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高一地質年代表圖片高清
擴展閱讀
高粱圖片高清 2025-05-20 19:51:22
小七高清圖片 2025-05-20 19:48:04
年初八問候動態圖片 2025-05-20 19:48:02

高一地質年代表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 2022-03-01 18:41:59

① 有誰知道詳細的地質年代表

大約在50億年前的原始地球,天空烈日似火,電擊雷轟;地面熔岩滾滾,火山噴發。這種自然現象成了生命起源的"催生婆"。巨大的熱能,促使原始地球各種物質激烈地運動和變化,孕育著生機。原始地球由於不斷散熱,灼熱的表面逐漸冷卻下來,原來從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結成雨點,又降落到地面,持續了許多億年,形成了原始海洋。在降雨過程中,氫、二氧化碳、氨和烷等,有一部分帶入原始海洋;雨水沖涮大地時,又有許多礦物質和有機物陸續隨水匯集海洋。廣漠的原始海洋,諸物際會,氣象萬千,大量的有機物源源不斷產生出來,海洋就成了生命的搖籃。
年表見:http://post..com/f?kz=109695683

② 求地質年代表(越詳細越好)

中國地質年代表
代 紀 世 代號 起始時間(百萬年) 生物開始出現類型
-----------------------------------------------
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Qh 0.01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紀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漸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50
古新世 E1 65 魚類出現
-------------------------------
中生代白堊紀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 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三疊紀 T 250 蜥龍 魚龍出現
-------------------------------
晚古生代二疊紀 P 290 獸行型類 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C 362堅孔類 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 D 410 總鰭魚類 節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現
早古生代志留紀 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 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 570 硬殼動物出現
-----------------------------
新元古代震旦紀 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青白口紀 Qb 1000 多細胞動物 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薊縣紀 JX 1400 真核動物出現 (綠藻)
長城紀 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紀Hl 2300
五台紀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現 (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地質年代是地球演化過程中某一時間階段的劃分方法。

地球的歷史按等級劃分為:宙、代、紀、世、期、亞期等六個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1萬年

第四紀-更新世-距今250萬年

第三紀-上新世-距今1200萬年

第三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

第三紀-漸新世-距今4000萬年

第三紀-始新世-距今6000萬年

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距今6700萬年

白堊紀-距今1.37億年

侏羅紀-距今1.95億年

中生代-三疊紀-距今2.30億年

二疊紀-距今2.85億年

石炭紀-距今3.50億年

泥盆紀-距今4.00億年

志留紀-距今4.40億年

奧陶紀-距今5.00億年

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6.00億年

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8.0億年

隱生宙-太古代 距今>50億年

③ 地質年代表

地質年代是用來描述地球歷史事件的時間單位,通常在地質學和考古學中使用。

按時代早晚順序表示地史時期的相對地質年代和同位素年齡值的表格。計算地質年齡的方法有兩種:①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岩石形成順序,將地殼歷史劃分為對應生物發展的一些自然階段,即相對地質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質事件發生的順序、地質歷史的自然分期和地殼發展的階段;②根據岩層中放射性同位素蛻變產物的含量,測定出地層形成和地質事件發生的年代,即絕對地質年代。據此可以編制出地質年代表。

④ 地質年代表

地球上生物界的演化,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可逆前進過程,同時生物界能十分靈敏地反映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環境及其演變特徵,這又與地球各圈層自身的運動機制以及相互間的聯系制約密切有關。因此,生物演化史能夠詳盡而有效地反映地球歷史演化的客觀自然階段。

地質學家根據生物演化的順序、過程、階段、大的構造運動、古地理環境變化等,結合同位素年齡,將地球的全部歷史劃分成許多自然階段,即地質年代,按新老順序進行地質編年,構成了地質年代表(見第十七章表17-1)。首先以生物的演化階段劃分出三個最高級別的地質年代單位,由老到新分別稱為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在顯生宙中,還根據生物界的總體面貌差異,劃分出三個二級地質年代單位:古生代(意為古老的生命,含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中生代(意為中等年齡的生命)、新生代(意為新生命的開始)。在地質年代表中,最常用的地質年代是代以下的三級年代單位——紀。每個紀的生物界面貌各有特色。每個紀以下還可再細分成世。

地質年代表綜合反映了全球無機界和有機界的演化順序及階段,是國際公認的。在地質學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本章要點

1.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稱太陽系。在太陽系中共有八顆大的行星,按其與太陽距離的遠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4200 Ma;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約4200~543 Ma;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 Ma至今。

3.地球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赤道半徑長,兩極半徑短的橢球體。地球有關的一些參數:赤道半徑6378.140km,兩極半徑6356.755km,平均半徑6371.004km,扁率1/298.257,表面積 5.1×108km2;體積 1.083×1012km3;地球質量 5.947×1021t,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

4.大陸的表面形態分為: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裂谷系;海底表面形態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洋中脊。

5.對重力異常的研究,可以獲得地下物質密度情況,進而可以用來找礦及研究地質構造。

6.地球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稱為地磁場。地磁場狀態可以用磁場強度,磁偏角及磁傾角三要素來確定。

7.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地球的平均地溫梯度為3℃/100m,若地表熱能量大的地區或地溫梯度大於3℃/100m的地區稱為地熱異常區。地熱可供發電以及生活用熱水。

8.地球具有明顯的圈層結構。地球的外部圈層有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的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幔與地核,其分界面分別稱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復習思考題

1.地球表面的主要形態有哪些?

2.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質有哪些?

3.地球外部有哪些圈層?

4.地球內部有哪些圈層?內部圈層主要是依據什麼來劃分的?

5.何謂地殼?陸殼與洋殼有何差別?

⑤ 地質年代表劃分

1、宙為最大的地質年代單位,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4個宙(曾經也分為隱生宙和顯生宙)。

2、4個宙下面又對應劃分了5個大的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除此之外還有冥古宙之下劃分的雨海代、酒神代等月球地質年代單位;5個大代中的個別又進行了二級代劃分,如元古代分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等等)。

3、5個代之下又對應劃分了12個紀,除此之外國內一般還沿用元古代下的長城紀、薊縣紀、青白口紀等非國際認證的單位。

(5)高一地質年代表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從隱生宙到顯生宙過渡標志性時間便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現在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數動物種群都起源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為後來地球物種奠基的正是這次「大爆發」。關於這次生命大爆發的假說有多種,每一種都能夠啟發我們對於生命這個概念的理解。

假說 1:大氣含氧量的升高阻礙生命進化的一大因素便是大氣的含氧量,因為含氧量過低,生物無法進行「生理氧化」所以無法從低級演化到高級。

假說2:視覺的出現視覺是最強大的一種感覺,復雜的眼睛可以非常精確的定位獵物,可以觀察三維空間非常有效的捕捉獵物,視覺的出現使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以非常快的速度發生,但是更復雜的眼睛是在稍晚時候才進化出來,視覺來源生物對於光線的感知。

假說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發生在整個生物界的進化過程中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由於有性生殖提供了遺傳變異性,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是造成寒武爆發的原因之一。

假說4:埃迪卡拉紀的軟體動物寒武紀之前的年代被稱為埃迪卡拉紀埃迪卡拉紀的動物是沒有骨骼的軟體動物,寒武紀中最早出現的棘皮動物便是他們的後代,因為軟體動物沒有骨骼,所以沒有留下相應的化石,但是真相仍是物種按部就班的演進,只是沒有留下化石而已。

⑥ 如何看地質年代表

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首先被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四個大的地質年代階段。冥古宙(46億年前 38億年前)的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但未保存地質紀錄,是生命起源的時期;太古宙(38億年前 25億年前)的生命形式處於很低的發展階段,主要為原核生物(如藍藻和細菌);元古宙(25億年前 5.4億年前)先後出現了真核生物、多細胞動物和多細胞植物;顯生宙(5.4億年前 現在)開始,我們熟悉的各生物的種類陸續出現,並蓬勃發展至今。

顯生宙進一步分為古生代(5.4億年前 2.5億年前)、中生代(2.5億年前 0.65億年前)和新生代(0.65億年前 現在)三個階段。顧名思義,它們分別代表了生物演化的「古老」、「中等發達」和「新生」的階段。

每一個「代」又可被細分為幾個次級的單元「紀」。例如古生代由老到新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和志留紀。著名的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就發生在寒武紀的早期。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魚龍和翼龍就生活在中生代,從三疊紀開始出現,到白堊紀末絕滅。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生活在白堊紀的早期。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過去使用的第三紀相當於目前採用的古近紀與新近紀)和第四紀。雖然鳥類、哺乳類和開花的植物都在中生代開始出現的,但到了新生代才開始了大的發展。我們人類進化的歷史則發生在第四紀。

一個「紀」一般還可以再進一步細分為兩個或三個階段,這時被稱為「世」,通常前面分別以「早、晚」或「早、中、晚」來限定。例如,侏羅紀分為三個階段:早侏羅世、中侏羅世和晚侏羅世。再如,貴報曾報道過《我國遼西早白堊世恐龍長四個翅膀》,這里的「早白堊世」,就是白堊紀里的一個階段。

⑦ 地質年代表(完整的)

代 紀 世 Ma










第 四 紀 全新世

1.65

23.5

65

135

205

245

295

360

410

435

500

540

1000

1600

2500

3800

更新世 晚







新第三紀 上新世
中新世
老第三紀 漸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白 堊 紀 晚白堊世
早白堊世
侏 羅 紀 晚侏羅世
中侏羅世
早侏羅世
三 疊 紀 晚三疊世
中三疊世
早三疊世





二 疊 紀 晚二疊世
早二疊世
石 炭 紀 晚石炭世
早石炭世
泥 盆 紀 晚泥盆世
中泥盆世
早泥盆世
志 留 紀 晚志留世
中志留世
早志留世
奧 陶 紀 晚奧陶世
中奧陶世
早奧陶世
寒 武 紀 晚寒武世
中寒武世
早寒武世





新元古代

NeoproterozoicⅢ

Cryogenian

Tonian
中元古代

Stanian

Ectasian

Calymmian
古元古代

Staitherian

Orosirian

Rhyacian

Siderian
太古宙

Archean
冥古宙
資料來源:Gilles S.Odin and Chantal Odin(1990)

⑧ 誰有這張高清的地質年代圖表發給我一下,謝謝。

http://vdisk.weibo.com/s/jLgvR/1354617905

圖片有10.6MB大,網路知道傳不上來,你自己去下載。

⑨ 我想要一個完整的地質年代表

很簡單,網上能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