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特別好,為什麼不再建造一座
位於長江中游的三峽地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果使用的話,肯定會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好處。當時水利工作者已經注意到這條重要的“黃金水道”,並從1931年長江幾次大洪水的教訓中,體會到一種以利征害的思想。
⑵ 06年花費2000億建造的「三峽大壩」,如今過去14年,收回成本了嗎
前些年,一張圖片將已經運行十年,且早已收回成本的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大壩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這張疑似谷歌衛星圖的照片上顯示三峽大壩有明顯的扭出狀態,十分令人恐懼,但圖片看上去似乎是多張照片拼接在一起形成的,面對這則謠言,三峽集團迅速回應,三峽大壩的建築物工作狀態沒有任何問題,工程也是安全的,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則是拿出了衛星圖像來進行辟謠,三峽大壩一切正常。
水力發電有其天然的優勢,不消耗任何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性的氣體,在清潔程度上可謂大大領先於其他發電手段,僅僅是18年一年的發電量,就為國家節約了將近4億噸的煤炭。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截止到2018年,三峽大壩的發電量累計超過了1.2萬億千瓦時,按照現在的電費0.25元/千瓦時來計算的計劃,這些年來的收入已經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相比於最初的投入成本,我們已經回本了,而且這只是發電量的收入,三峽大壩作為兼具多種功能的開發項目,如果將每年的其他項收入算在內的話,將會是一筆更加可觀的利潤。
每年三峽大壩僅僅靠著電的輸出就能凈賺兩三百億,這個數字在普通人眼中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而且最初三峽工程的研究人員林一山說過:「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如此巨大的水量,比作了煤和油,完全不誇張。
除了發電,三峽大壩作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旅遊業也為三峽大壩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此外航運、養殖等等十大收益途徑也創造了不菲的利潤。
現在,三峽大壩已經是中國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了,不光能夠供給電力,還能夠防洪、航運,在許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三峽大壩的成本早已收回,而且三峽大壩對於中國社會經濟的騰飛以及世界水利工程事業的發展都起著里程碑式的作用。
⑶ 三峽大壩在什麼地方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相關信息:
經國家防總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
三峽水電站大壩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長2335米,靜態投資1352.66億人民幣[1],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2012年7月4日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⑷ 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大
三峽大壩全長約2308m,壩高185米。
⑸ 關於三峽大壩的資料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5)中國三峽大壩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三峽工程大壩壩址選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上游約40千米處。長江水運可直達壩區。工程開工後,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長約28千米的准一級專用公路及壩下游4千米處的跨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還修建了一批壩區碼頭。壩區已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
長江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工程施工總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個階段進行,到2009年工程已全部完工。
⑹ 中國有哪三大壩
有三峽大壩、龍羊峽水電站、丹江口大壩。
一、三峽大壩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
二、龍羊峽水電站
人稱黃河「龍頭」電站。黃河上游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上距黃河發源地1684公里,下至黃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黃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級電站。
三、丹江口大壩
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的丹江口水庫,水域橫跨鄂、豫兩省,水質常年穩定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以上,水質優良,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也是農夫山泉飲用水水源,被譽為"亞洲天池",是僅次於三峽水庫的亞洲第二大人工淡水湖。
(6)中國三峽大壩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一、水利工程特點
①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單項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區內各項水利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工程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單項水利工程自身往往是綜合性的,各服務目標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矛盾。
③工作條件復雜。水利工程中各種水工建築物都是在難以確切把握的氣象、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下進行施工和運行的,它們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滲透力、沖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條件較其他建築物更為復雜。
④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隨機性,根據每年水文狀況不同而效益不同,農田水利工程還與氣象條件的變化有密切聯系。影響面廣。
⑤水利工程一般規模大,技術復雜,工期較長,投資多,興建時必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有關標准進行。
二、三峽大壩變形潰堤在即?回應:工程運行安全可靠
一條關於「三峽大壩已經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近日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三峽集團方面對此回應稱,三峽樞紐運行以來的監測資料表明,各建築物工作性態正常,工程運行安全可靠。
三峽樞紐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水電站廠房、通航建築物、茅坪溪防護大壩和右岸地下電站等建築物。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大壩軸線全長2309.5米,基岩為前震旦紀閃雲斜長花崗岩。
相關媒體核實發現,「三峽大壩變形」的衛星地圖拍攝於2018年2月23日,由谷歌公司通過其商業合作夥伴的一顆民用衛星拍攝,而谷歌地圖在2018年9月拍攝的另一張圖片則顯示三峽一切正常。
⑺ 我國的三峽大壩,牢固性到底有多可靠
我國三峽大壩牢固性是非常可靠的,如下:
一、三峽大壩的結構三峽大壩採用的是重力壩的結構,這種結構主要就是利用三峽大壩的重力來抵擋水壓。所以說三峽大壩並不是依靠它的外形和使用的原材料來抵抗的。在建造三峽大壩的時候,當時光是混凝土就使用了兩千多萬噸,鋼筋也使用了幾十萬噸,所以說三峽大壩的抵禦力是非常強的,就算三峽大壩遇到了武器攻擊也沒在怕的。
三峽大壩在儲備這么多的水也依然牢固,而且還可以給長江下游的城市爭取更多的時間撤離,讓長江下游的城市不會因為突然的暴雨而出現洪災,但是如果當三峽大壩也無法承受的水量需要泄洪的時候,長江下游就無法倖免了,這個時候三峽大壩只能夠盡其所能為它們爭取更多的時間撤離,這樣才不造成太多的人員傷亡。
⑻ 長江三峽水壩有多高
長江三峽水壩的壩頂高程185米。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經國家防總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
(8)中國三峽大壩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建設意義
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在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長達600公里的水庫,採取分期蓄水,成為世界罕見的新景觀。
工程竣工後,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可充分發揮其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作用,並將顯著改善長江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
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⑼ 三峽大壩在哪個省的哪個市
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