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含貴字的茶葉店的起名,三至四個字,跪求。
候選名字:
茗貴齋
古色古香的名字。靈感來源於名貴一詞。茗是茶的通稱。
意蘊 茗表示茶葉、茗花、茗柯;貴表示貴德、貴族、貴重;齋表示莊重、恭敬、齋庄,字義吉祥,意義優美。
音律 茗、貴、齋的讀音是míng、guì、zhāi,聲調為陽平、去聲、陰平,音律優美,朗朗上口。
字型 茗為上下結構,9畫;貴為上下結構,9畫;齋為上下結構,10畫;字型優美,利於識別、傳播和品牌推廣。
五行 名字的五行配置為:木-木-金。
五格 名字五格數理為41(12-12-17),是吉祥之數。數理分析: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數。
和唯貴茶行
靈感來源於成語以和為貴,用唯因為唯是口為偏旁部首,茶是用口喝的。和唯貴的諧音何為貴,說明茶葉的價值。
意蘊 和表示諧調、融洽、舒適;唯表示唯一、唯妙唯肖、唯才是舉;貴表示貴德、貴族、貴重,字義吉祥,意義優美。
音律 和的讀音是hé,唯的讀音是wéi,貴的讀音是guì,音律較好。
字型 和為左右結構,8畫;唯為左右結構,11畫;貴為上下結構,9畫;字型優美,利於識別、傳播和品牌推廣。
五行 名字的五行配置為:水-土-木。
五格 名字五格數理為31(8-11-12),是吉祥之數。數理分析:智勇得志,心想事成數。
貴合緣茶行
靈感來源於著名皇家園林頤和園,改用合家歡樂的合,緣就是有緣。
意蘊 貴表示貴德、貴族、貴重;合表示和諧、和睦、合宜;緣表示緣分、因緣、天假因緣,字義吉祥,意義優美。
音律 貴的讀音是guì,合的讀音是hé,緣的讀音是yuán,音律較好。
字型 貴為上下結構,9畫;合為上下結構,6畫;緣為左右結構,12畫;字型優美。
五行 名字的五行配置為:木-水-土。
五格 名字五格數理為33(12-6-15),是吉祥之數。數理分析:家門隆昌的才德開展數。
達觀貴仁茶行
起名靈感來源於成語達官貴人。
意蘊 達表示暢通、顯要、全面;觀表示觀照、觀止、偉觀;貴表示貴德、貴族、貴重;仁表示博愛、仁篤、仁慈,字義吉祥,意義優美。
音律 達的讀音是dá,觀的讀音是guān,貴的讀音是guì,仁的讀音是rén,音律較好。
字型 達為半包圍結構,6畫;觀為左右結構,6畫;貴為上下結構,9畫;仁為左右結構,4畫;字型 優美。
五行 名字的五行配置為:火-木-木-金。
五格 名字五格數理為57(16-25-12-4),是吉祥之數。數理分析:寒雪青松的最大榮運數。
希望幫到你,若滿意,望採納,謝謝!
❷ 給我介紹十種名貴的茶葉,詳細介紹一下。然後……
一、西湖龍井
西湖美景、龍井名茶,早已名揚天下。游覽西湖,品飲龍井茶,是旅遊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西湖龍井茶產於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葉色綠,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西湖龍井茶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稱著。
龍井茶優異的品質是精細的採制工藝所形成的。采1芽1葉和1芽2葉初展的芽葉為原料,經過攤放、炒青鍋、回潮、分篩、輝鍋、篩分整理(去黃片和茶末)、收灰貯存數道工序而製成。龍井茶炒制手法復雜,依據不同鮮葉原料不同炒制階段分別採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等十大手法。凡觀看過炒制龍井茶全過程的,都會認為龍井茶確實是精工細作的手工藝品。
品飲龍井茶,宜用玻璃杯沖泡,3克茶葉加200毫升80℃左右的熱水,沖泡3—5分鍾後,就可聞香、觀色、品味了。
西湖龍井茶,過去按產地分為「獅、龍、雲、虎、梅」五個品類。「獅」字型大小為龍井獅峰一帶所產, 「龍」字型大小為龍井、 翁家山一帶所產,「雲」字型大小為雲棲、五雲山一帶所產,「虎」字型大小為虎跑一帶所產,「梅」字型大小為梅家塢一帶所產。其中公認獅峰所產者香味品質最佳。
二、武夷岩茶
「大紅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優異者。武夷岩茶產於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於福建崇安東南部,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顯,故名岩茶。武夷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葉,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設立御茶園專門採制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
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樹生長環境命名的,如不見天、金鎖匙等;以茶樹形狀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以茶樹發芽早遲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岩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大紅袍茶樹現有6 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岩石時,岩光反射,紅燦燦十分顯目。關於「大紅袍」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傳說天心寺和尚用九龍窠岩壁上的茶樹芽葉製成的茶葉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這位皇官將身上穿的紅袍蓋在茶樹上以表感謝之情,紅袍將茶樹染紅了,「大紅袍」茶名由此而來。
「大紅袍」茶樹現經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的試驗,採取無性繁殖的技術已獲成功,經繁育種植,已能批量生產。
「大紅袍」茶的採制技術與其他岩茶相類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每年春天,採摘3—4葉開面新梢,經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製成。
三、黃山毛峰
黃山座落在安徽歙縣、太平、休寧、黔縣之間,巍峨奇特的山峰,蒼勁多姿的勁松,清澈不湍的山泉,波濤起伏的雲海,號稱黃山「四絕」,引人入勝。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把黃山推為我國名山之冠,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名言。
黃山地區,由於山高,土質好,溫暖濕潤,「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雲霧縹緲,很適合茶樹生長,產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黃山茶在400餘年前就相當著名。《黃山志》稱: 「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齶,謂之黃山雲霧茶」。傳說這就是黃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記載: 「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真正的黃山毛峰茶何時創制,據《徽州商會資料》記載,起源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前後),當時有位歙縣茶商謝正安(字靜和)開辦了「謝裕泰」茶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清明前後,親自率人到充川、湯口等高山名園選采肥嫩芽葉,經過精細炒焙,創制了風味俱佳的優質茶,由於該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後冠以地名為「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產於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川、崗村、芳村、揚村、長潭一帶,其中桃花峰、雲谷寺、慈光閣、崗村、充川等的品質最好。黃山毛峰分特級和一、二、三級,特級黃山毛峰在清明前後採制,採摘1芽1葉初展芽葉,其他級別采1芽1、2葉或1 芽2、3葉芽葉。選用芽頭壯實茸毛多的制高檔茶。經過輕度攤放後進行高溫殺青、理條炒制、烘焙而製成。
特級黃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顯露,色似象牙,魚葉黃金。沖泡後,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魚葉金黃」和「色似象牙」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黃山毛峰的品飲,沖泡時水溫也以80℃左右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續水沖泡2—3次。
四、六安瓜片
「唐、宋史志,皆雲壽州產茶,蓋以其時盛唐、霍山隸壽州、隸安豐軍也。今土人雲:壽州向亦產茶,名雲霧者最佳,可以消融積滯,蠲除沉荷……」(清道光《壽州志》)。盛唐縣為今六安縣。可見六安茶是唐代以來就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的歷史淵源,史料尚無考證。多年來許多茶葉工作者尋根溯源,略有所獲。較為可信的傳說有兩。一是說,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朴,作為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信息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僱用茶工,如法採制,並起名「峰翅」(意為蜂翅)。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沖,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 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子,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說,麻埠附近的祝家樓財主,與袁世凱是親戚。祝家常以土產孝敬。袁飲茶成癖,茶葉自是不可缺少的禮物。但其時當地所產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滿意。1905年前後,祝家為取悅於袁,不惜工本,在後沖僱用當地有經驗的茶工,專揀春茶的第1一2片嫩葉,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質懼麗,獲得袁的贊賞。當地茶行也懸高價收買,以促茶農仿製。新茶登市後,蜚聲遐邇,連峰翅亦遜色多矣。峰翅品質雖優於大茶,但其採制技術均與大茶相同。而瓜片卻脫穎而出,色、香、昧、形別具一格,放日益博得飲品者的喜嗜,逐漸發展為全國名茶。
時過境遷,虛實難辨。但上述兩種傳說有三點則是一致的,其一:六安瓜片問世於1905年前後;其二:六安瓜片的產地在金寨縣麻埠齊頭山附近的後沖,麻埠已隨響洪甸水庫的建成而淹沒消失。但過去這里曾是六安瓜片的主要集散地;其三:六安瓜片採制技術是在大茶的基礎上,汲取蘭花茶、毛尖製造技術之精華,逐漸創製成功的。目前在制茶工具及技術方面,仍有許多與大茶相似之處。瓜片產區目前春茶制瓜片,夏茶仍制大茶,形成組合生產。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過去根據採制季節,分成三個品種:穀雨前提採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採制的大宗產品稱 「瓜片」;進入梅雨季節,鮮葉粗老,品質較差,稱「梅片」。現在「齊山名片」分1~3等,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級8等。
六安瓜片在我國名茶中獨樹一幟,其採摘、扳片、炒制、烘焙技術皆有獨到之處,品質也別具一格。其產制歷史雖不足百年,但就目前生產規模和技術精熟程度而言,則為許多名茶所無法相比。為了充分利用扳片後的鮮葉資源,金寨縣的茶葉工作者新近又將制 「針把子」的芽尖,創製成一種眉形、穎秀、顯毫、翠綠、鮮潤的新名茶——「齊山翠眉」,在 1989年農業部西安名優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名優茶。
五、君山銀針
「談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李白詩)「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盤青螺」(劉禹錫詩)。這是唐代兩位大詩人對洞庭君山的抒情詩章。「玉鏡嵌君山,銀盤托青螺」確是壯景奇觀。君山和君山名茶,歷來結下不解之緣,清代萬年淳有詩雲:「試把雀泉烹雀舌,烹來長似君山色。」
君山所在的岳陽市,古稱岳州。北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中有邕湖茶的記述。清代江昱《瀟湘聽雨錄》記載:「湘中產茶,不一其地。……而洞庭君山之毛尖,當推第一,雖與銀鋮雀舌諸品校,未見高下,但所產不多,不足供四方爾。」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記述:「洞庭君山出茶,色味與龍井相同,葉微寬而綠過之,采掇很少。」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全面記述了湖南產茶的概況,作者在記述岳州茶時,除引用《岳陽風土記》、《瀟湘聽雨錄》、《隨園食單》外,又引用順南省志》「巴陵君山產茶,嫩綠似蓮心,歲以充貢」。庄晚芳《中國名茶》一書中說:《紅樓夢》中的「老君眉茶」就是君山銀針。
徐珂《夢湘囈語》中,記述了文人墨客品茗論茶,說茶滋味以「輕清為佳」,太淡太濃都不好, 「故君山為貴」。又說「東坡雲,茶欲其白,琦嘗飲君山茶矣,則茶之至白者也。君山廟有茶樹十餘棵,當發芽時,岳州守派員監守之,防有人盜之也,歲以進貢,郊天時用之,以其葉上沖也……」文中東坡即北宋東坡居士——蘇軾,由此可見君山產茶始於唐宋年間。
君山銀針製造特別精細而又別具一格,分殺青、攤涼、初烘、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火道工序歷時三晝夜,長達70多小時之久。
君山銀針的貯藏十分講究。將石膏燒熱搗碎,鋪於箱底,上墊兩層皮紙,將茶葉用皮紙分裝成小包,放在皮紙上面,封好箱蓋。只要注意適時更換石膏,銀針品質經久不變。
君山銀針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良,樹壯枝稀,芽頭肥壯重實,每斤銀針茶約2.5萬個芽頭。君山銀針風格獨特,歲產不多,質量超群,為重國名優茶之位使者。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坡銀毫,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根據芽頭肥壯程度,君山銀針產品分特號、一號、 二號三個檔次。
君山銀針於1956年國際萊比錫博覽會上,因其質量優良,被譽為「金鑲玉」,並贏得金質獎章。其售價也創我國當今名優茶之最。
★中國產茶歷史悠久,茶的品種很多。
根據茶葉的製法和品質可以略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和緊壓茶(茶磚)五大類。
按色澤(或製作工藝)分類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
按季節分類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按其生長環境來分類分為平地茶和高山茶。
總的來說,通用的分類方法是將中國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基本茶類分為6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以這些基本茶類作原料進行再加工以後的產品統稱再加工茶類,主要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葯用保健茶和含茶飲料等。
★名茶
在武夷名樅中大紅袍品質最佳,享有最高聲譽。1988年首次武夷名樅品質鑒評時,大紅袍沖泡至第九泡仍不脫原茶桂花香之真味,名列十佳名樅榜首,被譽為茶中之王。采自大紅袍母樹上的茶葉,於1998年在第五屆武夷岩茶節上拍賣,創下了20克賣15.68萬元的天價。 580元/50克!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茶葉基地,此地風景秀麗、湖光山色。龍井成品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著稱於世,享譽國內外,素有「國茶」之稱。200元/50克
碧螺春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始於明代,俗名「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300元/50克
黃山毛峰,產於安徽黃山風景區,該地區山高林密,溪澗遍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生態環境優越。34元/50克
觀音王,以鐵觀音茶樹鮮葉和其制茶工藝製成的鐵觀音茶,採用半發酵的方法製成,素有「重如鐵,美如觀音」之美稱、「綠葉鑲紅邊,七泡有餘香」之美譽。150元/50克
「祁門紅茶」的主要產地在祁門縣,故名。 自1875年問世以來, 已三次榮膺國際金質大獎,享有「茶中英豪"。60元/50克
★價值
經分析鑒定茶葉內含化合物多達500種左右。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稱之為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類、蛋白質、氨基酸、類脂類、糖類及礦物質元素等,它們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對人體有保健和葯效作用的成分,稱之為有葯用價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
1、飲茶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
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可以通過飲茶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飲茶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的好方法,經常飲茶可以補充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茶葉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一般每100克綠茶中含量可高達IO0毫克~250毫克,高級龍井茶含量可達360毫克以上,比檸檬、柑橘等水果含量還高。紅茶、烏龍茶因加工中經發酵工序,維生素C受到氧化破壞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葉只剩幾十毫克,尤其是紅茶,含量更低。因此,綠茶檔次越高,其營養價值也相對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10克高檔綠茶,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日需要量。
由於脂溶性維生素難溶於水,茶葉用沸水沖泡也難以被吸收利用。因此,現今提倡適當「吃茶」來彌補這一缺陷,即將茶葉製成超微細粉,添加在各種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麵條、含茶糕點、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這些茶食品,則可獲得茶葉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營養成分,更好地發揮茶葉的營養價值。
2、飲茶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茶葉中能通過飲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約為2%,大部分蛋白質為水不溶性物質,存在於茶渣內。茶葉中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多達25種以上,其中的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是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中的六種。還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組氨酸。這些氨基酸在茶葉中含量雖不高,但可作為人體日需量不足的補充。
3、飲茶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元素
茶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和碘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73微克,高的可達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條中為123微克;每克紅茶中含量為196微克。這些元素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經常飲茶,是獲得這些礦物質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❹ 通常茶行介紹普洱,都說是25年以上的,好貴!不知道是真是假,該如何鑒別
普洱茶的工藝隨著時代改變而一直都有改進。25年的茶餅製作,與現今流行的大有不同。現在的普洱大都採用機器模具,與之前手工處理,產品相對較規整、均勻。80年代的普洱茶,常見大餅,90年則流行小餅。每個年代茶餅的直徑、厚度、轉折處的弧度都大不相同,細心觀察自然能夠發覺。
另外,茶餅內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內飛在制茶時放入,不可以抽出更換,是最能夠反映成茶年代的物品。鑒別方式為,內飛紙質、顏料、印刷版式。由於年代相差很大,這些工藝上都會有很明顯差別,而這些都很難進行模仿。
還有一點是根據茶的湯色來鑒別。以香港來說,生茶儲放3、4年,湯色轉為橙紅;6至8年轉為栗紅色,並帶有『樟香』。據說,在馬來西亞,所需時間更短,效果更好。一些古董茶、印級茶多使用一些原始大葉種的野生茶青。這種茶特醇而厚重,葉底柔軟肥大。七、八十年代還非常盛行使用這樣的原料。後來,這些老茶樹逐漸被灌木茶樹取代。因此,這兩個階段的茶葉用料基本上是有很大差別。
❺ 網上買茶葉是不是要比實體店買茶葉要便宜很多呢
我以前喝龍井比較多,後來轉喝鐵觀音,期間還喝點猴魁啊、白茶、玫瑰花茶什麼的,因為工作的關系,一年總有幾次要去福建,那裡的烏龍茶很多,而且到
了店家,店家都會請你坐下泡一壺給你喝,在福建,家家都有功夫茶的茶具,喝茶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福建人很少有胖
人,大多都是很瘦的。
而本人,也是託了喝鐵觀音的福,從原來的110斤,減到了100斤,大概2年左右的時間吧,周期是長了點,可是這個健康啊,既不傷身體,還能大吃大喝。
買了多了,自然也稍微學會了點分辨:
一、春茶秋茶之分
春茶(4月中下旬~5月上旬);秋茶(9月下旬~10月上旬)。一般是以秋茶為好,春茶次之,因為秋茶較春茶色澤濃,口味更加甘醇,而且耐沖泡,香味也是更加深郁。
二、安溪鐵觀音
目前市面上較流行的品種是安溪鐵觀音,但並非安溪鐵觀音就是好的。安溪鐵觀音基本可分為正樅鐵觀音、正宗鐵觀音、鐵觀音,這三種鐵觀音的茶香和價格相差很大。
三、實體店選購要點
1、看
茶葉的色澤:全黑色、茶干灰暗枯黃就肯定是低等鐵觀音,呈赤黑色為中底等鐵觀音,色澤為黑綠色是上等鐵觀音,色澤為油黑青綠色為極品鐵觀音,我就是這么看的,不過最好是配合沖泡的口味,畢竟每個人對於顏色的判斷會有些偏差。同時注意是否隱存紅邊,有紅邊表明發酵適度。
2、聞
抄一把茶葉在手心,埋頭貼緊茶葉,吸三口氣,如果香氣持續甚至愈來愈強,便是好茶,較次者則香氣不足,而有青氣或雜味者則為劣品。
3、摸
好茶拿在手上抖動要覺得有分量,太輕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澀,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4、品
開湯沖泡,這也是試茶最要緊的步驟,茶商們試茶通常抓一大把茶葉,將茶壺塞滿,後來問了個中高手,我才知道,其實試茶只要一隻瓷杯,5克茶葉,沖150毫
升的開水靜置5分鍾,然後取一支小湯匙,拔開茶葉看湯色如何。如果渾濁,就是炒青不足;如果淡薄,則是嫩采和發酵不足;如果葉片焦黃碎裂,則是炒得過火。
好的茶湯,顏色明亮濃稠,依品種及製法不同,由淡黃、蜜黃到金黃。把湯匙拿起來聞,注意不要有草青味,草青味是制茶不夠嚴謹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
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澀,湯色變深。
P.S 好茶即使茶湯冷卻,香氣依然存在。
選購的基本原則是少投葉、多沖水、長浸泡。這樣茶葉的優缺點就會充分呈現,一覽無余。
在實體店買的茶葉,一般貴的好的,放在家裡泡,因為可以掌握茶水的溫度,單位里的飲水機熱水不夠熱,泡好茶稍微浪費了點。所以在單位里,我一般喝袋泡烏龍茶。
這個就是一直在福州的茶葉市場里買的袋泡茶,是用1000元一斤的鐵觀音的茶沫子製成的,雖然茶葉碎,但是裝在袋裡,完全不影響喝的口感,又非常方便.
四、網店選購要點
以上是在實體店購買時我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在網上購買自然就不能這么講究了,我只能根據四點來選擇:
1、茶葉的圖片
2、泡出來的茶水色
3、描述文字
4、價格
以西廂茶坊和也買茶兩家網站為例
西廂茶坊:
品名:鐵觀音一級清香型
價格:118.00元
規格:180g/罐
也買茶
品名:典藏安溪鐵觀音
價格:128.00
規格:100克
先看茶葉的圖片:
西廂茶坊可以點在圖片上瀏覽大圖,而也買茶則無法看大圖,圖片很小,粗略看下,其實兩個茶葉就外觀而言是差不多的,但是價格明顯是也買茶的貴點。
再看茶水的顏色:
西廂茶坊茶水呈淡黃色,湯色不是很濃郁,吃不準是第幾泡的茶水色,也買茶的茶水貌似PS過了,看不清真實的顏色,但是在商品描述上寫著湯色金黃色濃煙似琥珀,我暈~~,我可沒看出琥珀色。
兩家的描述都差不多啦,我看都是些套話,這些話地球人都知道,什麼湯色金黃綠,清澈,口感醇厚啦,什麼條形肥壯、沉重、色澤翠綠、烏潤啦,總之十家賣鐵觀音的,九家都是這樣描述的,這個我就一律飄過了,沒什麼看的價值,就注意一點,西廂茶坊的產品評論。
本文選自:迅尚優品網
❻ 黃山腳下的莫問茶號買的茶葉好嗎比外面貴多少
您好,我幫您看了下在他們的旗艦店裡這三款茶葉價格分別是:198、168、180。
看來並沒有因為在風景區買茶而漲價,應該還是統一價格的,不過這個價格值不值還是需要看茶葉和重量。
淘 寶:金寨縣茗香園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