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耳膜是什麼樣子 多厚
耳膜系橢圓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位於外耳道底,作為外耳與中耳的分界。鼓膜大部附於顳骨鼓部的鼓溝內,上方一小部分附於鱗部。附於鼓溝的部分較堅實,叫緊張部;附於鱗部的部分薄而松,叫鬆弛部。鼓膜向內凹陷,凹陷的尖部叫鼓膜臍。
鼓膜位置傾斜,與頭部的矢狀面及水平面各成45度角,故外表面呈向前、向下、向外的位置。嬰兒的鼓膜傾斜尤甚、幾成水平位置。鼓膜外層與外耳道皮膚連續,內層與鼓室粘膜延續,中夾纖維組織。鬆弛部無纖維組織,是鼓膜的薄弱處,故常因中耳炎或外傷在此處穿孔。
非化膿性中耳炎以成人較多見,兒童患者常未被注意延誤診斷,轉為慢性。其病因多為咽鼓管阻塞或感染,臨床上常見耳鳴、耳悶、傳音性聾,重者眩暈、出現混合性聾,鼓膜內陷;積液粘稠者常不能穿刺抽出。應加強身體鍛煉、防止感冒,及時去除病因,葯物治療和去醫院進行咽鼓管吹張法和對積液處理。
B. 耳膜穿孔圖片
耳鼓穿孔建議及時到首大檢查穿孔程度和有無炎症等。一般治療及時慢慢能癒合。
C. 什麼是耳膜穿孔
耳膜又稱鼓膜,主要用於傳導聲音,通過有效震動將聲音傳至內耳。耳膜穿孔是指耳膜出現類似洞狀小孔,影響耳膜完整性,影響患者聽力,如患者穿孔較小且位置不重要,對患者聽力不會產生明顯影響。部分患者耳膜穿孔表現為耳悶、耳鳴等症狀,患者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D. 耳膜穿孔有什麼表現
耳膜穿孔的症狀是非常多的,比如全身發熱、惡寒、乏力、耳聾、耳鳴等,如果耳膜穿孔不嚴重,那麼也是無需擔心的,不會有什麼症狀出現,而且它還是可以自愈的。建議平時細心觀察身體的症狀,然後及早的做檢查,以免病情會加重,對身體影響會更大。
鼓膜又稱耳膜,為一橢圓形半透明狀薄膜,由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構成,位於中耳鼓室與外耳道交界處,構成鼓室的外側壁,由其將外耳道和中耳腔進行分隔,很多人因為耳膜穿孔沒及早的發現,從而耽誤了治療。那麼,耳膜穿孔有什麼症狀?
耳膜穿孔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中耳炎長久不治導致的這種疾病,還有一部分患者是因為外力因素導致的,這種疾病出現之後就會發現一些明顯的症狀,根據這些症狀就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療效才會比較好。
全身症狀
這些症狀一般都是在耳膜穿孔之前發生,主要症狀就是全身發熱、惡寒、乏力等,如果是孩子患有了這種疾病,可能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而且在耳膜穿孔之前,患者的耳朵深部還會出現刺痛的感覺,這種疼痛的感覺還會放射到額部以及牙齒部位。一般這種症狀等到耳膜穿孔或者是切開處理之後,疼痛症狀會得到減輕,全身的症狀也會得到改善。
耳聾、耳鳴
在剛開始的時候患者會感覺總是有耳悶的感覺,然後聽力就會下降,這種症狀出現的同時還會伴隨著耳鳴的症狀,在這個時候聽力會從正常變成重度,還會出現耳痛,數個小時之後耳朵會有液體滲出,耳痛的症狀會有所減輕,可是還伴隨著耳鳴的症狀。而且有一些患者在起初到時候,鼓膜會出現充血,之後鼓膜內線,會有點狀 出血,這個時候是比較容易引發感覺神經性耳聾的。
耳膜穿孔這種症狀一般都是可以通過肉眼看到的,比較小,如果是因為外傷造成的,一般在一個月之內就可以痊癒,注意不要讓患處沾染上水,避免出現感染發炎的情況。
E. 很多人耳廓前面的小孔到底是什麼
耳前瘺管?耳前竇?
很多人耳廓上一側或兩側有一個小孔。這個小孔是什麼?有什麼用嗎?
為了便於表述,我們先來看看耳廓各個部位的名稱。
腮裂竇(瘺)位於耳廓後下方或頸部,其排出物常為土黃色,頗有「米糠」的樣子。因而,才有「後倉藏糠」之說吧。
至於,「聰明孔」之類的說法,不過是不知其然,然後胡說強過木說的自我安慰或者美好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