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上說的躺平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下
躺平,網路流行詞,指無論對方做出什麼反應,你內心都毫無波瀾,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表示順從心理。
另外在部分語境中表示為: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協、放棄,但其實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選擇最無所作為的方式反叛裹挾。年輕人選擇躺平,就是選擇走向邊緣,超脫於加班、升職、掙錢、買房的主流路徑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規訓。
社會評價
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不利。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離不開青年的創造性貢獻。相較於「未富先老」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促成的客觀趨勢,「未富先躺」這一現實問題帶來的主觀傾向同樣需要引起我們警惕。關注「躺平族」,讓「躺平族」願意奮斗,對於面臨轉型發展任務的我國尤為必要。
② 躺平青年的利弊
躺平青年的利就是學會了放下,放下慾望,遠離喧囂。回歸平淡,享受寧靜。既然改變不了生存環境,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好。躺平青年的弊就怕缺乏溝通,沒有人生目標,變成得過且過的狀態。
對於躺平,主流媒體真的都非常不贊同。因為他們認為累了休息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長時間躺平會讓人看起來很頹廢。久而久之會進行自我否定,最終變成一股影響巨大的負能量。然後一傳十,十傳百,人人躺平的社會是一個毫無鬥志的社會。
躺平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青年一定要有一定的無所謂心態,能看開事情,不要走死胡同。覺得一個氛圍不好,可以換個氛圍,千萬不能躺平。躺平沒有用,如果躺平了,真是連治病的錢也沒有,病痛比躺平更可怕,所以想躺平的青年,千萬不要,多去各地看看,實在不行回老家,千萬不要想不開。
不要指責躺平青年,沒吃別人苦,不能指責人。但是躺平確實危害極大,希望社會人士要認真對待。一部分青年人躺平沒有消費,則市場活動減少,消費減少,導致有工作的中年青年也會失業,進而會擴大躺平隊伍,形成惡性循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躺平
③ 董明珠談躺平,稱年輕人應有奮斗精神,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現在年輕人躺平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選擇躺平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因為現在真的越來越感受不到幸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內卷和躺平這兩個詞已經成為很多人所熟悉的兩個名詞。其實做一個躺平青年沒有什麼可恥的,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沒有人規定年輕人必須要有奮斗精神。
人本身生下來就是一個走向死亡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有人選擇,把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燦爛。也有人選擇就是想平平庸庸什麼都不去奮斗直接到死就可以了,不要被某些大佬就像董明珠這樣所謂的成功人士去忽悠,年輕人必須要有所謂的奮斗精神。當聽到董明珠彈躺平說,年輕人要有奮斗精神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喜劇的片段。
其實這件事情我們慢慢的想一想,就會發現不是年輕人出現了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出現了問題,我有一句古話說的非常有道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不善其身,而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達者不希望兼濟天下,卻希望窮者不要獨善其身。而是為達者創造更好的利益空間,但是窮者也不是傻子啊,我憑什麼為你去創造更多的利益呢?那麼我選擇躺平,人生不過是走向一個死亡的過程,我又何必那麼認真呢?
④ 青年躺平啥意思
躺平,網路流行詞,指無論對方做出什麼反應,本人內心都毫無波瀾,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抗,表示順從心理。另外在部分語境中表示為: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
精神上的「躺平」就是在精神上放鬆了下來,不焦慮,不奢望,對於前程沒有什麼嚮往、期待和盼頭,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況。也沒有太多的需求,生活很佛系,對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動力,似乎生活也很安逸。
⑤ 年輕人選擇躺平可恥,話題引網友熱議,你是躺平青年嗎
我很反對這一說法,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這躺平說法,只要活著就沒有躺平的。只要你是有生命的,在人生中就沒有躺平一說法。成功很不容易,就算是平淡的生活也不容易。
一、我很反對這一說法,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這躺平說法,只要活著就沒有躺平的成功很不容易,就算是平淡的生活也不容易,成功需要物質和人脈的基礎,受家庭環境影響很大的,平常人想要成功真的很難,就算是平淡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要想著怎麼生存,所以說現在年輕人大部分不是平躺青年,他們是很努力的。
⑥ 網路上流行的躺平是什麼意思對於青少年來講
摘要 您好,網路用語「躺平」的意思就是指順從,逆來順受什麼都無所謂了,不再努力的意思。很多躺平的年輕人認為,人不應該這么累,而是應追求最簡單的生活,每月工資夠吃喝就行了,對於美好事物喪失了追求。
⑦ 躺平青年是什麼意思網路用語
是指無論外界有多大變化,內心都毫無波瀾,不受外界影響,只專注於自己生活,是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都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精神上的「躺平」:
就是在精神上放鬆了下來,不焦慮,不奢望,對於前程沒有什麼嚮往、期待和盼頭,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況,毫無壓力地躺下來,放鬆到一種真空的狀態,沒有外在的干擾,也不去爭什麼,喜歡在家裡躺著。
甚至有的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不工作,每天就這么宅在家裡,安於現狀,也沒有太多的需求,生活很佛系,對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動力,就這么平靜和安靜放鬆地躺著,玩玩手機,打打游戲,似乎生活也很安逸。
工作上的「躺平」
對於工作方面上升沒有空間,奮斗沒有動力,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未來,每天就是上班下班,感覺渾渾噩噩,不跟同事爭吵,不跟領導抗爭,對於績效你發多少算多少,反正也無所謂,基本能養活一個人,所以工作上也就這么躺平。
而現在的一部分年輕人,靠著做一些自媒體,甚至玩游戲升級,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收入,每天能夠養活自己,也不啃父母的老,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也不用上班,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這種生活無欲無求,沒有什麼思想負擔,也就是一種躺平。
就是人對錢的慾望降低了,我不去賺錢,我也不買東西,減少自己的消費,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自己很努力了,但是也賺不到更多的錢用來買個房子,用錢來買個車子,用錢來成個家,生個兒子,都賺不到那麼多錢。
因為現在的房價太高,結婚還要彩禮,生了孩子還要撫養孩子,這些都是大筆的開支,自己達不到,就選擇物質消費的躺平,反正我也賺不到錢,我就自己不去消費,或者是減少消費。
躺平族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只是現在突然火了起來。
人的夢想和理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不是這些人的夢想和理想動搖了,而是現實生活教會了他們什麼是現實。
還記得小學的課堂上,老師問過我們大家長大以後的理想是什麼?我依然記得同學們的回答,總之同學們的回答都很大,比如我想改變世界、我想成為像尼古拉特斯拉那樣的科學家一樣,以後做一名可以影響世界的科學家、我要成為世界首富。
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初的豪言壯語已經成為他們童年最美的回憶,步入社會依然還有著很多的理想,也寫出了很多人生的規劃。久而久之,這些理想和規劃跟現實生活漸行漸遠,最後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實現一個買房子的理想。
走過半生,終於攢夠了首付的錢,此時才發現,年齡過了35歲以後就不太容易找到工作了,此時的理想再次降低了,變成了只要不失業就好,只要健康活著就好。人都是不願意自己老去的,但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已經非常期待能盡快領到那本「退休證」了。
所以躺平族其實是一直存在的,近五年新生兒出生率數據的驟降是跟躺平族數據成反比的,只是當「躺平」這個新詞出現以後,深刻的詮釋了這個群體的生活現狀,以及生活態度,於是大面積的產生了共鳴。
其實躺平族的人們,也不是他們自己做的選擇,而是自己別無選擇。他們或許認命了,或許不再相信「天道酬勤」了,反而選擇相信了「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最終無奈的活出了低慾望的人生。
⑧ 躺平青年橫空出世,躺平你敢嗎
什麼是躺平青年躺平青年橫空出世,是什麼讓這一代人開始躺平,又是什麼讓一些人人不敢躺平?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之下,躺平你敢嗎?
躺平青年的主體是年輕人,指那些不想做無謂掙扎、只想過好當下的生活的年輕人。這類年輕人和老一代人的思想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很多老人眼中,躺平青年都是缺少鬥志、沒有上進心的。正是這些對躺平青年的誤解,躺平青年成為了懶惰、不思進取的代名詞。真正的躺平青年是努力過好當下的生活,而敢於又與資本力量斗爭的青年,並非貶義。
躺平你敢嗎?,雖然有了和資本作斗爭的機會,但是卻又讓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一定的保障,可能會受到旁人異樣的目光。大多數人都是不敢躺平的,但是想要改變這種貧困差距,想要窮人翻身,就需要躺平青年的斗爭,讓資本無處剝削,讓我們的生活不再被資本所主導。
躺平青年是一代人與資本家的抗衡,當人們不再吃資本家的這一套時,資本家就難以剝削到利益。躺平青年在這一代年輕人中不斷蔓延,似乎成為了一種時代發展的趨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躺平青年的出現,換來資本家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