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區分胸和脅的正確位置示意圖
胸在肋的上方。
胸部的上界為頸部下界,下界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為三角肌前後緣,是人體第二大體腔局部。該局部分為胸腔和胸腔內容兩部;胸腔又分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後線又分為前、側和後壁,其中後壁稱背部屬脊柱區內容;胸腔內容又分為中間的縱隔和兩側的肺及胸膜。
肋骨在胸背組成胸廓,左右各12根,第十一肋只與胸椎連接,稱作浮肋,第十二肋一點點長,稱作假肋。第八、九、十肋只與第七肋連接,第七肋再與胸骨連接,稱作肋弓。
(1)縱隔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肋骨的結構特點:
人體肋骨12對,左右對稱,後端與胸椎相關節,前端僅第1-7肋借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第8-12肋稱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離,又稱浮肋。
屬扁骨,左右各12條,後端皆與胸椎相連,上五條前端與胸骨相連;中五條前端融合成一條而連於胸骨;下二條前端游離,合而構成胸廓。
B. 縱膈在什麼位置
縱膈是左右縱膈胸膜及其間所夾的器官和組織的總稱,其間有心臟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等。其前界為胸骨,後界為脊柱胸段,兩側是縱膈胸膜,向上達胸廓上口,向下抵膈。成人縱膈的位置略偏左側,下部較上部寬大。通常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下緣的假想平面,將縱膈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下縱隔又以心包為界,分為前縱膈、中縱膈、後縱隔3部分。前縱隔為胸骨和心包之間的狹窄區域;後縱隔位於心包與脊柱之間;中縱膈即心包所在的位置。
C. 人體的結構圖上有哪些部位名稱
1、頭通常包括腦、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這些器官都支撐著各種感官功能,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有些非常低等的動物可能沒有頭部,但多數兩側對稱動物都有頭。現在也有「領導,代表」之意。
2、頸部的上界為下頜骨下緣、下頜支後緣、乳突和枕外隆突的連線,下界即胸骨上緣、鎖骨、肩峰和第七頸椎棘突間的連線。該局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分為前方的固有頸部和後方的項部;固有頸部以胸鎖乳突肌為界,區分為頸前區,頸外側區及胸鎖乳突肌區。
3、胸的上界為頸部下界,下界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為三角肌前後緣,是人體第二大體腔局部。該局部分為胸腔和胸腔內容兩部;胸腔又分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後線又分為前、側和後壁,其中後壁稱背部屬脊柱區內容;胸腔內容又分為中間的縱隔和兩側的肺及胸膜。
4、脊椎一般指脊柱。小孩剛出生的脊椎數量是32-33,成人脊柱由26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剛出生時5塊)、尾椎1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
5、手, 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隻手有五隻手指,包括有三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
D. 心臟在哪個位置圖片
您好!從解剖位置來說心臟位於中縱隔的心包內,約2/3在正中線左側;胸骨體和2-6肋軟骨後方以及第5-8胸椎前方。可以把圖片放大點看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E. 縱隔在肺什麼位置,請畫示意圖
兩側胸廓對稱,縱隔居中。
縱膈是左右縱膈胸膜及其間所夾的器官和組織的總稱。它不是器官,而是一個解剖的區域。縱膈位於雙側胸腔之間,胸骨之後,其前界為胸骨,後界為脊柱胸段,兩側是縱膈胸膜,上為頸部入口,下達膈肌。
為了便於診斷和治療,人為地將它分為上下前後四個區域。在這個區域里有心臟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等,所以它是重要生命器官的所在地。
縱膈里的組織器官多,因而可發生多種多樣的腫瘤,即使腫瘤很小也會引起循環、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5)縱隔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解剖學常用的縱隔四分法:
該方法是在胸骨角水平面將縱隔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下縱隔又以心包為界,分為前、中、後縱隔。
上縱隔胸骨角平面以上的縱隔部分。其上界為胸廓上口,下界為胸骨角至第四胸椎體下緣的平面,前方為胸骨柄,後方為第1-4胸椎體。上縱隔內自前向後有胸腺、左和右頭臂靜脈、上腔靜脈、膈神經、迷走神經、喉返神經、主動脈弓及其三大分支及其後方的氣管、食管、胸導管等。
下縱隔胸骨角平面以下的縱隔部分。上界為上縱隔的下界,下界是膈,左、右側為縱隔胸膜。下縱隔分3部,心包前方與胸骨體之間為前縱隔,心包連同其包裹的心臟所在部位為中縱隔,心包後方與脊椎胸段之間為後縱隔。
F. 縱隔的名詞解釋
縱隔是左右縱隔胸膜之間的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的總稱。縱隔呈矢狀位,位於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寬,前短後長。縱隔的前界為胸骨,後界為脊柱,兩側為縱隔胸膜,上界為胸廓上口,下界為膈。
正常情況下,縱隔位置較固定。一側發生氣胸時,縱隔向對側移位。
上縱隔胸骨角平面以上的縱隔部分。其上界為胸廓上口,下界為胸骨角至第四胸椎體下緣的平面,前方為胸骨柄,後方為第1-4胸椎體。上縱隔內自前向後有胸腺、左和右頭臂靜脈、上腔靜脈、膈神經、迷走神經、喉返神經、主動脈弓及其三大分支及其後方的氣管、食管、胸導管等。
下縱隔胸骨角平面以下的縱隔部分。上界為上縱隔的下界,下界是膈,左、右側為縱隔胸膜。下縱隔分3部,心包前方與胸骨體之間為前縱隔,心包連同其包裹的心臟所在部位為中縱隔,心包後方與脊椎胸段之間為後縱隔。
(6)縱隔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全部甲狀腺均位於胸腔內或腺體最大徑的位置為胸骨柄、後為第一胸椎體處,側為第一肋骨。在 X射線上顯示為胸腔入口以下的部位。胸內甲狀腺腫多因頸部甲狀腺的下極、峽部的腺瘤或結節,因重力作用、頸部的屈伸、吞咽活動以及胸腔內負壓的作用逐漸沿椎體前筋膜之前、氣管前筋膜之後,下降至縱隔內。
因主動脈在上縱隔左側,所以下墜的甲狀腺多在右側,位於氣管前頸動脈鞘、無名靜脈及上腔靜脈之前,少數位於食管前後;有時亦可位於左上縱隔,將氣管推向右側;另一種是比較少見的胚胎發育異常,即迷走異位甲狀腺。
在胚胎期甲狀腺、甲狀旁腺均來自第3、4鰓弓(在鰓弓、鰓裂的內側)與心包大血管相鄰,若發育異常,異位迷走甲狀腺可與心包、大血管共同由頸部下降到胸腔內,位於上、下縱隔。若在上縱隔有纖維帶與頸部甲狀腺相連。有時可位於胸骨的後方或下方,氣管、食管後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