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廣州珠江國慶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搜索QX的圖片 2025-09-09 19:04:27

廣州珠江國慶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9-09 13:00:02

① 亞運會開幕式觀後感300-500字的 急急急急!!!

嚴定媛寫 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空中飛人·小蠻腰上盛開的焰火·海洋之舟·珠江上流趟的會徽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最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華網廣州11月11日體育專電(記者汪涌、賈文軍)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亮點一:令現場觀眾感到窒息的「空中飛人」

一個人從近80米的樓頂俯沖而下的感覺刺激吧,180個人齊齊從80米的樓頂俯沖的感覺呢?《白雲之帆》就是這么一台由藝術家和河南塔溝武校的武林小子們聯手打造的驚險、刺激卻又浪漫、溫馨的九分鍾表演。節目中多次俯沖的場景,在綵排期間,就已場場令現場觀眾嘗到了緊張到幾乎窒息的感覺。

這場節目的音樂更是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浪漫抒情,大片《X戰警》《功夫熊貓》作曲約翰·鮑威爾和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總監卞留念聯手譜寫和製作完成。

180名健兒,在地面1284名操作者和100名技術保障人員的配合下,從觀眾席正面高達80餘米四座八面帆屏上展開了動人心魄的立體表演。這是一次大膽創意、挑戰極限的全新嘗試,不僅對於亞洲,同樣適用於世界。他們在這獨特的空間中,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沖,容納了沖浪、登山、游泳、跨欄等諸多體育元素……,展示了中華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精彩地詮釋了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最終,180餘名健兒化作了八隻巨大展翅翱翔的雄鷹。飛向藍天,沖刺未來。

亮點二:舞美大師打造的「海洋之舟」連雜技演員也一度退縮

200名漁家姑娘手提漁燈,佇立海邊,目送著男人們踏上漫漫海上「絲綢之路」。雄渾有力的號子聲中,600名弄潮兒齊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像每一次出發,遼闊而又神秘的大海,給予他們的挑戰,讓生命迸發出一個民族的力量!

這艘長28·8米、寬8米、高18米的「巨船」,是由世界頂尖的舞美大師馬克·菲舍爾和中國舞美大師苗培如共同打造的「海洋之舟」,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360度的翻滾旋轉。45名雜技演員和舞蹈演員扮演的「水手」,在一名船老大的帶領下,駛入大海,在驚濤駭浪中搏擊,在電閃雷鳴的波峰浪谷,「水手」們呼叫吶喊,前行的航船時而被拋上波峰,時而又陷入谷底,船在顛簸、在搖晃……「水手」們與海浪巨風展開殊死搏鬥。在翻騰搖滾的船這樣一個特殊的舞台上進行表演,難度之高超乎想像。 最終選擇在船桅桿等部分表演的是來自河南的雜技演員,但最初船的實物在去年12月底運抵廣州安裝後,第一次進行排練時,他們上到船上僅僅有些許的搖晃,就找不到重心,無法進行動作表演。整整一周時間,完全用來適應這艘極其「模擬」的船,這些身懷絕技的雜技高手,也有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最終克服「暈船」等困難,排練成型的「海洋之舟」,氣勢磅礴,成為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精彩的看點。

亮點之三:全球規模最大的燈光群雕琢出的視覺奇觀

48歲的沙曉崗,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燈光總監。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團隊燈光總監的沙曉嵐,把開幕式當晚的廣州夜空,用燈光的色彩和造型,雕琢成罕見的視覺奇觀,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級的作品。

以「珠江為舞台、城市為背景」在海心沙島上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給了沙曉嵐珠江兩岸七公里的空間,盡情展現他和他的團隊的才華。他們用2000多台探照燈、2000多台電腦燈,共計5000多台專業燈具,打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燈光城市行為藝術。

在開幕式的序篇,隨著海心沙島地面水波的無限蔓延, 配合絢麗激光,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噴泉陣列,波瀾壯闊地暈染出長170米、高38米的水景奇觀,如夢如幻。星空下,珠江上,觀眾席前四座八面80米高的視頻巨帆昂然升起。珠江兩岸焰火和探照燈將海心沙島打造成一艘史無前例的全光影水景塑造的亞洲「和諧號」巨輪,在中國南大門,珠江入海口,「亞運之夜」啟航。

開幕式進行到「綠色一分鍾」時,短短的六十秒里,燈光將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幻化成高聳入雲的綠色亞洲生命之樹。海心沙島周圍及珠江兩岸主要建築瞬間變綠。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找到綠色家園的感覺,同時,呼籲全城百姓在這一刻將家中的一盆花或一簇綠色植物搬至陽台及窗口,讓星空看見,讓世界看見。從海心沙島開始,主場地及珠江兩岸2000盞高倍LED探照燈變色成為綠波迴廊。這是難得的一次從視覺滲透進心中的燈光藝術展示。

亮點四:堪與「鳥巢」夢幻五環媲美的珠江江面流趟的亞運會徽

在海心沙島上進行的開幕式亮點頻現,在海心沙島附近珠江江面上,也有一個極具創意的展示。一張交替閃爍著亞奧理事會會徽和本屆亞運會會徽的巨大LED光網,流淌在珠江之上的海心沙水域,從珠江兩岸,尤其是在廣州的上空和周圍的高樓上,都能夠感受到江面會徽傳遞的體育精神和浪漫元素。

在確定本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創意元素以「水」為核心後,亞運會開閉幕式製作總監路建康先生腦中就誕生了「舒展一幅珠江畫卷」的構想,在開幕式當晚的珠江巡遊的表演環節,展示亞奧理事會徽和廣州亞運會會徽的海上光網和代表亞奧理事會大家庭的綵船共同完成了這幅巨型流動長卷。

將運動會會徽以高科技的舞台展示手段與運動會開幕式藝術表演相結合的手法,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將奧運會徽——五環形象,以LED光網的形式,出其不意地升起於「鳥巢」舞台之上時,那種浪漫唯美的感覺深深感動了觀眾。廣州亞運會開幕式選擇LED會徽光網順著珠江流淌到海心沙,同樣具有很強在可視性。據悉,為了打造這張水面光網,使用了50萬個LED光點,由500名熟練的技術人員耗費了5天時間,手工編織了長42米,寬48米,面積2000餘平米的LED光網。經過反復試驗的這張「水上會徽」不怕風浪、也不怕下雨。

亮點五:以廣州塔「小蠻腰」為核心展現的世界頂級大師的絢麗焰火

開幕式當晚,由世界頂級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和中國頂尖煙火專家劉琳組成的中外團隊,圍繞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小蠻腰」精心打造的絢麗焰火奇觀將盡情展示,為廣州市民和遊客提供難得的欣賞機遇。

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外方煙火總設計的法國著名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先後設計過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焰火表演、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焰火表演和迪拜塔焰火表演。54歲的劉琳擔任亞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中方總設計,他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主管和現場指揮、國慶六十周年焰火指揮部技術統籌專家。

他們精心設計了以廣州塔、海心沙島和珠江上的橋梁為核心,圍繞開幕式主題,在亞運城廣州的夜空中燃放一場浪漫無比、精彩震撼的絢麗焰火。倒計時環節以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為主要載體進行55秒的展示最為精彩,焰火線條勾勒出的「紅棉花開」,堪與北京奧運會的「大腳印」相媲美。

章子怡與郎朗聯袂 180少林小子 廣州日報

1

男孩高空唱

《落雨大》

開幕式第一個亮點莫過於童聲演唱的廣東童謠《落雨大》。表演者坐在十幾層樓高的芭蕉葉上,從上而下,從右往左,或飄浮或停歇,序幕的視聽效果引人入勝。此外,開幕式中不止一次出現《落雨大》,雖兩度出現,但感覺完全不一樣。

2

180少林小子

巨大帆屏飛天3

章子怡與郎朗

獻演歌曲《時光》

在《白雲之帆》篇章中,音樂才子郎朗與章子怡兩位俊男美女將聯袂演出歌曲《時光》。

4

花船帆船大船

悉數靚麗亮相

花船巡遊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兩艘特別的船,其一是在演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帆屏,LED帆屏一展開,海心沙就變成了一艘大船,另一個是艘巨大的道具帆船。

5

近600青年

敲響「獵德鼓」

「獵德鼓」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很多人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在開幕式上,觀眾可以看到近600名青年敲擊有廣州特色的「獵德鼓」。

6

全球觀眾參與

綠色一分鍾

綠色一分鍾這個環節是亞運開幕式中唯一全民參與的部分,這也是一種跨越時空、無國界的行為藝術。屆時,所有觀眾可以身體力行,把綠色植物捧出陽台,參與這一綠色行動。

7

運動員走雨幕

星光大道入場 運動員入場儀式將打破傳統,沿著水舞台中軸線的星光大道進場,而且星光大道兩側配合著水幕翻飛,如夢如幻。

8

主火炬點燃

儀式好神秘

亞運火炬是如何點燃的?在水上、陸地還是空中?這一直被視為一級機密。

9

聖火盆從舞台

「圓心」升騰

通常,我們都會在開幕式主會場看到早已搭建好的亞運聖火盆,但是目前我們白天在舞台上沒看到任何聖火盆的蹤影,到底藏在哪裡?答案就是在海心沙的「心臟」。在開幕式最後部分,水舞台會變成一個原點廣場,你會看到聖火盆從地下向上升騰。

在聖火盆出現後,你會看到一個神聖的「匯水」儀式。來自亞洲四面八方的45位聖水女子,手持的器皿中盛滿取自於亞洲各大水系的文明之水到達場地中央,集體將聖水倒入聖火盆中,完成儀式。

10

廣州塔現

焰火巨字你會看到獵德橋上出現全世界最大的焰火畫面,還會在廣州塔上看到焰火組成的巨大漢字。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新聞:廣州亞運總投入是北京50倍 東方早報

總投入 25億:1226億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新中國第一次承辦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1985年4月,北京亞組委成立。次年,包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員村在內的亞運會工程,在北京中軸線北端上百公頃的莊稼地上破土動工。與此同時,一批配套工程紛紛上馬,北四環大部分路段於亞運會前建成,比四環路全線貫通(2001年)提早10多年,中軸路從鼓樓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環,最初於1960年代開始建設的首條環城快速路二環路亦加快建設步伐,最終於1992年全線貫通。歷時4年、投資25個億,這是北京繼1950年代興建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建設。

相比北京亞運會資金方面的捉襟見肘,廣州亞運會在投入方面並不「吝嗇」。「為了辦好亞運會,比賽運行和場館投入共136億元,其餘的1090億元是2005至2010年六年間廣州在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解釋了大約1226億元財政投入的大致分布情況,「1090億元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僅新開通五條地鐵線就花了547億元,另外還有185億元的道路橋梁建設費、190億元的環境綜合整治費和168億元的治水費用。」

贊助商 2:53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共需資金25億元,可國家財力有限不能全部撥給,尚有6億元的缺口。當時全國有1億多人次捐款、捐物,捐了2.7億元,全國個體戶協會共捐款2050萬元。除了普通百姓的捐款,健力寶、安踏成為北京亞運會少有的贊助商,尤其是健力寶,在1990年4月28日以600萬元人民幣被定為第11屆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運動飲料,加之提供實物以及贊助火炬接力活動,健力寶的總贊助金額達到了1600萬元。

時隔20年,通過改革開放以及經濟體制改革,廣州亞運會贊助商達到53家,贊助金額超過30億元,本屆廣州亞運會的贊助商數量和贊助金額都創下了歷屆亞運會之最:贊助金額是多哈亞運會的5倍、韓國釜山亞運會的3.5倍。贊助商中的廣汽集團的贊助費達到創紀錄的6億元,三星電子、361°的贊助費用也在2億元以上。

額外增加值

在成功舉辦北京亞運會之後,亞運村地塊在歷次房市的起伏中都成為了風向標,如今亞運村地塊的房價對於20年前的人而言絕對是個天價。

廣州亞運會的召開也被外界一致認為將給廣州這座城市帶來更大的綜合效應。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的研究,亞運會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1032.4億元,亞運會間接投資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7120億元。

廣州亞運會來了
我們的祖國真是盛事連連,隨著北京奧運會的閉幕,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又迎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好消息:第16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們廣州進行,作為一名廣東人,我感到很自豪,心情非常激動。
廣東省在中國的南方,氣候適宜,雖然沒有北京的壯觀雄偉,沒有香港的經濟繁榮,但是只要你的到來,相信我們的嶺南佳果、廣東美食、清山綠水將讓你流年往返往,不信試目以待。據我了解這次亞運會將設41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同時本屆亞運會後還將舉辦第十屆殘疾人亞運會,可謂盛事多多。
在喜迎亞運的時刻,作為東道主,從現在起我將以實際行動為亞運的成功舉辦而努力,歡迎你們的到來。一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亞運宣傳積極份子,你們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來信;二是注意講究環境衛生,號召大家講文明、講禮貌,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衛生,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三是以運動員拼搏的精神,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國爭光。
2010年,對我們廣東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我們期盼你們的到來「廣東歡迎你」,讓一起來分享這激動人心,而快樂的時刻吧,朋友們。

② 廣州有什麼著名景點

廣州必去的十大旅遊景點有哪些?到廣州旅遊不可錯過的好地方有哪些?下面來看看廣州必去的十大旅遊景點,以供參考。

廣州塔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匯處, 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2010年9月28日,廣州市城投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州新電視塔的名字為廣州塔,海拔600米,為國內第一高塔,而「小蠻腰」的最細處在66層。從2010年10月1日起,廣州塔正式公開售票接待遊客。2011年,廣州塔正式獲評「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成為「游廣州,必游廣州塔」的廣州景點。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白雲山
廣州白雲山[1]景色秀麗,自古以來就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白雲山位於廣州市東北向,屬中國南方五嶺大庾嶺支脈的九連山山脈末段,白雲山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如"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僧歸"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
白雲山是廣州市風景區行業的第一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廣州市唯一同時擁有「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兩項榮譽的景區。

廣州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公園主體 越秀山以西漢時 南越王 趙佗曾在山上建「 朝漢台」而得名。
園內有古之 楚庭和佛山 牌坊,古城牆、 四方炮台、 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 伍廷芳墓、明 紹武君臣冢、 海員亭、 五羊石像、 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景點。
公園所處區域,自元代以來一直是 羊城八景之一;2006年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中山紀念堂
廣州市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築,外形庄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

廣州南海神廟
廣州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 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該廟始建於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以後歷代有重修擴建。現存的是清代建築,但仍保留隋唐時代的規模和建制。1988年起,政府也曾對 南海神廟作過三次較大的修復,現已基本恢復了廟宇的古貌。到 廣州旅遊的遊客均到這里上廟祭祀、保佑平安。

石室聖心大教堂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一德路。聖心大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歷時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石室聖心大教堂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中國工匠建造而成。
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石室聖心大教堂1861年耗資40萬法郎建立,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築之一,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沙面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已被開發成國家5A級景區,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閑勝地。

珠江夜遊
珠江包括東江、西江和北江等支流,匯合至廣州河段,景色十分秀麗。入夜,華燈璀璨,"珠江明珠"號旅遊船搭載遊客從人民橋附近西堤碼頭出發,向東行駛,經解放大橋、海珠橋。江灣大橋、海印大橋、廣州大橋、鶴洞大橋,而後回程。沿途景觀有珠海丹心、東湖春曉、黃埔雲檣、鵝潭夜月等"羊城八景",還有南方大廈、愛群大廈、廣州賓館、華廈大酒店、江灣大酒店、二沙海珠廣場花園、白天鵝賓館,沙面洋房建築等。全程兩個小時左右。

廣州北京路步行街
北京路(Beijing Road)地處廣州市中心,是廣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根據史料和專家考證,目前,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邊區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歷史文化遺地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地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南漢御花園、明大佛寺、明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十多個朝代的十多個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古跡。現今,這一區域雖歷經十多個朝代及兩千多年的滄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終沒有改變,這一奇特現象,不僅創造了國內外城市建設中罕見的歷史景觀,同時也造就了這塊神奇土地燦爛無比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之後,北京路更匯集了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公司等市級大百貨商店以及一批著名的時裝商場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地處廣州市荔灣區(俗稱西關)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蜚聲海內外。全長約1218米,共有各類商業店鋪238間和數千商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了當今商業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關風情特色,並構築成一副獨特的、絢麗多姿的西關風情畫。營造出亮麗的旅遊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