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艾宣傳的內容是什麼
防艾宣傳的內容有:
1、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葯物和方法,但可以預防。
2、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3、與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4、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6、及早治療並治癒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9、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⑵ 求一個禁毒防艾活動策劃創意、點子!
活動背景
當今社會,禁毒防艾的教育工作已成為一個全社會性的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2012年12月1日是第25個「世界艾滋病日」,身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活躍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與支柱;我們相信科技,掌握大量的科學知識,不再盲從。
我們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高尚的道德觀足以讓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有熱情,立志讓不幸的人重溫人間的溫暖,讓受傷的人重感社會的關懷!作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我們,有必要團結起來,有責任有義務為艾滋病患者這樣一個遭受種種苦難的社會群體獻出我們的關懷與理解。
一、 活動目的
增強各高校師生及社會人士對艾滋病的正確認識及毒品知識的了解,積極參與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及禁毒的宣傳工作;同時也幫助各界人士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和正確的道德觀念,讓大家充分認識到艾滋病及毒品對人類的危害與防治的重要性。
號召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到防治與抗爭禁毒防艾的公益事業中來,為共同保衛我們的生命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共同遏制艾滋病的傳播及毒品的蔓延,同時呼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二、 活動概況
活動名稱:禁毒防艾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時間:2012年10月30日——2012年11月30日
活動地點:雲南省各高校、 **市各大公園、大型小區、各戒毒所
主辦方: 雲南省****
承辦方:雲南省*****
三、活動流程
1、前期准備:
(1) 到雲南省公安局緝毒大隊收集有關禁毒工作方面的資料,制宣傳片及宣傳展板、海報
(2) 製作募捐箱、宣傳橫幅、宣傳單,統一製作志願者服裝。
(3) 與各大公園及小區管理人員取得聯系,協商擺放展板、播放宣傳片及電影的工作。
(4) 與雲南廣播電視台取得聯系製作一期禁毒防艾專題節目適時播放。
(5) 與文山各戒毒所聯系,協商探訪戒毒人員的相關事宜。
2、活動過程:
(1) 在公交車上播放宣傳教育片
(2) 在公園及大型小擺放展板進行展示
(3) 由各高校志願者適時在各高校、市中心舉行宣傳活動
(4) 在各高校由相關單位組織播放與禁毒防艾教育有關的優秀影片
(5) 組織各高校志願者及社會志願人士著統一服裝,在市區街道進行宣傳遊行,發放宣傳單
(6) 即時雲南省廣播電視台通過電視及廣播等渠道播放專題節目
(7) 各高校組織學生代表到各戒毒所送溫暖,探訪戒毒人員,與戒毒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更深切了解毒品的危害
3、活動後期:
(1) 善後工作由舉行活動的各相關部門完善
(2) 各高校及活動組織部門寫相關活動的總結報告
四、經費預算
宣傳單1000,宣傳紙500,志願者服裝6000,展板300,其他經費:3000,合計:10800
五、意外事故處理
(1) 具體活動時間、地點若有變動以具體情況通知為准。
(2) 活動過程中若遇到突發事件應及時通知舉辦方。
(3) 若活動當天遭遇下雨等情況,相關人員應及時撤離展板等物品,活動推遲。
⑶ 老師作業做一張關於禁毒防艾的手抄報,怎麼做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徵:(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葯,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葯產生精神依賴及軀體依賴性,斷葯後產少戒斷症狀(即斷葯後會出現「脫癮」症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二、易染人群和環境
從理論上講,任何人在一定環境中和條件下均有可能成為吸毒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見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癮,被認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盡管各種條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認為是不染吸毒人群。當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對的,還必須在一定的環境和毒品存在的情況下易感性強。常見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幾種
(一)從小有人格行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現:不遵守社會習俗,缺乏自尊心、抑鬱體驗,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控制,經不起挫折,社會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學習慾望;與家庭關系疏遠,精神痛苦,無視規章制度,尋求感覺刺激;早年就有飲酒、吸煙習慣,逃學和撒謊,尋求獨立和自由,對成績和目標缺乏興趣,對社會持批評態度,有越軌行為,與同伴的關系較父母更為密切。行為問題為夥伴強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較易受騙上當,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觀腐朽、虛榮心強、愛講排場、情緒不穩定、頑固易怒、逞強好勝等而又對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認識的青少年更易為誘因所驅使而進入吸毒的行業。
(三)個體戶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有些個體戶富了,他們有的是錢,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們雖然有錢,但是也存在很多煩惱和苦悶,為了追求刺激,消除煩惱,他們走向毒淵。有些個體戶的親人長期處在吸毒的環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會參與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販毒分子為了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尋這些「闊老」,使用種種技倆,誘騙這些「錢老闆」吸毒,這也是個體戶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職業人員
一般而言,職業人員吸毒所佔比例不高,因他們的實際收入,難以支付昂貴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較為特殊的職業,如汽車司機、采購員等,經常在外接觸的人多,較易獲得毒品,並由於離開家庭、單位,缺乏約束,一有機會就會染毒。易染環境如下:
(一)交上壞朋友
(二)家庭富有
(三)處於吸毒流行地區
三、吸毒的危害
吸毒影響社會經濟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據聯合國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世界上吸毒人員超過5000萬人。每年有幾十萬癮君子因吸毒喪命。全球毒品交易額約達8000—10000億美元,吸毒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得不撥出巨款用於防治吸毒及相關問題的開支;同時由於長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勞動能力降低,或者導致勞動力完全喪失,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創造,也問接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吸毒與犯罪是一對孿生兄弟。吸毒引起社會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癮後,擺脫不了毒癮的煎熬,為了滿足毒癮,鋌而走險,進行偷扒搶竊,貪污、賣淫,甚至殺人的犯罪活動;另一方面是販毒分子瘋狂的報復,恐嚇,暗殺等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社會秩序。
吸毒損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愛滋病的感染和傳播。艾滋病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凶惡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症」。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便會發展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於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所致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且死亡率高。據調查我國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濫用毒品(靜脈注射)來傳播流行。雲南艾滋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在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靜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重災區,吸毒群體艾滋病感染率竟高達68%……。」例如1989年在雲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⑷ 知艾防艾,為愛宣傳黑板報資料(急用)
1. 對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時診治、病毒耐葯或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殘。同時由於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也常常給感染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2. 對他人的危害:感染者無保護的性行為、多個性伴、共用針具靜脈吸毒及經過母嬰途徑等可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3. 對家庭及社會的危害:雖然我國早已實施對HIV感染者「四免一關懷」的政策,但晚期並發症的治療仍可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
⑸ 急求防艾知識宣傳的標語
預防艾滋,咨詢檢測,利己利人
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珍愛生命
同心攜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諧
預防艾滋,主動咨詢,免費檢測
奉獻愛心 攜手同行 共抗艾滋
預防艾滋病,你我同參與
預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
愛心呵護生命,行動抵禦艾滋
⑹ 求活動宣傳海報一張,馬上就是世界艾滋病日了,協會開展宣傳活動,
艾滋不會通過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擁抱傳播或通過咳嗽、蚊蟲叮咬等方式傳播。
⑺ 禁毒防艾宣傳活動策劃書範文
一、活動背景:
2009年12月1日是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當今社會,艾滋病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是社會中的一個活躍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與支柱;我們相信科技,掌握大量的科學知識,不再盲從;我們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高尚的道德觀足以讓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有熱情,立志讓不幸的人重溫人間的溫暖,讓受傷的人重感社會的關懷!作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我們,有必要起來與艾滋病作斗爭,有責任有義務為艾滋病患者這樣一個遭受種種苦難的社會群體獻出我們的關懷與理解。一條細長的紅絲帶在他們眼中就是一輪旭日,帶給他們溫暖,給他們以與命運抗爭的勇氣!
二、活動名稱:青春紅絲帶」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三、活動主題:
遏制艾滋 ,呼籲擁抱;控制蔓延,共享陽光
四、活動時間:2009-11-30—2009-12-01
五、活動地點:校內外
六、主辦單位:新余市疾病控制中心
七、協辦單位:
新余高專校團委,校青年志願者團
八、活動對象:校青年志願者團成員及所有幹事共一百餘人
九、活動目的:
1、感受世間冷暖,體驗艾滋病患者的痛楚,讓成員了解他們的難處;
2、宣傳有關艾滋病的知識;
3、增強青年的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
4、通過此次活動號召更多人關注社會上的弱勢體。
十、活動流程:
1、活動籌備階段:
(1)策劃階段:活動策劃書的形成與審核。時間:11月16日—11月24日
(2)審批階段:遞交策劃書及申請活動相關物品和活動經費,與市疾病控制中心取得聯系並邀請相關人員到新校區開講座。時間:11月24日—11月26日
(3)物資購置:由相關主辦單位提供活動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材料。
(4)宣傳階段:海報的設計與張貼,展板的製作,倡議書及准備定點懸掛的橫幅,
聯系校青年攝影協會、校學生記者團、校廣播台、校學生會網路部,運用媒體宣傳本活動,擴大影響力。時間:11月28日—12月01日
(5)准備播放光碟的設備及電影放映場地的申請。
(6)製作抽獎箱與抽題箱。
(7)准備好活動所需的攝影器材,並指定專人負責攝影。
2、活動進行階段:
(1)在校外進行艾滋病宣傳工作,發放宣傳單,提高人們預防艾滋病意識。時間:11月30日上午9:00···············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shetuan/2009/1123/1755.html
⑻ 禁毒防艾手抄報板塊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徵:(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葯,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葯產生精神依賴及軀體依賴性,斷葯後產少戒斷症狀(即斷葯後會出現「脫癮」症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二、易染人群和環境
從理論上講,任何人在一定環境中和條件下均有可能成為吸毒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見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癮,被認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盡管各種條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認為是不染吸毒人群。當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對的,還必須在一定的環境和毒品存在的情況下易感性強。常見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幾種
愛滋病的發病過程:
病毒感染.
從感染愛滋病毒到抗體出現至少須經六至十二周的空窗期後.才能經驗血得 知是否感染愛滋病毒.
少部份的病人於數周或數月後可能出現淋巴腺腫.脾腫.出汗.發燒.疲倦 .皮膚發診.肌肉關節疼痛.咽喉疼痛等急性症狀.而後進入沒有症狀的潛伏期 .
發病時會有體重急劇減輕.疲倦.夜間盜汗.持續發燒(三個月以上).下 痢.淋巴腺腫大.並可能發生肺炎.泡疹.白色念珠菌.梅毒等各種症狀.
毒品是指出於非醫療目的而反復連續使用能夠產生依賴性(即成癮性)的葯品.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通過的<關於禁毒的決定>指出:[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與精神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