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是從哪兒來的示意圖
1、地球上的水來源於宇宙中的塵埃。宇宙塵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裡面含有氧元素。塵埃在宇宙中穿行,會遇到太陽風。
(1)地表水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下水來源有滲入說、凝結說、沉積說、初生說、內生說5種。
1、滲入說。公元前1世紀由古羅馬建築師M.V.波利奧提出。認為地下水是由雨水和雪水滲入地下形成的。這一假說在中世紀廣為盛行,並且在很長時期內占著統治地位。
2、凝結說。公元前4世紀由古希臘人提出。在19世紀末又為奧地利工程師O.福爾格大力提倡。認為地下水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結而成的。事實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地下水,除乾旱區在地下水形成中佔有一定地位外,廣大的濕潤地區即使有凝結水也僅佔地下水總量中的很小部分。
3、沉積說。這是人們在地下深處普遍發現高溫鹵水存在以後,在20世紀初提出。沉積說的主要內容是地下水與含水岩石同時形成於沉積盆地中,兩者的年齡一致,並把這種水命名為沉積水(同生水)。
4、初生說。1902年由奧地利地質學家E.修斯提出。認為初生水來自岩漿源的分異作用,初生水的基本標志是高溫、溶解有特殊的與岩漿有關的化學成分,如氯、二氧化硅、硫、硼、磷、砷等,這些組分大部不可能從沉積岩的溶解作用中取得。
5、內生說。由前蘇聯水文地質學家Г.Н.卡明斯基提出。認為凡是早於滲入循環(水文循環)與沉積循環(地質循環)生成的地下水均可命名為內生水,它主要由岩漿及變質(由地球內力作用引起岩石的改造與變化)起源的水、汽組成。
❷ 什麼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指存在於地殼表面,暴露於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包氣帶是指位於地球表面以下、潛水面以上的地質介質)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於地殼岩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
地下水的總體特徵
①流動較慢.水質參數變化慢,一旦污染很難恢復;
②埋藏深度不同,溫度變化規律也不同;
③取出後水質狀況容易發生改變;
④由於采水器的吸附或沾污及某些組分的損失,水樣的真實性將受到影響。
地表水的特徵:
①除海洋含鹽量極高以外.其他地表水的含鹽量低;
②與地下水相比,硬度較低;
③與地下水相比.地表水中污染物質含量很高。
地下水受污染的可能性比較低,特徵包括:水中的懸浮物,如泥沙,原生動物,細菌等;水中的膠體物質,膠體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物,包括無膠體如鐵、鋁的化合物;水中的溶解物質:各種鹽類化合物的離子還有氣體;水的硬度(通常把鈣、鎂離子的總濃度看作水的硬度)
地下水存在於地殼岩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廣泛埋藏於地表以下的各種狀態的水,統稱為地下水。
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根據地下埋藏條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自流水三大類。
❸ 什麼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陸地表面上各種液態、固態水體的總稱.主要有河流、湖泊(水庫)、沼澤、冰川、永久積雪等.全球陸地上地表水儲量為2 430萬立方千米,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1.75%,且分布極不均勻.河流是最活躍的地表水體.它水量更...
❹ 什麼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陸地表面上各種液態、固態水體的總稱。主要有河流、湖泊(水庫)、沼澤、冰川、永久積雪等。全球陸地上地表水儲量為2
430萬立方千米,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1.75%,且分布極不均勻。
河流是最活躍的地表水體。它水量更替快,水質良好,便於取用,是人類開發利用的主要對象。
地下水是貯存於地表以下岩土層中水的總稱。廣義地下水包括土壤、隔水層和含水層中的重力水和非重力水;狹義地下水指土壤、隔水層和含水層中的重力水。按埋藏條件,地下水又可分為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兩種。地下水具有地域分布廣、隨時接受降水和地表水體補給、便於開采、水質良好、徑流緩慢等特點。因此,具有重要的供水價值。(摘編自《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
❺ 地表水是什麼
地表水就是指地表徑流,湖泊等地球岩石圈表面的水
❻ 地表水是什麼意思
地表水(surface water),亦稱陸地水,是指存在於地殼表面,暴露於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它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2014年5月,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且濃度較高,另外還有90種非抗生素類的醫葯成分被檢出。廣義的地表水指地球表面的一切水體,包括海洋、冰川、湖泊、沼澤以及地下一定深度的水體,生物水和大氣水不屬於地表水。
狹義的地表水專指地球陸地表面暴露出來的水體,用以和地下水相區別,基本指河流、冰川、湖泊和沼澤4種水體,不包括海洋。
❼ 什麼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陸地表面上動態水和靜態水的總稱,亦稱「陸地水」,包括各種液態的和固態的水體,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冰蓋等。它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2019年5月7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一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名單,通報了一季度全國水環境質量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賦存於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狹義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飽和含水層中的水。在國家標准《水文地質術語》(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重力水。
國外學者認為地下水的定義有三種:一是指與地表水有顯著區別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層中飽水帶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動或滲透,使土壤和岩石飽和,並補給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岩石空洞里、在組成地殼物質的空隙中儲存的水
❽ 什麼是地表水地表水能喝么,詳情請看問題描述。
你說的那不是地表水,屬於淺層地下水范疇,水質並不是說誰清澈就是好的,主要是看水裡的微生物及細菌的數量是否符合飲用水標准,這些一般都需要具體化驗,每個地方的都不一樣。
❾ 什麼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指陸地表面上動態水和靜態水的總稱,亦稱「陸地水」,包括各種液態的和固態的水體,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冰蓋等。
地下水,是指賦存於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狹義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飽和含水層中的水。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水量穩定,水質良好,是農業灌溉、工業、礦業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鹼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自然現象。
地表水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地表水的動態水量為河流徑流和冰川徑流,而靜態水量由各水體的蓄水能力來表示。世界1.49億平方公里土地中,約62%是河流、湖泊和沼澤地,12%被冰川覆蓋,剩下的26%是沙漠和半沙漠。
(9)地表水圖片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表水形成原因:
地表水是由多年來的自然降水和降雪積累起來的,自然地消失在海洋中或蒸發滲入地下。雖然任何地表水系統的自然水來源僅來自於該集水區的降水,但仍有其它許多因素影響此系統中的總水量多寡。
這些因素包括湖泊、濕地和水庫的蓄水能力、土壤的滲透性以及集水區地表徑流的特徵,人類活動對這些特徵有重大影響。人類為了增加存水量而興建水庫,為了減少存水量而放光濕地的水。人類的開墾活動和溝渠的建設增加了水的徑流數量和強度。
❿ 地表水和地下水系是什麼樣子的啊
地表水主要來自於大氣降水,比較容易乾枯,是地下水的補給源,分布於溝谷和低窪處;
地下水,顧名思義,是分布在地底下的水,主要賦存於構造破碎帶(沿構造帶分布),喀斯特溶洞,褶皺的彎曲帶等,地下水位線的高低會受到大氣降水的影響,而且比較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