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漂亮的圖片素材,盡在圖片資訊網
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還字本義的圖片是什麼
擴展閱讀
美好祝福動態圖片溫馨 2025-07-05 07:39:58
一湯匙有多少克圖片 2025-07-05 07:24:21

還字本義的圖片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09 07:55:31

Ⅰ 「欠」字的本義是什麼

欠的意思:

1.人在疲倦時張口出氣:打哈~。

2.身體稍稍向上移動:~身。

3.短少,不夠:~缺。~安。

4.借別人的財物沒有還或應當給人的事物還沒有給:拖~。~賬。

Ⅱ 鑒字的本義是什麼

鑒(拼音:jiàn)是漢語常用字,古字寫作「監」,讀平聲。「監」始見於甲骨文,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臉。後來「監」常用於監視之義,大約到春秋時加「金」旁成為「鑒」,指映照的工具——盛了水的大盆,相當於平面鏡,引申指可作為參考的事。又用作動詞,表示照,再引申為審查、仔細看。
鑒的初文是監。監是會意字,古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邊自鑒其容。以銅為鑒(鏡子),大約是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的事了。在這之前,人們就靠水來自知其容顏。後來有了銅鏡,加之「監」的引申義使用頻率增高,至春秋時代用為器物名稱加「金」字旁以示區別,舊時有上下結構(鑒)和左右結構兩種形體(⿰金監),其中上下結構形體的「皿」字變為「罒」形,左右結構形體變化不大。漢字簡化時,以上下結構為正體,將眼睛(臣)改為二豎,省略字中的器皿「罒」,寫作「鑒」。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Ⅲ 的字本義是什麼

「的」字有多個讀音,常用的是「de」,有以下幾層意思,就算它的「本義」吧

  1. 定於與後面的名詞是修飾關系,如:美麗的風光;宏偉的建築。

  2. 定語與後邊的名詞是所屬關系,舊時也寫作「底」,如:我的書;社會的性質。

3.用在詞或片語後,組成「的」字結構,表示人或事物,如:吃的;穿的;紅的;賣菜的。

4.用字句末,表示肯定的語氣,常跟「是」相應,如:他是剛從北京來的。

Ⅳ 「山」字的象形文字圖片是什麼樣的

山字的象形文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屬皆從山。

白話版《說文解字》:山,宣發地氣。高山宣發地氣,散布四方,促生萬物,有石崖而高聳。象高峰連綿之形。所有與山相關的字,都採用「山」作邊旁。

(4)還字本義的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東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

外地人來到雲南麗江,不僅為秀美的玉龍雪山、大研古鎮所折服,也為納西族獨有的東巴文所吸引。這可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

早在2003年,東巴古籍作為東巴文化的載體,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記憶錄」。在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五項遺產中,東巴古籍是唯一一項少數民族世界遺產。

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研究員和麗峰(納西族)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東巴文是麗江納西族的文字,屬於象形表意文字類型,包括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字體,文字總數約1600個左右。

東巴文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個字或幾個字代表一句話,字句從左至右,自上而下。這種文字大約產生於公元11世紀以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從文字自然形態發展的角度看,東巴文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後來隨著紙的發明,納西先民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

東巴文中的每一圖像符號都有它約定俗成的線條和筆法,形成固定所指的概念,並具備了表示某字、某詞的符號。

從保留下來的卷帙浩繁的《東巴經》看,留存至今的東巴經書和文獻多達1500餘種,共兩萬多冊,其中屬東巴經典的約有一千多部,廣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學、神話傳說、民俗民風,被稱為古代納西族的「大網路全書」。

有趣的是,在麗江,納西族的老百姓會講納西語,但不會寫東巴文字,因為東巴文字只有「東巴」才有資格學,而「東巴」是納西族的「祭司」。

為了保護和傳承東巴文,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多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及有關研究機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具體而言,主要是三大工作,一是開展深度研究,二是加強了對東巴傳人的培養,三是立法。

早在1980年6月,麗江地區行署就正式發文成立「麗江東巴經翻譯整理委員會」。1981年5月,中共雲南省委批准成立「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室」,由省社會科學院和麗江地區行署雙重領導,2004年改為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

國家民委、雲南省民委、省文化廳、省社科院都先後資助東巴聖典翻譯工作。為搶救東巴文化,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近年來整理出版了《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共計一百卷(為國家「九五」重點出版工程)。

還編寫出版了一系列東巴文化圖書,如《東巴文化藝術》、《東巴文化研究所論文選集》、《納西族東巴教儀式資料匯編》等,對現存的東巴典籍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廣泛開展了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活動。

此外,麗江市還用特殊的「學院加民間」的方式培養新一代「東巴」,讓他們在學院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仍保持自身與鄉野社會的聯系。

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2002年,東巴文化研究院與雲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共同開辦了「納西族語言文學和東巴文化方向」本科班;

2003年,經重慶市學位委員會批准,東巴文化研究院與西南師范大學文獻所共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東巴文化登上了大學殿堂,填補了東巴文化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空白。

2005年5月,「納西東巴象形文字國際標准化」正式立項,由雲南省民語委牽頭,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作為項目實施單位,正在進行中。(記者任維東)

Ⅳ 行字的造字法和本義是什麼

行為象形字,其本義是十字路口,後延伸至直排、營業機構、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說文解字》認為是「人們在路上走或小跑」。

一、筆順

撇、撇、豎、橫、橫、豎鉤。

二、組詞

進行、行為、行走、行人、行李等。

(5)還字本義的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進行 [ jìn xíng ]

前進。

二、行為 [ xíng wéi ]

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三、行走 [ xíng zǒu ]

1、行路;走動。

2、清代把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稱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軍機處上行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把額外派遣的官職稱為行走,不屬正式編制。

四、行人 [ xíng rén ]

在路上走的人。

五、行李 [ xíng li ]

1、出行時所帶的衣箱、鋪蓋等。

2、也作行理。使者。

Ⅵ 字字的本義是什麼

1.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文~。漢~。~符。~母。~典。~句。~里行(háng)間。~斟句酌。
2.文字的不同形式,書法的派別:草~。篆~。顏~。柳~。歐~。趙~。
3.書法的作品:~畫。~幅。
4.字的音:~正腔圓。
5.人的別名,亦稱「表~」,現多稱「號」;商店的名稱,亦稱「~號」。
6.合同,契約:~據。
7.舊時稱女子出嫁:待~閨中。
8.生子,乳,愛:~乳(生育)。~孕(懷孕)。

Ⅶ 發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甲骨文怎麼寫

附圖為「服」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書及隸書。
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很明顯「服」由三部分組成:「月(凡)」、「卩」及「又」。
「卩」為下跪人形,「又」為其身後一手,而「月(凡)」是像豎盤子的形狀,整體形象為「一個人用手驅使另一人捧盤子」,有服從,順從之意。
圖片較大,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附圖:

Ⅷ 何的本義是什麼

何字是會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人用肩擔物之形,為擔荷之荷的本字。其本意為擔負的意思,後多作為疑問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