只好歸並到較大的雲滴中去。如果雲內出現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況,那麼,這種凝結和凝華增大過程將大大加快。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復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
Ⅶ 雨夾雪的符號是怎麼樣的
雨夾雪符號就是上面一朵雲,下面兩滴雨,兩滴雨之間有個雪花。雨夾雪sleet是指半融化的雪濕雪,或雨和雪同時下降。多發生在近地面氣溫略高於0攝氏度時,當氣溫變冷後,塵埃的溫度比水滴的溫度下降得更快,這時小水滴就會聚集並依附在小塵埃上,形成更大的水滴,當它大到比空氣重時,它就會降落下來,它越降就會越大,這樣就形成了雨。
雨夾雪的定義
雨夾雪是雨滴和雪同時降落的天氣現象,雪是水的結晶體。天空中的雲遇到冷空氣,溫度下降,水氣在低溫和微小塵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冰晶。體積不斷增大。
密度超過了空氣就掉下來了,也就是下雪了,晴朗的天空一般是不會下雪的。然而由於雲層的不同,一層降下的是雪,另一層則是雨,所以會形成雨夾雪。
雪和雨都是由空氣中的雲,或者說是小水滴遇冷後凝結而成的。但是它形成的初期都需要一個核。這個核一般來說是由空氣中的塵埃充當的。
Ⅷ 《詩經》採薇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描述場景
回想當初出征時,輕柔的楊柳隨風搖曳(似乎捨不得我走)。如今回來的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舞。道路泥濘,行走艱難,又飢又渴,十分勞累。心中滿是悲傷,沒有誰能體會我的哀痛。
《小雅·採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
原文節選: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8)磁縣雨雪中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這首詩描述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
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斗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此詩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全詩六章,可分三層。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並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古詩文網>>
Ⅸ 說說雨夾雪是怎樣形成的
雨夾雪的特殊凝結現象對溫度有要求,其主要發生在大氣層最接近地面的部分的氣溫略高於水的冰點(0℃或32℉)時。
對於在凍結高度(freezing level)之下的低層暖空氣,為了能夠使從高處雲層落下的雪融化為雨水,暖空氣的空氣層的厚度(depth)會在230m到460m之間變動,而這種變動是由雪花的質量與融解層(melting layer)大氣的垂直溫度梯度產生的。當融解層大氣的厚度進入這一范圍時,雨和部分融化雪將會自然地混合在一起,降落到地面時便會形成雨夾雪。
與雨夾雪相關的其他術語
「Wintry Shower」:一種非正式的氣象術語,最先使用於英國,用於指代各種雨、霰和雪的混合物。雖然這個術語沒有官方性質的標准,但是在英國,這個術語不會被用於地面積雪明顯的情況,其一般會被用於地面溫度高於0℃,大氣溫度低於0℃,地面溫度阻止積雪並會在地面產生其他物質的現象。
Ⅹ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出自詩經的《詩經·小雅·採薇》
《詩經·小雅·採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賞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像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