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太空有些什麼星球圖片
擴展閱讀
二貓秀恩愛動態圖片 2025-05-07 20:05:51
鳳凰和女人圖片 2025-05-07 20:01:42
黃子韜圖片高清 2025-05-07 19:57:58

太空有些什麼星球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10 10:43:28

『壹』 宇宙中有哪些星球


宇宙中有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天狼星、北斗星、土衛一行星、土衛二行星、織女星、哈雷彗星、掠日彗星、中子星、中子雙星、褐矮星、紅超巨星、超新星等等星球。
太陽系中,有8大行星,60多顆衛星和上十萬的小行星等,估計總共有上百萬的天體。在銀河系中,有約1000萬顆恆星。至於銀河的中心是什麼,還不在這個統計范圍內。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宇宙中有上億個。而且人類的前進的腳步還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如果根據哈勃的理論的,假設宇宙是有邊界的,那麼估計有上百億個星系。其中每個有1000億顆以上的恆星,而且星系中還有星雲,中子星等等天體,所以是很難給出個確切的數字的。

『貳』 外太空里有哪幾個星球分別是

2000年能觀測到的有水星、金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等。

1、水星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第二大(包括冥王星)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弧秒(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稱為辰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2、金星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2018年9月2日,天宇將上演行星金星「合」恆星角宿一的美麗天象,屆時,這兩顆亮星將近距離接觸,為公眾上演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

3、土星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離(由近到遠)第6位。質量、直徑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同屬氣態巨行星。歐洲古代(古希臘)稱土星為大地之母蓋婭,希臘語:Γαία、英語:Gaia (Gaea),在古代中國也叫鎮星或福星。

土星有一個顯著的行星環(可以通過望遠鏡直接觀測),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62顆。其中,土衛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1Km)。

4、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

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據推測,其內部可能含有豐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可能含有水。內核由冰和岩石組成。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

5、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是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按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直徑上第四大行星,質量上第三大行星。

它的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里才能看到它。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的名字來稱呼它。在中文裡,把它譯為海王星。

海王星在直徑和體積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卻大於天王星,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它的姊妹行星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

『叄』 求宇宙中八大行星的圖片。

『肆』 宇宙中八大行星的圖片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天王星則是與公轉軌道呈97°角的「躺著」旋轉。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4)太空有些什麼星球圖片擴展閱讀

大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這些冥王星都相符。但是冥王星沒有能夠清空其軌道上的其它物體,因此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

水星在許多方面與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許多隕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沒有板塊運動。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

事實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於萬有引力的壓縮;若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將大於地球,這表明水星的鐵質核心比地球的相對要大些,很有可能構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對而言,水星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鹽地幔和地殼。

巨大的鐵質核心半徑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內部的支配者。而硅酸鹽外殼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狀。

『伍』 太空中有哪些星球

一、泰坦星。說起泰坦星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說起土衛六可能很多就明白了。土衛六也就泰坦星,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衛六也有厚厚的大氣層,只不過構成和地球不同,它擁有甲烷。由於土衛六的溫度能達到零下179攝氏度,因為泰坦星上面的甲烷都液態化了,形成了甲烷河流和湖泊,下雨也下得是甲烷雨,完全超出人們的想像。

人類的探索器只探測了泰坦星表面的20%,就在如此小的范圍之內,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甲烷儲量,是地球的數百倍。而甲烷可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新能源,只是地球的儲量並不多,如果能將泰坦星上的甲烷運回地球,那人類將會有用不遠的甲烷能源。由於泰坦星上特殊的環境,你如果在手臂上綁上兩個翅膀,然後邊跳邊跑,就可以像鳥一樣飛起來,是不是非常神奇和不可思議呢。

二、HD189773-B行星。這顆行星比木星還要大,是一顆美麗的星球,但美麗的外表之處卻隱藏著可怕的天氣。

這顆行星的大氣層主要由硅酸鹽組成,也就是和我們所知的玻璃的成分一樣。正是這種獨特的大氣層成份,讓它顯得異常美麗,整個星球顯得亮晶晶,從太空中看特別美麗。但這顆星球上卻有著極為可怕的狂風,可以達到每小時7000公里。而地球上有史最快的龍券風,速度也只不過僅有500公里每小時。這種狂風的速度也顛覆了人們對風的認知。
三、GJ1214-B海洋星球。這顆名叫GJ1214-B的海洋星球體積是地球的好幾倍,液態水的儲量要遠遠超過地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雖然佔全球面積的71%,但它的質量只佔地球總質量的0.05%,而這顆海洋星球上面水的質量則占星球總質量的10%,這意味著這顆星球的海洋深度遠超地球。

地球海洋最深處可能也就2萬多米,而這個星球海洋的深度有可能達到幾十萬米,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如此深的海洋中會有哪異的生物就不得而知了,它比地球的海洋更神秘,更讓人們充滿探索慾望。

四、COROT-7B行星,宇宙中有星球無數,自然也存在很多極端天氣環境的星球,這顆行星就是這樣,我們地球下雨是很平常的事,而這顆星球也會下雨,只不過這個雨不是地球上的液態水,而是岩石,也就是下雨石,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這顆星球離主恆星比較近,面向恆星的一面溫度高達2600攝氏度,岩石會像水一樣被融化蒸發到空中凝結成岩石雲,然後這些岩獎像下雨一樣落到地面上,而在星球黑暗的另一面,岩獎在末落地前就冷卻成了岩石雨。這樣的星球真的讓人們大開眼界,地球的天氣和這樣的星球天氣比起來,已經算是非常好脾氣了。因此我們更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

不過,地球在未來有可能也會變成這樣的星球,原因就是當太陽內部核聚變氫逐漸減少,太陽走向晚年的時候,太陽會不斷膨脹變成紅巨星,到時太陽離地球越來越近,地球的溫度也會越來越高,岩石也有可能會被融化蒸發到空中凝結成岩石雲。不過,這種事情可能需要20億年後才會發生,那個時候人類早已移民到外星球,完全不用擔心人類會怎麼樣。

五、雙影子的星球,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會在太陽下面有一個影子。但是在宇宙中卻存在著能讓一個人有兩個影子的星球,這個行星就是開普勒16B,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科幻的現象,原因也不復雜,因為這個恆星系統里有兩顆恆星,也就是兩個太陽。當你站在這顆星球上,同時被兩個太陽照射自然就會投影出兩個影子。

『陸』 宇宙中都有哪些星球

宇宙中的星球有非常非常多,例如我們居住的地球,以及鳥神星、海王星、天王星、水星。

1、地球: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2、鳥神星: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經典柯伊伯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鳥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

3、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按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直徑上第四大行星,質量上第三大行星。它的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里才能看到它。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的名字來稱呼它。

4、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據推測,內部可能含有豐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可能含有水。內核由冰和岩石組成。

5、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