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顯微鏡光圈 = =
在載物台的背面(下面),轉動就可以調光圈的大小。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使用顯微鏡時,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移動玻片,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視野范圍內。(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調整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1)光圈在顯微鏡的什麼位置要圖片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使用
1、利用自然光源鏡檢時,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採用直射陽光;利用人工光源時,宜用日光燈的光源。
2、鏡檢時身體要正對實習台,採取端正的姿態,兩眼自然張開,左眼觀察標本,右眼觀察記錄及繪圖,同時左手調節焦距,使物象清晰並移動標本視野。右手記錄、繪圖。
3、鏡檢時載物台不可傾斜,因為當載物台傾斜時,液體或油易流出,既損壞了標本,又污染載物台,也影響檢查結果。
4、鏡檢時應將標本按一定方向移動視野,直至整個標本觀察完畢,以便不漏檢,不重復。
『貳』 顯微鏡的光圈 在哪裡
顯微鏡的光圈在遮光器上。
在顯微鏡的載物台下邊,
有一個可以轉動的圓盤,
這就是遮光器,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圓孔,
這就是光圈。根據光線強弱,
選擇不同大小的光圈。
有的顯微鏡光圈是可連續調整的,
通常是自帶光源的顯微,。
『叄』 顯微鏡上的光圈是什麼有什麼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有什麼區別
顯微鏡上的光圈是在載物台背面上的孔,轉動就可以調光圈的大小,調節光進入顯微鏡的多少,也就是觀察細胞時亮度的調節。
大光圈是能讓更多的廣透過顯微鏡,在光線比較暗的時候用。小光圈是在比較亮的地方,或者看細胞中深色細胞器時用的,目的是減少光線。
(3)光圈在顯微鏡的什麼位置要圖片擴展閱讀:
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台的邊緣,應放在距邊緣10cm處,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葯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台,如果沾污應立即用擦鏡紙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7、使用完畢後,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
『肆』 請指出生物顯微鏡光圈的具體位置,最好附圖,謝謝謝謝!!!!!!!
就在圖中紅線標注的地方,從下面往上看那裡面可以看清,有幾個大小不同的通光孔,即光圈
『伍』 顯微鏡的光圈是哪兒……
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也有的是幾個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