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
擴展閱讀
女性膀胱在哪個位置圖片 2025-07-03 09:06:02
英語動態圖片大全 2025-07-03 08:47:57

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3 20:26:11

A. 十八羅漢佛像圖片及名稱

十八羅漢的名字分別是:

1、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坐鹿羅漢

跋羅墮閣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賓度羅是名。又名賓頭盧尊者。

B. 十八羅漢的名字和圖片

十八羅漢的名字如下:

1,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

2,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

3,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4,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

5,笑獅羅漢,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6,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

7,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8,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

9,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

10,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11,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

12,看門羅漢,注茶半托迦尊者。

13,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

14,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15,降龍羅漢,迦葉尊者。

16,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17,歡喜羅漢,迦諾迦代蹉尊者。

18,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

(2)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十八羅漢起源:

十八羅漢最先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十八羅漢是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的,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均是歷史人物。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C. 十八羅漢分別叫什麼

十八羅漢分別叫做:

1、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

2、歡喜羅漢(迦諾迦代蹉尊者)

3、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5、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

6、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7、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

8、笑獅羅漢(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9、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

12、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

15、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

16、看門羅漢(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龍羅漢(迦葉尊者)

18、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3)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十八羅漢的名稱由來

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羅漢像,為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後,宋·蘇東坡分別為此二畫題十八首贊,並於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此外,杭州飛來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羅漢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元代以後,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羅漢,且在佛教界,羅漢像的繪畫與雕塑,也多以十八羅漢為主。自此,十六羅漢乃逐漸沉寂,十八羅漢代之而起。日本鐮倉光明寺也有十八羅漢像,據考證系南宋至元代期間之作。

關於十八羅漢的名稱,前十六羅漢,皆如《法住記》所載,並無異說。後二位羅漢,則眾說紛紜,並不一致。茲列出幾種主張如下:

(1)以慶友為第十七尊,賓頭盧為第十八尊。其中,慶友即難提蜜多羅,亦即《法住記》的作者;賓頭盧即位列十六羅漢之首的賓度羅跋羅墮闍。

(2)另有加上大迦葉與軍屠缽嘆二位尊者。依《佛祖統紀》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樂(湛然)首創此說,宋代凈覺(仁岳)亦采此種說法。此系合並《法住記》所載十六尊者,與《彌勒下生經》的四大聲聞,省略其中重復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區所傳,則加上達摩多羅與布袋和尚。其中,達摩多羅被認為是編纂〈優陀那品〉的法救,但無明確的證據。其像為背負梵篋,類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與中國唐末的契此和尚頗有關聯。

另從其周圍圍繞若干幼童看來,也可能與多產神訶梨帝母(Hāritī)的配偶半支迦(Pañcika)有關。此外,又有加上降龍、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彌勒二者等不同說法。

D. 18羅漢佛像圖片及名稱是什麼

18羅漢佛像圖片及名稱如圖: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18羅漢佛像簡介

1、伏虎羅漢

伏虎羅漢一說是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十八羅漢中的第十八位彌勒尊者。另一說法是四大聲聞中的君屠缽嘆。其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只老虎,時間一長,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得名。

2、降龍羅漢

降龍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降龍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龍修煉1420年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未了塵緣。

3、看門羅漢

看門羅漢又稱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釋迦牟尼親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緣,常常用拳頭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爛,結果要道歉認錯。

4、長眉羅漢

長眉羅漢又稱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巴林石雕長眉羅漢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領神會。

據傳長眉羅漢前世是一位和尚,因為修行到老,眉毛都脫落了,脫剃兩條長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轉世為人。

5、芭蕉羅漢

芭蕉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沉靜有禮,謙虛好學,靜心聽講,閉目深思。與自眷屬千四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受佛敕,不入涅盤,常住世間,以濟度眾生。藏傳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三位。

6、布袋羅漢

布袋羅漢相傳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後拔去其毒牙而放生於深山,因發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載蛇的袋。

7、挖耳羅漢

挖耳羅漢在那迦譯作中文名龍,犀那譯為軍,那迦犀那即龍的軍隊的意思,比喻法力強大,有如龍的軍隊。這位羅漢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

8、沉思羅漢

沉思羅漢,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幼年出家,是佛教僧團中最初的沙彌,修忍辱行,有「密行第一」之稱。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住在畢利颺瞿洲。受佛敕,不入涅盤,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藏傳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十位。

9、探手羅漢

探手羅漢是十八羅漢第十尊,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打坐時常用半跏坐法。受佛敕,不入涅盤,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10、開心羅漢

開心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和探手羅漢一樣受佛敕,不入涅盤,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11、笑獅羅漢

笑獅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剌拿洲。身體魁梧健壯,儀容庄嚴凜然,尊者經常將小獅子帶在身邊。受佛敕,不入涅盤,永住此世,以濟度眾生。為藏傳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五位。

12、騎象羅漢

騎象羅漢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分住在僧迦茶洲。受佛敕,不入涅盤,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象是佛法的象徵,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

13、過江羅漢

過江羅漢是十六羅漢之第六尊,因出生於跋陀羅樹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島傳播佛教,因此又被稱為「過江羅漢」,住耽沒羅洲。佛陀涅槃前,曾令尊者永住世間,濟度眾生,他為救助眾生,常到眾生中間活動。

14、靜坐羅漢

靜坐羅漢是一位大力羅漢,原為一位戰士,力大無比,後來出家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師父教他靜坐修行,放棄從前當戰士時那種打打殺殺的觀念,故他在靜坐時仍現出大力士的體格。

15、托塔羅漢

據傳托塔羅漢即蘇頻陀尊者,這羅漢名蘇頻陀,是佛祖釋迦牟尼所收的最後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蘇頻陀是佛祖最後一名弟子,他為了紀念師傅,特地把塔隨身攜帶,作為佛祖常在之意。

16、舉缽羅漢

諾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後,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17、歡喜羅漢

歡喜羅漢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佛學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

18、坐鹿羅漢

坐鹿羅漢,其名譯為不動利根,如如不動,利根堅固。現童顏白發長眉笑面之相。尊者曾為優婆填王之大臣,機緣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證六神通。

E. 18羅漢分別是誰

十八羅漢分別叫做:

1、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

2、歡喜羅漢(迦諾迦代蹉尊者)

3、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5、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

6、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7、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

8、笑獅羅漢(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9、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

12、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

15、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

16、看門羅漢(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龍羅漢(迦葉尊者)

18、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5)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十六位羅漢的名字住處等,詳見於唐朝玄奘法師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之中。

經典中有十六羅漢之記載,而無十八羅漢之說。由「十六羅漢」演變成為「十八 羅漢」,可能是從繪畫方面造成的: 現在所知的最早的「十八羅漢像」,是前蜀(907年—925年)簡州的一位畫家張玄,畫 的「十八阿羅漢」,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得之,易其裝標,作〈十八大阿羅漢頌〉,每首頌的標題為:第一尊者、第二尊者、至第十八尊者,並未標出羅漢名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八羅漢

F. 十八羅漢的名字是什麼

1、坐鹿羅漢

2、舉缽羅漢

3、托塔羅漢

4、騎象羅漢

5、笑獅羅漢

6、開心羅漢

7、探手羅漢

8、沉思羅漢

9、挖耳羅漢

10、布袋羅漢

11、長眉羅漢

12、靜坐羅漢

13、過江羅漢

14、降龍羅漢

15、伏虎羅漢

16、歡喜羅漢

17、芭蕉羅漢

18、看門羅漢

G. 徵集十八羅漢的名字和圖片越全越好

十八羅漢的名字:

坐鹿羅漢,舉缽羅漢,托塔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 ,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 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降龍羅漢 伏虎羅漢,歡喜羅漢,芭蕉羅漢。

如下圖所示:



(7)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已知最早的十八羅漢像,為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後,宋·蘇東坡分別為此二畫題十八首贊,並於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

此外,杭州飛來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羅漢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後,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羅漢,且在佛教界,羅漢像的繪畫與雕塑,也多以十八羅漢為主。

自此,十六羅漢乃逐漸沉寂,十八羅漢代之而起。日本鐮倉光明寺也有十八羅漢像,據考證系南宋至元代期間之作。

H. 十八羅漢是那些,都叫什麼名字

十八羅漢是後人湊的數字,實際當時的印度只有十六羅漢,中國的十八羅漢是由十六羅漢加上兩位羅漢,乾隆所欽定的十八羅漢。有兩種說法。分別是:

一、賓度羅跋啰惰闍(Pindolabharadvaja)
迦諾迦伐蹉(Kan-akavatsa)
迦諾迦跋厘惰闍(Kanaka-bharadvaja)
蘇頻陀(Suvinda)
諾距羅(Nakula)
跋陀羅(Bhadra)
迦理迦(Karika)
伐闍羅弗多羅(Va-jraputra)

戍博迦(Svaka)

半托迦(Panthaka)
羅怙羅(Rahula)
那伽犀那(Nagaena)
因揭陀(lngata)
伐那婆斯(Vanav-asin)
阿氏多(Ajita)
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
嘎沙鴉巴尊者(迦葉尊者)
納答密答喇尊者(彌勒尊者)

二、另有一種說法:

降龍羅漢:慶友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
坐鹿羅漢:賓羅跋羅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
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隋閣,是一位托化緣的行者。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過江似蜻蜓點水。
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曾降伏過猛虎。
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又為大力羅漢,因過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無窮。
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開。
看門羅漢:注茶半托迦尊者,為人盡忠職守。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舉起伸懶腰,而得此名。
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馴象師。
歡喜羅漢:迦諾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
笑獅羅漢:羅弗多尊者,原為獵人,因學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於心中。
托塔羅漢:蘇頻陀,是佛陀所收最後一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羅漢像,為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後,宋·蘇東坡分別為此二畫題十八首贊,並於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此外,杭州飛來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羅漢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8)18羅漢都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羅漢,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最早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意譯上有三層解釋:一說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煩惱;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回之苦。即殺賊、應供、無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

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相傳羅漢本為佛教小乘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是在佛祖釋迦牟尼的規勸和鼓勵下,所有羅漢們紛紛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幫助維護大乘佛教,於是在大乘佛教里羅漢們也有了他們新的地位和作為。

I. 佛教十八羅漢都有誰,各自有什麼寓意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十六羅漢加二尊者演變而來的,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

布袋羅漢:是印度一位捉蛇人,經常背著一個布袋,寓意內有乾坤。

芭蕉羅漢:相傳他喜在芭蕉下修行,寓意勤奮向學。

長眉羅漢: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寓意長壽有方。

看門羅漢:到各地去化緣為人盡忠職守,寓意取之有道。

降龍羅漢: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寓意平定四方。

伏虎羅漢:傳說他把自己的齋飯分給一隻飢餓的老虎吃,老虎被降服了,寓意不畏艱險。

J. 十八羅漢排名及順序及圖片

十八羅漢名字和順序依次是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托塔羅漢、靜坐羅漢,又名為大力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相關記錄:

最早記錄這件事的是宋代蘇軾,他在《自南海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羅漢》一文中,一一列舉出十八羅漢的姓名。前十六位羅漢即《法住記》中列的十六羅漢名,新增補的兩位羅漢,第十七位是「慶友尊者」,即《法住記》的作者。

第十八位是「賓頭盧尊者」,這與第一位其實是同一位,只不過一個用全稱,一個用尊稱而已。後來,宋代志盤在《佛祖統計》卷三十三中提出新見解,認為第十七位應是迦葉尊者,第十八位應是君徒缽嘆尊者,也就是「四大羅漢」中不在「十六羅漢」中的那兩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八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