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伏天了是什麼季節圖片

伏天了是什麼季節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9-01 22:44:25

⑴ 入伏預警:三伏天何以這么熱

三伏天這么熱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變暖和熱帶高壓還有太陽輻射

前段日子暴雨連連,或許會有小夥伴感慨今天夏天真涼快,殊不知打敗我們的不是關於「夏天涼快」的天真,而是天真熱——沒錯,我們即將進入2017的三伏天(敲黑板)!那麼,「三伏」的說法緣何而來?又是什麼原因使得這段時間如此炎熱?我們又該如何在三伏天里笑著「活下去」?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三伏」是哪三伏?

「三伏」的說法由秦漢時盛行的五行學說延伸而來,主要指中原地區氣候上一年中最悶熱的一段時期,它是「頭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每到這時人們都會感慨「我與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

古人會在冬天挖冰貯存以供夏日解暑(來源網路)

不過,現代都市中的柏油馬路、水泥路以及各種鋼筋水泥建築物也通過改變地表反射率,對地面增溫作出「貢獻」,這也是中心城區溫度比郊區高,出現城市熱島的原因。由此可見,我們現在「享受」的高溫,是自然氣候和「人為加工」的共同產物。

「三伏」里哪「伏」最熱?

具體到某一年或某一地區,最高溫度是出現在頭伏、二伏還是末伏,或是立秋末伏後會不回出現「秋老虎」等,其實要取決於當時的天氣系統。通常我國大陸,主要是熱在頭伏和中伏,但東南沿海和島嶼地區大多是熱在末伏;雲南最熱的時期是雨季前的5月,在入伏前二個月;到了我國南沙群島地區,三伏反而是全年兩個最涼季節之一。即使是通常熱在中伏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末伏後的8月中下旬,偶爾也可出現被稱為「秋老虎」的連續高溫天氣。

健康過「三伏」

雖說三伏天真的讓我們熱得夠嗆,但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氣候現象,每年我們都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迎接它、應對它,趨利除害,盡可能減少它的不良影響:

? 高溫天減少露天作業,加強防暑勞保措施;

? 冬病夏治,要去正規醫療機構;

預防中暑、不要貪涼;多吃苦瓜,少吃冷飲;民間還有所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說法,總之,只要積極和正確應對,我們都可以健康平安地度過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