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產後盆底肌修復有什麼好處
產後的盆底肌修復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人有一定的誤區,認為只有自然分娩才會發生盆底肌的損傷,剖宮產不需要修復,事實上在懷孕期間尤其是妊娠的中後期,不斷增大的子宮就已經對盆底組織產生了很大的壓力。而自然分娩的患者由於在分娩的過程中產道需要充分擴張,產婦則表現為更為明顯的盆底肌損傷。部分損傷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和恢復,有些則隨著衰老或者不良狀態的發生會逐漸加重,比如咳嗽、便秘、長時間蹲踞以及手提重物等,具體症狀就體現為漏尿、子宮或陰道壁脫垂。盆底肌的修復肯定有用,可以預防或者延緩上述症狀的發生。
B. 產後盆底修復有必要嗎該如何進行修復呢
在女性生產之後,需要對自己的盆肌底去進行修復的,因為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婦的盆肌底會變大,會變得非常的鬆弛,有的時候會造成大小便失禁,還會出現不同的損傷,從而導致很多的問題。所以生產後去修復盆底,能夠有效的緩解這些症狀,不會影響女性的生活。
可以改善盆肌底,修復身體病症
也可以通過瑜伽鍛煉的方式來讓自己的身體恢復,在鍛煉瑜伽的時候,自己的肌肉就會進行收縮,鍛煉一段時間過後就會出現明顯的改善自己的盆肌底,也會更好的修復。那些孕媽媽在產後一定要注意盆肌底的修復,能夠讓那些產婦恢復健康。很多的方式都能夠鍛煉女性的盆肌底,對於她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幫助。在日常的生活中,那些女生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多做一些有利於身體的運動,能夠幫助身體快速的恢復,讓自己變成一個辣媽。
C. 生完娃後,女性一定要修復的盆底肌嗎該如何修復
懷孕期間,女性盆底肌會受到逐漸增大胎兒的持續壓力,導致盆底肌肉受壓後拉伸難以自行修復,再加之在懷孕期間激素的改變會使得盆骨鬆弛,特別是恥骨聯合部位會擴張,這些都會影響產後寶媽的身體健康,情況嚴重的盆底肌鬆弛寶媽還會出現漏尿現象,這對她們的生活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因此,產後女性很有必要做盆底肌修復訓練。
生完娃後,女性該如何修復自己的盆底肌?
1、產後寶媽應該選擇最佳盆底肌修復時間,這樣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產後盆底肌修復有個黃金時期,一般在產後42天到產後3個月內,這段時間做一些盆底肌修復訓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去醫院正規地方做盆底肌康復訓練
如果寶媽在產後42天去醫院做產後檢查的時候,發現盆底肌恢復不良可以在醫院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
總之,對於產後寶媽來說,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盆底肌康復問題,雖然這個部位很隱蔽,但是卻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健康,產後盆底肌康復也並不一定要去專業機構進行,只要你盆底肌損傷不嚴重的,自己進行一些鍛煉就能恢復的比較好了。
D. 產後盆底肌怎麼修復盆底肌康復治療怎麼做
坐完月子42天後去做復查,順便查了盆底肌的情況,我以為剖腹產的我,在盆底肌方面沒什麼問題,卻沒想到還是有很多問題。
滿分得了51分,別人是產後鬆弛導致漏尿,我卻是肌張力太高不懂放鬆。圖二的評估報告除了手檢查出的前壁膨出(懷孕生娃的基本都會),還很明顯地看出我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盆底肌的,做測試的時候會一直超過梯形的那條線(如果是盆底肌鬆弛則會低於那條線)。大夫說我肌肉太緊張了,現在是沒什麼問題,但是老了以後,肌肉會像一直緊綳的橡皮筋一樣老化突然斷掉,到時漏尿問題也會接踵而來。
我聽了專業的建議做了盆底肌修復,10次1500多元。這個真的建議去檢查並至少做一個階段的盆底肌修復,能教會你如何用力🤌。如果沒有學過,單靠跟著博主視頻跟練是很難找到那個發力點的。是有電療儀器刺激盆底肌的肌肉群,可以跟著電刺激學會發力,不然很可能你學會的只是肛門發力。
對於美容機構產康機構的盆底肌修復,我也曾問過是否有用,那個大夫說:我們這台設備價格是超過100萬的,你覺得那些機構有可能花那麼多錢去買這樣一台設備嗎?那些幫你做修復的人是否又是正規的護士呢?那些半路出家學幾天就畢業幫人做你信得過嗎?
除了做電刺激,平時生活中也要多鍛煉,因為電磁療法只能幫你30%,70%是要靠自己平時自主訓練的,只依賴電磁療法是沒啥作用的,所以自己勤練是非常重要的簡單有效的就是凱格爾運動以及臀橋,對盆底肌修復非常有效。
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可以鍛煉盆底肌的寶藏app,叫做【G動】,每天早中晚三次跟著它做凱格爾運動,每次大概10分鍾,非常方便。鍛煉時無需一直開著那個app的頁面,可以同時刷手機朋友圈什麼的,然後跟著手機的震動提醒收緊放鬆即可,還能根據自身的情況量身定製方案,真的太香了
總而言之,盆底肌是關乎我們一輩子的事情,一定不能馬虎
E. 產後有必要做盆底修復嗎不做會怎麼樣
產後很有必要進行盆底肌恢復的。因為在懷孕、分娩的過程會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使盆底肌變得鬆弛,產後不進行恢復的話主要會出現陰道鬆弛、子宮脫垂、小腹墜脹感、漏尿、尿失禁等一系列問題。
因為我老公是學醫的,也跟我科普了盆底恢復的重要性,所以我在生完娃42天的時候就進行盆底恢復了。我不喜歡去醫院做治療,既沒時間也不方便,老公就給我推薦了家用型的大悅盆底康復治療儀。大悅和醫院設備同療效,就連原理都比它的先進很多。而且大悅採用了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肌電生物反饋治療,還有腹部監控系統,用錯力就能知道。並且大悅還有自己專屬APP,陰道電極與用戶賬戶綁定,避免混用,防止交叉感染,操作使用也方便。而且在家就可以做恢復,還不耽誤帶娃。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F. 產後做與不做盆底康復,差別究竟在哪裡
據統計,我國已育女性中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盆底功能障礙會導致性生活不和諧、尿頻便秘、漏尿、陰部有下墜感、腰背酸痛、盆腔器官脫至直陰道外口,走路時經常會摩擦到,引起潰瘍、化膿或子宮肥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生活質量。
女性產後鍛煉盆底肌能夠帶來很多好處,比如說:它能改善產後的子宮脫垂,膨出等問題,治療產後便秘、尿失禁,還能延遲性慾衰退,讓女性私處恢復緊致,避免陰吹的尷尬現象,提高女性的性感知力。
這些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的,而且通過G動APP運動鍛煉的方式修復損傷的盆底肌,也不會有副作用和反彈的情況出現,真的推薦產後女性都重視起盆底肌的修復。
如果不修復,女性可能出現產後漏尿,子宮脫垂等現象,夫妻產後生活不和諧,不和諧等情況出現。
G. 自己在家怎麼做盆底康復訓練
盆底康復訓練動作
束角式:坐姿、膝蓋彎曲打開,兩手握住腳尖。伸展脊椎,腳掌對貼,雙手協助腳跟盡量靠近身體,將兩膝下壓,靠近地面。注意動作時保持挺胸,肩膀打開。做的時候保持3-5個自然呼吸。這個姿勢能增加下背部、腹部和骨盆的血液流通,每天練習,分娩時會減少痛苦。
椅子式膝蓋和雙腳並緊(或自然分開),向下半蹲,就像你要坐在椅子上似的。把你的雙臂舉過頭頂,手掌相對。保持這個姿勢,做3個深呼吸。這種姿勢能強化身體功能,打開骨盆,有助於順利分娩。
貓伸展式:像小貓伸懶腰,趴在地上,在呼吸中舒展脊柱。雙手雙膝四點著地,大腿、手臂均與地面垂直;吸氣背部下沉,下巴上揚,臀部向上抬起;呼氣拱起背部,讓下巴和胸部靠近。它能改善脊柱和脊柱神經的血液流動,也可緩解不少孕婦容易出現的便秘。
腿上升式仰卧,雙腿並攏慢慢抬起,和地面成30度,停留一會兒再向上抬,和地面成60度,再停留一會兒向上抬和地面成90度。每次做2-4組,速度越慢效果越好。這個動作可以鍛煉下腹部肌肉。
嬰兒式仰卧,吸氣,曲起雙腿,雙手抱住,呼氣,將雙腿壓向胸部。先吸氣,再呼氣,同時抬頭貼膝。如此反復,共做3次。它能伸展、加強頸部肌肉,並補養、加強腹部,排除腹部臟氣和濁氣,減緩便秘症狀。
康復的要點
1、產後超過42天、子宮恢復良好、無感染的女性可及時進行盆底肌肉的檢測,明確損傷程度。
2、藉助儀器感受並學會收縮--放鬆盆底肌肉,學習識別並有意識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確的盆底肌肉收縮方法(避免腹肌收縮)。
3、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出現的症狀,根據盆底肌損傷情況(肌肉纖維受損的程度和類別)應用綜合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鍛煉後,可進行自我鍛煉。
5、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恆。
6、存在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的女性需要藉助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療法,並適當延長療程。(相關鏈接: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方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盆底肌肉康復
H. 大家都說產後盆底修復,那盆底究竟是什麼
就是懷孕和分娩。從懷孕的時候開始,盆底肌就開始受到逐漸增大的子宮的壓力,加上胎兒羊水,這些都會讓盆底肌承擔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分娩會讓加劇盆底肌的損傷。很多寶媽生完孩子後,醫生都會要求寶媽進行盆底肌鍛煉,於是很多寶媽就很困惑,不知道盆底肌是什麼,也不知道盆底肌有什麼作用,為何要修復,又如何去修復盆底肌。而產後42天是產婦身體康復治療的黃金期。專業孕產專家表示,產後康復基本是三個方面:盆底肌修復、子宮復舊和形體恢復。
I. 什麼是盆底康復
簡單來說,盆底就像一張「吊床」,托著我們的膀胱、子宮、直腸等器官,還有管控排尿、排便等各種生理功能。由於人是直立的,盆底一直受壓,加上懷孕、生孩子、老化……基本上每個人的盆底都會出現一些問題。盆底康復就是對盆底問題進行診治,盡可能使盆底組織的功能恢復正常水平,幫助人們恢復正常生活。
盆底康復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已普及,但目前中國公眾重視不夠,多數人無法正確認識盆底問題,「能忍則忍」或者不好意思說,給身體和家庭、社交生活埋下隱患,日後對生活影響巨大,盆底康復急需得到重視。
J. 產後盆底肌如何做鍛煉
1、盆底操
具體做法是有意識地收縮音道,因為初學者很難體會收縮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時收縮盆底,如尿流在收縮時終止,而放鬆時繼續排出,就表示是正確的肌群收縮。在收縮盆底肌群的同時,要盡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縮。 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可以逐漸增加,開始每次收縮尿道、肛門和會音5~10秒後放鬆,間隔5~10秒重復上述動作,連續5分鍾,每日兩次。以後逐漸增加訓練量。
2、產後操
通過增強盆底、腹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促進盆腔及腹腔器官恢復,幫助新媽咪遠離分娩後遺症。產後操的2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後3天-3個月 盆底肌肉訓練、腹肌運動、腿部肌肉運動、胸部運動等。最好在床上完成。 第二階段:產後3個月-6個月 進行全身肌肉力量的恢復訓練,並加強腹部和盆底肌肉鍛煉。 呼吸運動 目的:通過腹式呼吸運動腹部,增強腹肌,活動內臟。 動作要領: (1)仰卧位,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2)深吸氣使腹壁下陷,內臟牽引向上,然後呼氣。重復數次。
3、提肛法
即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加強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體做法是反復做縮緊肛門音道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秒後放鬆,連續做15-30分鍾,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個月有明顯效果。而對於重度盆底功能障礙者,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電刺激治療或者相關的手術治療。
4、運動法
產後媽媽可以通過一些鍛煉,如屏住小便、提肛運動、收縮運動或其它運動來加強彈性的恢復,促進緊實。這幾種運動法都是可以採取的,也可以根據G動這款軟體來進行修復,效果會很好。經過這些日常的鍛煉,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張力和周圍肌肉,彈性的恢復,對性生活有所幫助。除了恢復性的鍛煉,產後媽媽還應該保證攝入必需的營養,保證肌肉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