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什麼是韻母表圖片
擴展閱讀
撅嘴圖片老男人 2025-05-21 07:53:23
搞笑圖片心好痛 2025-05-21 07:52:39
搜索全平圖片 2025-05-21 07:46:37

什麼是韻母表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28 05:39:52

A. 拼音字母表的韻母表

單韻母:a[阿]o[喔]e[鵝]i[衣]u[烏] ü[迂]
復韻母:ai[哀] ei[唉] ui[威]ao[奧]ou[歐]iu[由]ie[耶]üe[約]er[兒]
前鼻韻母:an[安]en[恩]in[因]un[溫] ün[暈]
後鼻韻母:ang[昂]eng[鞥]ing[英]ong[轟的韻母]
整體認讀音節:[吱] chi[吃]shi[使]yi[衣] wu[吳]yu[魚]yin[因] yun[暈] ye[夜]yue [月] yuan[圓]

(1)什麼是韻母表圖片擴展閱讀:

拼音字母的來歷

1,拼音字母指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也指漢語拼音方案採用的為漢字注音的二十六個拉丁字母。[1]拼音字母是埃及人發明的。

2,埃及人在沒有拼音字母前,是看到什麼就畫個什麼來表示,因此創造了許多圖畫文字。為了方便書寫,他們選擇了二十幾種簡單的符號代替文字,這就是可以拼音的拉丁字母,現在我們用的拼音字母就是從拉丁字母發展過來的。

3,《漢語拼音字母表[1]》,簡稱拼音字母表,是一本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包括聲母表、韻母表和整體認讀音節。

拼音字母的組成

1,韻母表

編輯

單韻母 a[阿]o[喔]e[鵝]i[衣]u[烏] ü[迂]

復韻母 ai[哀] ei[A] ui[威]ao[奧]ou[歐]iu[悠]ie[耶]üe[約]er[兒]

前鼻韻母an[安]en[恩]in[因]un[溫] ün[暈]

後鼻韻母ang[昂]eng[鞥]ing[英]ong[轟的韻母]

整體認讀音節:[吱] chi[吃]shi[使] ri、zi、ci、si、yi [衣] wu[吳]yu[魚]yin[因] yun[暈] ye[夜]yue [月] yuan[圓] ying[英][2]

2,字母表

編輯

(大小寫對照)

Aɑ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

OoPpQqRrSsTtUuVvWwXxYyZz表

3,聲母表

編輯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資]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詩]

y [醫] w [巫]

4,聲調符號

編輯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

聲調符號標在音節的主要母音上。輕聲不標。

例如:

媽 mā 【陰平】 麻 má 【陽平】 馬 mǎ 【上聲】 罵 mà 【去聲】 嗎 ma 【輕聲】

5,隔音符號

編輯

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它音節後面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例如pi'ao(皮襖)。

備 註:

①、'知 蚩 詩 日 資 雌 思'等字的韻母用i 。

②、 i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憂)、yan(煙)、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③、 u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wa(蛙)、wo(窩)、wai(歪)、wei(威)、wan(彎)、wen(溫)、wang(汪)、weng(翁)。

④、 ü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u(迂)、yue(約)、yuan(冤)、yun(暈)、。

⑤、 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gui(歸)、lun(論)。

6,音節表

編輯

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單韻母

a o e i u ü

復韻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體認讀音節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參考資料:網路:拼音字母表

B. 我要聲母表和韻母表的組合圖片

拼音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其中,個別單韻母和復韻母還可以單獨成為音節,如:a
o
e
ai
ei
ao
ou
還有er。挺簡單的。

C. 什麼是「韻母表」

韻母,中國漢語音韻學術語,一個漢字音節中聲母後面的成分。聲韻=聲母+韻母。韻母至少要有一個母音,也可以有幾個母音,或母音之後再加輔音。 由幾個音素組成的韻母又可以細分為韻腹 (主要母音) 、韻頭 (又稱介音) 、韻尾。

(3)什麼是韻母表圖片擴展閱讀:

漢語字音中聲母、字調以外的部分。

舊稱為韻。

韻母又可以分成韻頭(介音)、韻腹(主要母音)、韻尾三部分。

如"娘"niáng的韻母是iang,其中i是韻頭,a是韻腹,ng是韻尾。

每個韻母一定有韻腹,韻頭和韻尾則可有可無。

如"大"dà的韻母是a,a是韻腹,沒有韻頭、韻尾;"瓜"guā的韻母是ua,其中u是韻頭,a是韻腹,沒有韻尾;"刀"dāo的韻母是ao,其中a是韻腹,o是韻尾,沒有韻頭。

普通話中共有39個韻母。

按結構可以分為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有鼻韻尾的韻母叫鼻韻母);按開頭母音發音口形可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簡稱"四呼"。

開口呼韻母為a、o、e、ê、er、i(前)、i(後)或a、o、e開頭的韻母

齊齒呼韻母為i或i開頭的韻母如iou、iao、ie、ia

合口呼韻母為u或u開頭的韻母如ua、uo、uai、uei

撮口呼韻母為ü或以ü開頭的韻母如üe、ün、üan



D. 復韻母表所有的拼音怎麼讀 諧音或者字

ai 愛 ei 欸 ui 威 ao 熬 ou 歐 iu 優 ie 耶 üe 約

復韻母是復合音,發音時,嘴唇的形狀和舌頭的位置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它們的共同點是:先發前一個字母的音,然後滑到後一個字母,一氣呵成,不要分割開來.
簡單的竅門就是:復韻母發音時口型的變化,決定了哪個字母在前、哪個字母在後。

①在a-ai、 e-ei、 u-ui 這三組韻母中,對比單韻母和復韻母的發音區別:單韻母發音口形不變,復韻母發音是從前一個字母快速滑向後一個字母,口形是變化的。(ao、 ou、 iu 的發音與認記也與此類似。)知道了口形是怎樣變化的,就知道了復韻母中第一個字母是什麼、第二個字母是什麼了。

②區分ei-ie和ui-iu,還是根據發音口形的變化來判斷。例如復韻母ei(欸),一定是e在前,i在後,因為i在前的話是發不出「欸」這個音的——「黑」的注音一定是hēi,而不是hiē;再如復韻母iu(優),一定是i在前,u在後,因為u在前的話是發不出「優」這個音的——「丟」的注音一定是diū,而不是ī。

E. 所有韻母表

1、單韻母

由單純母音構成的韻母叫單韻母,普通話有10個單韻母,它們分別是:

a、o、e、ê、i、u、ü

-i(前) -i(後)er

2、復韻母

復韻母是由復合母音充當韻母,普通話中復韻母有13個,它們分別是:

ai、ei、ao、ou

ia、ie、ua、uo、üe

iao、iou、uai、uei

3、鼻韻母

以鼻輔音n或ng作為韻尾的韻母叫鼻韻母,普通話中鼻韻母共有16個,它們分別是:

an、ian、uan、üan、en、in、uen、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5)什麼是韻母表圖片擴展閱讀:

普通話韻母共有三十九個,數目比聲母多,系統也比較復雜。

按結構可以分為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有鼻韻尾的韻母叫鼻韻母);按開頭母音發音口形可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簡稱「四呼」。

開口呼:韻母為a、o、e、ê、 er、i(前) 、i(後)或a、o、e開頭的韻母

齊齒呼:韻母為i或i開頭的韻母 如 iou、iao、ie、ia

合口呼:韻母為u或u開頭的韻母 如 ua、uo、uai、uei

撮口呼:韻母為ü或以ü開頭的韻母 如 üe、ün、üan

F. 聲母韻母表圖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面的輔音,跟韻母一齊構成的一個完整的音節。其他漢藏語系語言也有類似的結構。一般由輔音充當,即首輔音。

漢語各大方言的聲母數量不一。一般說來,吳語和湘語比較好地繼承了中古漢語的三十六聲母。各地湘語和吳語的聲母常達到29-35個。

閩語系統的聲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地閩語的聲母普遍都在15個左右波動。而以粵語和官話(包括普通話)為代表的晚期方言,聲母數量一般在20個上下,普通話的聲母即為23個。

贛語和客家話的聲母數量比粵語和官話略少。我們可以在今天的漢語方言中找到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一種漢語方言的聲母越少,則韻母往往越多,聲母和韻母的數目呈現出互補關系。

聲母圖表:

G. 韻母表是什麼有哪些

單韻母:a o e i u ü
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鼻韻母: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特殊韻母:er
韻母共24個:單韻母6個,復韻母8個,鼻韻母9個,特殊韻母1個. [

H. 什麼是韻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I. 聲母表圖片

聲母表圖片如下:

(9)什麼是韻母表圖片擴展閱讀


一、調值符號:

第一聲,(陰平,或平調,ˉ(—),調值55(高平˥˥)。

第二聲,(陽平,或升調,ˊ(/),調值35(高升˧˥)。

第三聲,(上聲,或折調,ˇ(∨),調值214(降升˨˩˦)。

第四聲,(去聲,或降調,ˋ(),調值51(全降˥˩)。

二、發音方法:

zh:發音時,舌尖上翹,抵住硬齶前部,有較弱的氣流沖開舌尖阻礙,從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ch:發音時,舌尖上翹,抵住硬齶前部,有較強的氣流沖開舌尖阻礙,從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sh:發音時,舌尖上翹,靠近硬齶前部,留出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r:發音時,舌尖上翹,靠近硬齶前部,留出窄縫,嗓子用力發音,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聲帶顫動。

z: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阻礙氣流,讓較弱的氣流沖開舌尖阻礙,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c: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阻礙氣流,讓較強的氣流從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s:發音時,舌尖接近上門齒背,留出窄縫,氣流從舌尖的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