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有關中國精神的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短貓多少錢一隻圖片 2025-08-09 10:16:57
水杯里水唯美圖片 2025-08-09 10:12:04
搜索刀馬旦頭圖片 2025-08-09 10:10:26

有關中國精神的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33:22

❶ 不拋棄不放棄中國精神素材

不拋棄不放棄中國精神的素材的構思可以從:首先舉出具體的示例,例如中國女排的事跡之類的,然後闡述這之中蘊含的中國精神。

正文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說: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

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就是集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

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范,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這也是中國精神的縮影。

❷ 中國精神有哪些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當今的中國,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以《中國精神》命名的書籍有之,以體育的拼搏精神、教師的奉獻精神、醫生的博愛精神等為代表的行業精神有之,以北京精神、新時期江蘇精神為代表的地方精神有之,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為代表的個人精神有之,但是,真正的「中國精神」內容究竟是什麼,卻沒有明確、統一、具體的答案,「中國精神」還是一道待完成的「填空題」。 「據了解,不少國家都有國家精神,如美國人說美國精神是『攀登、向上』,韓國人說他們有不屈不撓的韓國精神,」蔣建華校長呼籲盡快填補「中國精神」的缺失,期盼「中國精神」的誕生,確定「中國精神」的具體內容,幫助國民明確「精神坐標」,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向心力、震撼力,鼓舞國民追求卓越、自強不息,進而以「中國精神」助推中國發展,以「中國精神」引領立人強國,以「中國精神」塑造國家形象。他建議黨和政府盡快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加以調查研究,徵集、發掘、凝煉「中國精神」,在全國上下充分徵求國民意見的基礎上,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交給有關部門討論通過,形成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

❸ 有哪些中國精神

1、五四運動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

2、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

3、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4、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形成的。

5、抗戰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

(3)有關中國精神的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中國精神」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髓的內在動力,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廣泛流傳,推動中國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發展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精神「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中國精神」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燈塔,它將照亮我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❹ 求有關 中華魂 (中華精神)的作文素材

中華魂是什麼,什麼是中華魂?
記得小時候,年幼無知的我常常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五星紅旗是紅色的呢?為什麼上面還有五個星星呢?」媽媽撫摸著我的頭,笑了笑說:「兒子,因為五星紅旗上流淌著革命英雄的鮮血,所以五星紅旗是紅色的。上面的五顆星星就代表著我們華夏民族的團結精神!」雖然我只是一知半解,但祖國的高大形象已經深深的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靈里。
後來我讀書了……
我來到黃河邊,只見河水泛濫,眾生苦不堪言。一位老人在水邊走著,像是在尋思什麼。他滿臉是滄桑的皺紋,露出焦急的神色。他衣著破爛,身上沾滿了未乾的泥土,他的手指磨的突兀,腿上隱隱出現血跡,還打著赤腳——那也是和木柴一樣。那位老人忽然大叫一聲,就沖向河中。他曾經靠過的柏樹告訴我這就是大禹。我在這片刻之中感到震驚。他就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多麼偉大而平凡的人啊!
我來到春秋魯國,看到循循善誘的老人教誨著它的三千弟子「三軍可存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林的樹木沙啞地告訴我,這就是孔子,一個仁愛的人,一個被中國引以為豪,被世界稱為萬師之表的老者。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我來到汨羅江邊,看到一個人正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他老淚縱橫,他縕袍敝衣,雙手不住地撕扯著自己的頭發。忽而仰頭長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它理好衣衫,縱身跳入江中。此時,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也為之哭泣。汨羅江旁的一棵柳樹向我訴說,那就是人們一直紀念著的屈原,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忠臣。我嘆息、憤怒。
在時光穿梭中,我聽見有人沉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聽到有人大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聽到有人發誓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等。我感到心中的血液在沸騰,我的脊柱挺直了,一種不可言訴的力量讓我振奮不已。
在模糊中我看見一人身上掛著「我是中國人」的牌子,我看到許多人倒在抗日的炮火中,我還看到一個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看到了華廈騰飛……
我開始明白了,中華魂是對國家、民族的濃濃大愛和強烈的使命感。是華夏民族----龍的傳人精神的核心,是使中國矗立五千年而不倒的力量源泉。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取自網路

❺ 中國精神有哪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具體如下:

1、五四運動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

2、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它是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精神傳統的源頭。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它的精髓;堅定信念、敢闖新路是它的靈魂;依靠群眾、勇於勝利是它的本質;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是它的根本。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井岡山精神仍具時代價值。堅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奮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其中堅定的革命信念是這一精神的主題,體現了井岡山精神的最顯著特徵。江總書記將井岡山精神高度概括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

3、長征精神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長征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4、南泥灣精神:1941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的"掃盪"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包圍及嚴重的自然災害,使抗日根據地出現了極端困難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八路軍359旅開進南泥灣屯墾。經過艱苦奮斗,南泥灣成了陝北的"江南"。

5、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形成的。1942年12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延安精神的主要內涵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敢於勝利,艱苦創業。其核心和主題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我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6、抗戰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

7、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產生的,是一種體現中國革命偉大歷史性轉折時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內涵是:"兩個敢於"(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革命進取精神;"兩個堅持"(堅持團結依靠群眾,堅持團結統一)的民主精神;"兩個善於"(善於破壞舊世界,善於建設新世界 )的科學精神;"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繼續創業精神。(周恩來同志曾經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三大戰役和七屆二中全會都是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件,在西柏坡這個農村指揮所里,黨中央、毛主席運籌帷喔,決勝千里,吹響了徹底埋葬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的號角。)

❻ 中國精神的人物例子有哪些

中國精神的人物例子有:

1、誇父追日: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不放棄的精神

誇父,為了他的部落人民。能夠日夜都得到太陽的照耀,於是便不自量力的去追趕太陽,想要追上他,在沖突的時候遇上了涇河和渭河。於是便喝乾了這兩條河流中的水,但是他依舊覺得不解渴,再往南方的大澤東跑去,但是還沒有找到下一處水源,他就渴死在了路上。

2、鄭成功:收復台灣

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派兵侵佔了我國的領土——台灣,並對其實行了及其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了斗爭。

1661年,在東南沿海一帶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戰斗,荷蘭總督被迫簽訂了投降書,帶領著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於是,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3、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學醫,後從事文藝等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人吃人的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列,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

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不顧國民黨政府的種種迫害,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運動。

4、老百姓心中的一座豐碑——任長霞

作為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的局長,任長霞在執行任務中,不畏艱險,勇於向前,最終因公殉職。

中原大地上從來不缺英雄 但這是一位讓人值得銘記的女英雄。在職期間提她鐵面無私,除爆安良,積極掃惡打黑,是人民心中的好局長。

在工作之餘對待街房鄰居普通市民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又是一名合格的好公民。在緊要關頭,臨危受命,帶頭沖鋒,最終十里長街,白花勝雪。雖然任局長他她的人離我們遠去,但她的精神永遠存在於世間,值得我們去學習。

5、不斷超越永不言敗——劉翔

非洲人仗著他們長期居住在高原的優勢,看不起中國人的跑步跨欄,歐美人仗著他們身材修長,也覺得中國人無法在這個項目上取得優秀的成績。但是劉翔這個中國跨欄運動員,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完成110米男子跨欄金牌,重重地打了這些質疑著的臉。

劉翔不但是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跨越,同時也成就了新的歷史。從此之後十重跨欄再也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再也不是其他地區人們的笑柄。因為中國有劉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知道-體現中國精神的人物事跡有哪些?

❼ 91個中國精神都有哪些

摘要 紅船精神,長征精神,特區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鐵人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王傑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勞模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脫貧攻堅精神

❽ 體現中國精神的人物素材有哪些

1、張定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張定宇自己還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症,在新冠襲擊武漢時,張定宇隱瞞了病情,也無法照顧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

2、陳陸

2020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陳陸帶領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輾轉5個鄉鎮,連續奮戰,成功轉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

3、張桂梅

63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2000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4、萬佐成、熊庚香夫婦

萬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對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婦。他們年過六旬,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從2003年起,這里也是一間共享「抗癌廚房」。萬熊夫婦的初心十分簡單:「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讓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他們還經常開導、幫助病人,讓大夥感受到家的溫暖。

5、謝軍

61歲,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04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在北斗三號衛星研製過程中,謝軍團隊創造性地實現了衛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航天發射史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