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冬天的松樹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灰太狼的卡通圖片畫像 2025-05-06 10:30:41
有毒的果子圖片有哪些 2025-05-06 10:25:04

冬天的松樹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18 07:11:47

1. 松樹冬天有什麼變化

冬天:松樹原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樹木,由於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的禦寒構造.松柏樹的葉一般都縮小呈針形、線形或鱗片形,由於葉片面積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發散失.有的葉片具有厚的角質或蠟質,有的著生有很厚的絨毛手塌.如取一枚松樹的針葉仔細觀察一下,就可看到上面密生著白色的絨毛,摸時感雹橡覺很光滑,這些構造都有效地阻止了水分的蒸發.同時,松柏樹葉片內水分少,又含松脂,當氣溫降低時,可以很快地使細胞液濃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凍.所以,雖在冬季,松柏樹也不會缺水而干畢肆圓枯,保證了樹木的生機永存.
葉子在冬季雖然還是綠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顏色要差多了.這是由於冬天氣溫低,葉內葉綠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對增加了,所以葉子就有些發紅.這種顏色的變化,能減弱葉內的光合作用,使樹木生理活動變得緩慢.這對於保證松柏樹安全過冬是非常有利的.

2. 這是什麼樹高大筆直

這是金錢松。松葉似銅錢,深秋夜色金黃,故名金錢松。象徵財富金錢。樹形美觀,葉色春夏季 翠綠可愛,秋季金黃燦爛,冬伏鉛圓季落葉後骨架優美,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樹種。大多在冰川時期滅絕,是我國特有物種,只激運在長江中下游少數地區存在,分布零星,個體稀少,結果有間歇性,亟待保護。缺塌

3. 冬天的松樹怎麼畫

畫法1:畫上三角形和梯形組成的松樹,畫出長方形的型緩樹干。

4. 為什麼松樹冬天葉子不變黃

松樹,(學名:Pinus)世界上的松樹種類將近八十餘種,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於華北、西北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台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

松樹為輪狀分枝,節間長,小枝比較細弱平直或略向下彎曲,針葉細長成束。其樹冠看起來篷松不緊湊,「松」字正是其樹冠特徵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樹冠篷松的一類樹。松樹堅固,壽命十分長。

松樹形態特徵:

成熟後高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狀塊片;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但在廣東南部則通常生長兩輪,淡黃褐色,無白粉,稀有白粉,無毛;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褐色,頂端尖,芽鱗邊緣絲狀,先端尖或成漸尖的長尖頭,微反曲。

松樹冬天葉子不變黃的原因如下:

松樹原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樹木,由於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的禦寒構造。松樹的葉一般都縮小呈針形、線形或鱗片形,由於葉片面積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發散失。有的葉片具有厚的角質或蠟質,有的著生有很厚的絨毛。如取一枚松樹的針葉仔細觀察一下,就可看到上面密生著白色的絨毛,摸時感覺很光滑,這些構造都有效地阻止了水分的蒸發。同時,松柏樹葉片內水分少,又含松脂,當氣溫降低時,可以很快地使細胞液濃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凍。所以,雖在冬季,松柏樹也不會缺水而乾枯,保證了樹木的生機永存。

樹木上葉片都有一定的生活期,生活期的長短因植物不同而異。每片樹葉達到一定的年齡就要脫落,松柏樹也不例外。它的樹葉也是要衰落的,只不過是松柏樹的葉子生活期長,可生活3~5年,脫換時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葉發生以後,老葉才次第枯落,就全樹看來好像不落葉一樣,所以使人有冬夏常青的感覺。

松樹的葉子在冬季雖然還是綠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顏色要差多了。這是由於冬天氣溫低,葉內葉綠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對增加了,所以葉子就有些發紅。這種顏色的變化,能減弱葉內的光合作用,使樹木生理活動變得緩慢。這對於保證松柏樹安全過冬是非常有利的。

松樹圖片如下:

5. 冬天的松柏是什麼樣的

形容冬天掛雪的松樹詩句有大雪壓青松,青磨弊松挺且直。要知遲羨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描寫的是在寒冷的天氣中,依舊挺拔的松樹。指在秋冬最寒冷的時節,只有松柏不改本色。由於這種自然屬性,松柏歷來成為古人贊美的對象。古人贊美松柏,也是對自己堅定志向的表達。

1、李商隱《題小松》,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後始青蔥。

這首詠物詩熱情贊頌了松樹不畏嚴寒,不懼霜雪淫威,剛勁挺拔,四季蔥翠的高尚品格,對艷麗一時花開易謝的桃李給予辛辣的諷刺,寄寓了詩人高遠的政治抱負,表達了對社會上庸俗淺薄之徒的鄙視。此詩雖非上乘,但仍清新雋永,頗有韻味。

2、范雲《詠寒松詩》,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這株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的寒松,就是詩人范雲心中的松堅強。

3、李山浦《松》,地聳蒼龍勢抱雲,天教青共眾材分。孤標百尺雪中見,長嘯一聲風里聞。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平生相愛應相識,誰道修篁勝此君。這首詩表達的意思是松就是松,任桃李怎麼誹瞎旦族謗誣陷,依然是一株卓爾不群的松。

在傳統文化意義上,松樹有三層象徵意義。

其一,松樹是堅強的象徵。它挺拔、正直、樸素、不怕嚴寒,能在惡劣環境中不屈生長,是受人尊敬的強者。范雲《詠寒松》中的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就是這層含義。

其二,松樹是君子的象徵。《論語·子罕》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荀子·大略》稱:「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這些話語都表明,松樹是堅貞、獨立、高潔的君子的象徵。

其三,松樹是長壽的象徵。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就表達出松樹的這層含義。

6. 急!!冬天的松樹是怎樣的

常綠樹。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高20~50米,最高可達75米(美國的糖松P.lambertiana)。極少數為灌木狀,如偃松(P.pumila)和地盤松(P.yunnanensis)
(var.pymaea)。較幼時的樹冠為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後,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後,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於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森旅州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並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數由種鱗組成,成熟後木質化。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此蔽瘤狀突起稱鱗臍。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紅松(P.koraiensis)
小枝松科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科,有10個屬、230多種,其中松屬就有90多種,是松科也是整個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屬。 松樹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樹種,除蘇門答臘松分布到南緯2度外,其餘各種都自然生長在由赤道到北緯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溫帶地區,松屬植物不僅種類多,而且往往形成浩瀚的林海,因此松樹被譽為「北半球森林之母」。
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極強。它們可以忍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裸露的礦質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乾旱、貧瘠,喜陽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鋒樹種。
松樹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成針狀,常2針、3針或5針一束。如油松、馬尾松、黃山松的葉2針一束,白皮鬆的葉3針一束,紅松、華山松、五針松的葉5針一束。
松樹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葉成球果狀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單個或2一4個著生於新枝頂端,雄球花多數聚集於新枝下部。松樹的球花一般於春夏季開放,但花粉傳到雌球花上後,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發,使雌花受精,發育成球果(俗稱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實)。球果於秋後成熟,種鱗張開,每個種鱗具兩粒種子。
松屬植物中的多數種類是高大挺拔的喬木,而且材質好,不乏棟梁之材。中國東北的「木材之王」——紅松、北美西部廣為分布的高大樹種(高達75米)—西黃松、原產於美國加州沿海生長速度最快的松樹——輻射松、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濕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原產的加勒比松、廣布於歐亞大陸西部和北部的歐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樹種。
松樹的觀賞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白皮鬆,樹樁盆景中廣泛使用的五針松等,一些名山勝地,更是山以松壯勢、松以山出名。黃山的黃山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嘆為觀止。
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在中國廣袤的山林原野中,不僅生長著茂盛的松樹、落葉松、雲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還隱藏著許多極為珍貴稀有的松科樹種。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種,占總數(389種)的1/10。其中銀杉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錢松等17種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枝油杉、樟子松等21種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20年前,在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東南沿海有座名為百山祖的山峰。鎮李1976年,浙江省慶元縣林科所高級工程師吳鳴翔「一鳴驚人」,由他發現並定名發表的百山祖冷杉,使百山祖這處「被人遺忘的角落」在世界植物學界放射出異彩。世界上已知的50種冷杉中,百山祖冷杉最為珍貴。因為在地球上只有中國浙江省百山祖頂峰西南坡有這種樹生長,目前活著的僅有4株。這對於一個物種來說,離滅絕不過半步之遙。1987年,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將百山祖冷杉列為當年公布的世界最珍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中國有關單位也在積極採取措施,希望通過人工繁殖的方法使這種瀕危植物轉危為安。
與百山祖冷杉相比,銀杉出名早了整整20年。雖然中國植物學者楊銜晉,早在1938年就在四川金佛山採到過這種植物的枝葉標本,但由於沒有花和球果,這份標本一直沒有被鑒定。直到1955年,鍾濟新教授帶領的科學考察隊,在廣西礱勝縣花坪林區採到球果的植物標本後,銀杉才由植物學家陳煥鏞和匡可任定名發表。銀杉是一種過去一向認為早在地球上滅絕了的化石植物,它的球果化石和花粉,曾分別發現於北緯60度的西伯利亞地區及法國西南部的第三紀地層中。活銀杉的發現使植物學家大為震驚,西方學者們對華夏大地更加刮目相看。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有活的銀杉,而且數量很少,只有幾千株,分散在四川金佛山、廣西花坪和大瑤山、湖南界福山和八面山、貴州的道真和桐梓山區,非常罕見。
銀杉只能生長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富、空氣十分潮濕的深山中,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因此,雖然其姿容秀美,木材優良,但很難引種載培,至今仍為世界植物學界和園林界可望而不可求的樹木珍品。人們熱愛銀杉,送給它許多動人的名稱:「活化石植物」、「植物中的大熊貓」、「華夏森林瑰寶」、「林海珍珠」……更渴望著它早日走出山林,異彩照人。 密生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球果長9~14厘米,成熟後種鱗不張開或微張開。種子不脫落,無翅(圖1紅松)。是中國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的主要成林樹種。在中國的西北界為愛輝至北安一線,西南界為丹東至本溪一線。由中國向東北還伸展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東蘇聯遠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南分布到朝鮮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國山地。
新疆五針松(P.sibirica)
形態與紅松相似,主要特點是小枝具淡黃色毛;球果長5~8厘米;種鱗先端圓,內曲。在中國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卡納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於海拔1600~2350米范圍,常與新疆落葉松混生。蘇聯歐洲部分東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3.松樹的區分
松樹的種類有很多,觀賞林木有羅漢松、白皮鬆等等;工業林木則有赤松、白松、黃花松等等;常見的還有雪松、黑松、馬尾松
概述
世界上松樹種類將近八十餘種,雖然種類繁多,葉形大都細長似針,通稱松針,針葉多數由一枚葉或幾枚葉成束生在一起,一針一束的單葉松,僅美國的內華達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屬少數種。而兩針一束的雙葉松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於華北、西北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台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三針一束的三葉松有分布於秦嶺、關山林區的白皮鬆、川滇地區的雲南松、思茅松、華中華南引種的濕地松、火炬松等。四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少,僅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遜松是四針或五針束的。五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多,分布廣,有東北的紅松、西北西南幾省的華山松,還有喬松、廣東松、安徽五針松、大別山五針松、偃松、台灣果松等。松針的不同,有助於我們進行松樹分類和識別,認識松樹的生態特徵。通常五針松是適宜於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較嚴格,而兩針或三針束的松樹就比較能耐乾旱,在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長。如兩針一束的油松,對陸性氣候和大氣乾旱有較強的適應性,當然,這還與其針葉氣孔帶凹陷。葉面被蠟質可減少部分蒸發有關。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和分布
由於原產地地理分布的差異,在原產中國的松樹中,樟子松、新疆五針松、偃松最耐寒,對熱量要求最低。紅松對熱量要求也較低。赤松、油松、白皮鬆、華山松、高山松、黃山松、巴山松為暖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樹種,對熱量要求中等。馬尾松、雲南松、喬松和思茅松分布於更靠南的地區,要求較高的熱量。南亞松是熱帶松樹,對熱量的要求最高。對濕潤條件的要求,五針松一般高於二針松,但也因種而異。例如同為五針松的紅松和華山松,前者比後者要求更濕潤的條件;同為二針松的赤松和馬尾松對濕潤狀況的要求高於油松和雲南松。這與地理分布上隨經度而發生的替代現象有關。
對土壤的要求
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鬆肥沃土壤上的生產力高。濕潤地區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樹,如白皮鬆和油松,則能適應含鈣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樹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為外生菌根的菌絲體形成鞘,包圍著短的側根,有利於根系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因而誘發菌根發育對有些松樹造林的成敗至關重要。大多數松樹不能生長在鹽漬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濱生長。但是有些松樹如由日本引種到中國的黑松,具有較強的抗鹽能力。
耐陰性和樹種更替
大多數松樹尤其是二針松是喜光樹種,耐陰性弱。其外形表現是樹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現為補償點低;在成林特性上多為先鋒樹種。當原始林遭到破壞或火災後,它們很易發展起來而占據裸露空間。如中國南部地區常綠闊葉林破壞後,很易由馬尾松或雲南松代替。但這些松林並不穩定的,當它們形成適當的森林環境後,又為一些比較耐陰的基本成林樹種出現的主要是山楊和樺樹等闊葉樹,而後才出現紅松,並由於紅松具有耐陰和長壽的特點,最後又恢復它的優勢地位。除了紅松與山楊、樺樹的互相更替外,還有蒙古櫟(柞樹)與紅松互相更替的現象。
抗旱性
松樹具有旱生結構:葉狹窄,角質層發達,表面積與容積之比小,氣孔下陷,厚壁組織充分發育。在生理上,它們和中生的闊葉樹種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傷害。在生態上,松樹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氣候區分布的各種松樹多半都能生長在多石的、土層淺薄的乾旱生境。一般來說,二針松抗旱性比五針松強。過多的土壤水分對松樹生長不利。
繁 殖
開花結實
松樹是松科松屬植物統稱,常綠針葉喬木,雌雄同株。枝輪生,每年生一節或數節,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芽鱗、鱗葉(原生葉)、雄蕊、苞鱗、珠鱗及種鱗均螺旋狀排列。鱗葉單生,幼時線形,綠色,隨後逐漸退化成褐色,膜質苞片狀,在其腋部抽出針葉(次生葉);針葉2、3或5針一束,生於不發育的短枝上,每束針葉的基部為膜質葉鞘所包圍。雌雄同株,球花單性;雄球花單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數聚生,雄蕊多數,花葯2,葯室縱裂,花粉具兩個發達的氣囊,氣囊和體接觸面較小,界限明顯,普遍都有顯著的幅緣;雌球花有1-4個生於新枝近頂端,具多數珠鱗和苞鱗,每珠鱗的腹面基部著生兩枚倒生胚珠,當年授粉,第二年便會迅速增大為球果。球果2年成熟,熟時種鱗張開,稀不張開,卵形、長卵形、近圓形或圓柱形,直立或下垂;種鱗木質,宿存,上面露出部分通常肥厚為鱗盾,有明顯橫脊或無橫脊,鱗盾的先端或中央多具瘤狀凸起或微凹的鱗臍,有刺或無刺,發育種鱗具2種;種子上部具上翅,子葉3~18,發芽時出土。松樹有些種結實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結實,15~20年時顯著增多(馬尾松、油松、雲南松等);有些種結實很晚,如紅松在天然林條件下,要到80~140年才開始結實(但在人工林條件下,15~20年已開始結實)。大多數松樹結實有間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長的年度豐收一次。松樹雄球花位於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數見於主枝的軸端。球果成熟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少數熱帶松樹的雄球花和雌球花於冬末由芽中出現,大多數松樹的球花則於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現。雄球花簇生,成熟前為綠色或黃至紅色,花粉脫落時為淺棕或棕色,成熟後不久即脫落。雌球花的出現緊接在雄球花以後,為綠色或紅紫色。傳粉時的雌球花近直立狀。傳粉後,鱗片閉合,球果開始緩慢的發育。約在傳粉後13個月以後的春季或初夏發生受精,繼而球果開始迅速生長,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後,著球果成熟,它的顏色由綠、紫色逐漸轉變為黃色、淺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數松樹球果成熟後不久鱗片即張開,種子迅速脫落(馬尾松、油松等);有少數松樹的鱗片張開和種子脫落過程要延續達幾個月之久。有些松樹,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內處於閉合狀態或在樹上不定期地張開。紅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後極易被風吹落。
生長發育
松樹的生長過程因樹種而異。油松、馬尾松、雲南松早期生長較快,但達到數量成熟期則較晚;它們在5年生以前,樹高和直徑生長較慢,5~20年為生長極盛期。天然林紅松在50年生前的胸徑生長緩慢,50~100
年為胸徑生長旺盛時期,之後仍能維持較高速度,到200年以後才顯著降低;樹高生長旺盛時期在100年左右;材積數量成熟齡則在
300年左右。在人工林中,紅松早期生長顯著加快,一般胸徑和樹高僅在10年前生長較慢,10~30年生長即達到旺盛時期。南亞松的生長過程和其他一些熱帶松樹一樣具叢草狀階段,發芽後至4年生,苗莖高生長非常緩慢,而粗生長快,形成的莖如胡蘿卜,針葉濃密如草叢,頂芽藏在葉叢中;經過叢草狀階段以後,高生長突然加快,每年可長80~130厘米。雲南松幼時也具叢草狀階段。
林木變異性
松樹是異花授粉植物,廣泛存在著個體之間、林分之間和種源(產地)之間的變異。可根據個體變異區分松樹類型。如中國河北遵化一帶傳統上將油松分為3種類型:紅皮鬆(油松),材質重而色重,樹脂較多;黃皮鬆(糠松),材質白,樹脂較少;千皮鬆(粗皮鬆),材質重,黃色。南方將馬尾松劃分為銅皮鬆(薄皮)和鐵皮鬆(厚皮)等。當代對松樹個體變異的研究仍然按照樹皮厚薄、顏色等劃分松樹類型(油松、馬尾松、樟子松、紅松等)。除樹皮特徵外,樹冠的寬窄和稀密也常用作劃分類型的依據(馬尾松、油松)。廣泛進行的種源試驗表明,松樹普遍存在著地理變異,因此,可在同一種內劃分不同的生態型。松樹地理變異的研究,是種子區劃和選種工作的基礎。
[編輯本段]觀賞應用
松樹除經濟用途外,由於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它是中國很多風景區的重要景觀成分。如遼寧千山、山東泰山、江西廬山都以松樹景色而馳名。尤其是安徽的黃山,松、雲、石號稱「三絕」,而以松為首。各地不少古松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密切聯系。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封為「遮陰侯」;泰山「五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國人民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徵。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木材和其他產品
按照結構特徵和材性,一般將松樹分為軟木松和硬木松。軟木松(即單維管束亞屬)比較輕軟,紋理均勻,強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漸變,少翅裂。硬木松(即雙維管束亞屬)比較重硬,紋理不均勻,強度較大,加工較難,早材至晚材急變,松脂含量高。但屬於軟木松中的海南五針松和華南五針松在強度和容重上接近於硬木松。松樹木材可供建築、電桿、枕木、礦柱、橋梁、農具、器具、傢具等多種用途。各種松木的纖維素含量約為50~60%,木質素為25~30%,為制漿造紙工業重要的原料之一。松樹也可用作薪炭材。
從松樹樹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節油。松樹種子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含油量多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價值的有20種,如產於中國的有紅松、偃松、華山松等。紅松的種子還可入葯,葯名「海松子」,是一種滋養強壯劑。松樹的樹皮、種皮富含單寧,可浸水提取栲膠。樹皮經粉碎後,與其他原料混合,加壓可製成硬纖維板。此外還可從松樹針葉中提取松針揮發油。針葉中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脂肪、蛋白質以及鈣、磷等多種礦質元素,可加工成飼料添加劑,用來飼養家禽、家畜。利用松枝、松根在窯內進行不完全的燃燒,可製得松煙(見木材幹餾),用於製造墨、油墨和黑色塗料。松枝和松根還是培養名貴葯材茯苓的原料。
馬尾松的葉——松針有極大的葯用價值,最早由孫思邈發現,主要是清除人體自由基,可煨水、泡酒,延年益壽。
養護與病蟲害
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技術因苗木的種類而異。容器苗帶土坨,栽植過程中根系不易受損傷,因而成活率較高。造林技術也較簡單。裸根苗在起苗栽苗過程中,細小的活動根多半受損傷,其成活決定於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環境條件,同時也要受苗木質量、年齡、栽植季節和栽植方法諸因素的影響。移植苗由於根系發達、根莖比大,成活率一般高於原生苗。造林苗齡主要取決於樹種,紅松一般以2~3年生苗為宜,但在採伐跡地雜草繁茂地段,則以3~4年生苗為宜。華北地區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馬尾松則用
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種翌春出□的百日苗造林。一般以早春為適宜的造林季節,而在春旱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則可選擇多雨的7、8月造林。有穴植和縫植兩種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濕潤,栽植時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後踏實。對於受傷的和過長的側根栽前可適當修剪。在乾旱地區造林可採取各種削弱地表蒸發的措施。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個栽植點栽
1株,但也有叢植的,即每個栽植點栽2~4株。叢植對提高成活率和促進幼樹生長有利。松樹造林密度以每公頃4444株(株行距
1.5×1.5米)為宜,也可採取每公頃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松樹純林容易發生病蟲害和火災,生產力也低,因此不管採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營造混交林。混交類型要經過長期試驗才能確定。在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與紅松天然混交的樹種有紫椴、楓樺、魚鱗雲杉、紅皮雲杉、臭冷杉等。
病蟲害
苗期最常見而嚴重發生的是猝倒病,症狀有出土前的種子腐爛,以及出土後的頂腐、立枯、猝倒等類型。馬尾松苗期的松苗葉枯病有時也為害嚴重。葉部病害常見的有松針銹病、松落針病及馬尾松赤枯病。後兩種多發生在立地較差,土壤瘠薄,生長不良的林分。幹部病害有皰銹病和五針松皰銹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歐洲、北美曾毀掉大量五針松林;中國東北地區的紅松人工幼林也受害嚴重。馬尾松、黃山松在窩風、高濕、多櫟樹的林分,則有松瘤銹病發生;松根白腐病也頗為常見。
松毛蟲是松樹最主要的食葉害蟲,常造成極大的損失。松茸針毒蛾主要為害馬尾松與油松,在廣西常與馬尾松毛蟲混同發生,能猖獗成災。松針小卷蛾、大袋蛾等的幼蟲也為害嚴重。新松葉蜂在不同分布區間歇性成災。微紅梢斑螟幾乎遍布全國,是鑽蛀主梢的最主要害蟲,使側枝叢生或因更替主梢而樹干彎曲。松梢小卷蛾,也能使主梢受害枯萎。球果螟為害球果。針葉樹天牛和小蠹是鑽蛀為害枝、乾的大害蟲,可使松樹成片死亡,但一般不侵害健康木。華山松大小蠹侵害健康的華山松,能猖獗成災。松十二齒小蠹、落葉松八齒小蠹和雲杉八齒小蠹也能侵害健康木。松干蚧是一類刺吸為害枝乾的毀滅性害蟲。防治時應貫徹適地適樹、合理混交、良好的撫育管理等以營林措施為主的原則,必要時可輔以葯劑防治。
松材線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發現,以後相繼在江蘇、安徽、廣東和浙江等地成災,幾乎毀滅了在香港廣泛分布的馬尾松林。近距離傳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攜帶傳播;遠距離主要靠人為調運帶疫(帶松材線蟲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裝箱及松木製品等進行傳播。被松材線蟲感染後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在樹幹上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產卵痕跡,病樹整株乾枯死亡,木材藍變。嚴重威脅用材林。由於擴展迅速,現已對黃山、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的天然針葉林構成了巨大威脅。病原線蟲通過媒介昆蟲松褐天牛補充營養時從傷口進入松樹木質部,寄生在樹脂道中,大量繁殖後遍及全株,造成導管阻塞,植株失水,蒸騰作用降低,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針葉失水萎蔫褪綠變黃色至紅褐色,松樹整株枯死,且紅色針葉當年不脫落,樹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跡,木質部呈藍色。病害發展過程分4個階段:(l)松樹外觀正常,樹脂分泌減少,蒸騰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見松褐天牛啃食樹皮的痕跡;(2)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補充營養的痕跡外,還可發現產卵刻槽;(3)大部分針葉變為黃褐色,萎蔫,可見松褐天牛的蛀屑;(4)針葉全部變為黃褐色至紅褐色,病樹整株乾枯死亡。控制辦法,人工伐除病死樹,防止疫區木材攜帶該種或天牛擴散傳播,袋裝熏蒸殺滅松墨天牛,利用天敵管氏腫腿蜂,防治天牛 。
安徽的黃山以松樹名貫古今,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值得觀賞。
[編輯本段]最古老的松樹
北京北海公園團城上承光殿東側有株油松,已有800多歲,當年乾隆皇帝見它濃蔭蔽日,遂封為「遮蔭侯」。 在北京市延慶縣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園,共有十大風景點,「原始松樹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樹王」,直徑有76厘米,已經活了500多年。
在內蒙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黃河西岸的黃土丘陵溝塹 區,生長著一株年代久遠的古松,其體格魁偉,高達25米, 胸徑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積13.立方米, 樹齡 已近900歲,被人稱作「油松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南山寺殿後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樹齡已達3000年,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樹。雖歷盡風雨寒暑,但一直蒼勁挺拔,繁茂蔥郁。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遊人前往參觀,常與古松合影,把它作為長壽的象徵。
l、華山松又名為白松、五須松在秦巴山區、渭北一些山區丘陵都可栽植,年平均氣溫應在15℃以下,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對土壤適應性強,在山地褐土、紅黃壤、紅色石灰土上都能生長。但對土壤水分要求較嚴格,不耐乾旱和瘠薄,更不耐鹽鹼和排水不良。華山松較能耐寒,在零下7—10℃的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在高達零下31℃的絕對低溫下也可生長。華山松樹形高大、針葉蒼翠、球果累累,也是庭園綠化觀賞和營養豐富可口的乾果樹種。
2、馬尾松又名青松、樅松, 是亞熱帶主要造林樹種,只能在巴山和秦嶺南坡一些地方栽植。適生溫暖濕潤性氣候,在年平均溫度13—22℃,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方生長。不耐過低溫度,在冬季零下15℃時,幼樹的針葉就會出現枯萎。馬尾松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乾旱瘠薄的土壤,在粘土、沙土、石礫土以及陽坡土層薄或石縫中都可生長。喜歡酸性和微酸土壤,PH值在4.5—6.5 的山地生長最好。
馬尾松生長快、壽命長,適應性強,樹勢挺拔,蒼勁雄偉,既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鋒樹種,也是營造風景林,療養林的好樹種。
3、油松又名短葉松、黑松 適應性最廣,在陝西省從南向北都可生長,是適應大陸性氣候最佳的一種松樹品種。耐寒,抗旱能力強,能耐零下25℃的低溫,在降水量300—400毫米的陝北北部地區都能生長。油松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喜微酸性和中性土壤,在PH值7.5以上的鹼性土壤,則生長不良。不耐鹽鹼性土壤,但在石灰岩山地、土層深厚、有機質含水量高,降水量充沛,排水良好地方生長良好。因此,油松是陝西省北部黃土溝壑、風沙區營造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主要針葉喬木樹種之一。
4、樟子松 它是我國東北地區主要速生用材樹種和防護林、「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60年代引入我省榆林地區栽植,生長良好。它耐寒性很強,能耐零下40—50℃的低溫。同時,也是抗旱性很強的樹種,不苛求土壤水分,根系非常發達,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在風沙土、礫質粗砂土、沙壤、黑鈣土、白漿土上生長。在PH值超過8的鹼性土和含鹽量超過 0.1%或有漬水的地方,才對其生長不利。
從樟子松對適生環境條件的要求,它只宜在陝北地區做為防沙、固沙和溝壑治理、「四旁」綠化樹種,大面積栽植。

7. 冬天的樹有哪些

冬天的樹有松樹、柏樹、桂樹、冬青樹、女貞樹、梅花樹和海棠樹等,其中松樹屬於常綠植物,目前植株的種類有八十餘種,柏樹在我國廣泛種植,桂樹的樹冠寬大,常被種植在庭院內,而冬青樹的樹葉四季常青。

冬天有什麼樹

1、松樹

冬天有桂樹,桂樹是一種闊葉常綠喬木,株高在十五米左右,樹冠通常可以覆蓋四百平方米,屬於常見的庭院植物,養殖桂樹時,需要為其挑選地勢開闊的向陽處,避免植株產生病害。

8. 松樹一年四季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松樹一年四季都是綠色。屬於常綠樹。松樹較幼時的樹冠呈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後,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

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後,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於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



(8)冬天的松樹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松樹分布范慶弊圍:譽李族由於原產地地理分布的差異,在原產中國的松樹中,樟子松、新疆五針松、偃松最耐寒,對熱量要求最低。紅松對熱量要求也擾森較低。赤松、油松、白皮鬆、華山松、高山松、黃山松、巴山松為暖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樹種,對熱量要求中等。馬尾松、雲南松、喬松和思茅松分布於更靠南的地區,要求較高的熱量。

南亞松是熱帶松樹,對熱量的要求最高。對濕潤條件的要求,五針松一般高於二針松,但也因種而異。例如同為五針松的紅松和華山松,前者比後者要求更濕潤的條件;同為二針松的赤松和馬尾松對濕潤狀況的要求高於油松和雲南松。這與地理分布上隨經度而發生的替代現象有關。

9. 松子樹長什麼樣子圖片

松樹形狀整體呈圓錐形。最典型的就是寶塔松,呈寶塔狀。

分布情況:

本屬約80餘種,分布於北半球,北至北極地區,南至北非、中美、中南半島至蘇門答臘赤道以南地方。為世界上木材和松脂生產的主要樹種。

我國產22種10變種, 分布幾遍全國,其中如紅松、華山松、雲南松、馬尾松、油松、樟子松等為我國森林中的主要樹種,同時在今後造林更新上仍占重要地位。

從外引入16種2變種,其中濕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長葉松、剛松、黑松等生長較快,均為有發展前途的造林樹種。

10. 觀察你周圍的樹到了冬天這些樹有哪些變化

大部分樹葉子都落,只剩下樹乾和枝,只有少數樹還依然常青。

我們周圍的樹有:松樹、銀杏樹等。松樹的特點是:有時長在懸崖峭壁上,但仍然挺拔。銀杏樹的特點是:葉子像一把小扇子,或者像手掌,非常可愛。到了冬天,松樹依然鬱郁蔥蔥;銀杏樹的旁棗棚葉子會變成淡黃色。

動天樹的狀態:

冬天的樹木表面上呈現靜止的狀態,其實它的內部變化卻很大。秋天積貯下來的澱粉,這時候轉變為糖,有的甚至轉變為脂肪,這些都是防寒物質,能保護細胞不易被凍死。如果將組織製成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平時一個個彼此相連的細胞間的連接絲都斷了,而且細胞壁運則和原生岩衫質也離開了,好像各管各一樣。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小變化,對植物的抗凍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當組織結冰時,它就能避免細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原生質不受細胞間結冰而遭致損傷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