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青椒時如何分辨青椒辣不辣應該看哪些地方
花了錢還沒買到自己喜愛的東西,那心裡肯定是超級不舒服,那麼有什麼方法是可以讓我們自己區分青椒是辣還是不辣呢??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那些擠破的青椒就不要買了,再便宜也不要買,因為青椒有了傷口以後,就會進入大量的細菌和臟東西,不僅我們吃起來不健康,就連它的變質腐爛速度也是很快的。不知道大家愛吃辣的青椒,還是不辣的青椒呢?大家買青椒的時候都是怎麼買呢?
⑵ 像燈籠的綠色的不辣的那種辣椒叫什麼椒
你問的那種叫甜椒,又叫燈籠椒.其餘的請看下面介紹
辣椒趣話
辣椒,人人皆知,但對其歷史淵源則未必都知道,現在就來嘮上一嘮。
辣椒的祖籍在南美洲蓋亞那卡晏島的熱帶雨林中,古稱「卡晏辣椒」,是正宗的「辣椒之鄉」;不過最早栽種的卻是印第安人。在墨西哥的拉瓦坎谷遺址中,曾發現化石辣椒,後在秘魯沿海一帶遺址中,也發現過化石椒。史傳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辣椒也隨之遠離故土,先於公元1493年傳入西班牙、匈牙利;公元1542年又隨葡萄牙傳教士到達印度、土耳其;公元1548年又進入英國;到16世紀中葉時已傳遍整個中歐地區。不過歐洲人雖見到艷麗鮮紅之果,但多作盆景點綴欣賞,而不知道如何食用。
我國最早記載辣椒的書籍,得首推明萬曆初高濂的《遵生八盞·燕閑清賞箋·卷下·草花譜》。書中說:「番椒叢生白花,子儼似禿筆狀,味辣,色紅,甚可觀,子可種。」又有馬歡撰寫的著名游記《瀛崖勝覽》中載道:「蘇門答剌者,其地依山則種椒園,花黃子白,其實初青,老則紅。」原來馬歡是鄭和出使南洋隨身通譯,是他們從海路引傳到中華大地落戶的;還有明·湯顯祖著的《牡丹亭》中記述了園中賞花時,曾精美絕妙的贊頌過「辣椒花」。同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上也較細膩的記載稱辣椒為「番椒」;另一本由清初《花鏡》中記述:「番椒,一名海瘋藤,俗名辣茄……叢生白花,秋深結子……其味最辣。」難怪蒲松齡在《農桑經》中依照植物學分類的特點將「番椒」列入花譜。此外,在很多古籍中對辣椒的芳名雅號稱謂真不少:諸如胡地椒、海椒、辣子、辣角等等。不少於10餘種。
在清乾隆御膳中就配有「辣椒」,到了嘉慶年間已育出一種狀似小牛角的「牛角椒」;還有其椒尖向上的「朝天椒」;道光年間一本《遵義府志》,精闢地記載它是「園蔬要品,每味不離。」後來人們經過選培,又分離出尖圓大小種種辣椒。在著名植物學家吳俊芳的《植物名實圖考》中敘述的美侖美奐,尤為細膩:有長細狀似牛角名「牛角海椒」;細如小筆尖,叢結仰者曰「纂椒」;還有扁圓色黃或紅,味淡者為「柿椒」……;還有《種植新書》上也詳細敘述到:「種類有大小之分、遲早之別,至以種名,不能屈指以數。」可見我國辣椒品種之多正是精彩紛呈,居世界榜首。按分類定了名的不下700多個(全球有 7,000多種)。不過有名的要算「四大椒鄉」—河北望都、河南永城、山西代縣、山東耀縣;享有聲望的,則諸如雲南思茅的「涮椒」,只要於湯里涮一下,即成了一鍋辣湯,足見其辣性之厲害,幾乎可與匈牙利一種辣椒,咬上一口竟辣得半天合不攏嘴,同稱「辣椒之王」。還有安徽的「顏集線椒」品味純正,個大肉厚,色亮,所含辣椒素、紅色素,遠高於頗負盛名的日本「三纓椒」,成為廣交會的搶手貨;湖南攸縣皇圖嶺所產的一種辣椒,既辣又甜,食後餘味滿口,被國際友人稱為「全紅如火,油潤光滑,香辣可口」;其他如四川什邡縣的「�紅椒」,宜賓江安的「�椒」,湖南衡陽的「七星椒」,陝西「大椒」,山東「雛椒」,山西的「柿子椒」,河南洛陽「洛椒」等,真是名品很多,舉不勝舉。
當今世界消費辣椒的最大市場,得算斯里蘭卡,幾乎是全國人民必不可少的主要蔬食,年進口量在1�6萬噸以上。而外銷辣椒最多的國家,當推匈牙利。饒有趣味的是世界各國食椒之法頗多,像美洲、大洋洲和西歐一些國家,喜食微辣之椒;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則以辣為主;韓國、朝鮮和印度等國則有「嗜辣」食俗;像墨西哥、泰國則食椒尤為奇特,只要有菜餚,絕不可無椒;墨西哥人更視椒為「三大食品」之一。甚至飲酒時,要以一種特產的「小辣椒」作飲酒佳餚,方可開懷痛飲,連五六歲孩子都愛吃,真是「無椒不成菜,無辣不成味。」不過世人最為奇異的要算美國西南部的人民用椒釀酒,一種「茄拉攀諾」白酒就是,喝後竟能開胃、強身、健脾、增食提神。在美國新墨西哥洲哈契鎮,每年的10月里都要舉行聞名全美的「辣椒節」。
人們為何如此青睞辣椒呢?實乃其營養豐富以及獨含不同於蔥姜蒜的一種香辛物質——「8-甲基-6癸烯酸的草基胺」,而能發揮作用的重要成分—「CHON」,所組成的有芳香性辣味物,食之大有辣味感。烹飪上屬為「熱」與「火」之辣味,有類似胡椒和花椒之性。饒有趣的是,烹調上全仰仗其特有的「辣椒鹼類」——辣椒鹼、二氫辣椒鹼,乃屬「辛辣」成分;而其辣椒紅素(C 40H 56O 3)、番茄紅素及辣椒玉色素(C 46H 56 O4),則又屬辛醯香莢蘭胺色素。惟其最具神奇之處,在於化學性極穩定,酸、熱、鹼均不會受到絲毫破壞,無怪川菜「麻辣豆腐」、滇菜「過橋米線」和陝食「羊肉泡饃」等,食後都會感到回味無窮;特別還含有隱黃素和檸檬酸等物質,食之會刺激唾液和胃腺分泌,使人食慾大增,而所含的「辛辣素」有著刺激心臟加快跳動,能大大加速血液的循環,有活血和助暖去寒之功效。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科學測得100 g鮮品中含胡蘿卜素11�2 g,糖3�2 g,脂肪0�14 g,硫胺素 2�2 g,核黃素0�01 mg,抗壞血酸10�86 mg,磷2�74 g,熱量7�2千卡,其中獨占鰲頭的要算抗壞血酸(Vc)了,與一般蔬菜相比雄居首位,高出番茄9倍,比茄子則多上35倍。難怪祖國醫學認為辣椒具「性大熱,味辛入脾、胃經。」故有溫中、散寒、除濕、開胃增食、發汗諸功效。古今常用來療胃寒痛、瀉痢、風濕性關節炎等。研究又發現還有一定的防癌功效:原來食後被悄悄輸送之肝臟後,迅即被轉變成一種特殊化合物,於是對危及人體細胞引起致癌魔鬼「自由基」,就會一古腦被吸收掉,以保安然無恙。還有「獨樹一幟」的奇功,則常食椒可抑制體內脂肪積累,可謂肥胖者的佳葯良菜。此外,辣椒還有抗菌殺蟲作用,國內外都有報導,而研究最為顯著的,要算祖國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證實:所含的辣椒素獨有對「凝血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焦」和「釋放」,有著抑制的神奇作用,真是功壓群蔬。古代還有用它來治療「瘧疾」的典故:那是在古醫籍《本草綱目拾遺》上曾記述道:「有一小僕暑月食冷水,卧陰地,至秋瘧發,百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椒……又用以煎粥食,未幾,瘧自愈。」可見其熱性甚佳,這樣從中又導出凡陰虛有熱者、眼有炎症者均需忌食,氣管炎咳嗽者應禁食。
辣椒,人人皆知,但對其歷史淵源則未必都知道,現在就來嘮上一嘮。
辣椒的祖籍在南美洲蓋亞那卡晏島的熱帶雨林中,古稱「卡晏辣椒」,是正宗的「辣椒之鄉」;不過最早栽種的卻是印第安人。在墨西哥的拉瓦坎谷遺址中,曾發現化石辣椒,後在秘魯沿海一帶遺址中,也發現過化石椒。史傳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辣椒也隨之遠離故土,先於公元1493年傳入西班牙、匈牙利;公元1542年又隨葡萄牙傳教士到達印度、土耳其;公元1548年又進入英國;到16世紀中葉時已傳遍整個中歐地區。不過歐洲人雖見到艷麗鮮紅之果,但多作盆景點綴欣賞,而不知道如何食用。
我國最早記載辣椒的書籍,得首推明萬曆初高濂的《遵生八盞·燕閑清賞箋·卷下·草花譜》。書中說:「番椒叢生白花,子儼似禿筆狀,味辣,色紅,甚可觀,子可種。」又有馬歡撰寫的著名游記《瀛崖勝覽》中載道:「蘇門答剌者,其地依山則種椒園,花黃子白,其實初青,老則紅。」原來馬歡是鄭和出使南洋隨身通譯,是他們從海路引傳到中華大地落戶的;還有明·湯顯祖著的《牡丹亭》中記述了園中賞花時,曾精美絕妙的贊頌過「辣椒花」。同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上也較細膩的記載稱辣椒為「番椒」;另一本由清初《花鏡》中記述:「番椒,一名海瘋藤,俗名辣茄……叢生白花,秋深結子……其味最辣。」難怪蒲松齡在《農桑經》中依照植物學分類的特點將「番椒」列入花譜。此外,在很多古籍中對辣椒的芳名雅號稱謂真不少:諸如胡地椒、海椒、辣子、辣角等等。不少於10餘種。
在清乾隆御膳中就配有「辣椒」,到了嘉慶年間已育出一種狀似小牛角的「牛角椒」;還有其椒尖向上的「朝天椒」;道光年間一本《遵義府志》,精闢地記載它是「園蔬要品,每味不離。」後來人們經過選培,又分離出尖圓大小種種辣椒。在著名植物學家吳俊芳的《植物名實圖考》中敘述的美侖美奐,尤為細膩:有長細狀似牛角名「牛角海椒」;細如小筆尖,叢結仰者曰「纂椒」;還有扁圓色黃或紅,味淡者為「柿椒」……;還有《種植新書》上也詳細敘述到:「種類有大小之分、遲早之別,至以種名,不能屈指以數。」可見我國辣椒品種之多正是精彩紛呈,居世界榜首。按分類定了名的不下700多個(全球有 7,000多種)。不過有名的要算「四大椒鄉」—河北望都、河南永城、山西代縣、山東耀縣;享有聲望的,則諸如雲南思茅的「涮椒」,只要於湯里涮一下,即成了一鍋辣湯,足見其辣性之厲害,幾乎可與匈牙利一種辣椒,咬上一口竟辣得半天合不攏嘴,同稱「辣椒之王」。還有安徽的「顏集線椒」品味純正,個大肉厚,色亮,所含辣椒素、紅色素,遠高於頗負盛名的日本「三纓椒」,成為廣交會的搶手貨;湖南攸縣皇圖嶺所產的一種辣椒,既辣又甜,食後餘味滿口,被國際友人稱為「全紅如火,油潤光滑,香辣可口」;其他如四川什邡縣的「�紅椒」,宜賓江安的「�椒」,湖南衡陽的「七星椒」,陝西「大椒」,山東「雛椒」,山西的「柿子椒」,河南洛陽「洛椒」等,真是名品很多,舉不勝舉。
當今世界消費辣椒的最大市場,得算斯里蘭卡,幾乎是全國人民必不可少的主要蔬食,年進口量在1�6萬噸以上。而外銷辣椒最多的國家,當推匈牙利。饒有趣味的是世界各國食椒之法頗多,像美洲、大洋洲和西歐一些國家,喜食微辣之椒;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則以辣為主;韓國、朝鮮和印度等國則有「嗜辣」食俗;像墨西哥、泰國則食椒尤為奇特,只要有菜餚,絕不可無椒;墨西哥人更視椒為「三大食品」之一。甚至飲酒時,要以一種特產的「小辣椒」作飲酒佳餚,方可開懷痛飲,連五六歲孩子都愛吃,真是「無椒不成菜,無辣不成味。」不過世人最為奇異的要算美國西南部的人民用椒釀酒,一種「茄拉攀諾」白酒就是,喝後竟能開胃、強身、健脾、增食提神。在美國新墨西哥洲哈契鎮,每年的10月里都要舉行聞名全美的「辣椒節」。
人們為何如此青睞辣椒呢?實乃其營養豐富以及獨含不同於蔥姜蒜的一種香辛物質——「8-甲基-6癸烯酸的草基胺」,而能發揮作用的重要成分—「CHON」,所組成的有芳香性辣味物,食之大有辣味感。烹飪上屬為「熱」與「火」之辣味,有類似胡椒和花椒之性。饒有趣的是,烹調上全仰仗其特有的「辣椒鹼類」——辣椒鹼、二氫辣椒鹼,乃屬「辛辣」成分;而其辣椒紅素(C 40H 56O 3)、番茄紅素及辣椒玉色素(C 46H 56 O4),則又屬辛醯香莢蘭胺色素。惟其最具神奇之處,在於化學性極穩定,酸、熱、鹼均不會受到絲毫破壞,無怪川菜「麻辣豆腐」、滇菜「過橋米線」和陝食「羊肉泡饃」等,食後都會感到回味無窮;特別還含有隱黃素和檸檬酸等物質,食之會刺激唾液和胃腺分泌,使人食慾大增,而所含的「辛辣素」有著刺激心臟加快跳動,能大大加速血液的循環,有活血和助暖去寒之功效。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科學測得100 g鮮品中含胡蘿卜素11�2 g,糖3�2 g,脂肪0�14 g,硫胺素 2�2 g,核黃素0�01 mg,抗壞血酸10�86 mg,磷2�74 g,熱量7�2千卡,其中獨占鰲頭的要算抗壞血酸(Vc)了,與一般蔬菜相比雄居首位,高出番茄9倍,比茄子則多上35倍。難怪祖國醫學認為辣椒具「性大熱,味辛入脾、胃經。」故有溫中、散寒、除濕、開胃增食、發汗諸功效。古今常用來療胃寒痛、瀉痢、風濕性關節炎等。研究又發現還有一定的防癌功效:原來食後被悄悄輸送之肝臟後,迅即被轉變成一種特殊化合物,於是對危及人體細胞引起致癌魔鬼「自由基」,就會一古腦被吸收掉,以保安然無恙。還有「獨樹一幟」的奇功,則常食椒可抑制體內脂肪積累,可謂肥胖者的佳葯良菜。此外,辣椒還有抗菌殺蟲作用,國內外都有報導,而研究最為顯著的,要算祖國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證實:所含的辣椒素獨有對「凝血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焦」和「釋放」,有著抑制的神奇作用,真是功壓群蔬。古代還有用它來治療「瘧疾」的典故:那是在古醫籍《本草綱目拾遺》上曾記述道:「有一小僕暑月食冷水,卧陰地,至秋瘧發,百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椒……又用以煎粥食,未幾,瘧自愈。」可見其熱性甚佳,這樣從中又導出凡陰虛有熱者、眼有炎症者均需忌食,氣管炎咳嗽者應禁食。
⑶ 這是什麼辣椒,吃起來不辣
這個是菜辣椒,吃起來不辣的,通常用來做辣椒炒蛋,非常香。
⑷ 什麼辣椒香而不辣
青椒香而不辣。
青椒與普通大椒相比,味道不辣或極微辣,略帶甜或稍帶椒味,選擇外皮緊實、表面有光澤的甜椒為好,甜椒是非常適合生吃的蔬菜,含豐富維他命C和B及胡蘿卜素為強抗氧化劑,可抗白內障、心臟病和癌症。
(4)不辣的青椒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紅色和綠色的甜椒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6、葉酸和鉀。每100克甜椒中,水分佔92.2%,含蛋白質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4克,能提供113.0千焦的熱量。
青椒挑選方法:
1、頂端的柄呈鮮綠色的才是成熟的,成熟的青圓椒外觀新鮮、厚實、明亮,肉厚;頂端的柄,也就是花萼部分是新鮮綠色的,未成熟的青椒較軟,肉薄,柄呈淡綠色。
2、有彈性的才新鮮,新鮮的青椒在輕壓下雖然也會變形,但抬起手指後,能很快彈回,不新鮮的青椒常是皺縮或疲軟的,顏色晦暗,此外,不應選肉質有損傷的青椒,否則保存時容易腐爛。
參考資料:網路-青椒
⑸ 不辣的辣椒叫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甜椒,甜椒是最不辣的一種辣椒。
甜椒是茄科辣椒屬辣椒的一個變種,是原產南美洲秘魯及中美洲墨西哥一帶的辣椒,經改良選拔後育成的品種,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南北各地,屬於「非人工引種栽培」類型植物。與普通大椒相比,味道不辣或極微辣。
⑹ 彩椒、菜椒、辣椒、青椒、甜椒分別是什麼樣的
1、彩椒
根系發達,莖直立,莖部木質化,分枝能力強,分枝習性為雙叉狀分枝,也有三叉的。一般小果類型的植株高大,分枝多,大果類型的則相反。單葉互生,全緣,卵圓形,葉片大小、色澤與青果的大小色澤有相關性。
⑺ 香而不辣的辣椒有那幾種
1、廣西皺皮椒,比二荊條長,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紋路,曬干後表皮變皺,香味濃厚卻不算辣。
生長習性:
辣椒生育初為發芽期,催芽播種後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
坐果後到拔秧為結果期。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芽需要5-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
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不耐低溫,在35度時會造成落花落果。
⑻ 不辣的那種青紅椒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搜青椒總是搜到青辣椒
辣椒的辣度如果不是經常接觸辣椒是很難辨別的,但是一般的知識就是辣椒的個頭和形狀越小,辣度越高。譬如朝天椒一類的就是辣度很高的品種,
⑼ 這叫什麼辣椒品種 【口味不辣】學名叫什麼
皺皮辣椒
⑽ 香而不辣的辣椒有那幾種
最近我也一直在找香而不辣的辣椒,去某寶某貓淘了好多種,都因為太辣,扔掉了。我婆婆說我整天亂花錢,在網上瞎買,買了又不吃,我想說,我倒想吃,可我一點點辣都吃不了,但又喜歡辣椒油香香的味道,我哪知道那種辣椒好吃?經過無數次失敗的購物經驗,後來,在辣椒庫找到了這一款辣椒。下面就把我通過不斷試錯,總結出來的香而不辣的辣椒給大家介紹下,(太辣的,比如石竹紅,新一代之類的,雖然有一定的香味,可是辣度我無法接受,就不在這里介紹了)
試過好多種辣椒,二荊條,燈籠椒,秦椒,還有據說是最香的舔碗椒,給大家總結下它們的特點:
燈籠椒個人覺得用來做辣油並不是最完美的,最完美的是用來做干炒辣椒,炒熟了或者炒糊了用來做蘸料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滿分是五分的話,香度3.5分,辣度2.5分。
二荊條帶有微甜及一定的辣味道,二荊條用來炒菜還不錯,用爆炒的超高油溫炒過之後,辣度相對比較低,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香味。但是用來做辣油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辣油油溫如果太高,辣椒油會發苦,而如果辣油溫度不夠,二荊條的香味體現不太出來。二荊條香度3分,辣度3分。
秦椒與二荊條相似,製作的辣椒油特點是色澤鮮紅,附著力強,口味香而不是太辣 ,適合涼拌菜。香度3.5 辣度2。
上述三種干辣椒,其尚未加熱的干辣椒或干辣椒碎聞起來都有一種夾生味,同時由於均具有一定的辣度,所以聞起來比較沖鼻。而下面這種辣椒就不同,即使生辣椒,聞起來都有濃濃的一種焦香香味,毫無刺鼻的辣味,這就是舔碗椒。舔碗椒是個人最滿意的品種,無論是炒菜還是做辣油都香度極高。但這種辣椒在某寶上搜了半天沒找到,後來度娘搜了搜,在辣椒庫買到的。即使油溫很低,做出來的辣椒油也很香,如果油溫足夠,辣椒油的香味就會非常濃郁。這種辣椒也有缺點,一個是價格比較高,據說因為對氣候海拔要求高,所以產量很低。而它的致命弱點就是辣度太低,低到幾乎沒有,嚴格說來,舔碗椒都不算一種辣椒,因為辣度太低,所以喜歡辣得滿頭大汗的朋友們,需要搭配辣度更高的其他辣椒使用,當然,如果喜歡香而不辣的朋友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你們的菜。舔碗椒香度4.5 辣度0.5。
總結下來,香而不辣的是舔碗椒,上色功能強,味道較香的是秦椒也就是陝西辣椒;二荊條和燈籠椒也是屬於香度較高,但稍微有一定辣度的辣椒。其中燈籠椒適合干炒,二荊條適合高油溫。這是個人實操總結,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