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威有什麼名吃
有涼州「三套車」(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涼面、中秋大月餅、漿水面、米湯油饊子、麵皮子。
涼州「三套車」為大眾化的美食,被世激稱為涼州快餐;涼面的製作用精粉兌蓬灰,摻入少量的清油,反復揉揣,揉好後要「餳」三四個小時,然後根據需要拉成各種形狀,或細、或粗、或寬等。煮好,放進涼水激兩遍,然後用清油「拌」兩遍;而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除此之外,漿水面也是一大名吃,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米湯油饊子也是涼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麵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
釀皮子是麵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醬油、香醋、蒜汁、凱跡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1)天祝白氂牛肉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甘肅武威有十大特產:
1、涼州羊羔肉
涼州羊羔肉質地細嫩,肥而不膩,瘦而不膻。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餚。據史料記載,遠在唐代,涼州畜牲天下馳名。在民間羊羔肉的聲譽用一句話形容:「寧吃一頓紅燒羊羔肉,不坐三請六聘九家席」。
2、武威釀酒葡萄
是甘肅省武威市所轄民勤縣、涼州區和古浪縣的特產。武威市具有種植優質釀酒葡萄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和氣候資源優勢,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搜孫襪歷史悠久。武威釀酒葡萄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3、甘草
是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大面積種植的一種地產中葯材。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由於氣候趨於乾旱,縣境內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漸乾涸。甘草屬耐乾旱植物,有防風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種植經濟效益良好。
4、岔口驛走馬
是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所產「岔口驛走馬」聞名全國。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無顛簸之感。馬匹終年放牧,適應惡劣環境,耐勞持久,抗病力強。據《漢書》記載,在漢朝就以「畜為天下饒」著稱。
5、民勤紅棗
民勤紅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民勤紅棗已有200多年栽培歷史,具有養胃健脾,益血壯神,防癌抗癌之功效,年產量3000多噸。
6、天祝白氂牛
白氂牛生長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獨有。故命名為「天祝白氂牛」。白氂牛生長在海撥3O00多米的嚴寒地區,適應高寒缺氧環境,獨特高山牧場,屬於半野生放養。白氂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顯著特點,是純天然保健綠色食品。
7、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是武威民勤縣獨有。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認定的地理標志產品。是指民勤在特定環境飼養的特定品種,民勤羊肉的做法最著名的有「黃燜羊肉,開鍋羊肉,燒烤羊肉」最具經典的是「大水羊肉和鎖陽羊肉」。
8、民勤枸杞
武威民勤枸杞,具有色澤紅潤,顆粒飽滿,甘甜味美,含糖量豐富的特點。民勤枸杞歷史悠久,據《本草綱目》記載,「古者枸杞,河西及甘州者??」。全縣種植枸杞面積達10.21多萬畝,乾果總產量達1.5萬多噸。
9、涼州核桃
涼州核桃是涼州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推行「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產業」的生產模式。目前核桃種植面積達12.8萬多畝。
10、涼州皇冠梨
武威涼州皇冠梨,特點「果肉潔白,質地細膩,鬆脆多汁,風味酸甜」,涼州皇冠梨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是武威特色農產品!
Ⅱ 氂牛肉的特點
天祝白氂牛產區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祁連山脈的東端,青藏高原北邊。境內南部天祝白氂牛其肉細嫩味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礦物質豐富的特點,是純天然保健綠色食品。成伏基年公牛平均體重264.1公斤,母氂牛為189.7公斤,屠宰率52.0%,型廳模骨肉比為1:2.42。白氂牛肉含蛋白質21.13%,較其他牛肉高出4個百分點,且球蛋白比例卜緩高;含脂肪僅為1.41%,較其他牛肉低3至8個百分點,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蘿卜素19.1克,是普通牛肉的2.65倍;含鈣、磷等礦物質1.15%;並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且比例合適,易於吸收;熱能值高達2297.43千卡/千克,比其他牛肉高600—1000千卡,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
Ⅲ 天祝白氂牛
天祝白氂牛是我國稀有而珍貴的地方氂牛類群,是經過長期自然選育和人工選育而成的特有畜種。它不僅是甘肅省寶貴的畜種資源,也是我國乃至世界珍稀的氂牛種質資源,已被列入國家級畜禽保護品種。
目錄
產地自然環境及品種來源自然環境
品種形成
體型外貌外貌特徵
體尺與體重
體態結構
適應性
生產性能生長發育
繁殖性能
產絨、毛性能
產乳性能
產肉性能
役用性能
天祝白氂牛的特異性
發展前景產地自然環境及品種來源 自然環境
品種形成
體型外貌 外貌特徵
體尺與體重
體態結構
適應性
生產性能 生長發育
繁殖性能
產絨、毛性能
產乳性能
產肉性能
役用性能
天祝白氂牛的特異性
發展前景
展開 編輯本段產地自然環境及品種來源
自然環境
天祝白氂牛產區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祁連山脈的東端,青藏高原北邊。境內南部有終年積雪的馬雅雪山,東部有毛毛山,烏鞘嶺橫跨中部。地勢復雜,地貌類型多樣,溝谷長深,山系縱橫交錯。海拔2040~4874m,無霜期90~120d,年均氣溫-0.2℃~1.3℃,氣候寒冷,最低氣溫-30℃,降水量300~416mm。相對無霜期77.8~95.8d。擁有天然草原39.14萬公頃,灌叢放牧林地11.42萬公頃。全縣23萬人,飼養各類牲畜60萬頭(只),其中有氂牛9萬頭,氂牛中有白氂牛3.94萬頭,占氂牛總數的40%。天祝藏族自治縣具有繁育白氂牛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品種形成
天祝牧區的藏族人民歷代飼牧氂牛,具有豐富的飼養管理經驗。據藏族牧民介紹,相傳100多年前,天
祝地區人煙稀少,水草豐美,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在天祝馬雅雪山草原上飼牧的氂牛中就有白色個體。在我國明朝的藏傳佛經中就有白色氂牛的記載。由於天祝白氂牛不僅是當時給朝庭的貢品,而且毛能染色其經濟價值高,是遠銷國內外的珍品,可製作古戲裝和聖誕老人的胡須、蠅拂、刀劍纓穗及假發等,加之肉質鮮嫩,食之有野味,深受消費者青睞。因此,來天祝收購毛、肉的商人多,促使當地牧民歷來就注重繁育白氂牛。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重視發展畜牧業,積極開展白氂牛的選育工作,使白氂牛的數量迅速增加,質量顯著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襪轎羨以來,成立了天祝白氂牛保種選育領導小組和天祝白氂牛育種實驗場,專門從事白氂牛的保種選育工作,並確定了「肉毛兼用」的選育方向,制定了選育計劃、《天祝白氂牛評級試行標准》及種質資源保護實施方案,建立了選育區和育種核心群,使天祝白氂牛品種資源的保護及開發利用得以科學有序地進行帆如。可以說,天祝白氂牛是在原有少量白氂牛的基礎上,經產區勞動人民,不斷選育而發展起來的。
編輯本段體型外貌
外貌特徵
天祝白氂牛全身被毛純白,密長且豐厚,耐嚴寒。頭部發育正常,眼大有神(選留黑眼圈的),有角或無角,角粗長,黃褐色,角型向外上方或向後上方月牙形伸出,角輪明顯,角尖鋒利。嘴唇圓而薄,採食靈活。體型結構緊湊,全身肌肉發育良好,皮膚為粉紅色,大多數有黑色素沉著斑點。前軀發達,胸寬而深,耆甲高,後軀較前軀差,但發育正常,尻部一般較窄。四肢粗短,結實有力。偶蹄,蹄形小而圓,蹄叉閉合良好,蹄殼呈黑色或淡黃色,質地緻密,善爬山。尾形如馬尾,體軀各突出部位,肩端至肘,肘至腰角,腰角至髖結節,臀端聯線告拍以下,包括胸骨的體表部位,以及項脊至頸峰,下頜和垂皮等部位,著生長而光澤的粗毛(或稱裙毛)同尾毛一起圍於體側,胸部、後軀,四肢、頸側、背側及尾部,著生較短的粗毛及絨毛。公氂牛(見圖1)頭大額寬,頭心毛曲卷,眼大有神,雄性突出,鼻鏡小,頸粗,垂皮不發達,耆甲明顯隆起,前軀寬闊,胸部發育良好。睾丸較小,被陰囊緊裹。母氂牛(見圖2)頭部清秀,額較窄,有角或無角。外表特徵是全身毛長。尤其是額部毛很長,往往眼睛被覆蓋,嘴和鼻孔比公氂牛稍小而瘦凸,頸細薄,耆甲稍高,身軀發育協調,腹大而圓不垂,乳房小,乳頭短,著生均勻,大小相稱,發育良好。
體尺與體重
經在天祝白氂牛產區現場對不同年齡、性別白氂牛的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活重等主要指標進行了測定,其結果如下:(註:本網略)
體態結構
天祝白氂牛體態結構緊湊,前軀發育良好,耆甲隆起,後軀發育差,薦高,尻部一般窄而傾斜,四肢較短,骨骼粗而結實,耳、垂皮小,體表很少有皺褶,相對體表面積小,唇薄靈活,口裂較小,屬良好的高寒草地肉毛兼用氂牛體型。其成年牛的體尺指數見表2。(註:本網略)
編輯本段適應性
天祝白氂牛生活在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原生態環境條件下,耐嚴寒和粗放型的飼養管理。在高寒少氧的特殊環境影響下,天祝白氂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其特殊的生態生理特性:全身被毛豐厚,進入冷季後粗毛間密生絨毛,形成良好的保溫層,不怕冰雪嚴寒;四肢健壯有力,善爬高山峻坡;嘴唇薄而靈活,齒質堅硬,舌端寬,舌面絲狀乳頭發達,對高山草原的低草採食性能很好;鼻孔大,氣管短而粗,胸部發育良好。心臟和肺葉發達,呼吸、脈搏快。據測定,成年公氂牛呼吸每1min為17~18次,脈搏為45~46次,母氂牛相應為22~23次、50~51次,使白氂牛在正常呼吸外,能獲得必需的氧氣,以增加血液、肌體組織中的氧容量。在其他家畜難以生存的海拔高、氣壓低、空氣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上,天祝白氂牛能正常生活、繁殖,它的肉、毛、絨、乳等產品,對高山草原嚴酷的生態環境條件適應性很強。
編輯本段生產性能
生長發育
天祝白氂牛晚熟,一般4歲大才能體成熟。初生重公犢牛10~13kg,母犢牛為8~11kg。平均斷奶日齡20d,斷奶重70kg。初生至4歲,公氂牛增重200~230kg,母氂牛增重160~180kg,1~2歲增重最快,母、公氂牛年均增重58~60g,母氂牛相應為57~59kg。
繁殖性能
天祝白氂牛繁殖性能與當地黑、花氂牛基本無差異,一般母氂牛12月齡第一次發情,初配年齡母氂牛為2.5~3歲,初配體重160kg,一般4歲才能體成熟。發情季節為6~11月份,個別母氂牛12月份也發情,7~9月為發情旺季。發情持續期多為12~48h,因年齡、氣溫、體況及營養等因素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強度比普通牛種弱,不易辨認。發情周期為22.19±5.49d,具有一次發情受胎率高的特點,平均為76.5%。懷孕期為255d。多為兩年產一犢或三年產二犢,產犢母牛大多當年不再發情,連產母牛佔6.07%~15.02%。產後到第一次發情間隔時間平均為105d。終生可產犢6~9頭,最高可達20頭。 公牛一般在10~12月齡時,具有明顯的性反射,但多數不能發生性行為。在2周歲即具有配種能力,但實際在母牛群中參與初配的年齡為3~4歲,利用年限為4~5年,8歲以後很少能在大群中交配。目前均為自交,公母配種比例為1∶15~1∶25。據試驗采精測定,供體種牛射精量為0.5~2mL,精子數8.0~13.4億/mL,原精活力為0.7~0.9以上。 2002年天祝白氂牛為3.94萬頭,適齡母氂牛1.1萬頭,佔30%,繁殖犢牛0.82萬頭,繁殖率為75%,成活0.74萬頭,繁殖成活率為92%。
產絨、毛性能
天祝白氂牛一般在6月中旬剪毛(對公牛進行拔毛),每年剪(拔)毛一次,在剪(拔)毛前先進行抓絨,尾毛兩年剪一次。成年公氂牛平均剪(拔)裙毛量為3.86kg,抓絨量為0.46kg,尾毛量為0.68kg;成年母氂牛相應為1.76、0.36、0.43kg;閹氂牛相應為1.97、0.63、0.41kg。全身被毛纖維分為粗毛、絨毛和兩型毛,不同類型毛纖維中,無髓毛佔75%以上,是天祝白氂牛毛的顯著特點,也是其貴重品質的主要標志。成年牛粗毛(尾毛)最長達52.3cm,細度為68.45μm,斷裂強度高達96.6g,伸度為42.8%。絨毛長度4.5cm,細度為27.65μm,強度和國產山羊絨的強度接近,伸度與粗毛接近。兩型毛的細度為43.4μm。
產乳性能
天祝白氂牛在高山草原放牧條件下,產乳母氂牛帶犢自然哺乳,一般對產第一胎的母氂牛(牧民稱為頭瑪)不擠乳,主要是調教母氂牛讓犢牛哺飲;產乳年齡3~15歲,6~12歲為產乳盛期,年產乳量為450kg左右,其中2/3以上的乳由犢牛哺飲。6~9月份為擠乳期(農歷5月5日端午節至8月15日中秋節),擠乳期為105~120d,日擠乳一次,日擠乳量0.5~4.0kg,乳脂率為6%~8%,另據乳成份測定,擠乳期平均干物質16.91%,脂肪5.45%,蛋白質5.24%,乳糖5.41%,灰分0.77%。密度1.0387,熱能值871.2千卡/kg。乳脂肪球平均直徑為4.13μm。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可提高產乳量。
產肉性能
產肉性能好。天祝白氂牛肉水份66.2%,蛋白質20.20%?脂肪11.87%,灰分0.87%,熱能值2297.43(千卡/kg)。肉質鮮嫩,品質優良,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少,肌纖維較細,灰分較高或礦物質豐富,熱能值和氨基酸含量高,是深受消費者青睞的無污染天然綠色食品。據測定,在自然放牧狀況下,秋末成年牛宰前公牛活重272.65±37.41kg,母牛217.53±15.53kg;胴體公牛重141.63±19.44kg,母牛113.33±10.00kg,屠宰率為52.0%,凈肉率為39.94%,大腿肌肉厚度為6.1cm,腰部肌肉厚度為3.2cm;背部脂肪厚度3mm,腰部脂肪厚度為8mm;眼肌面積37.92cm2,骨肉比:公牛1∶2.4,母牛1∶3.7。1~4歲牛平均日增重:公牛分別為162.2g、157.3g、114.8g和136.2g;母牛分別為160.5g、154.8g、71.5g和52.9g。
役用性能
天祝白氂牛除生產肉、乳、絨、毛、尾等產品外,閹氂牛經過調教後,還可以騎乘和馱運,是牧區的代步和運輸工具之一,享有「高原之舟」之美稱。一般可馱運75~100kg,日行程30~40cm,邊行邊採食;夜間可負重卧息,次日仍繼續運行,直至目的地。可見天祝白氂牛具有特殊的馱力和堅強的耐久力。
編輯本段天祝白氂牛的特異性
天祝白氂牛以其全身被毛純白為特徵。絨毛純白可染成各種顏色,在古代白氂牛的尾毛成為珍貴的特產和貢品,古代兵器上的纓穗,旌旗上的長纓,帽子上的紅纓子,戲劇人物的長髯,聖誕老人的胡須、假發、頭套等都是毛中的珍品。用白氂牛的尾毛加工製作的「拂塵」,可驅蠅、撣塵。 天祝白氂牛的粗毛,除了做襯布、地氈、帳篷、氈墊等傳統的地方家用產品外,利用粗毛混紡成大衣尼,製成冬裝,質地柔軟,富有彈性,閃光發亮。據測定,天祝白氂牛的毛纖維75%以上是無髓毛,這是天祝白氂牛的顯著特點,也是天祝白氂牛的特異性和貴重品質的標志。 天祝白氂牛的絨毛平均細度18μm,強度5.88g。用白氂牛絨製成的牛絨衫非常時髦,十分走俏;白氂牛肉質鮮嫩味美,營養豐富。白氂牛奶可加工成酥油、乳酪、奶粉等產品。特別是白氂牛血,可提煉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已在醫葯、食品、化妝品等方面廣泛應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編輯本段發展前景
天祝白氂牛是我國特有珍貴動物,是寶貴的畜牧資源,保護和發展天祝白氂牛,提高其生產性能,產品系列開發利用,對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支援國家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建議建立中國天祝白氂牛自然保護區。繼續組織實施天祝白氂牛保種選育,採用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進行純種繁育。重點搞好天祝白氂牛種質保護,為國家保護和保存優良畜種種質基因,豐富國家優良畜種遺傳基因庫,使這一寶貴的畜牧資源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www.maoniu8.cn 天祝白氂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