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箍棒怎麼畫(簡單的)圖片
可以用電腦的畫圖工具畫金箍棒。下面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1、首先打開電腦的畫圖工具,然後選擇圓角矩形工具。
❷ 《龍珠》里孫悟空長大後不用棒子了,是為什麼呢
龍珠裡面的孫悟空定義也是一個猴子,並且這個猴子也是神通廣大。不僅擁有那孫悟空標配的如意金箍棒,就連我們大聖爺的座駕筋斗雲都有。可以說這兩個孫悟空真的是一模一樣,搞不好這兩位還是異地兄弟來。提起金箍棒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是相當的熟悉,畢竟猴哥的威名那可是如雷貫耳。隨著猴哥的威名傳四海,那跟隨猴哥叱吒風雲的金箍棒也是眾人皆知。
悟空是個武痴,不喜歡藉助外物,所以他才會拚命地鍛煉身體,而不是鍛煉各種兵器,況且,金箍棒在第一次去神殿的時候就放在那了,沒有再取下來過隨意龍珠劇情的發展,龍珠發展到了第二部,也就是龍珠Z,這個時期主要講的是悟空變身超級賽亞人與宇宙中的邪惡勢力做斗爭的故事,這個時候,武力值可以說漸漸崩壞。
❸ 金箍棒的真實樣子是什麼
金箍棒的真實樣子是:兩頭由兩個金色金屬片箍住,中間是一段烏鐵(黑色),有星斗鋪陳;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並有密布的花紋和龍紋鳳篆。
在東海時有斗來粗、二丈余長。後孫悟空將其調整為最適合自己的丈二長短、碗口粗細,平時則縮成綉花針藏在耳內。浙版西遊記的金箍棒最符合原著,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間為黑色的鐵棒。
金箍棒的出處:
根據《西遊記》的記載,金箍棒似乎註定就是孫悟空的。孫悟空去東海龍王處索要兵器時得到的。書中第三回說道「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為定海神珍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金箍棒亦稱「靈陽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如意金箍棒
❹ 元代《西遊記》孫悟除了棍還有戒刀,為何吳承恩卻只選擇了棍
孫悟空,絕對是中國最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但凡影視劇、動畫片,只要有咱猴哥出場,都能湊出一波兒熱潮,冷不丁就能出個現象級的作品。
不過,孫悟空的大寶貝如意金箍棒,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今天咱們來從原著中探究一下,這個如意金箍棒究竟長得啥樣。
金箍棒,全稱是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後來給大禹治水時用,治水好了就放在東海當鎮海之寶。這些大家應該都知道,咱就不多說了。
金箍棒的造型其實是有特點,不過可惜很多影視劇中的金箍棒在造型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欠缺。按照書中描寫:
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
很顯然,諸多影視劇里,只表現了兩頭的金箍,卻忽視了「烏鐵」。書中提了一句「棒是九轉鑌鐵煉」,「中間星斗暗鋪陳」,「花紋密布鬼神驚」。
鑌鐵,是中國古代對西域大馬士革鋼、烏茲鋼的稱呼。這種鋼材經過打磨和酸洗之後花紋非常美觀,黑白交雜,在相同的硬度下,其韌性比一般的碳鋼要好。
上圖:現代的烏茲鋼刀
綜合書中的信息,金箍棒中間的烏鐵,應當就是黑白交雜的鑌鐵。而且在鑌鐵武器上鑲嵌星象圖案的做法,在明代的確是比較多見的。
上圖:鑲嵌有金星的明代鑌鐵七星寶劍
相比之下,86版《西遊記》的金箍棒有些略不走心,一個亮閃閃的棍子,沒啥內涵。而張紀中版《西遊記》的金箍棒,單從造型而言,不僅表現了金箍,連鑌鐵的花紋也有所表現,這一點做到的確不錯,該贊就得贊。
上圖:86版《西遊記》的金箍棒
上圖:張紀中版《西遊記》的金箍棒
但是,幾乎所有關於《西遊記》的文藝作品,對金箍棒大小的表現都令人失望。除了一部衍生作品《大聖歸來》,這部動漫人物設定中的金箍棒大小,是比較符合原著中形象的。可惜在電影里,金箍棒依然是跟細棍子。
上圖:《大聖歸來》孫悟空造型,嚴格說來,這個金箍棒粗是夠粗,但是有些短了
沒錯,金箍棒,就是這么粗。在原著中,孫悟空第一次見到金箍棒時,就覺得這玩意有些太大了,手握不下。這玩意有多大,大家看看原著描寫就明白了: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
明代二丈,約合今天六米,這個大家好理解。而斗來粗細,斗在古代既是計量單位,又是一種容器,到底有多粗呢?大家看看下面這個民國時期的木斗,就差不多能明白了。
隨後孫悟空就想著這玩意小一點就好了,金箍棒是認主的,有靈性,馬上變成「只有丈二長短,碗口粗細。」在後面的打鬥描寫中,金箍棒往往都是迎風一晃,從一根綉花針變成碗口粗細。
那麼古代人說的碗口,到底有多大呢?請參考一句古話:腦袋掉了碗口大的疤。就算古代人瘦,脖子細,怎麼也有個十幾公分粗吧。
上圖:明代瓷碗
要知道,孫悟空日常狀態下的身高只有不滿四尺,一丈二的棒子等於說有他三個長,其粗細程度,跟瘦小的身軀比起來,簡直失調的不像話。實際上,一個瘦小的猴子用一根大粗棒子,正是作者想達到的效果。
也有人強行解釋說,這個碗口指的是茶碗,也有人說是碗的底口。實際上,書中有多處描寫,可以證明金箍棒的作戰狀態是非常粗大的。
比如在黃風嶺,小妖和黃風怪匯報的時候說:
洞門外來了一個雷公嘴毛臉的和尚,手持著一根許大粗的鐵棒,要他師父哩!
在「四聖試禪心」的時候,孫悟空也形容自己的棍子是「粗棍」。
在獅駝嶺,孫悟空和大象精打,豬八戒提醒孫悟空去戳大象精的鼻子,於是孫悟空「他就把棒幌一幌,小如雞子,長有丈余」,雞子就是雞蛋,作者說「小如雞子」,說明金箍棒平時的粗細程度是遠大於雞蛋的。
上圖:獅駝嶺大象精
這也就不怪書中經常形容說「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了,拿著這么粗的棍子去打人,著實嚇人。
不過,這么粗的棍子顯然也有個劣勢,那就是相對孫悟空這樣瘦小的人來說,單手使用有些困難。
在書中,孫悟空都是雙手使棍,除非將自己變大,否則在單手使棍的情況下,武力值立馬下跌。
比如在書中,孫悟空和紅孩兒打鬥,原本是占據上風的,按照書中描寫,兩人才戰二十合,紅孩兒已經只有招架之能,眼看要被孫悟空降服。可惜豬八戒上前攪局,讓紅孩兒得以逃脫並開始放火。
放火之後,孫悟空必須要「捏著避火訣」才能進入火中。捻訣是道教的一種法術,需要作出特定的手勢,所以入火中的孫悟空只能單手持棒。
上圖:道教的捻訣
在請來龍王降雨之後,孫悟空捻訣入火場,卻被紅孩兒一口煙熏個半死,隨後一頭扎進冷水,熱冷一激,白白丟了一條命。
上圖:張紀中版紅孩兒
類似的還有孫悟空為什麼怕在水中作戰,道理是一樣的,孫悟空入水需要騰出一隻手「捻避水訣」,單手持棍,他心裡沒底。
這一點不僅孫悟空自己心知肚明,一些對手也會利用這一缺點跟孫悟空對陣,比如說如意真仙,孫悟空才打了十幾個回合,就把如意真仙打的抱頭鼠竄。可是後來:
(孫悟空)卻使左手輪著鐵棒,右手使吊桶??他(如意真仙)又來使鉤。大聖一隻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著腳,扯了個蝤踵,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聖??爬起來,雙手輪棒,沒頭沒臉的打將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敵。
上圖:86版《西遊記》如意真仙
不過,咱們也不用計較影視劇中的這些形象是否靠譜。畢竟咱們今天奉為經典的明代《西遊記》本身也是一部同人作品,其原作是元代的雜劇《西遊記》。
元代的雜劇《西遊記》中,唐僧才是主角,而孫悟空只是來搞笑的,甚至還問過唐僧「師傅愛我?」(原話如此),他的武器是生金棍和戒刀。
生金棍是金箍棒的原型,也可以變大變小,不過這玩意是棍,自然要細一些。在實際使用上,元代雜劇《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有時候用戒刀,有時候用生金棍,不一定。元代的孫悟空是一個混球,有點像明代《西遊記》的豬八戒,總是凡心不死,貪吃懶惰好色,以襯托唐僧的偉大。
上圖:元代雜劇里孫悟空的一起凡心,緊箍咒就會起作用,《大話西遊》里孫悟空因為紫霞之死而頭疼,是有來頭的,不是編劇胡編
這也是作者給他配戒刀的原因,戒刀,便是提醒他「割斷恩愛」,不起凡心。但是到了明代《西遊記》里,孫悟空才是主角,通篇表現的都是孫悟空猴從懵懂到叛逆再到超脫的心路歷程。這里的孫悟空是有慧根的,不需要戒刀去提醒。
那為什麼作者要給孫悟空配這么一根大粗棍子呢?個人認為一方面是刻意營造一種「反差萌」,另一方面,應當是為了凸顯孫悟空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英雄形象。
註: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投稿作者弓旗那誰。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❺ 孫悟空金箍棒的前世今生,歷史中他的真實來歷是什麼呢
在吳承恩所做的《西遊記》中,孫悟空得到的金箍棒可謂很有意思,西遊記所說是大禹治水時安放在東海的神針,用來治水時候丈量海水的深度,而這一傳說在古代典籍中沒有記載,那麼「金箍棒」的原型可能是什麼呢?
我們從很多《西遊記》的影視劇中看到孫悟空所使用的金箍棒,我們首先會想到是佛教的「錫杖」或者「金剛棍」,因為從外形中我們看起來會覺得很相像。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他可以隨意變化大小,而其中一萬三千五百斤這個數字跟道家頗為相關,道家所說的「人一夜13500息」稱為人的元氣,金箍棒我們可以看到其兩頭有像口袋一樣紮起來的樣子,那就是避免喪失元氣,並且孫悟空在生死薄上列明1350魂字型大小,與金箍棒一樣但少了一個零,丹道學上稱為「煉精化氣」和「煉氣還神」。所謂的煉精化氣事宜天人合一的起步階段,講求的是一心一意,沉心靜氣,就是我們平常有些學識淵博的人所說的(致虛極,靜篤),而煉氣還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氣神,。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❻ 金箍棒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金箍棒的外形:金箍棒實際形象是一段黑色的棒子,兩頭各有一個金箍,棒子上有龍紋,鳳篆是字體,也叫雲篆,指的應該是」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這幾個字,並且這幾個字是」緊挨箍有鐫成的「,也就是說這幾個字是只在金箍棒的其中一端金箍下環繞棒身的小字。
❼ 金箍棒的真實樣子是什麼
西遊記中關於金箍棒的描述是這樣:
兩頭由兩個金色金屬片箍住,中間是一段烏鐵(黑色),有星斗鋪陳;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並有密布的花紋和龍紋鳳篆。
在東海時有斗來粗、二丈余長。後孫悟空將其調整為最適合自己的丈二長短、碗口粗細,平時則縮成綉花針藏在耳內。
浙版西遊記的金箍棒最符合原著,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間為黑色的鐵棒。
出處
根據《西遊記》的記載,金箍棒似乎註定就是孫悟空的。孫悟空去東海龍王處索要兵器時得到的。書中第三回說道「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為定海神珍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金箍棒亦稱「靈陽棒」。
❽ 孫悟空的武器是金箍棒,金箍棒的來歷,功能和作用是什麼
金箍棒的來歷、功能和作用是:
1、金箍棒的來歷:
金箍棒是我國著名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裡面孫悟空使用的兵器,在書中,金箍棒的來歷是太上老君冶煉出來的神鐵,後來大禹治水的時候被大禹借走,在大禹治完水患以後放在了東海裡面,用來當做鎮海神鐵。
2、金箍棒的功能和作用是:
把金箍棒放在天庭當中可以鎮天河,放在凡間的話可以用來治水和鎮海,被孫悟空當做兵器的時候,可以用來戰天和救世。
(8)金箍棒長什麼樣子動漫圖片擴展閱讀:
孫悟空的金箍棒來自東海龍宮,是龍宮的鎮海之寶相傳,大禹曾用其堵住了東海深淵的一個泉眼。這個泉眼是通往異界的通道,相傳上古水神共工因撞斷天柱,遭天帝下令追殺,不得不逃往異界。
而共工就是從這個泉眼逃到異界的。共工是與火神祝融大戰而敗的,自己本身就覺得委屈,現在又被天帝追殺。
他感覺這個世界拋棄了他,他恨透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在他逃往異界後,就通過東海深淵的泉眼噴水,興風作浪,他可是水神,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
很快,便讓整個三界陷入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大禹就是從這時開始,臨危受命。因為在讓水神共工這么鬧下去,可能連高高在上的天界都可能被淹沒。
天帝欽點兩員大將,協助大禹治水。這兩員大將就是後來的三界共主玉皇大帝與佛教至尊如來佛祖。
共工一看見天帝派人來捉他,他就躲到泉眼裡。這個泉眼可不是誰都能下得去的,泉眼裡就是水的世界,充滿了水元素,五行也只有水。
其它的四行在這里都不能存在。所以,大禹與兩位天帝手底下的猛將只能望泉生嘆,毫無辦法。就在他們手足無措時,忽然來了一位從淮河流域過來的河神。
淮河河神奏報,在淮河裡有隻大妖,興風作浪,還霸佔了河神的府邸。江淮百姓,也深受其害,怎奈其修為太高,無法降服。
特情大禹前去收妖,大禹聽到這,淡淡的說:這下有辦法制服共工了。大禹帶著玉皇大帝與如來佛祖來到淮河上空,果然看到一隻猴子在興風作浪。
這只猴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淮水大妖巫支祁,巫支祁法力極深,強悍到令大禹驚駭的地步。因為巫支祁氣場十分強大,大吼一聲,竟然喝退了如來佛祖。
玉皇大帝見如來佛祖的樣子,露出鄙夷的笑容。提起神兵便向巫支祁沖去,可玉皇大帝不知道,這是他一生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僅僅是下一刻,玉皇大帝就被巫支祁的水棒抽打的飛到了天邊。玉皇大帝完敗。
❾ 金箍棒的真實樣子
清徐葆光《中山傳信錄》說得很清楚,大的長二丈七尺,小的長二丈四尺,寬八寸及七寸,用鐵力木製作。這種木材的密度比水重,所以能沉底。_上系兩條棕索,用來收放。
一個完整的_,由_桿、_擔(橫桿)、_爪組成。_桿是一個_的主體,_擔和_爪是_桿的附屬部分,很容易脫落,也可以隨意更換,所以,現在能看到的古代_的考古實物,基本上都只剩長達二丈的_桿,_擔和_爪都盪然無存了。
金箍棒「二丈來長」,一丈約3.33米(明清一丈和今天的一丈差別不大),兩丈約6.67米。深滬灣的木碇桿全長7.57米,略長了些。但是,1974年泉州灣出水的海船中有一根木碇桿,長度正是6.6米,與金箍棒「長兩丈」完全相合。
❿ 金箍棒的形狀,顏色,花紋
金箍棒實際形象是一段黑色的棒子,兩頭各有一個金箍,棒子上有龍紋,鳳篆是字體,也叫雲篆,指的應該是」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這幾個字,
並且這幾個字是」緊挨箍有鐫成的「,也就是說這幾個字是只在金箍棒的其中一端金箍下環繞棒身的小字。
原著中對金箍棒的描寫有這樣一段詩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
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
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
成形變化要飛騰,飄爨五色霞光現。
(10)金箍棒長什麼樣子動漫圖片擴展閱讀:
特點
在書中金箍棒被奪走過,但沒有任何其他神仙或者妖怪能夠讓金箍棒隨意變化。平時孫悟空將金箍棒變成綉花針大小,藏在耳內,臨敵時,從耳內取出,馬上變成碗口粗細的一根鐵棒。
它還能隨身體大小變化而按比例改變大小,孫悟空變成昆蟲,金箍棒同樣還是能藏在耳內,而不會無法隨身攜帶。這也是取名「如意金箍棒」的含義。 金箍棒的威力很大,連神仙都敵不過它。由於非常重,
書中說「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而且金箍棒還能被孫悟空隨意變化,變成其他的物體,或者很多的數量,而它本身的性質仍然保留。
書中也說,「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孫悟空也說自己的棍子「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
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其他神仙也可以用法力將自己的武器變大、變小或變多等等,但金箍棒則與其它一般神兵不同,金箍棒本身具有靈性,無需法力驅動,而是隨孫大聖心意任意變化長短粗細,故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