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輕體牆是什麼樣的概念
輕體牆以節約能耗減少揚塵、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進度、減少人工、提高牆體質量為目標。全牆採用高強裝飾材料為面板,以輕鋼龍骨為骨架,牆蕊以輕質、無毒、阻燃材料澆注成型。既保證牆面的平整度,又提高牆體的整體性、隔音性和震強度,完全符合牆體材料的發展趨勢,尤為突出了輕質、節能、環保的特點。
輕體牆又叫輕質牆。這兩個詞是一個概念。
施工現場是採用泵送灌漿。
1、泵送灌漿的好處是減少施工現場污染和噪音,節約人力,同時大大減少了施工現場的濕作業。現場澆築,牆體的整體性增強,避免了牆體開裂,局部出現龜紋和空鼓現象。即可直接飾面裝修、貼壁紙或大白粉刷。牆體不僅隔音好,而且保溫效果尤為突出。特別適合現行的分戶計量供暖的規定。倍受用戶歡迎。整個牆體用輕鋼龍骨與梁、板、柱連接後合板澆注成型,整體強度增加了,同時又提高了抗震級別,特別適用於地震多發地區。
2、現場配合極其方便,各工種在安裝時,只需在封板前定位即可,不必開洞砸牆,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也為開發商節省了大筆開資。
3、該牆體憎水性好,強度高,防潮、不易變形,成牆後,無需做其他處理,直接做下一道工序即可。如做防水、貼瓷磚等。
4、輕體牆具有改善室內生態環境和保健功能的牆體,如抗菌、除臭、調溫、調濕、產生負離子、增加牆體呼吸性,透氣不透水,吸水率小於3%。這樣形成內外空氣流通使整個房子處於會呼吸的狀態。
5、適用於不同氣候地區(特別是寒冷和嚴寒地區)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及公共建築中室內非承重的內隔牆體。
上傳幾張施工現場的圖片你就會更明白了
② 什麼是掩體
掩體就是說比如你在跟人閃狙,要閃出去擋住你的那個牆或者箱子就是掩體,遮掩別人子彈打到你的那個物體都算掩體
③ 最新單人卧姿掩體尺寸
單人卧姿掩體尺寸:
卧姿射擊單人掩體坑長170厘米,減深25厘米,前口寬180厘米,後口寬60厘米,崖徑30厘米,左胸牆高25—30厘米,口右胸牆高10—15厘米。
單人掩體,通常又稱為散兵坑,是供單兵實施射擊和隱蔽用的露天工事。
(3)什麼是掩體牆圖片擴展閱讀:
構築規范
1、應以舒適合用為准,盡量小一些,以盡可能避免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
2、寬度應足以使人員坐在踏跺上時能容納雙肩(約二英尺)。
3、深度應足以使人員站在踏跺上能有效地射擊或操作其武器,但不得淺於四英尺。
4、在坑底一端挖掘具有一定深度的排水溝,寬度以能容納人員站立為限,並能排除雨水。在排水溝的底部應挖掘一管狀防手榴彈槽,其位置一般在踏跺之下成三十度角斜伸入地下。散兵坑的底部應成漏斗狀向防手榴彈槽傾斜。
5、從散兵坑內挖出來的泥土應放在周圍,並築成胸牆,但應留出供人員射擊時放置臂肘的足夠寬度。堆放的泥土不宜太厚,並且加以夯實。胸牆厚度至少三英尺,以保護人員免遭敵輕武器火力殺傷。用散兵坑內挖出的泥土構築環形胸牆時,胸牆高度約為六英寸。
6、如用草皮或表土偽裝胸牆,應在開始構築散兵坑之前鏟去十平方英尺范圍的表土,堆放在—邊備用。在散兵坑挖好之後,再將表土覆蓋在新挖出的泥土之上,使散兵坑的外貌與周圍的地面一樣。
7、在大部分具有不同土質的地區內,恰當構築的散兵坑能可靠地保護人員,避免坦克從任何方向進行直接輾壓,傷害散兵坑內的人員。當坦克直接輾壓散兵坑時,人員應蹲伏在坑內,其頭部與地面之間應有兩英尺的距離。
④ 卧姿單兵掩體精尺是指的什麼謝謝
軍訓術語:卧姿單兵掩體凈尺,指卧姿射擊單人掩體坑內部的尺寸。卧姿射擊單人掩體坑長170厘米,減深25厘米,前口寬180厘米,後口寬60厘米,崖徑30厘米,左胸牆高25—30厘米,口右胸牆高10—15厘米。單人掩體,通常又稱為散兵坑,是供單兵實施射擊和隱蔽用的露天工事。
根據射擊姿勢的不同可分為:卧姿射擊單人掩體、跪姿射擊單人掩體、立姿射擊單人掩體、帶射擊踏跺的掩體。其位置的選擇應根據作戰任務、地形條件、敵情、社情及火器性能等條件而定;其基本要求為:1.便於觀察和射擊;2.便於隱蔽和偽裝;3.便於機動;4.便於構築。
(4)什麼是掩體牆圖片擴展閱讀
一、掩體分很多種,一般分為民用和軍事,所謂軍事掩體的作用就是降低火力對人員的裝備的殺傷力破壞,提高人員的戰斗效能。今天,他們要構築的就是這樣的掩體,有單人卧姿掩體,單人立姿掩體,單體跪姿掩體等等,這次的科目,不得不說對於他們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二、在戰場上構築掩體馬虎偷懶了,可能就會有人得付出生命甚至更加難以承受的代價。因為,因為我們是軍人,打仗和准備打仗是我們的本分;因為我們是工程兵,構築掩體工事就是我們的飯碗。明天可能會發生任何事,但不變的事是國防科大土木工程專業他們的築城實踐依然持續著……
⑤ 便於射擊和減少敵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損害,在掩體 前面和戰壕邊沿用土堆砌起來的矮牆,叫什麼
在掩體 前面和戰壕邊沿用土堆砌起來的矮牆叫做「胸牆」
⑥ 掩體 是什麼意思啊 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這個詞啊
掩體是個人的第二條保護線。它的主要用途是使你免遭寒冷、灼熱、潮濕和風吹之苦。掩體相對的重要性是由天氣狀況決定的。
地點的選擇
下面幾條是指導你選擇掩體位置的最好方針。
·靠近可以發信號和接收信號的地方。
·靠近食物和水源。
·足夠大而且平坦,確保自己能夠舒服地躺下。
·能夠得到足夠的材料來建造你所需要的掩體。
如果掩體位於赤道以北的話,那麼理想的通風口應當是朝南的,如果在赤道南部的話,理想的位置應當是朝北的。這樣的話,白天掩體內就能得到足夠的光線和熱量。建造掩體時入口處要朝東,這樣的話,它就能迎來最好的晨光照射。
避開危險的環境
·避開可能發生雪崩的山坡。
·避開有突發洪水可能性的排水區域和乾的河床。
·如果靠近水源的話,要將掩體建在潮水可以影響到的位置以上。
·避開有很多岩石的區域,因為岩石有可能砸下來。
·避開已經枯死了的樹木,因為這些樹可能會被吹倒;避開垂掛著的枯枝。
·避開動物的活動區域和它們的行進路線。
緊急掩體的類型和它們的構造
你建造掩體的類型取決於你所處的環境、你能得到的材料和你所擁有的時間。在這里我們列出了三種掩體:自然掩體、用防雨布搭建的掩體和帳篷。
自然掩體
搭建自然掩體的材料取自野外。對於任何掩體而言,其核心的作用都是在自然環境中保護你和你的裝備。下面的部分講述了建造幾種類型自然掩體的方法。請注意:我們建議,只有在真正處於生存困境時才使用自然掩體材料。
樹杭
樹坑掩體絕大部分時候是用於暖溫帶氣候環境和積雪的環境。
1.找到一棵有許多低矮樹枝的樹,例如北美黃杉或大冷杉,這些樹枝能夠提供足夠的頂部防護。松樹幾乎不能提供什麼防護,因此不是好的選擇。
2.砍下低矮的樹枝,直到有了容納你和你的裝備的空間。
3.將砍下的樹枝插入樹乾的各個部分,確保對自然因素的額外防護。
4.在冬天,周圍的雪為你的掩體構造了非常不錯的隔離資源。如果可能的話,一直挖到接觸地平面的地方,並保證你和你的裝備有足夠的容身之所。
單面掩體
大部分時候,單面掩體都是在暖溫帶氣候環境或者積雪的環境中使用的。
1.找到兩棵間距約為7英尺的樹,要求兩棵樹在樹高約4-5英尺的地方出現分杈。
2.砍掉任何其他造成安全隱患,或是影響你建造單面掩體的枝幹。
3.在兩棵樹的分杈上搭上一根帳篷橫梁(可以用倒下的樹來充當,其長度大約為10英尺,直徑和你的手腕差不多)。注意:如果無法找到有分杈的兩棵樹,那麼就把帳篷的橫梁綁在樹幹上。
4.在帳篷橫樑上搭上一些支撐桿,讓它們和地面之間保持45-60度的角度。支撐桿約為10英尺長,其間距約為1-2英尺。
5.在支撐桿之間交叉地插上一些小枝條。
6.在搭好的框架上鋪上8-12英寸的草、苔蘚、樹枝等。這些材料應當分層堆放,從最底部開始。
7.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在原有的單面掩體對面建造另一個單面掩體,完整地將庇護所封閉起來。
A字塔形的庇護所
A字塔形的庇護所經常在暖溫帶氣候條件和積雪的環境中使用。
1.找到一棵樹,要求這棵樹的樹幹上約3-4英尺的地方有一個樹杈。
2.砍掉任何其他造成安全隱患,或是影響你建造A字形庇護所的枝幹。
3.在樹杈上搭一根帳篷橫梁(可以用倒下的樹充當,其長度約為12-15英尺,直徑和你的手腕差不多),在帳篷的梁和地面之間形成30度的角。注意:如果無法找到一棵帶有樹杈的樹,那麼就把帳篷的梁綁在樹幹上。另一個選擇是找到一棵倒下的樹,要求它和地面之間形成30度的角,或者靠著一根3-4英寸高的樹樁搭上一根比較結實的梁。
4.在梁的兩邊搭上支撐桿,使這些支撐桿和地面之間形成60度的角。支撐桿必須足夠長,應當足以穿過橫梁,其間距約為1-1.5英尺。
5.在支撐桿之間交叉地插 上一些小枝條。
6.在搭好的框架上鋪上草、苔蘚、樹枝等。這些材料應當分層堆放,從最底部開始。
平台床
平台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熱帶、積雪或者暖溫帶氣候中,特別是地面有水或者小動物、小昆蟲能造成麻煩的時候。
1.找到三棵樹,這三棵樹之間構成一個三角形,或者砍下三根樹干,把它們牢牢地釘在地上,讓它們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長邊至少必須有7英尺長。
2.砍下兩根長樹枝,它們應該比三角形的邊長1英尺,在離地面幾英尺的高度將它們綁在樹上或者豎起的長桿上。同時要確保它們足夠結實,從而能承受你的體重。
3.在橫桿上搭上一些樹桿,必須確保它們能承受你的體重。這樣才能建起一個穩固的平台。
4.為了使平台床更加舒適並且直到更好的隔離作用,在平台床的上面鋪上12-18英寸厚的乾苔蘚、樹葉、草等等。
5.如果你有雨布或油布的話,在床的上面一點的地方搭一個A字形的帳篷(下面的「雨布掩體」一節涵蓋了相關內容)。
流浪漢掩體
流浪漢掩體通常是在暖溫帶海洋氣候環境中使用,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們必須要有穩固而又耐用的掩體。流浪漢掩體的建造主要依賴於收集大量的浮木和木板,而且這些材料是應該在岸上被沖刷干凈了的。
1.利用一個沙丘,它所處的位置必須能使其躲開最強的潮汐,在沙丘靠陸地的一面挖出一個長方形的區域(注意:不能在朝海灘的一邊挖),這片區域必須能讓你和你的裝備容身。把你挖出的沙土堆放在附近的地方,以便日後能夠使用。
2.用一些浮木、傘繩、尼龍繩和其他耐用的材料在長方形的區域中建起一個牢固的框架。
3.在框架的四周和頂部鋪上浮木和木板,留出門的位置,你可以經由這個門出入掩體。如果可以得到的木頭有限,你就無需在框架的兩側和後部搭木頭(盡管如果沒有環繞框架的四面牆的話,有些沙子會滑進掩體)。
4.如果你手裡還有一些多餘的雨布或油布的話,你可以考慮把它們搭在掩體頂部。
5.在掩體頂部的木頭上鋪上6-8英寸厚的沙土(可以使用你此前挖出的沙土),以加強掩體的防護性。
雪洞
雪洞通常是在暖溫帶氣候環境的冬天裡,而且是下雪的情況下使用。
1.找到一處積雪至少有6英尺的區域(積雪應該比較牢固),類似河岸和雪堆等有陡坡的地方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如果不會出現雪崩等情況的話。
2.在斜坡上挖一個通道,這個通道必須足夠深,這樣我們才能開挖一條坑道(大約3英尺),而且還必須寬到足夠讓你容身。
3.因為冷空氣會侵入,你必須建起一個雪台,它應該離通道底部約2-3英尺高。我們應該保持它的平整,不要有什麼高低不平的地方,而且應該足夠大,這樣你才能很舒服地躺在上面。
4.以通道為起點,挖出一個有穹頂的區域,這個區域必須能夠容納你和你的裝備。為了防止頂部坍塌下來落到你身上,你必須挖出的是一個較高的穹形屋頂。
5.為了防止出現窒息的情況,在你的屋頂上留一個通風口。如果方便的話,在這個口中插入一根木棒或枝條,以保證這個通風口可以得到階段性的清理。
6.為了進一步防止這一掩體出現什麼狀況,把你的包放在通道口,因為你不了解外部的情況,你要階段性地檢查一下入口處。
注意:當地的溫度必須遠遠低於0度以下,以確保雪洞的牆能夠保持牢固,而且雪不會融化。此外,一旦雪洞建好之後,洞里的溫度就不能高於0度;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話,它將起不到防護作用,而且你還會被因溫度升高產生的潮氣弄濕。一條通常的規律便是,如果你看不到你自己呼出的氣,那就表明溫度太高了。在整個修建過程中都要注意控制溫度的原則,避免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
A字形雪架
A字形雪架可以作為代替雪洞的一種選擇。通常在暖溫帶氣候中的冬天或者在下雪天和冰凍的環境中使用。
1.找到一處長8英尺寬4英尺的平坦區域,這片區域上應該沒有樹和灌木(雪至少應該有3-4英尺深)。
2.踩出一片條方形的平台,這一區域必須足夠讓你容身。
3.讓經過踩踏的區域經過至少30分鍾後變得堅硬起來。
4.在長方形區域的前面挖出3英尺深的入口通道。
5.清除經過踩踏後的雪,具體的方法是清除出多塊3英尺見方的雪塊。將經過踩踏後的雪切割成很多塊3英尺見方的雪塊,厚度約8-10英寸,然後把這些雪塊移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些工具來輔助,例如大砍刀、木棒或者雪橇)。
6.雪塊被移開後,便把這些雪塊一塊靠著一塊地搭起來,在塹壕的頂部搭出一個A字形的框架。
7.任何出現縫隙的地方都用雪來填滿。
防雨布搭建的掩體
防雨布是由輕便的,而且比較便宜的材料做成,在絕大多數野外裝置中它都可以為人們提供足夠的庇護。下面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些用防雨布搭建掩體的方法。
A字形帳篷
A字形帳篷通常在暖溫帶氣候條件下和下雪的環境中使用。
1.在相距約7英尺的兩個物體間緊緊地綁上一根繩子,繩子離地約3-4英尺。
2.把防雨布搭在繩子上。
3.用樹枝、大石塊、帳篷撐桿或木棍牢牢地將防雨布著地的兩邊固定起來,讓防雨布和地面之間保持45度到60度的角。
單面掩體
單面掩體通常在暖溫帶和下雪的環境中使用。前面四個步驟基本上和搭建天然單面掩體的步驟相同。
1.找到兩棵相距7英尺左右的樹,要求在樹幹上離地4-5英尺的地方有樹杈。
2.清除掉所有其他的枝條,以免它們在你搭建單面掩體的時候構成安全隱患或者給你的工作帶來不便。
3.在樹乾的開杈處搭上一根橫桿(可以用一棵倒下的樹做橫桿,這棵樹最好10英尺長,直徑大約和你的手腕差不多)。注意:如果你找不到兩棵有分杈的樹,那麼就將橫桿綁在樹幹上。另一種方式是將一根繩子牢牢地綁在兩棵樹之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橫桿來使用。
4.在橫桿上搭3根或者更多的支撐桿,這些支撐桿和地面之間保持45度到60度的角。支撐桿的長度應當約為10英尺,每兩桿之間的間距應約為1-2英尺。如果你是用繩子來替代橫桿,那麼你可以選擇不用支撐桿。
5.把防雨布搭到支撐桿上,離地的一端固定在橫桿上。
6.用樹枝、大石塊、帳篷撐桿或木棍牢牢地將防雨布固定在支撐桿和地上。
7.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把多餘的防雨布拖到掩體下面,鋪在地上,這樣你便可以在防雨布上睡覺。
A字形框架
A字形框架通常在暖溫帶和下雪的環境中使用。最初的三個步驟和建造自然條件下的A字形掩體相同。
1.首先找到一棵分杈的樹,要求分杈處在樹幹上離地3-4英尺的地方。
2.清除所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和對建造過程造成影響的其他樹枝。
3.在開杈的樹枝上搭一根木桿(一根長約12-15英尺,直徑如你手腕粗的樹干),使得這根木桿和地面之間形成30度的角。注意:如果找不到一棵有分杈的樹的話,那麼就用繩子將一根木桿綁在樹幹上。另一種選擇是找到一棵倒下的樹,這棵樹和地面之間正好形成大約30度的角,或者在一個高約3-4英尺的木樁上搭上一根牢固的木桿。
4.把防雨布搭在木桿上。
5.用樹枝、大石塊、帳篷撐桿或木棍牢牢地將防雨布的兩邊固定在地上,使防雨布和地面之間形成45-60度的角。
沙漠/背陰處掩體
沙漠/背陰處掩體通常在很乾燥的環境中使用。它將有助於降低正午時間的溫度,使溫度控制在30-40度。為了避免出太多的汗或者脫水,建造掩體的時間最好選在早晨或晚間。在那樣的時段,把防雨布搭在突出的岩石或者沙丘上,把防雨布展開,使它的另一邊固定到地面上,這樣可以避開層層熱浪。
1.理想的情況是,找到一塊岩石或者沙丘之間的區域,在這片區域之間有18-24英寸的凹地;另一種選擇是挖一個18-24英寸深的塹壕,這個塹壕要足夠大,這樣你才能在它的裡面舒服地躺下。
2.在塹壕挖好之後,在它的四周的任意三邊堆上剛剛挖出來的沙子(為了保證有一個足夠大的通道,移開剩下的那一邊的沙子)。
3.用你的防雨布(或者油布)蓋住塹壕,並且用足夠重的沙子或者岩石把它的邊緣壓住。
4.如果你還有另一塊防雨布(或者油布)的話,把它鋪在第一塊防雨布的上方12-18英寸的地方(通過這樣的分層方式可以更多地降低一點掩體內部的溫度)。
帳篷
·優點:帳篷是一種非常輕便的掩體,它能在各種環境和狀況下為你提供非常好的保護。
·缺點:價格很貴,而且並不總是能隨身攜帶。
寢具
床是非常必要的設備,它能使你免受寒冷之苦,也可以讓你無需忍受堅硬的地面。如果你的身邊沒有專門的睡袋的話,那你可能就要用一些天然的材料來做一張床,這些材料包括乾燥的樹葉、草、蕨類植物、樹枝、苔蘚、香蒲等。為了能在人體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個最好的隔離帶,床的厚度至少要有18英寸。注意:只有在真正的生存困境中我們才建議使用一些天然的材料來做床。
⑦ 胸牆是什麼意思
胸牆的意思如下:
[xiōng qiáng]
為了便於射擊和減少敵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損害﹐在掩體前面和戰壕邊沿用土堆砌起來的矮牆。
網路釋義:
胸牆(breast wall) 位於閘孔上部,處於閘 室胸位的擋水牆。當水閘設計擋水位高於泄流 控制水位且差值較大時,為減小閘門高度,可設置胸牆。
弧形閘門的胸牆 一般置於閘門上游; 平面閘門的胸牆可置 於閘門上游或下游。 胸牆與閘門間設止水 件。胸牆與閘門在閘 室中的位置,決定閘 前水重及墩上荷載的 位置和大小.
因而對 閘室穩定、基底及閘墩應力分布都有影響,應綜合 考慮各項設計要求,通過分析計算來確定。
結構型式分類:
胸牆結構型式常用板式或板梁式。板式胸牆適用於大、中、小型水閘,上薄下厚;板梁式胸牆由板牆、頂梁和底梁組成,常用於大型水閘,可減輕胸牆重量.
高的胸牆還可增設中間橫梁和豎梁。胸牆一般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簡支或固結支承於閘墩上。固結於閘墩的胸牆易因溫度變化或閘墩產生不均勻沉降而產生貫穿性裂縫.
但這種形式能有效地加強閘室的橫向剛度,故適用於軟弱地基上箱框式閘室,上部結構全部剛性連接於閘墩的水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