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竹鶴圖片大全高清圖
擴展閱讀
林志玲圖片男人裝 2025-05-17 02:53:42

竹鶴圖片大全高清圖

發布時間: 2023-02-19 14:06:29

1. 康熙瓷器竹鶴風猴紋飾的含義

竹子寓意是竹報平安,仙鶴寓意是長壽,封侯的寓意是馬上封侯、高官厚祿。

2. 關於鶴配竹子的詩句

對竹思鶴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驥旁邊立,盡是人間第一流。【譯文】:伊水之畔,纖細的竹枝,明凈如玉,在風中搖曳多姿。風呵,就宜是這夜間的風、清涼醒人;露呵,就宜是這秋天的露,晶瑩澄澈。倘若更有仙鶴佇立一旁,那可算得人間第一流的境界。

3. 竹鶴圖的概述

Bian Jingzhao Zhuhetu Zhou
邊景昭《竹鶴圖》軸

4. 大門上的圖案是竹子和仙鶴是什麼意思

大門上的圖案是竹子和仙鶴是什麼意思——鶴報平安。或合抱平安。竹也就是爆竹的意思。

5. 關於鶴的詩句及畫

1.關於鶴的詩句

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鄭谷《鶴》)、「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鶴行走時,細腿高抬,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徐緩而高雅,有一種「紳士」風度,透著陽剛之氣。詩人們寫道:「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劉禹錫《鶴嘆》)、「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韋庄《失鶴》)。

詩人們寫鶴的飛,凌霄直上,翱翔萬里。「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羨鶴》)、「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李嶠《鶴》)、「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鮑照《鶴舞賦》)、「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謝縉《題松竹鶴圖》)、「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杜牧《別鶴》)、「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孟郊《曉鶴》)、「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李紳《憶放鶴》)、「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元稹《和樂天感鶴》)、「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鶴》)、「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鮑照《舞鶴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李紳《憶放鶴》)。

2.描寫鶴的詩句

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鄭谷《鶴》)、「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鶴行走時,細腿高抬,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徐緩而高雅,有一種「紳士」風度,透著陽剛之氣。詩人們寫道:「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劉禹錫《鶴嘆》)、「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韋庄《失鶴》)。

詩人們寫鶴的飛,凌霄直上,翱翔萬里。「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羨鶴》)、「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李嶠《鶴》)、「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鮑照《鶴舞賦》)、「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謝縉《題松竹鶴圖》)、「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杜牧《別鶴》)、「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孟郊《曉鶴》)、「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李紳《憶放鶴》)、「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元稹《和樂天感鶴》)、「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鶴》)、「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鮑照《舞鶴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李紳《憶放鶴》)。

3.關於『鶴』的詩句有哪些

杜甫就有稱贊薛稷畫鶴的詩句:"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

方乾的「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病鶴不梳翎:蘇軾詩句。

唐朝大詩人杜甫「薛公十鶴,皆寫青田真」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

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飢。 陸游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詩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 范成大句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晚唐詩人韋應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

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譚嗣同「古寺雲依鶴,空潭月照龍」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紅樓夢》史湘雲「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劉禹錫《鶴嘆》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白居易《池鶴二首》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鶴》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鮑照《鶴舞賦》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 鄭谷《鶴》

「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 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

「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 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劉禹錫《鶴嘆》

「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 韋庄《失鶴》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張九齡《羨鶴》

「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李嶠《鶴》

「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 鮑照《鶴舞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 謝縉《題松竹鶴圖》

「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 杜牧《別鶴》

「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

「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 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 孟郊《曉鶴》

「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李紳《憶放鶴》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元稹《和樂天感鶴》

「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 杜牧《鶴》

「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 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鮑照《舞鶴賦》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 李紳《憶放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9?9鶴鳴》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周易?9?9中孚》

4.關於『鶴』的詩句有哪些

杜甫就有稱贊薛稷畫鶴的詩句:"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

方乾的「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病鶴不梳翎:蘇軾詩句。

唐朝大詩人杜甫「薛公十鶴,皆寫青田真」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

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飢。 陸游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詩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 范成大句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晚唐詩人韋應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

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譚嗣同「古寺雲依鶴,空潭月照龍」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紅樓夢》史湘雲「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劉禹錫《鶴嘆》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白居易《池鶴二首》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鶴》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鮑照《鶴舞賦》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 鄭谷《鶴》

「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 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

「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 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劉禹錫《鶴嘆》

「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 韋庄《失鶴》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張九齡《羨鶴》

「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李嶠《鶴》

「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 鮑照《鶴舞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 謝縉《題松竹鶴圖》

「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 杜牧《別鶴》

「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

「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 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 孟郊《曉鶴》

「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李紳《憶放鶴》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元稹《和樂天感鶴》

「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 杜牧《鶴》

「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 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鮑照《舞鶴賦》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 李紳《憶放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9?9鶴鳴》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周易?9?9中孚》

5.一句有關鶴的古詩

鶴鳴 詩經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魚潛在淵,或在於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宅萚。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灞上閑居 王昌齡

鴻都有歸客,偃卧滋陽村。

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

空林網夕陽,寒鳥赴荒園。

廓落時得意,懷哉莫與言。

庭前有孤鶴,欲啄常翩翻。

為我銜素書,吊彼顏與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 王昌齡

齋心問易太陽宮,八卦真形一氣中。

仙老言余鶴飛去,玉清壇上雨蒙蒙。

6. 近代哪位畫家畫的百鶴圖

鄧明1949年9月生,上海人。編審,現任上海畫報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上海畫報》主編,上海中國畫院兼職畫師。1986年至1993年間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社長等職。編輯或主持編輯過多種大型叢書及畫冊,榮獲過多種獎項,著有《近現代名家書畫品鑒》等。

鶴成為中國花鳥畫科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不僅在於它形態優美,還億廣土被寄予了較多的人文理想。
古人喻鶴之說甚多。鶴貌喻作清癯閑雅,鶴身喻作隱逸高士,鶴肩喻作仙風道什,鵂胎喻作貴人坐懷,鶴心喻作思緒超邁,鶴舞喻作舞姿翩躚,鶴舉喻作動止飄逸,鶴升喻作文采飛揚,鶴靜喻作閑處散淡,鶴音喻作琴弦動人,鶴會喻作慶壽之聚,鶴算喻作遐齡高年,鶴紋喻作崇爵顯位,鶴篆喻作文字古雅,鶴書喻作招賢告示,鶴天喻作境界邈遠,鶴趣喻作脫俗情態。凡此種種,無不辭意優美,喻義高華。
至於畫鶴,典籍記載最早專工此道並享盛名的畫家當推初唐薛稷[注一],雖畫跡不傳,卻可以從同時略晚李白、杜甫的詩歌一窺薛氏畫鶴的綽約神貌。"薛公十-鶴,盡寫青田,真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杜甫《通泉縣屋後薛少保畫鶴》)。"紫頂煙,丹眸星皎。昂昂佇眙,霍若驚矯。形留座隅,勢出天表。謂長鳴於風霄,終寂水於露曉。凝玩益古,俯察愈妍"(李白《金鄉薛少府廳畫鶴贊》)。可見在花鳥畫開始獨立成科的隋唐時期,鶴便是重要的題材之一,而"盡寫其真"、生動傳神,是評判優劣的寸主要標准。
薛稷的畫鶴技藝在他身後二百年間無人可及,直至五代時期南唐徐熙勺西蜀黃筌的崛起。
徐熙畫筆質朴簡練,黃筌畫筆富麗工巧,分別開創了畫史稱為"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兩大花鳥畫體系,直接導引了花鳥畫在兩宋的鼎盛時期的到來。徐黃皆多產畫家,僅《宣和畫譜》記錄的畫跡就分別達到二百五十九件,三百四十九件。只是鶴畫不多,徐氏為《鶴竹圖》一件,黃氏也不過《竹鶴圖》三件、《六鶴圖》二件、《雙鶴圖》、《獨鶴圖》、《梳翎鶴圖》、《紅蕉下水鶴圖》各一件,總共九件而已,今皆不傳。據說黃筌任職後蜀畫院待詔時,奉詔在偏殿壁上為鶴寫真,作《六鶴圖》,計繪"唳天、警露、啄苔、舞風、梳翎、顧步"情態六種,"精彩更愈於牛",畫成之後,竟被真鶴誤以為同類而相與親近,偏殿由此得名"六鶴殿",其寫實本領之高強可見一斑。
兩宋的畫院制度保證了花鳥畫創作的高度繁榮,高手迭出,佳作累累,連宋徽宗趙佶也畫過《瑞鶴圖》之類以鶴為主要題材的作品。勻凈的石青天空勺祥雲繚繞的樓寧之間翻飛著仙鶴二十,白羽黑翎,仙姿翩翩,顯然已不是一般的寫生之作,而是為趙宋朝廷祈禱於安祥瑞的寓意畫了。

7. 關於竹葉仙鶴的詩句

1.速查關於竹子和鶴的優美詩詞

竹子: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鶴: 瀟湘夜雨·丹頂鶴 綽綽神姿,婷婷仙骨,頭鑲一點硃砂。

清霜素羽潔無瑕。 居淺澤,閑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齊霞。

堪可謂,當今儒雅,絕代風華。 天涯,曾化令威歸去①,何處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卻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舊址;扎龍地③,今日新家。 無奈處,南遷北徙,不比臘梅花! 七律 題丹頂鶴 雪羽朱冠蘆盪間,百禽誰享壽千年? 臨池顧影翩翩舞,迎日騰雲款款翻。

清唳一聲傳廣宇,昂身獨立待群仙。 寒林尋覓丹砂頂,驚露凌風萬里天。

浪淘沙 丹頂鶴 晚照落汀間, 鶴舞金灘。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頂女媧輕一點, 可鑒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無鉛。

知音三兩伴余年。 踏月銜雲飛去也, 天外飛仙。

2.速查關於竹子和鶴的優美詩詞

竹子: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鶴:

瀟湘夜雨·丹頂鶴

綽綽神姿,婷婷仙骨,頭鑲一點硃砂。

清霜素羽潔無瑕。

居淺澤,閑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齊霞。

堪可謂,當今儒雅,絕代風華。

天涯,曾化令威歸去①,何處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卻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舊址;扎龍地③,今日新家。

無奈處,南遷北徙,不比臘梅花!

七律 題丹頂鶴

雪羽朱冠蘆盪間,百禽誰享壽千年?

臨池顧影翩翩舞,迎日騰雲款款翻。

清唳一聲傳廣宇,昂身獨立待群仙。

寒林尋覓丹砂頂,驚露凌風萬里天。

浪淘沙 丹頂鶴

晚照落汀間,

鶴舞金灘。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頂女媧輕一點,

可鑒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無鉛。

知音三兩伴余年。

踏月銜雲飛去也,

天外飛仙。

3.【速查關於竹子和鶴的優美詩詞】

竹子: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鶴:瀟湘夜雨·丹頂鶴 綽綽神姿,婷婷仙骨,頭鑲一點硃砂. 清霜素羽潔無瑕. 居淺澤,閑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齊霞. 堪可謂,當今儒雅,絕代風華. 天涯,曾化令威歸去①,何處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卻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舊址;扎龍地③,今日新家. 無奈處,南遷北徙,不比臘梅花! 七律 題丹頂鶴 雪羽朱冠蘆盪間,百禽誰享壽千年? 臨池顧影翩翩舞,迎日騰雲款款翻. 清唳一聲傳廣宇,昂身獨立待群仙. 寒林尋覓丹砂頂,驚露凌風萬里天. 浪淘沙 丹頂鶴 晚照落汀間, 鶴舞金灘.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頂女媧輕一點, 可鑒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無鉛. 知音三兩伴余年. 踏月銜雲飛去也, 天外飛仙.。

4.速查關於竹子和鶴的優美詩詞

竹子: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鶴:

瀟湘夜雨·丹頂鶴

綽綽神姿,婷婷仙骨,頭鑲一點硃砂。

清霜素羽潔無瑕。

居淺澤,閑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齊霞。

堪可謂,當今儒雅,絕代風華。

天涯,曾化令威歸去①,何處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卻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舊址;扎龍地③,今日新家。

無奈處,南遷北徙,不比臘梅花!

七律 題丹頂鶴

雪羽朱冠蘆盪間,百禽誰享壽千年?

臨池顧影翩翩舞,迎日騰雲款款翻。

清唳一聲傳廣宇,昂身獨立待群仙。

寒林尋覓丹砂頂,驚露凌風萬里天。

浪淘沙 丹頂鶴

晚照落汀間,

鶴舞金灘。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頂女媧輕一點,

可鑒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無鉛。

知音三兩伴余年。

踏月銜雲飛去也,

天外飛仙。

5.關於竹松梅的詩句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台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竹子 (哲理詩) 泥土裡, 收集拼搏的語言。 憋不住, 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 既虛心又委婉。 做一次總結, 繼續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雲, 和太陽把理想暢談。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琅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嬋娟,翠涌青圍別有天。

兩兩三三荷鋤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清.王慕蘭《石門竹枝詞》 養竹歌為周庄吳逵子道賦 華幼武 高軒公子良不俗,不種奇花種修竹。

奇花照眼一時紅, 修竹虛心萬年綠。春雷擊地新筍生,龍角森森那忍觸。

自鋤暖土厚栽培,手挈銀瓶細澆沃。深根掃除螻蟻窟, 香葉終期鳳凰宿。

日使沾濡雨露恩,歲寒且憚冰霜酷。 猗猗繞戶矗琅干,還舞連煙比淇澳。

招搖皓月金瑣碎, 勾引清風生戛玉。炎天展簟卧蒼雪,春日聽鶯泛 。

可能一日暫相忘,坐對此君看不足。君不見白樂天, 重言養竹如養賢。

又不見東坡詩,無竹士俗不可醫。 君今有竹善培養,會看直指青雲上。

翠濤軒 呂誠 五月二十八日重過翠濤軒,清坐終日,薄暮而歸, 賦此蓋書所見也,翠濤為竹而得名,余不能辭矣。 幽人愛竹不吃筍,養得修篁個個長。

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萬枝風自涼。 蒼雪逼人時展簟,翠濤驚夢午移床。

涓涓清潤烏皮幾,楚楚高攙薜荔牆。 密影掃階敷瑣碎,餘音拂水度笙璜。

孫枝迸地渾疑占,老節凌霜色更蒼。 三徑旋開真得計,七賢避世故佯狂。

因懷梅友稱三絕,卻笑荷花似六郎。 白鶴歸時雲動盪,青鸞嘯處夜微茫。

對之可使食無肉,衰矣空慚鬢有霜。 隱幾無心開卷帙,卷簾隨意炷爐香。

日中見斗瞻霄漢,月下吹簫引鳳凰。 物外襟懷差可共,閑中滋味淡相忘。

不尋酒伴雞豚社,誤落詩名錦綉坊。 時復開樽排合匝,每憐學子走 。

興來坐久無聊賴,老去頻過也不妨。 他日成材惟漢簡,於今觸目盡琳琅。

振衣散策歸來後,江路迢迢又夕陽。 題朱九齡翠筠軒 許恕 有腳不踏東華塵,有眼不看長安春。

然天地至清氣,多在叢篁流水濱。 軒名翠筠俯空谷,個個梢長如玉立。

一秋明月照瀟湘,六月涼風灑淇澳。 軒中之人清且閑,心不在乎山水間。

左圖右使移白日,四檐環佩聲珊珊。 不可一日無君子,澹然風致頗相似。

翠實常分丹風雛,籜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靜者徒,愛看黃岩煙雨圖。

擬約嵩溪聽蕭瑟,醉來踏遍青珊瑚。 對竹 黃庚 門對南鄰竹,青青玉萬竿。

雖然無地種,且得隔籬看。 露葉晴猶濕,風枝夏亦寒。

但教休翦伐,何用報平安。 居竹軒 倪瓚 翠竹如雲江木春,結茅依竹住江濱。

階前迸筍從侵逕, 雨後垂陰欲覆鄰。映葉黃鸝還自語,傍人白鶴亦能馴。

遙知靜者忘聲色,滿屋清風未覺貧。 碧筒飲 張雨 采綠誰持作羽觴,竹林人共晚樽涼。

玉莖沁露心微苦, 翠蓋擎雲手亦香。飲水龜藏蓮葉小,吸川鯨恨藕絲長。

傾壺誤展林郎袖,笑絕耶溪窈窕娘。 種竹 洪希文 移得霜根趁雨栽,牆陰踏破一方苔。

甫能引汝清風到, 未暇招渠俗子來。猿訝便立書案立,鶴之早避釣船回。

不妨更了歲寒計,早晚栽松兼種梅。 盆竹 釋善住 瓦缶不多土,娟娟枝葉繁。

豈知幺鳳尾,元是古龍孫。 蒼雪灑禪榻,細香浮酒樽。

王猷來此見,應亦為消魂。 養竹成大林 謝應芳 養竹成大林,頻年竹生孫。

美竹非不多,惡竹亦已繁。群奴為洗之, 往哉聆我言。

美者慎勿傷,去惡必去根。勿虞爾斧缺,勿憚爾力煩。

宿莽盪無余,清風仍滿園。 題崔原亨竹深處 成廷圭 余家有竹數竿,人號之居竹軒,原亨城西時則有竹亦數竿, 人號之竹深處,余與崔君通家來往,所好相同,故及之。

居竹軒中亦自寬,不愁無地著琅干。文公胸次空千畝, 李侗門前只一竿。

天與老夫醫惡俗,日憑童子報平安。 崔家別墅尤高致,遲子歸來守歲寒。

雪竹山房 貢性之 此君節操獨凌寒,冰雪叢中更耐看。簾幕影迷金瑣碎, 佩環聲動玉闌干。

只疑玄圃翻瓊樹,錯訝。

6.描寫竹子的詩句(4句)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餘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8. 竹子、鶴、魚代表什麼意思

竹子
正直虛心 因為竹的枝幹很直,而且中空 鶴:寓意延年益壽 魚和余的音一樣,所以魚代表多的意思,比如年年有餘,就是說財富多,每年都過得很好,到過年時財富還有很多剩餘的意思。

9. 寫意花鳥畫的歷史畫派

五代黃筌、徐熙並起,漸成兩大系統,以後繼續衍生。明代花鳥畫演變成四大系統,一為邊景昭、呂紀的黃氏體,二為林良、徐渭的大寫意體,三為陳淳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體,四為周之冕的勾花點葉兼工寫體。《國朝畫征録》卷下則把花鳥畫歸納為三派,稱「花鳥有三派:一為勾染,一為沒骨,一為寫意。勾染,黃筌法也;沒骨,徐熙法也。後世多學黃筌,若元趙子昂、王若水,明呂紀,最稱好手;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謂勾花點葉是也。……其寫意一派,宋時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獨擅其勝,其後石田、白陽輩,略得其意,若其全體之妙,非大有力者學之必敗」(李來源、林木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40頁)。
五代黃筌、徐熙兩大系統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的重要的畫派衍生。明代花鳥畫的四大系統,亦是考察中國花鳥畫派衍生之變的重要窗口。邊景昭,字文進,博學能詩,擅畫花鳥,繼承兩宋院體工筆重彩的傳統,作品妍麗堂皇,精細工緻,韓昂《圖繪寶鑒續編》稱其作品「不但勾勒有筆,其用墨無不合宜」。傳世之作有《竹鶴圖軸》、《竹鶴雙清圖軸》(與王紱合作)、《杏竹春禽圖軸》、《三友百禽圖軸》等。上海博物館藏《杏竹春禽圖軸》以杏花竹報春訊,以春禽寄春意,滿目春光,生機勃勃。呂紀畫花鳥畫十分出色,他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敷色絢爛,為明代院體花鳥畫家代表之一。上海博物館藏其《浴鳧圖軸》作品,很好地處理了浴鳧與流水的關系,構圖大膽,筆墨流暢,設色雅淡,氣息清和,體現了明代花鳥畫家的嫻熟技法和時空營造能力。林良的花鳥畫注重寫意,墨氣豪放,對於文人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建樹,具有啟迪意義。他擅畫水墨花鳥,上海博物館藏其《雙鷹圖軸》,氣勢磅礴,鷹目炯炯,枝葉穿插,墨色淋漓,反映了明代院體畫之十足神采。徐渭的大寫意體用筆簡練,不求像物,重在寫其意趣性情,故稱「寫意」。他的畫較之以前的減筆寫意畫更為簡約概括,放逸豁達,故謂「大寫意」。徐渭十分推崇陳淳、謝時臣、陳鶴。他關注陳淳的寫意花鳥之道,曾跋《陳白陽卷》曰:「陳道復花卉豪一世。」在《徐文長文集?書謝叟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中贊賞謝時臣的山水勁筆多墨,稱「吳中畫多惜墨,謝老用墨頗多,其鄉訝之」。而對陳鶴的水墨花卉則嘆之「滃然而雲,瑩然而雨,炫炫然而露也,殆所謂陶之變耶」。(明徐渭《徐文長文集·書陳山人九皋氏三卉後》)徐渭的作品題材囊括花卉、草木、瓜果、魚蟲、走獸、山水和人物,尤以花卉著名。上海博物館藏其《花果圖卷》用筆放縱,水墨酣暢,詩畫並茂,畫壇稱頌。上海博物館所藏《牡丹蕉石圖軸》、《擬鳶卷》,台灣故宮博物院所藏《墨竹卷》、《寫生圖卷》,南京博物院所藏《雜花圖卷》,故宮博物院所藏《墨花十二段圖卷》、《四時花卉卷》、《墨花九段卷》,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雜花捲》,雲南省博物館所藏《水墨花卉卷》等,都是難得的傳世之作,從中足見徐渭大寫意的精彩筆墨。陳淳,字道復,他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在畫壇佔有重要地位。他於晚年創作的花卉長卷頗有特色,有時以四季為序,有時時空交叉,頗見水墨組合的視覺沖擊力。上海博物館所藏《墨花十二種圖卷》,畫了梅花、蘭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態各異,繁花爛漫,寫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館所藏《花果圖卷》、《山茶水仙圖》、《花卉圖冊》等也屬陳淳水墨華章,令人駐足。其實,說陳淳的花鳥畫貴於簡筆水墨淡彩的小寫意,這只是注重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的飛躍而言,實際上陳淳在晚年的花鳥佳作中已呈現潑墨大寫意的體貌。徐渭的大寫意筆墨就得益於陳淳。世稱「青藤白陽」,其實青藤亦源於白陽。論及周之冕的勾花葉兼工寫作品,也是探索明代畫派衍生之變的必然落筆之處。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源於孫隆、沈周和陳淳之法,他是集大成而用之,推陳而出新。王世貞曾對明代中期三位寫意畫家陳淳、陸治和周之冕作了評價,所謂「道復(陳淳)妙而不真,叔平(陸治)真而不妙,周之冕撮二子之長」。南京博物院藏《桂子圖》和故宮博物院藏《花卉圖卷》都是周之冕的代表作。上海博物館藏周之冕《花鳥圖冊》的花鳥傳神,「勾花點葉」,寫意中兼工筆,墨韻中見色彩,從中可以洞察明代畫派衍生的脈胳。
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史上,盡管畫派林立,技法有異,可是在注重寫生這一點上,卻形成共識,綿延後續。宋徽宗趙佶重花鳥寫生,流傳諸多佚事。他要求畫月季花和牡丹花時仔細觀察,能畫出不同時間的變化。一次,眾畫家寫生孔雀,只重生動富麗,畫孔雀升墩為先舉右腳。趙佶告知需細心體察,發現孔雀升高時必定先舉左腳,被傳為畫壇佳話。趙佶重視寫生,使創作極受裨益,他的作品被鄧椿譽為「妙體眾形,兼備六法」。上海博物館藏趙佶《柳鴉蘆雁圖卷》,盡得高雅之氣,柳葉低垂,吟鴉自在,蘆雁嬉水,一派休閑清景。其中神韻之妙,不能說和平時重寫生、察細微無關。元代水墨寫生畫的高手當推陳琳、王淵和張中。陳琳藉助寫生,突破了傳統工筆重彩畫技法,以水墨淡彩法描繪物象,形成了富有藝術個性的勾、刷、點、染之法,造型嚴謹,筆簡意高,其《溪鳧圖軸》為花鳥畫史論所褒揚。王淵從寫生中得清淡之氣,其佳作《花竹集禽圖》和《花竹錦雞圖》對後世影響很大。張中在當時被人稱為「寫生第一」,採用水墨暈染,深得文人寫意之神韻,上海博物館藏其《芙蓉鴛鴦圖》,出筆清新典雅,鴛鴦與水極富動勢,堪稱從寫生中贏得生機。陳淳繪畫也看重寫生,其《漫興花卉圖冊》自跋中曰:「古人寫生自馬遠、徐熙而下,皆用精緻設色,紅白青綠必求肖似物物之形,無纖毫遺者,蓋真得其法矣。」他還談到少年時就「有心於此,既而想造化生物萬有不同,而同類者又秉賦不齊而形體亦異」。周之冕則善於觀察禽鳥生活動態,落筆皆有生意。其繪畫成就自然得寫生之妙。清代任頤的畫風清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視寫生,善於捕捉生活感受。平時他留意觀察花鳥、家畜,往往聚精會神,十分專一。有一次他爬出天窗,翻到屋頂上細察貓兒打架,全神貫注勾畫速寫,客人來了,不知其去處,最後竟在屋頂上見到他。上海博物館藏任頤《花鳥冊》極富生氣,實是其對物象感受的筆墨定格。當然,古人之所謂寫生,有異於今天西畫中的寫生。「天地間,物物有一種生意」(祝允明語),生和意密不可分,寫生和寫意難以分離。不言而喻,寫生就是寫物之生氣、生意。寫生之法推動中國花鳥畫生機勃發、綿延發展。

10. 玉石上雕刻鹿 鶴 竹子的玉器代表什麼寓意

鶴代表長壽仙禽,也叫鶴鹿同春,竹子一樣代表了生命的長春,韌性,竹子也是君子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