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的書店!
讀易洞書房(華貿店)
小文藝氣質的休閑時光
書店特色:這家書店容易讓在上海生活過的人想起靜安區的渡口書店,同樣都是小而精緻、以人文類的圖書為主,但這家書店在小文藝氣質的裝潢上更勝一籌。走到門口,你就能看到近期讀書會的公告,定期的讀書活動增加了這里的成熟文化氣息。閑暇無事,約上數人圍坐在一起,選本好書,品茶、讀書,很有圍爐促膝之感。這里也會經常舉辦文化學術類活動。
特別推薦:湖藍色面,藤椅白沙發,最適合一個懶懶的下午和一個懶懶的小資知識分子。歷史氣息和文藝腔調並重的古董傢具,清新簡約的白格子書架上面,是一排排關於文學、藝術、人文、哲學類的圖書。落地台燈與發人遐思的和煦的燈光,黃色的向日葵和各種養眼綠植,灑落斜斜陽光的大窗戶,充滿了足足的書卷氣。在靠窗的藤椅上坐下,隨便拈起一本什麼書,叫一杯咖啡或紅茶,即刻就能享受一次有質有量的閱讀。讀易洞鼓勵所有客人借閱圖書,不需要會員卡即可借閱,押金為書的價格。限制時間為兩周歸還,不限制書的數目,收取所借圖書價格的三分之一為借閱費用。可借閱圖書包括文學藝術小說等,雜志和港版類圖書不借閱。周一休,周二至周日14:00到22:30可前來。目前讀易洞提供咖啡、茶、果汁,一次性消費300元即可成為會員,或累計消費1000元,茶水即可打9折優惠。會員儲值卡從1000元開始儲值,消費茶水即可打8.5折優惠。
朝陽區建國路89號華貿公寓五號樓103,營業時間:14:00—22:30(6530 5675)
藍羊書坊
文藝電影愛好者的地下集散地
書店特色:從清華西門向北200米,一個不易發現的巷子里,有著醒目黃底招牌的藍羊書坊經常讓人一通好找。但對於熱愛文藝電影的人,這里的幾間陰暗廂房就是最美妙的天堂。藍羊書坊以經營文藝類圖書為主,有很多電影和與電影有關的東西。推開木製大門,從種在天井裡的一棵柿子樹下走過,掛著紅簾子的正廂房就是咖啡館,側面廂房是一個小書吧。這里時常舉辦電影放映活動,大家一起喝咖啡、看電影,之後還可以就電影發表幾句。
特別推薦:這里除了經營一些電影和文藝類書籍雜志外,還有許多市面上很難找到的文藝電影碟片(7元一張)和著名導演作品集套盒。碟片數量並不龐大,更新頻率也不是很快,一一翻檢過來差不多需要花費20分鍾,但是總能發現驚喜。分類仔細不說,許多碟片還帶有店主寫的相關介紹,誠意實在讓人感動。經常有清華大學的師生來此,一番哄鬧後席捲走大批碟片書籍。占據小半面牆的黑白明信片架也很值得一看,《祖與占》的劇照、安迪·沃霍爾、辛尼·奧康納……文藝青年的偶像在這些明信片(3元一張)里差不多都有出現。
海淀區水磨新區3號,清華西門向北200米,經過加油站,馬路右邊第二個胡同內,營業時間:10:30—24:00(6265 5069 )
單向街圖書館(圓明園店)
每周一次和名人對話的機會
書店特色:對於大學生和普通讀者來說,這里是近距離接觸名人並與之交談的最佳去處。由許知遠等知名媒體人創辦的單向街書店,自2006年起每周末都會舉辦開放性免費沙龍,邀請各領域名人過來做講座、簽售或是演唱會宣傳,與讀者做最近距離互動。林夕、陳丹青、賴聲川等等都是其座上賓。
特別推薦:春末夏初是單向街最好的時光。在這個時節踏入單向街位於圓明園的總店,迎接你的是布滿綠色藤蔓的灰色磚牆、鬱郁蔥蔥的柿子樹和一聲不響從你腳邊溜走的小貓。院子里,玻璃面的茶幾倒映著天光雲影,蝙蝠形躺椅在大好的陽光下伸開雙臂,音響里放著清新又迷幻的Club 8的專輯。這院子是許知遠當年喝著喜力聽著許巍感嘆人生快樂之易得的院子,那柿子樹是西川讀詩會達到高潮時一個聽眾興奮不已一躥而上的柿子樹。狹長的店面里,連陽光都是靜謐的,空氣中布滿淡淡的油墨和灰塵的氣息。一整面牆擺放著和店面同樣長度的高大書架,另一側則是供讀者休息閱讀無線上網的沙發和茶幾。在這樣的好季節里,建議你帶本書到他們的院子里坐一坐,遠離喧囂,盡情享受自然和書籍給你帶來的喜悅與寧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店內未經結款的書是不允許帶到院子里的。
海淀區中關村北路圓明園東門停車場內,營業時間:10:00—21:00(6257 0357 )
交流聚會型書店
書蟲
吃喝間享受英文圖書
書店特色:說不清楚這里到底是一家微型圖書館還是一家可閱讀的咖啡館,因為在這里不僅可以閱讀,還可心無旁騖地吃飯,各種簡餐美食和書一樣讓人欣然首肯,只是冷冷的不夠溫暖的服務態度尚需提高。位置頗好,格調足夠安靜,在三里屯酒吧街里一個鬧中取靜的幽閉之處,外面初看就是一個大倉庫,藝術氣質讓人想起798。環顧四周都是以英文書為主的外文書籍,大部分都是英文原版,所以來這里的客人80%都是老外。店藏據說已達到16000冊,來自不同的英語國家,關於中國、關於歷史地理、關於文化。店內專門劃分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裝潢、氛圍和文化氣息都藝術另類,適合看書、上網聊天、喝咖啡、吃簡單西餐、自備電腦加班、獨處、消磨時光、發呆、等人。
特別推薦:這里也可以算是一個鍛煉口語和交讀友的地方,少見的以英語為主導的休閑空間,集圖書館、書店、餐吧、咖啡館和酒吧為一體的休閑之處。一個人來看累了就吃,吃完了隨便和身邊的讀友聊上幾句,志趣相投便惺惺相惜,話不投機也可一笑了之,繼續看書或者上網,老闆的個人藏書是很多讀友的興趣之一。目前老書蟲會定期組織小型音樂會、作者講座、書籍簽售、詩歌之夜和討論聚會等各色活動。大紅沙發旁的落地燈下恍惚的書的影子和光很有歐洲文藝沙龍的味道。辦理借書證,半年期會費大概是人民幣200元;全年期會費人民幣300元。還可包辦私人派對、員工聚會、午餐以及外送。
朝陽區三里屯南街4號樓,工體路口(6586 9507)
雨楓書館
與女性有關的心靈書店
書店特色:就算是偶然路過這家書店,看到門前牌子上深紫色的「讓腳步停留,讓心行走」的話語,你恐怕也會停下腳步。雨楓是一家會員制的女性專營書店,不僅展售的圖書都是女性主題的書,在店堂布置、顧客服務等方面也處處顯露出溫馨婉約的女性氣質。小小巧巧的店門,白色圍欄,足夠書卷氣的招牌,店內是深深淺淺的曖昧賢淑的紫色調。足夠柔軟和足夠精細的布置,徹頭徹尾的女人味兒,一個男人到了這里肯定會有點周身不自在。這里有足夠大量的針對女性閱讀的圖書:寫給女人的書、女人需要看的書、女人寫的書。包括文學、藝術、電影、女性心理、美容、消費類等;另有專門的女性專櫃,國內和國外女性作者的書架都分類明確。
特別推薦:因為是女性書店,所以女人便多。沒事時可以蜷卧在軟而親人的紫色大沙發上,在悠揚的樂聲和斯斯的空調聲中,隨意地從書架上抽了一本書來讀。讀到動情之處,自然可以和身邊的女性朋友唏噓感慨幾句,因此遇到讀友概率便高。還有兒童閱讀空間,媽媽們可以帶寶貝一起來,坐在紫色的墊子上,有隨意橫斜的毛絨玩具和可愛的書隨意享用。最裡面還有一個電影放映室,周末的時候可以看懷舊的或者最新的小電影。一幫子性情中人可以開詩會,評論剛才的電影。
目前交年費380元即可成為雨楓書館會員,在校本科生優惠價年費318元。會員看新書不收費的,一次性可借閱3本書,不限次數,不限時間。VIP會員卡目前每人638元,但近期因物價上漲可能會提價。VIP會員一次性可借閱5本書兩張碟,家裡如有小朋友可贈送書童卡(兒童卡)。會員專區內可閱讀、上網,不收費用,免費供應檸檬水,其他飲料和超市價位相當。放映廳看電影所有人都免費,可容納20—30人。
海淀區成府路69號避風塘旁,營業時間10:00—23:00(6270 1928)
休閑閱讀型書店
東八時區
創意交流讀書社區
書店特色:Timezone 8在2003年前還是回民食堂,之後才成為「東八區書吧」。紅色的軍工廠廠房裡是濃郁的藝術氛圍,主營三大類書籍:攝影類、建築類和中國藝術類,有中英文合版,90% 以上的都是純進口的英文版——這也是書店的一大特色。除了這三大類圖書外,店中還有電影類的、平面設計類的書,都非常專業。滿架的最新攝影、設計和建築類書籍,包括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建築、裝飾、攝影、畫冊、外文雜志,與國外幾乎同步;除中國當代藝術,其餘都是原版圖書,另這里可以代訂國外原版圖書。
特別推薦:咖啡廳、露天小院、五星級廚師掌勺的西餐廳是東八區的另一半風景,總體可概括為一個受歡迎的、以書、食物、飲品和本地創意交流活動為目的社區,餐廳可提供獨特的菜品設計或參與定期雙語藝術講座和圖書發布會。餐廳提供每位40-90元人民幣價格的精心烹調美食。每一個月店裡會更換一次新書,店主人說這是為了保證店對客人的新鮮度。書店每周二放映藝術類電影,每星期六晚上組織新書發布會和藝術家座談,並全部以中英文雙語的形式呈現給廣大藝術好者。咖啡廳里著名的義大利咖啡受人稱贊。
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工廠內400米左手紅色平房(8456 0336)
光合作用書房(水木店)
社會新鮮人的充電好去處
書店特色:對於剛工作的、又不厭惡小資情調的年輕白領,光合作用是最好的去處。這里全年空氣中都飄動著bosa nova風情的音樂,書籍的挑選偏重熱門卻也絕不流俗。對於需要掌握各種知識和社會技能、處於職業發展初期的年輕人,這里肯定有書適合。
特別推薦:光合作用水木店位於絕不缺乏青春荷爾蒙的五道口。這座分為上下兩層的店面本身就是個絕妙的混合體:一二層之間的台階通向售賣波希米亞風格女裝的服飾店,二樓隔著走廊還有一家安靜的酒吧,更不要提香甜的奶油味彌漫了整個二樓的悅讀時光咖啡館,這一切都像是在宣示著青春的五道口絕不會冷清。這里最棒之處在於一層主要售賣雜志、暢銷書和創意集市產品,並且如台北的誠品書店那樣全年24小時無休,是寂寞的都市夜歸人尋找溫暖與光明、消磨掉整個無聊長夜的好去處。在這里,一次性購物滿380元或一年內小票累計滿500元可辦理會員卡,享受購書9折的優惠;二層的悅讀時光咖啡館有小台燈、沙發、留言冊和無線網路。華燈初上的傍晚,一個人來到這里,點上一杯「茉莉香片」,看著窗外對面配合著小野麗莎的彈唱如夢幻般駛過的城鐵,可以體味到城市夜空中「流動的聖節」。
海淀區五道口華清嘉園1號樓,營業時間:09:00—24:00(8286 3032)
正兒八經找書的地方
【、『
萬聖書園
書店界的google
書店特色:如果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就去問google;如果你有什麼找不到的文化方面的書,那就去萬聖書園吧。極具地標氣質的萬聖書園距離谷歌中國的總部只有200米的距離,但在這里你卻找不到任何一本理科或計算機方面的書。可是如果要找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等方面的書,你算是來對了地方,這家藏寶洞一樣的書店滿坑滿谷全是書,種類豐富,可以滿足任何一個最刁鑽學者的全部要求。
特別推薦:這里將書的分類管理做到極致,雖然四處都是書,卻不會讓讀者有在圖書大廈逛到頭昏腦漲也找不到想要的書的經歷。來過幾次的顧客一般都知道這里的書怎麼分類,大概清楚什麼書在什麼架子上,到了書店即使不藉助店員幫忙也可以很快地自己找到想要的書,簡直像是書店界的google。而且在你拿到想買的書的附近,總能發現一兩本沒想起來要買或之前不知道的同類型書,往往讀後會發現它們同樣十分符合你的胃口。所以對於希望在某一領域擴展知識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這里是最好的去處。
萬聖的醒客咖啡廳也是個很棒的去處,寬敞、昏暗、清靜,可以無線上網且飲料好喝。四五隻非常乖的小貓在周圍輕盈地蹦來跳去。在醒客,總能不經意遇見某個知名讀書人或者店主劉蘇里本人在這里高聲談笑。這里也非常有讀書的氣氛,拿著剛從萬聖買來的書坐在這里,就著昏黃的燈光讀下去,不知不覺就能看下去小半本,和在家裡拿起書翻一兩頁就丟開的散漫心情完全不同。
海淀區成府路123號,營業時間:書店10:00—22:00,醒客咖啡10:00—24:00(6276 8755)
涵芬樓
古藏書樓尋文史書籍
書店特色: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過了新東安商場繼續往北大概1000米處,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滿店圖書。一棟風格清爽的灰白色小樓,店名牌匾由啟功先生親筆題寫,營業面積約1500平方米,店面敞亮、格調高雅,上架圖書總計4萬余種,主要包括工具類圖書及人文社科類圖書,涉及經濟管理、社會學、哲學、政治、法律、軍事、歷史、地理與旅遊、語言學、文學、教育、新聞與傳媒、古代典籍、藝術理論和實踐的方方面面,同時開辟有商務版的『精品圖書專區。
特別推薦:涵芬樓是商務印書館上海時期的藏書樓,它的創立可遠溯到1904年。其時,戊戌維新人物、翰林出身的張元濟主理商務印書館的編務,在編輯工作中,苦於找不到好的善本,遂創設涵芬樓,取含善本書香、知識芬芳之意。1909年,正式以涵芬樓命名。涵芬樓從收集善本古籍開始,繼而中外圖書兼收。很安靜,十分整潔有序,樓下有商務三聯和中華書局的專門櫃台。店內工作人員也都很敬業。這里沒有特設的會議室,全年下來平均每個月有講座三次,偏文化類,去前最好電話咨詢。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號(8511 7603)
三味書屋
正統嚴肅的學者氣息
書店特色:魯迅先生「三味書屋」的現實版,在民族文化宮對面的胡同里幽幽地開了二十一年,目前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個旅遊景點。一層為半地下,四面都是書,中間有一圈桌椅,可以坐下來看。二層為茶館,可以喝茶談天。氣質清冷,來的人不多,但都有質有量,尤其嚴肅知識分子居多,非常具中國當代作家們的精神和氛圍。這里的書主要為人文社科、學術、世界名著等文人氣息濃重的圖書。還可找到好多年前難得的老舊版本,80年代從裝幀設計到內容都唯美的書或90年代初的一些適合收藏的精品出版圖書這里都有。
特別推薦:帶著懷舊的情緒來這里就對了,買暢銷書的讀者不會想到這里來。三味書屋只提供給你耐得住時間考驗和耐得住品味的書、反復琢磨都放不下的書。據說當時的書店能夠面世頗費了很多周折,書店創辦人李世強、劉元生夫婦幾經周折尋找資金,作家陳明、丁玲夫婦、肖軍和很多學者朋友均在資金上鼎力相助。
作家簽售、接待外國訪問團、音樂會、學術研討會,這里真正有質量的活動非常多。這里來過美國副總統、各國大使、獨立製片人、導演等,也會有來自唐山的皮影戲老藝人在臨時布置的舞台上邊唱邊演。第一個公開同性戀身份的萬言海在書店舉辦了首次同性戀問題討論會,第一次自由撰稿人集會也在這里舉行。每周兩次,音樂會或是作家簽售、座談。21年來,除了停業的某些時候,一直沒間斷過。
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60號
讀書人的書吧體驗
柏邦妮(女編劇)
書吃了那聲音
讀易洞很小的門臉,寫著BOOK FUN。門口有近日讀書會的手寫告示。進去了,小小的,有個穿紅衣服的女孩在刷洗咖啡杯,自始至終,我都沒有看見她的臉。她忙她的,我閑我的。坐下來,看書,有正想買的書,有想看但是買不起的畫冊,有各種珍貴的港版書和台版書,小眾文藝青年雜志,也有輕小說,悅目,不費腦筋。音樂很淡,淡到感覺不到。再走進去一層,才發現別有洞天:書架自然隔絕出的小空間,可遮擋,但又不隔絕。有供躺卧舒散閱讀的墨藍沙發;有可供上網的小閣樓,供著一台寂寞的蘋果電腦;有可供對談的雙人組,一隻水族箱充當屏風,有俏皮金紅小丑魚。
門口有一堆好看的白紙線裝本子賣,不同封面,都叫「走神」。出來了,才發現,它不叫書店,叫書房。真的,有的書店像旅行團,貪婪而熱烈,總是妄圖塞給我太多不加選擇的訊息。可是訊息,不等於眼界。有的書店像教堂,高大而森嚴,叫人不得不膜拜名著的精裝封面和燙金大字和灰塵。但是有時,經典不等於品位。書房不一樣,書房不僅僅是一個寄放書籍的空間,它提供的是一個靈魂的空間,還有一段時間,走神其實專注的時間。它精心,謹慎,有選擇而無痕跡,隨心而生又恰當應分。它親切,熨帖,近人情。它養你的心,養你的氣。
黎寧春(「三月空間」畫廊負責人)
我的閱讀地圖
平時我喜歡在家裡讀書。買書我常常去三聯書店,我會花很多時間慢慢翻閱、瀏覽、挑選。國內這樣整體氛圍很好的書店太少了。為了圖快捷和便宜,我也會在卓越網上購書,但是每當想到如果大家都網上買書,我們身邊的書店就會越來越少,所以還是力所能及地去書店購書,即使有些貴。藝術畫冊還是798的書攤比較值,非常好的畫冊在歐洲要花兩三倍的價格,這里很便宜就可以到手,超值。
適合讀書的書吧我覺得書蟲不錯,但是去那裡主要是休閑聚友、上網聊天,也許大家都喜歡有書同在的氛圍?那裡的客人比較國際化,書目比較雜,一些國外雜志和各國旅遊類書籍可供參考。東八時區書店前幾年的藝術類書比較多,很多朋友習慣了在書店裡站著閱讀,現在書店縮減了一半的空間給餐廳,應該因為餐飲的利潤遠大過書吧?這里氛圍還好,只是外間餐廳與咖啡並用,通常很吵。另外,廚房的油煙味縈繞有點掃興。
『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洞穴里的高級書店
身處網路時代,總是讓我們放不下手機,離不開電腦,其實偶爾放下電子產品出去走走也是蠻好的。這一段時間武漢天氣一直陰雨綿綿的,周末只能窩在家裡,感覺都要發霉了。女朋友無意中刷到武漢新開了一家洞穴式設計的書店,這個小書迷一下子就感興趣的不得了,這不讓我趕緊開車她出來轉轉,也當是散散心。
有時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慢下來,像這樣偶爾開著車帶女朋友看看書、拍拍照,到處逛逛也挺好的。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詩和遠方,遠方有多遠我們可能並不知道,但是詩意的生活可能就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自己去發現、體會!
『叄』 朱丹曬書店看書照,配文被指有錯別字,遭到了網友怎樣的調侃
朱丹是一位知性的女主持人,外表不算太過亮眼,主持風格比較大氣,一度受到觀眾們的喜愛。朱丹曾經也紅極一時,自從結婚生孩子之後,智商彷彿也下線了,經常會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事件,觀眾多是可以原諒的,可是在頒獎典禮上,也會叫錯嘉賓的名字。她說錯的話,別人還由此編輯了網路熱梗,成為了流行的歌曲。朱丹閑暇的時候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些自己的日常,其中有一條是看書的照片,可是所配的文案有錯別字。遭到網友怎樣的調侃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朱丹曬出的文字裡面,把“偌大”的“偌”寫成了“諾言”的“諾”,如果仔細的斟酌自己發過的文案,那麼就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之前把迪麗熱巴叫做迪麗熱媽,說出來的英語也是不陰不陽,很多網友都建議朱丹重新去學習最基本的文字,要多讀一點書。雖然她和她老公的感情比較深厚,但是也應該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在工作中,而不是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一個優秀的主持,業務能力要強,才會獲得觀眾的喜歡。
總之,畢竟觀眾不是傻子,大部分的人對於朱丹是有童年濾鏡的,對她有一些寬容。但是時間久了,業務能力一再下降的話,相信觀眾也不會買賬。
『肆』 時光書店怎麼樣
就在廈門大學陳嘉庚像的後面,百年老建築群賢樓一樓中廳,悄悄開了一家充滿現代感的小小書店。這家叫做「時光」的書店,門口一點都不起眼,走進去卻別有洞天,整個空間像時光一樣,突然在眼前流動變幻起來。我一下子就激動啦,好喜歡的說。在裡面看到了好多好多關於旅遊的書籍。還有售賣明信片呢!買了幾張准備寄給朋友們。(上下兩張無水印的圖片源於網路) 穿過一排排看似凌亂、曲折的書架之後,是同樣以白色調為主的咖啡館,兩面透亮的門窗為咖啡館帶來不錯的採光效果,很適合書蟲窩在沙發上,一本書一杯咖啡,享受半天靜謐時光。喜歡文藝的菇涼男紙們可以來文藝的拍拍照,喝喝咖啡。
『伍』 書店裡有很多用書擺放出來的各種造型 我要擺放出來的圖片
你自己再找找."圖書造型"這個詞
『陸』 圖書擺放造型
可參考下面網址了解圖書擺放:
圖書陳列很有講究。首先要設計醒目、一目瞭然。如果書店的賣場面積較大,可以在書店的入口處配置相應的布局圖,這是非常重要的,它屬於導購系統,讓讀者馬上看到圖書區域的分布。
其次,造型簡潔,體現特色。書店在堆放式擺放(書墩)時應該注意簡潔,擺放形式有:圓形、螺旋形、方形等等。同時在陳列圖書時應該和書本身的內容進行搭配。
最後,分區定位、常換常新。書店在布局陳列時要分區定位,局部可以做適當調整。
http://hi..com/capries/blog/item/93aaddfc876ac582b801a06e.html
http://www.bookicp.com/html/2006-5/20065121214501.htm
『柒』 實體書店的出路
現在的實體書店越來越少,除了新華書店依然生意興隆外,很多書店都倒閉了。新華書店教輔是很重要的,教輔一般網上買的比較少。其他書店都在轉型,賣書可能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了,畢竟房租壓力很大,網上買書價格很低,甚至99十本都有!路邊攤的盜版這個價格也不好找!經常買一百減三十,減五十,實體書店很少有打折的!
現在的書店也在探索,有些書店開始賣文創來貼補書店,精美的本子,筆,工藝品等等,還有的加上咖啡等飲品,消費提供座位看書,還有的書店搞會員制,會員有座位看書,也有搞閱讀俱樂部的,同樣是收會員費,另外提供場地搞活動。在我看來,以後的實體書店還會繼續減少,手機太方便了,書店看幾頁,網上下單!賣文創產品除非自己開發設計,但這方面應該不是書店經營者的強項,書店在未來更多承擔的可能是試讀的功能,有些人買書可能是書太好放不下,但是好書很多,正好碰到的很少!也有出於面子或者紀念意義買一本。至於咖啡這類飲品,致使書店變得更像一個打發時間的咖啡館而已,也可能會有白領在裡面處理一些工作,一杯咖啡一個下午,我不知道書店能賺到多少錢!
未來的實體書店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很可能寄生與電影院,咖啡館,飯店裡面,很少在當場賣書,而是作為一個試讀的場所,等待時看看書,覺得好掃個二維碼網上下單,要是覺得特別棒直接買走(肯定是舊一些,因為是開塑封的可以隨時翻閱的)也可以。老闆再調貨來就可以了。這種書店的老闆不用進貨,因為老闆不是靠賣書盈利,人家有自己的業務,書就是一個裝飾,甚至可以理解為一個廣告,線上賣掉線下有提成。這樣可以有效解決房租與人員工資問題,賣書在線上,同時保留了書店的氛圍以及試讀的過程。
『捌』 形容書店環境安靜優美的句子怎麼說
1、書店不大,推開兩扇玻璃門,還不及張眼看,鼻子就聞到一股只有書籍才特有的油墨香,使愛讀書的人渾身起一種莫名的興奮,如同飢餓的人聞到麵包的香味。
2、推開書店玻璃門,熙攘和聒噪立即把我捲入塵埃中,周圍的鏡像慵懶地舒張開,瞬間又模糊的散落成碎片。瞥過窗外,雨幕將無邊的熱浪排擠到我面前,使人幾乎昏厥。
3、家鄉有許多書店,我最常去的是大世界的文軒書店,每個星期至少來兩次,每一次看書不少於3小時,一捧上書便能讀得如痴如醉、廢寢忘食。
4、典雅氣派,就想走入了一個夢幻的世界。這里是書的海洋。
5、 一走進書店大門,我就被一股暖流包圍了,不僅僅是暖空調的作用,還因為書也是暖的。
6、書店能成為我常去的地方,因為書店裡非常安靜,能讓我們投入書的世界中,不受干擾。
『玖』 書店的說說 唯美句子
1. 書店裡,各種兒童讀物琳琅滿目。
2. 書店裡典藏雲集,走近書架,斑斕的封面是知識殿堂的大門;走近圖書,陣陣的墨香是知識殿堂的華燈;走進文字,華美的文采是知識殿堂的鑰匙。
3. 書店能成為我常去的地方,因為書店裡非常安靜,能讓我們投入書的世界中,不受干擾。
4. 家鄉有許多書店,我最常去的是大世界的文軒書店,每個星期至少來兩次,每一次看書不少於3小時,一捧上書便能讀得如痴如醉、廢寢忘食。
5. 書店裡有許多書籍,如:參考書、作文書、漫畫書、故事書、小說、雜志……其中,我最喜歡閱讀作文書,因為閱讀作文書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準。
6. 在書店裡,我貪婪地讀著一本又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我感到自己就像長了翅膀一樣,盡情地在文字世界裡翱翔。
7. 在我心裡,書店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每當我路過書店門口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向里張望,想像著一股股書香氣向我撲來。
8. 走進書店,哇!書店裡的讀者可真多呀!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還有三五成群的中學生,還有比我們還要小的小朋友。
9. 我覺得在書店裡看書真好呀!即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新知道,而且還讓自己從中得到了快樂。
10. 4歲,是我第一次走進書店,那時書店並不寬敞,有一排排的書架,上面擺放著各種這樣的書,看書的人就從書架上拿出自己喜歡的書來看。
11. 我敢說,書店絕對是求知人士夏日最好的避暑之地。
12. 那個書店很大,四周裝著一種消音玻璃,把裡面的噪音消除掉,便有一個安靜的空間可以專心閱讀。
13. 站在十字路口,長長的街道招牌林立,「魯迅書店」四個字雖然像鐵人一樣立在招牌上,但是顧客卻早已搭乘客車離去了,恰是現在的文人們。
14. 在書店裡,讀者們都安安靜靜地看書。有些人輕聲細語地講話,只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弟弟與小妹妹會大聲嚷叫,這些都閑著書店的特色。
『拾』 擁有39萬書的蔦屋書店到底長什麼樣子
日本蔦屋書店不但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連鎖書店,並且也是全亞洲最具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它的外觀非常的低調,但是又充滿著現代感。內部給消費者溫暖和舒適的感覺,人們可以在這里盡量的享受美好時光。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經歷過電子書和網路購書這些形勢的沖擊之下,蔦屋書店可以完好的存活下來,並且還擁有一百多家分店,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蔦屋書店的前身是一家音像店,在二戰過後,人們要求的是精神和生活質量上的享受,於是蔦屋音像店就成為了蔦屋書店。蔦屋創始人增田宗昭認為書店不只是為了賣書,而是要發掘顧客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從此蔦屋書店有了導購,為顧客全方位服務;按提案內容進行分區;開設不同風格的書店;實行跨業種通用積分服務。蔦屋書店這樣的“書店+”模式被許多消費者認可。
蔦屋書店不愧是全世界最美的書店之一,創始人增田宗昭將它打造成一個可以供大家休閑、娛樂、休息的場所,在這里不僅僅是賣書,而是賣書籍裡面的內容,是表達書裡面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隨著網路的發達,消費者對於文化上面的消費也發生著非常大的改變,因此田宗昭開設了跨業種通用積分-T-Card。它可以多方面的通用,不僅可以用於書店,所涉及的范圍多到百貨中心、超市、加油站等等場所。加盟T-Card的企業多達將近一百萬個。蔦屋書店絕大多數的盈利來自於T-Card,增田宗昭說道只要顧客開心,怎麼做都行。隨人們對於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加,網路已經不可以滿足大家的需示。而消費者要求的是更加多元化的享受,這也是蔦屋書店可以發展越來越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