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陀山 三個印章 金印 玉印 銅印是什麼
是那裡的三種印章。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地處北緯29°58′3″—30°02′3″,東經122°21′6″—122°24′9″,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
地形結構: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狀,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12.52平方千米,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南北長8.6千米,東西寬約3.5千米,岸線長30千米。
中部佛頂山天燈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為茶山,北為伏龍山,東為青鼓壘山,東南為錦屏山、蓮台山、白華山,西南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間,連綿起伏。
2. 武德皇後是不是女帝武則天
武德皇後是不是武則天
武則天是漢族人生活在唐朝,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而武德皇後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後。兩個人一個生活在南北朝時期一個生活在唐朝,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
武德畫像
阿史那氏美貌動人、多才多藝,在音樂舞蹈方面很有天賦,她嫁入北周地區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武德皇後還幫助宇文邕改革中原音樂,大漠地區的音樂舞蹈也給中原地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武德皇後的一生是非常孤單落寞的,周武帝並沒有很喜歡她,對她特別的冷淡,武德皇後就這樣孤單寂寞的度過了餘生:武則天則是一個特別厲害的女強人!她是皇帝,是詩人,還是個有思想的政治家。她從最初的小小的武才人成為昭儀,再到後來的皇後,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這並不是偶然的。武則天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她在位期間做出了很多有意義的政績:開創了殿試、武舉,同時還注重農業的發展……歷史上對她的評價也是參差不齊各不相同的。
關於愛情,武德皇後從十歲開始便開始等待那個可以為之付諸一生的人,最終卻得到了他的人並沒有得到他的心;武則天則不然,她的一生有過無數個的愛人。可是不管怎樣,武德皇後和武則天這兩個人都是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人。雖然都是女性,但是兩個人的內心都比尋常女子堅強。
武德皇後是哪個朝代
武德皇後是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後。這個時期中國領土被分為兩個政權,一個南朝一個北朝,兩個政權長期對峙分裂,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後來隋煬帝楊堅統一了中國,將中國重新融合在一起!
武德畫像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武德皇後生活的北朝。北朝從北魏開始到東魏和西魏的對峙,再到後來北齊北周的對峙,一共經歷了三個時期。武德皇後在沒有成為皇後之前是突厥的阿史那三公主,那個時候突厥族一舉打敗了強大的柔然,取代了它的草原上的霸主地位!當然那個時候北齊和北周都想要通過自己的實力來統一中國,拉攏新崛起的突厥族作為助手當然成了不可缺少的步驟,所以兩個政權爭相恐後使出各種手段試圖與突厥族聯姻。經過重重阻礙,最終宇文邕如願以償娶到了溫婉賢惠的阿史那三公主,成為北周皇後。
這個時候北周和北齊承接了東魏和西魏的對峙關系。北齊繼承了東魏領土,在經濟上相當發達,不論是農業、瓷器還有鹽鐵業都有很大的優勢;北周承襲了西魏的領土,宇文邕在位期間更是努力推動各方面的改革發展,使得北周一片繁榮。
後來隨著兩個王朝王位的更迭,昏君登基,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北周讓楊堅瞅准了時機,一步一步最終稱帝並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楊堅就是隋煬帝!不久之後便開創了隋唐盛世,留下了豐功偉業。
武德皇後金印
武德皇後的金印又叫做「天元皇太後璽」,在1993年孝陵被盜之後就一直毫無音信,不知流落在民間何處。直到1996年,咸陽市公安局找到了關於武德皇後金印的線索,經過調查終於破案,找到了這紐北周的稀世珍寶。
金印圖片
武德皇後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嫁入北周十八年後宇文邕駕崩,宣帝繼承了帝位,次年宣帝讓位給宇文衍,宇文衍登基後稱自己為「天元皇帝」,尊稱武德皇後為「天元皇太後」,我們所說的武德皇後的金印,就是阿史那氏為「天元皇太後」的時候所使用的金印。武德皇後死後,死後與金印一同葬入周武帝的孝陵。
這紐金印現在保存在陝西咸陽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藏品,是一紐國家級的璽印,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根據古書記載我國的璽印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秦王嬴政統一全國以後規定只有皇上的印才可以稱為璽,並且對官印做了嚴格地等級劃分――不同的官位他的印章有著不同的印紐、質地和形制,直到漢代這種制度才有所寬松。「天元皇太後璽」重八百克左右,是由印台和印紐兩部分合鑄鑲嵌而成,符合皇後之璽金制的規定。該金璽大致為正方形,印面上用篆書寫著「天元皇太後璽」這六個大字。是我國到現在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皇太後金印了,武德皇後金印在中國印學史上產生了極大轟動!
武德皇後墓在哪裡
跟據史書記載武德皇後死後合葬入了周武帝宇文邕的陵墓,叫做孝陵。後來經過後人的開采發掘終於在咸陽市的陳馬村附近發現了他們的陵墓。但是在考古學家進行正式開采之前,這座墓穴就已經受到了許多盜墓者的光顧,有很多珍貴的陪葬物品都被盜墓者盜光了。
孝陵
這座古墓坐落在陝西張鎮陳馬村的一戶農民的農田裡,大家都知道周武帝是一個非常簡朴的人,他命令自己的喪事要一切從簡,他的墓穴要「墓而不墳」。所以周武帝的陵墓沒有封土也沒有任何地面標識,在1993年之前一直都是一個謎。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偵查逐步追回了一些丟竊的寶物,像是武德皇後的墓誌、天元皇太後的金璽等等。孝陵與其他皇帝的陵墓比起來就顯得有點簡陋了,後來出土的那些金貴的首飾大都是武德皇後的隨葬品。孝陵有五個天井、五個過道、六個小龕以及一條墓道,這是一座單室土洞墓。
如今孝陵里的出土的陪葬品已經都轉移到了博物館,古書上記載著周武帝宇文邕和武德皇後的陵墓年久破敗,僅剩一個小小的殘碑,但如今的孝陵所在地已經被人們過度的開發利用了!在北周孝陵所在地新修築了一座底張孝陵公墓,這座底張孝陵公墓佔地八十多畝地,選址和北周孝陵遺址重合。對待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歡喜還是應該為周武帝和武德皇後嘆息呢?
武德皇後墓
武德皇後去世後她的安葬地點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關於武德皇後墓這個話題一直是一個謎團。直到93年開始,在陝西的陳馬村的一個古墓接二連三的被盜竊,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經過確認發現這座古墓就是武德皇後和周武帝的合葬墓穴。
武德出土的金龜
因為此墓是北周武帝和武德皇後的合葬墓,也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北周武帝孝陵。史書上周武帝的墓「墓而不墳」,,也就是說這座陵墓沒有石刻,沒有封土也沒有陵寢建築的遺跡。這座墓穴全長僅有68.4米長,這是一座單室土洞墓,有五個天井、五個過洞、四個壁龕,還有一條長斜坡的墓道。從中出土了周武帝孝陵的志石和武德皇後的志石以及「開元皇後」的金璽,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除此之外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金步搖的殘件以及許多玉器……還有很多的儀衛俑、僮僕俑、甲騎具裝俑等都有很多研究意義。
武德皇後阿史那氏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她能歌善舞又多才多藝,這樣一個活潑又充滿生機的姑娘卻成為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犧牲品,她從十歲開始就開始等待自己的愛情,直到十九歲才嫁到了北周,可是她從始至終都沒有等到他的愛人的真心。盡管如此,在她的幫助下宇文邕成功改進了中原地區的音樂,將新鮮的源泉注入中原並且促進了它的發展!
3. 馬王堆國寶和天馬山漢王陵被盜始末—長沙百年盜墓史(下)
文/牧野 許反帝盜竊省博國寶 新中國成立後,長沙盜墓現象一度收斂,直到上世紀80年代,再度猖獗,但80年代的盜墓都沒有一起「 」盜寶」的名頭大。 1983年10月的一天,夜幕降臨,淅浙瀝瀝的小雨也止住了,四處靜悄悄的。這時,一條黑影向湖南省博物館貼近了,黑影舉起鐵棍向玻璃窗砸去,「 」哐啷」一聲響後,他跳進了陳列廳,一束手電筒光領著黑影象幽靈游地獄一般在廳里走了一圈…… 國寶素紗單衣 「 」啊——」第二天早晨,解說員剛打開陳列廳大門,就發現廳內文物被盜。經清理,被盜走珍貴文物31件,復製品3件,線裝書4本,其中包括兩件國寶素紗單衣。 素紗單衣絲縷極細,輕盈精湛,一件通身重量僅48克,另一件49克,可謂輕若煙霧、薄如蟬翼,折疊起來可放入火柴盒中。 盜竊國寶,這成了一起驚天大案。時任公安部長劉復之親自過問,文化部文物局長孫軼清趕到長沙現場,由時任長沙市長齊振瑛牽頭,成立了五人專案領導小組。 但一個多月過去了,警察連續鎖定了幾個嫌疑人,又都排除了,案情毫無頭緒。 1999年建成的湖南省博物館老館,但它不是發生盜寶大案時的省博。 11月1日下午五點多,緊靠省博物館的烈士公園幼兒園門口,發現了一個布包,包著被盜的15件文物。11月4日中午,長沙市五一路郵局寄包裹的櫃台上,發現了無人收寄的包裹,寫著「 」省博物館收」,打開一看,正是被盜走的文物13件。 幾天後,長沙友誼商店的一樁普通盜竊案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他們在韭菜園派出所獲得盜竊商店時的罪證之——一把三角刮刀,經技術鑒定,與省博物館現場留下的痕跡吻合。隨後,警察逮捕了犯罪嫌疑人許反帝。 許反帝 許反帝,時年17歲,生長在極左的「 」文革」時代,父母給他起的名字也有強烈的「 」文革」印記。他出生在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學老師,就他一個獨生子。由於母親的強勢,他隨了母親的姓。母親許瑞鳳對許反帝尤其偏愛、遷就,在許反帝偷來湖南大學的電視機時,她不但不讓兒子投案,反而替兒子窩贓、銷贓。而且,許瑞鳳自己就是法律老師。 審訊幾乎沒有什麼障礙,稍微嚇唬一下,他就什麼都交代了,可以用上那個流行詞——供認不諱。 那時美國電視劇《加里森敢死隊》正風靡大陸,片子里一群殺人犯、強盜、小偷組成的敢死隊屢建奇功,這讓作為青少年的許反帝很是羨慕,他覺得,這才是「 」英雄」。他想模仿那些「 」英雄」盜寶,而目的只是想將國寶賣幾十元零花錢下館子喝酒。 女屍辛追曾讓許反帝十分害怕 但聽說省博物館那個著名的女屍辛追,氣氛陰森恐怖,17歲的許反帝還是有點害怕。於是,他就以湘雅醫院的停屍房作為訓練基地來練膽。 不知他是怎麼溜進停屍房的。第一晚,見到一排整齊的死屍,他嚇得魂飛魄散;第二晚,他已敢於掀起一塊塊停屍布辨識男女;第三晚,他見男屍就握手,見女屍就捏臉。通過這種「 」強化訓練」,他解決了怕的問題。隨後他又摸索解決了紅外線報警器自動報警的問題,這說明,他不但有膽,人還挺聰明。 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當年流行的美劇《加里森敢死隊》,對許反帝造成了很大「 」毒害」。 盜寶後,許反帝還給值班的門衛敬上一支煙並替其點燃,值班門衛見過這個青年多次,以為他是哪個幹部的親戚。許反帝承認,這么做,也是受到了《加里森敢死隊》的影響。 母親許瑞鳳看到兒子盜來的文物,雖然感到害怕,卻並未報警,只是銷毀罪證。她將4件文物燒毀,6件沖進下水道,其中48g重的國寶素紗單衣被徹底損毀,另一件49g的素紗單衣嚴重損毀,清醒之後她才想到要將剩下的28件文物歸還,以為這樣就能逃避罪責。 被嚴重損毀的一件素紗單衣,後來終於修復,如今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 如今的許瑞鳳,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 鑒於行為極其惡劣,許反帝數罪並罰,但因為他是未成年人,被判處了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許瑞鳳因為包庇罪和損毀文物罪,被判處了15年有期徒刑。許反帝的父親李光榮其實也知情,但當時他所在的學校認為不能一家人全都進去了,力求「 」保」了他。 後來,許瑞鳳多次立功減刑,在服刑8年後提前7年獲釋。許反帝則從死緩、無期徒刑變為有期徒刑,11年後成功獲釋。 許反帝出獄時,已三十多歲,但可以自食其力。而其母卻不允許,她覺得虧欠了兒子,她不許兒子出外找工作。許瑞鳳也認為丈夫有罪卻被「 」赦免」,於是整天跟丈夫吵架。許反帝被吵煩了,在他的房間外安裝了鐵門,獨居一室。一家三口變成了三個「 」最熟悉的陌生人」,各進各的門。 許反帝的父親李光榮(右),是這個破碎的三口之家唯一的「 」正常人」。 許反帝「 」畫地為牢」,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古怪。直到2009年,其父李光榮求助社區,敲開許反帝緊閉了15年的鐵門,此時的許反帝已經變成了43歲的蒼白「 」老人」。 解救後的許反帝語無倫次,總認為父母想把自己害死,最終長沙市精神病醫院收留了他。許瑞鳳則開始了她憤憤不平的老年生涯,怨恨丈夫,說他在外面偷女人。她每天在陽台對著空氣開罵,只是,多少年過去了,習以為常的人們已經懶得去張望或偷聽,人們更關心的,是博物館里那件兩千年前就創造出來的素紗單衣。 長沙盜墓第一案 2000年代後的長沙重大盜墓案件,都有媒體報道,但或許更多的盜墓還隱藏在黑暗的角落,不為人知。黑夜裡做的事,只有黑夜最清楚。 當時的望城縣星城鎮銀星村,一個叫風篷嶺的小地方,有座被考古人員定名的風篷嶺2號墓。墓在一座小山坡里,距離公路不遠,「 」貌」不驚人,公路上的車輛呼嘯而過,不會注意這里。 但這一切擋不住盜墓「 」行家」的眼睛,早在幾十年前,當地有一個號稱「 」半仙」的風水先生,就聲稱這里有一個王墓,但一直沒有人相信他。 風篷嶺1號墓發掘時的情形 風篷嶺有座1號墓,2006年由文物部門發掘,該墓在歷史上被盜,但仍然出土了金縷玉衣殘片、金餅、青銅器、玉器、漆器等重要文物。而且,這是第一次在長江以南發現金縷玉衣,此前,我國已出土金縷玉衣的墓葬有8座,都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只在衡陽出土一件絲縷玉衣。 墓中還出土了「 」長沙王後家杯」,一般此種個人用品,是判斷墓主人的重要依據,加上其他證據,考古人員最終確認墓主是某長沙王後。 相應的,旁邊的風篷嶺2號墓,被推測為可能是長沙王墓。考古人員沒有對它進行發掘,卻被盜墓賊捷足先登了。 風篷嶺2號墓的盜洞 從2008年開始,包括風篷嶺2號墓在內的多座長沙古墓,陸續被盜。2008年12月,風篷嶺二號墓發現被盜;同月,嶽麓區天馬山漢墓被盜;2009年2月,寧鄉縣「 」七星伴月」布局戰國墓群被盜,且有幾個盜洞……屢次的跡象表明,這是一個盜墓團伙所為,這個團伙從2008年8月開始,在湖南共盜挖古墓16座,涉及年代有戰國、漢代、清代等等。 這一切要從2008年前開始說起。那幾天,長沙古玩圈子裡盛傳,風篷嶺古墓內有兩枚長沙王金印,是純金打造的一個神龜造型。這個消息如同一枚炸彈,震驚了長沙文物界。 劉勝利 圈子裡的小道消息,也傳到了一個圈中人那裡——時任開福區新港鎮計生辦副主任的劉勝利。他是一個資深的古玩愛好者,讀過研究生,多年來「 」鑽研」此道,已經在圈中小有名氣。他也很自負,自認為是長沙圈中的「 」高人」。雖然有著公務員的身份,但他在這個身份的掩護下,其實有著做盜墓賊的野心。不管是為名還是為利,他終於在2008年開始動手了。 他先默默一個人到望城「 」踩點」,他研究了多年風水與墓葬地理,在確認風篷嶺古墓後,他開始組織團伙。多年來,江西人到長沙盜墓的多,所以多個江西人被他首先選中;其次,劉勝利是山東人,就回老家又找了幾個幫手;此外,還有長沙與望城的本地人。如此,一個10多人的團伙組建完畢。 同時,劉勝利也做了分工,長沙本地人以他和一個叫廖國祥的為首,作為「 」東道主」,組織江西人和山東人來盜挖;江西人和山東人提供資金和技術設備。 警察和文物部門查看被盜的風篷嶺2號墓 劉勝利確實有著「 」賊王」的「 」才華」,不太懂行的盜墓小賊,往往事倍功半,試探性的打了許多次盜洞,才能找到墓室所在。而劉勝利練就了一雙「 」察土觀色」的火眼金睛,沉著冷靜,像一個指揮若定的將軍那樣,看準了墓室才「 」出擊」。往往他一聲令下,十挖九中,以此贏得了一干盜墓賊的折服。 於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們「 」屢戰屢勝」,將長沙周邊的16座古墓洗劫一空。那時的劉勝利是得意忘形的,他像一個常勝將軍那樣,沒有意料到自己的滑鐵盧。 而事實上,如此多的盜墓大案,不可能不引起警察的注意。警察也像劉勝利挖墓那樣,在等待著一個出擊的時機。 劉勝利在每次盜墓後,都是連夜銷贓,將文物運到外省,以免夜長夢多。何況,他的團伙遍布數省,警察需要在出擊後一網打盡,而不是打草驚蛇。 文物部門用塑料膜覆蓋了盜洞 2009年年初,長沙市公安局布置了7個抓捕小組,准備展開抓捕行動。然而就在此時,兩個江西籍嫌疑人不知是聞到了風聲還是臨時有事,突然包了輛計程車,上了京珠高速,往江西方向跑了。好在湖南省公安廳在株洲通往江西的收費站設卡,把這兩人堵住了。 當晚其他抓捕小組也緊急行動,把劉勝利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獲,並從劉勝利家中搜出了50多件漆器、2個玉璧、1把青銅劍、4個玉手鐲。圈中流傳的長沙王金印,確實不虛,它已被劉勝利盜得,其中一枚金印和一部分文物,被以350萬的價格賣到了山東,另外一部分賣到了江西,警察只在劉勝利電腦中發現了金印的照片。 長沙王金印 幾天後,另一名主犯林細生在江西被抓獲,同樣在他家收繳了幾十件漆器、陶器和青銅器。不過,這次多了一枚金印,但問題在於,它仍然不是劉勝利電腦里的那一枚。 2009年3月15日至20日,山東省的警察連續抓獲了李大新、丁東亮、王宗敏、劉成、鄭海輝等犯罪嫌疑人,終於找到了另外一枚金印。至此,持續一年多的長沙盜墓大案宣告破獲,除了劉勝利團伙外,還有10多名倒賣文物的犯罪嫌疑人也一同被抓,共計32人。 審判時的劉勝利團伙 因為一連串的盜墓影響極其惡劣,劉勝利與另外三名主犯被判處了死刑。宣判那天,團伙成員的妻子們在庭間嚎啕大哭。 劉勝利盜墓案,至今都被稱為「 」長沙盜墓第一案」。 為了傳聞中的一頓黃金,盜竊天馬山漢王陵 長沙河西的漢王陵,一直是長沙古墓發掘的高規格「 」明星」,也是盜墓賊們覬覦的目標。我們普通人不在意的、在或熱鬧或偏僻的河西群山,某一天會突然出現一個「 」踩點」的盜墓賊的身影,某個安靜的深夜,這個身影又悄悄地在手電筒閃爍的光影下,開始了一鏟子一鏟子的挖掘。 湖大天馬學生公寓周邊熙熙攘攘的小街內,就隱藏著盜墓賊。 熙熙攘攘、到處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天馬山下,就是這熱鬧的群山中的一座。湖南大學天馬學生公寓就在山下,小餐館、小旅館、小超市、電影院、清吧,學生們在這里恣意的揮肆著青春。他們不曾想到,身邊的天馬山,就是一座漢王陵,還有不少貴族墓、平民墓,更不曾想到,身邊走過的人群中,可能就隱藏著間諜一樣的盜墓賊。 盜墓賊「 」低調」地住進這些小旅館 2010年開始,這里的小旅館里,就「 」迎來送往」一批批盜墓賊。他們或自河南南下,或自江西西進,不管是出身農民還是出身「 」知識」家庭,不管是已經腰纏萬貫的老賊,還是初入行、急需發一筆橫財的小賊,都蝸居在簡陋的旅館內,住一張骯臟的沒有換洗被褥的床,看一台破舊的信號不好的老舊電視,一住十天半月。房價不會超過一百元,他們自己則不會有任何高調,不會吵鬧,不會張口罵人,更不會因為打架而招來警察注意,踐行著「 」干大事的人都很低調」的原則。 就在這一年,一個江西盜墓團伙對漢王陵進行了盜掘,但隨後暴露,十分警覺的團伙逃之夭夭。雖然逃走,但他們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傳出了王陵里有「 」一噸黃金」的小道消息。 「 」一噸黃金」的誘惑,讓全國各路盜墓賊聞風而動,湧入長沙,湧入天馬山下那一個個小旅館中。畢竟,一噸黃金也不是不可能的,幾年後發掘的南昌海昏侯大墓,就出土了10多噸銅錢和包括285枚金餅在內的378件金器,創下了「 」漢代考古之最」。 遠眺天馬山。山裡有一座漢王陵。 於是,在一年多時間內,天馬山漢王陵一而再再而三被盜。2011年4月,發現一處深14米的盜洞;2011年8月,又發現一處被覆蓋的隱蔽盜洞;2011年11月,再發現8米深盜洞;2012年,發現盜墓賊藏匿的洛陽鏟、二齒耙、繩索、礦燈等盜墓工具,並發現一處深約2米的新盜洞;一個月之後,再次發現藏匿的洛陽鏟等盜墓工具,其中包括一台安裝了消音設備的發電機,一處經過精心掩飾、幾乎不留痕跡的十餘米深新盜洞…… 盜墓賊頻繁的光顧,讓長沙警方和文物管理人員疲於奔命,不勝其擾。除了天馬山漢王陵,嶽麓區轄內已探明的漢王室古墓,在2011年就陸續發生了11起盜墓未遂的案件。 天馬山上的盜洞 在這場盜墓攻防戰中,警方和文物界似乎一直是「 」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直到2013年年初,警方實施了一次漂亮的出擊,暫時遏制住了盜墓賊對天馬山的「 」痴心妄想」。 2013年1月30日,當一個團伙實施爆破作業將天馬山漢墓炸出盜洞准備繼續挖掘時,長沙警察的四路抓捕小組出現在了現場,隨後其他藏身旅館的盜墓成員也悉數被抓獲。 事後的審訊,逐漸還原了這伙盜墓賊的「 」來龍去脈」。 天馬山河南盜墓團伙的「 」分工」 他們主要來自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河南是擁有最多古都的省份,「 」八大古都」中河南獨佔了四個(洛陽、開封、安陽、鄭州),眾多的古都和王侯將相的墓葬,也滋生了河南「 」發達」的盜墓業,「 」九朝古都」洛陽,就是中國北派盜墓的中心。 長沙古墓里有「 」一噸黃金」的小道消息,也傳到了河南。 許昌禹州人張朴雨和妹夫李二儉,最近又缺錢了,如同一些動作電影里在都市生活無著落的閑散人員那樣,「 」一噸黃金」的誘惑,讓他們找來同鄉李大儉、王彪商量,決心「 」干一票」,就像電影里搶銀行那樣。 張、李二人於是來到長沙天馬山「 」踩點」,戲劇性的是,他們在山上看到了另外兩名神秘男子。一經深入交談,原來是同道中人。 於是,「 」合作共贏」,兩伙變成了一夥,也許那幾個本地人並不怎麼「 」在行」,在團伙中處於次要地位:來自河南的張、李二人負責整體部署,安排前期資金和人力召集;兩名本地只人負責望風、報信。雙方約定,事成之後,河南人得六,本地人得四。 警察帶盜墓犯罪嫌疑人指認現場 但天公不作美,他們正准備「 」開工」時,趕上了長沙的冬雨連綿。雨天動工麻煩,盜洞很容易積水,當年民國時期長沙土夫子盜挖馬王堆,就是因為大雨灌水入盜洞而作罷。 沒辦法,張、李二人回河南等待時機,本地人則繼續留守、望風,另外准備盜墓所需的工具,繩子、鐵鍬、手電筒、鋼絲、鼓風機、電瓶、電纜線、安全帽、頭燈、通風管等等,應有盡有。 2013年1月22日,當連綿細雨終於停下來時,河南人趕了過來,開始了行動。他們留幾個人在山腳望風,其餘人馬向山腰古墓所在地摸去。 准確定點,盜洞一擊必中,是「 」大師傅」的重要職責。 此前,他們還特意聘請了一個年長的「 」大師傅」,多次上山查看風水,斷定山中有一兩座體量龐大且不同尋常的古墓。「 」大師傅」這次也跟了過來,負責「 」技術指導」,測算墓室的位置,確定開挖地點。 「 」大師傅」是盜墓團伙里「 」德高望重」的人,深得一眾成員信賴。只是,這次請的師傅沒有劉勝利本領大,選點不準,泥土挖完後,出現了砂石、石礫,再之後就到了岩層,很明顯不是秦漢墓室常見的白膏泥。 於是修改方案,從山頂往下直打墓頂。盜墓「 」土方作業組」就像一個小型施工隊,一部分人挖洞,一部分人裝土,其他人將挖出的土石裝進蛇皮袋,一袋袋背到數十米之外,倒進一座土坑。 漢王陵內的「 」黃腸題湊」,是盜墓賊接近棺槨時要面對的一個難題。 挖洞也不是一天完成的,往往夜裡上山,白天收工,隱藏好盜洞,收拾好工具,第二天晚上繼續。白天,他們一般躲在旅館里休息,除瞭望風、打探消息,不輕易拋頭露面。 這伙盜墓賊還改進了挖掘工具。洛陽鏟因為是洛陽一帶盜墓賊發明而得名,它能完整帶出土層,用以分析土色,確定是否有古墓。但它適合北方黃土,對南方有山石的砂土,有點力不從心。於是,這伙盜墓賊把工程挖掘中使用的高強度鑽頭配合洛陽鏟使用,前者用來對付石頭,後者用來取土樣。這一次「 」技改」很快就在行業里傳開,被紛紛效仿。 國內其它「 」黃腸題湊」發掘時的情景 他們終於成功找到了墓室,但在打開棺槨時,遇到了一個古老的技術障礙,就是「 」黃腸題湊」。這是用異常堅固的木頭層層平鋪、疊壘而成的棺槨,按禮制規矩,西漢帝王陵尤其常用這種棺槨,質量上乘的「 」黃腸題湊」,用上等柏木鋪疊,雖歷經千年,依然堅硬無比。「 」黃腸」即黃心(去皮)的柏木;「 」題湊」,即壘築木頭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這次的「 」黃腸題湊」鋪了7層,連「 」過關斬石」的高強度鑽頭都沒打開。不過,這也是一個好消息,說明他們准確地挖到了漢王陵而不是其它普通墓葬。 為了盡早開墓,團伙中一名王姓成員聯系在江西的朋友,弄來70斤炸葯和兩支雷管。1月28日晚上10點左右,一聲巨響過後,山洞被炸出8米深的大坑,但「 」黃腸題湊」卻依然沒被攻破! 用炸葯,動靜太大,本來已經是鋌而走險,可這個團伙不甘心,繼續運來更多炸葯,准備再次爆破。然而,附近一位居民一天上山散步時,看到山上沿途都有一些新鮮的浮土,馬上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就在盜墓賊再次實施爆破時,被埋伏的警察「 」一鍋端」了。 天馬山盜墓團伙被審判時的情景 這次破案,終於稍微打擊了盜墓賊的囂張氣焰,讓天馬山暫時恢復了平靜。但其他多批團伙,依然逍遙法外。至於王陵里是否有一噸黃金,依然是個謎。 ∨ 當代長沙盜墓,我們所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畢竟還有那麼多盜墓賊,沒有被抓獲。不知有多少來自長沙的墓中文物,就這樣流失國內,甚至流失海外。他們的所作所為,消失在黑暗中,不為人所知,也許將來也會像民國盜墓那樣,成為一個個傳說。 盜墓,一個從傳聞中的曹操的「 」摸金校尉」開始延續到今天的勾當,如同鬼魅一般,飄盪在黑夜裡的古墓上空。長沙近代百年,成為南派盜墓中心,引以為傲的千年古城的文化,除了被「 」文夕大火」和歷次戰爭、當代建設破壞外,也被盜墓「 」挖」的千瘡百孔。 而幽靈仍在繼續飄盪。 點擊閱讀關聯文章: 長沙百年盜墓史(上)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布,作者 |牧野,編輯 | 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或13212619651,可添加我,交流城市記憶),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