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判斷是否積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屬於積食脹氣
積食脹氣常見於一歲內的幼兒,表現為哭鬧不斷,不易哄。新手家長沒有經驗,很焦急,不知從何下手。
方法/步驟
孩子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心願,但是孩子的成長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的成長之路總是充滿著這樣那樣的挑戰。只有經歷過做父母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才能體會其中的心酸與成就感。
父母不要驚慌,保持鎮靜。
孩子減少哺乳次數跟每次哺乳的量。
日常護理中,盡量平復孩子的心情,多喂水,不要讓孩子脫水。
注意事項
2. 爸爸媽媽如何發現寶寶積食寶寶積食的症狀有哪些
積食寶寶就算沒有吃飯肚子摸起來也是鼓鼓的,而且會有腹痛腹瀉的症狀出現,一旦出現腹瀉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就會加速流失,比如說人體必需的鋅元素。孩子睡覺以後,摸摸孩子的胸口和肚子,看是不是比其他位置的溫度要高,如果溫度偏高的話,則可能是積食導致的發熱。
積食一症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是正確的,每餐給孩子吃七分飽,不僅不會更孩子的脾胃造成負擔,不會造成脾虛積食。還更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孩子的消化吸收好了,才能少生病。
3. 寶寶積食的症狀都是怎麼樣的可以如何緩解積食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食物積累與父母的喂養方式有很大關系。有些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會拒絕吃飯,但更多的孩子仍然沒有克制。他們抵擋不住零食的誘惑,會不小心堆積食物。孩子一直吃的很好,突然沒了食慾,挑食厭食,可能是食物堆積的症狀。家長一定要注意。舌苔是一個人健康的最好反映。當父母發現孩子舌苔較厚時,說明他們也在積累食物。對於孩子,我們不僅要關心他們,還要適當觀察他們的變化,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擺脫食物堆積的困擾,你應該採取預防措施。平時飲食要清淡,不挑食,飲食要均衡。不要吃冷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還應該給孩子養成定時定量吃三餐的習慣。睡前最好不要加餐。吃飯的時候要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有利於消化吸收。結論:綜上所述,食物堆積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平時可以提前預防和調整,可以降低食物堆積的概率。
4. 孩子積食會有什麼症狀該怎麼改善呢
一、孩子積食會有以下症狀;
1、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積食。
2、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積食。
3、如果發燒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如果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則必定積食。
5. 當孩子出現了哪種表現,證明孩子很有可能是積食了
好像天底下所有的家長都在怕自家孩子吃不飽,一到飯點就各種追在孩子的屁股後邊喂飯,真的是花招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可是各位家長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樣子一味的喂飯是會讓孩子積食的。並且孩子如果積食的話,孩子的身體是會給家長們一些暗示的。
孩子嬌弱,發育還不完善,消化系統也是十分嬌弱的,吃多導致的積食只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所以各位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每餐吃到七分飽、秉著少量多餐的原則給孩子餵食。
6. 怎麼判斷是否積食
題主想問的是小兒積食吧。
很簡單,就是家長喂多了,通俗講叫積食,在中醫書里叫積滯。當我們吃下過多的食物,食物就會繞在腸道里,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中醫看來就是沒有經過很好的運化,輸送不出去,停滯在中焦,進而擁堵形成的病,就是積食。打個比方,我們體內的消化系統好比一個加工廠,用來加工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這個加工廠的容量和工作能力是有限度的,超出這個限度運作,就會出問題。
積食的臨床表現很多,最常見的比如便秘,在一歲以內、甚至七、八歲的小孩中都非常普遍。還有腹瀉,這個在一、二歲的小孩身上比較常見;還有一些大便粘、臭,或者有口臭的;再有肚子疼、肚子脹,摸上去肚子偏硬。這類孩子一般舌苔偏厚、白,甚至發黑。有的小孩會煩躁、呼喊,這些都是由於臟腑無法消化食物使得經絡擁堵造成的。
積食,病在消化系統,也就是脾胃。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家長缺乏傳統育兒理念,不會喂孩子造成的。
如何正確地喂養孩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國古代有一句至理名言: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飯不要喂太飽,要留三分,衣不要穿太厚,要稍微薄一點。
喂太多,增加脾胃負擔,脾胃運化不了,就容易積滯,損害腸胃功能,導致體質弱,易感冒。穿太多也一樣,衣服穿多了,過於保暖,不需要調動人體正氣,人的抵抗力就弱了,另外,穿得多,活動起來易出汗,這時候再脫衣服,就極易被寒風吹著,引發感冒。
類似的說法《千金方》里也有,說小孩要多經歷風雨,有事沒事多出去見見風見見太陽,這樣才能茁壯成長,不然孩子就會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脆弱。
7. 如何判斷小兒積食
【如何判斷小兒積食】
1、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另外屁臭也是消化問題,可懷疑積食;
2、如果發燒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比如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
3、想想是不是吃東西後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嘔吐過;
4、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順暢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剛開始拉稀臭,拉幾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別臭;積食大便顏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5、積食幾天後舌苔會偏厚,逐漸變黃膩;舌苔黃厚一般就是已經積食至少幾天了;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也必定是有積食;
6、有沒出現臉蛋發紅,一邊(一般是右邊)偏燙;可能還有手心腳心偏燙;
7、食慾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東西,也可能總是吃不飽的樣子;
8、晚上睡覺不安,不停扳,這頭翻那頭,哭鬧(積食必然會睡覺不安,所謂胃不和卧不安),還有磨牙的;
9、嚴重的嗓子、扁桃體、咽喉發炎,一般開始都是發紅,有化膿了變白;
10、喊肚子痛,大便後就不痛了,可能還要痛。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現不同,不是所有這些症狀都有,只有前3條有一條就能判斷是積食。
小兒積食症狀
1、積食表現一――孩子胃口不好
當寶寶有積食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吃飯遠沒有以前多了,而且胃口還一直不好,吃幾下就不願意再吃了,可是明明好幾次都這樣了,為什麼還是不能進食多多呢,再按一下孩子的肚子,也鼓鼓的,而且也發現孩子有段時間沒有拉便便了,那麼這就可以確定孩子確定出現積食的現象了。
2、積食表現二――孩子睡不好時
當寶寶有積食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會不老實,而是經常不停地翻動,而且還會咬緊牙關,就好象要去打架似的。這個時候,也會是孩子積食的一個表現。因為中醫上講,食不好,而睡不安。所以,家長在不能確定胃白的時候,外加這一項,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有積食的現象了。
3、積食表現三――孩子肚子脹或肚子疼時
當寶寶有積食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總是在喊自己的肚子漲,肚子疼,然後你去摸一下孩子的肚肚,的確是發現,鼓鼓脹脹的,其後再問孩子有沒有大便,孩子會說,沒有大便,那這個時候,孩子就是積食了。積食就是食物不能及時消化,一直存在胃裡,而且大便不通暢所造成的。
4、積食表現四――孩子口臭或發現舌苔又厚又白時
當寶寶有積食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鼻子兩側會發青,而且伸出舌頭後也會發現舌苔又厚又白,當你鼻子湊近孩子的嘴巴的時候,會聞到從孩子的嘴巴里呼出來的帶有酸腐味的氣體。這個時候,就能確定孩子是積食了。大人積食的時候,也會有這股味兒。這是因為食物存於胃中,長期不消化,而導致了發酸造成的。
5、積食表現五――孩子的精神遠沒有前幾天的好時
當寶寶有積食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精神遠沒有前幾天的好了,而且常常會伴有例如惡心,嘔吐和手足發燒的症狀,這個時候,最好是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積食的現象。例如,平時他愛吃的東西放在面前,只是少吃幾口或者是看一眼不吃,那就證明孩子是有積食的現象了。
寶寶積食了該如何解決呢?
1.飯後散步
寶寶吃飯之後,帶著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步,有助於寶寶消化。
2.飲食清淡
一旦發現寶寶積食了,這幾天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食用太多難以消化的肉類,多吃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有助於寶寶腸胃蠕動,緩解積食。
3.食療法
喝健脾湯:選用以下有助於健脾的食材和葯材煲湯或者煲粥給寶寶食用:白術、土茯苓、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等。
注意:以上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即可,加上魚、雞、排骨等其中一種肉食煲湯煲粥即可。
麥芽湯:選用谷芽、麥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
注意:寶寶吃山楂水的那一兩天,盡量少吃肉類。
4.按摩法
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卧,家長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按摩腹部: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寶寶出現積食媽媽不要慌張,我們可以先採用食療的方法,然後配合使用按摩,多散步走動,一定可以緩解的。
8. 怎麼判斷是否積食
1.聞口氣。
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積食可能性很大。除了聞口氣,家長還要留意孩子打嗝兒時候的味道,孩子打嗝時候立即湊近聞聞,有的孩子雖然平時聞沒有口氣,但是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嘔吐酸臭味,這個狀況相當於是積食的前兆,如果此時發現就及時處理會更好。
2、看大便。
大便很臭(也可能是酸臭),很可能有積食。積食大便不正常(不順暢或拉稀,但都一定是偏臭的);或剛開始拉稀臭,拉幾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別臭;大便顏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3、摸溫度。
看手心腳心是否比平時熱?或者手心常常有汗?如果發燒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更准確),比如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則很可能有積食。
4、看舌苔。
看是否厚膩,白厚,黃厚的一層在舌頭上,有些孩子舌苔雖然不厚,但是舌尖紅。如果是積食幾天後舌苔會偏厚,逐漸的會變黃膩;如果是舌苔黃厚一般就是已經積食至少幾天了;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也極有可能是積食。
5、看臉蛋。
有沒出現臉蛋發紅,一邊(一般是右邊)偏燙;有的是在兩側出現紅血絲或者白斑。這個可以作為積食的一個佐證。
6、看食慾。
食慾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東西,也可能總是吃不飽的樣子,或挑食喜肉;如果出現吐瀉發熱咳嗽鼻涕等症狀,想想是不是吃多吃雜後出現的。
7、看睡眠。
晚上睡覺不安,不停動,愛趴睡,子時過後滿床翻滾,這頭翻那頭,哭鬧(積食必然會睡覺不安,所謂胃不和卧不安),還有磨牙的。
8、嚴重的嗓子、扁桃體、咽喉發炎,一般開始都是發紅,有化膿了變白。
9、喊肚子痛,大便後就不痛了,那則一般是積食引發的。
10.是不是屁很臭?也可以作為積食的證據。
9. 積食是什麼樣子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寶寶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