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國畫圖片原圖資源嘛,高清免費謝謝!!
https://photo..com/photo/wap/albumShare/invite/syOrSUnEBC?from=zdGHTP
點擊資源-可查看全部原圖,免費下載,加入相冊不定期更新
國畫圖片來嘍,個人整理收集。希望樓主採納呀!歡迎加入相冊一起交流~
B. 什麼詞適合寫在扇形書法紙上
有多一半的詞都有上下闕,但不知你想喜歡什麼類型的了。
寫大點的字就找字數少的。憶江南,長相思之類。
想寫小字就寫長的。沁園春,雨鈴霖之類的。
如果是扇面的話一般題詞都會和另外一面的畫有點關系。
C. 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
1. 關於泊船瓜洲和秋思的詩句
關於泊船瓜洲和秋思的詩句 1. 泊船瓜洲>和秋思>的詩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詩人乘船路過瓜洲,懷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詩。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鍾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
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鍾山下的家裡?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京口:今江蘇鎮江。
鍾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秋思 又是一年的秋天了。
望了天外隨風漫卷的流雲,看看階前已著彩色的落葉,竟然想起來被後人稱為「百代秋思之祖」馬致遠和他的《越調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張鋒曾寫詩解讀:一兩馬致遠的枯藤老樹/三錢李商隱的寒蟬/。
都傳染上中國的憂郁。
其實,馬致遠已經是一種情調和韻致,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馬致遠就是秋思的化身,就那個在漫天秋意的背景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 可以想像:暮色蒼茫中,那個騎著瘦馬、羈旅漂泊的遊子,他身上凝聚了中國傳統文人,特別是落魄失意文人的氣質——————潦倒失意、惆悵無奈、淚空流,鬢已秋。
這如同一幅退了色彩的水墨國畫,天然妙成的頹廢之美,很合騷客雅士以及士大夫的口味。 馬致遠的秋思,把遊子的情思和天涯淪落人的苦楚揉合的恰到好處,使景的世界和人的情感絕妙地融合。
時至今日,馬致遠和他秋思依舊是肅殺的秋風、漫天的黃沙、沉沉的夕陽中那條天涯歸路,但凡讀一些中國文字的人,誰不想去那路上走一程,去安妥疲憊無羈的靈魂?! 這樣的季節,記下這樣的感受和心情。
2. 三首思鄉的古詩詞〖除秋思,泊船瓜洲,長相思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雲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遊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3. 誰能告訴我,泊船瓜洲和秋思的詩意
意思: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中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呵,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表達的思想感情:希望早日辭官回家的願望
泊 船 瓜 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瞭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4. 古詩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的詩意和表達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離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幾座山。
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照我回到家鄉呢?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詩:
一年一度的秋風,
又吹到了洛陽城中,
催我寫一封家書,
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
捎信人即將出發,
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
趕快再添上幾句,
說不盡的心事,
無奈太匆匆。
長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韻譯: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捲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彷彿相隔在雲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韻譯:
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
月華如練,我思念著情郎終夜不眠。
柱上雕飾鳳凰的趙瑟,我剛剛停奏,
心想再彈奏蜀琴,又怕觸動鴛鴦弦。
這飽含情意的曲調,可惜無人傳遞,
但願它隨著春風,送到遙遠的燕然。
憶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邊,
當年遞送秋波的雙眼,
而今成了流淚的源泉。
您若不信賤妾懷思肝腸欲斷,
請歸來看看明鏡前我的容顏!
(有很多叫長相思的和秋思的古詩。。。)
5. 泊船瓜洲和秋思都是寄託思鄉之情的古詩,你喜歡哪一首,喜歡這首詩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都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據說是詩人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表示的是再次赴京榮遇之際,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之時,所有的鄉情仕意。
當然,對於小學生而言,這一點可以不必深究。如果從詩的字面上看,可以說,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思鄉詩。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秋思》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實。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全詩的大意是:秋風乍起,客居洛陽城的詩人想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後,又擔心匆匆寫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此詩可見一斑。《長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詞的大意是:將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夜裡,住宿帳篷,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入夜,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也睡不著了,不禁思念起故鄉來,因為故鄉溫暖、寧靜,是沒有寒風朔雪之聲的。
6.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的詩意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1.從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從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
3.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 4.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
[注釋]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瞭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
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
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詩: 一年一度的秋風, 又吹到了洛陽城中, 催我寫一封家書, 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
捎信人即將出發, 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 趕快再添上幾句, 說不盡的心事, 無奈太匆匆。 鑒賞: 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 ,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實。
張籍這首《 秋思 》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異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說客居洛陽,又見秋風。
平平敘事,不事渲染 ,卻有含蘊 。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彷彿不可見。
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一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 ,百卉凋零 ,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
羈留異鄉的遊子,見到這一派凄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孑凄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於含蘊的見字,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異常豐富的。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 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 :『 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
張籍祖籍吳郡 ,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彷彿,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託思家懷鄉的感情。
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平添了欲歸不得的惆悵 ,思緒變得愈加復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
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中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無法下筆的神情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像了。
三、四兩句 ,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即將發出時的一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 ,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 ,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李商隱《無題四首》)了。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於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麼重要的內容 ,於是又匆匆拆開信封 。復恐二字 ,刻畫心理入微 。
這 臨發又開封 的細節,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當然,並非生活中所有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現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寫講詩里 。只有當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方才顯出它的典型意義。
這首詩,在見秋風、意萬重,而又 復恐匆匆說不盡 的情況下來寫臨發又開封的細節,本身就包含著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和典型化 ,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摹寫 。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
7.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三首古詩詞有那些異同之處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此詞牌多人都有名作,以納蘭作品為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相同之處:均抒發思鄉之情不同之處:表達的內容上,泊船瓜洲——僅思鄉;秋思——思鄉的感情復雜難言,心中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下諸筆端;長相思——側重於天涯羈旅的漂泊,但」夜深千帳燈「又隱有慷概報國之志,蔚為壯觀.表現手法上,泊船瓜洲——角色轉換,借景抒情;秋思——直抒胸臆,婉轉悱惻;長相思——借景抒情,大氣磅礴.。
D. 長相思的詩配畫簡筆畫
長相思的詩配畫簡筆畫
E. (三)一往情深《長相思》一《讀書的「厚」與「薄」》
古人雲:「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什麼有人讀千首詩萬首詩依然寫不出一首詩呢?跟王崧舟老師一起學習《愛上語文3一讀書的「厚」與「薄」》,就會明白讀書、讀詩只有講究科學的方法,才可達到「有益」與「下筆如神」的效果。
古詩詞中亭台折柳、尺素難寄的刻骨相思,舉杯邀月,孤舟自橫的落寞孤寂,縱酒高歌、指點江山的豪邁意氣,讓人沉醉更讓人痴迷。只有真正讀懂、讀透這些精華之句,才能感受詩詞帶給我們穿越時空的那份情感,體味到作者生命的溫度。
杭州師范大學王崧舟老師說:讀詩有法,但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王老師主張將詩讀厚、讀薄、讀活。讀厚是基礎,讀薄是關鍵,讀活是最終目的。
王老師以納蘭性德的一首詞《長相思》為例,講了讀厚、讀薄、讀活的讀詩方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詞很短,不算詞牌和標點,總共才36個字。詞很淺顯,真正的生字就是一個——「聒」,「聒碎」的「聒」,聲音嘈雜的意思。而真正的新詞也就是一個——「榆關」,榆關就是山海關。先說把這首詞讀厚。
」語文老師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然不只是重復地機械地念,這樣即使念萬遍,依然找不到詩的感覺而應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讀上一萬遍,其義才會自見。王老師認為「書讀百遍」是個數量上的問題,還是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更是一個質量上的問題。
就層次來講,書讀百遍的第一個層次,就是把書讀厚。要把這首詞生發開去、拓展開去、擴充開去、鏈接開去。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首先,讀一讀前人是讀《長相思》的感受,為自己的理解鋪設一個台階,搭建一個依靠。
一位讀者這樣解讀上片:
「山一程,水一程」,一種含而不露的循環句式,形成「行行復行行」的遠離動作,動作的方向是榆關,與「故園」遙遙相對,隨著行程的越來越遠,造成空間上的巨大張力,產生對「故園」的依戀、渴望。「夜深千丈燈」,夜色深沉,千帳燈燃,然而這不是熟悉的家園的夜晚,怎能不惹起作者強烈的思歸之情?這位讀者顯然是對比的思維策略。將榆關跟故園對比,空間上的張力就出現了;將征途的夜晚跟家園的夜晚對比,情感上的張力就出現了。
我們再看這位讀者對下片的解讀: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作者多麼希望能在夢中返回故園,但是帳外風雪交加的呼嘯聲使他難以入睡,這小小的願望也無法實現。輾轉反側的他怎能不埋怨這聒耳的風雪聲呢?「故園無此聲」,故園有什麼聲呢?是母親的親切囑托,還是妻子的淺笑低語,或者……
讀者仍使用對比的策略。將征途的風雪聲跟故園的無此聲進行對比。征途的風雪聲是確定的,而故園的無此聲則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個空間又是有一定邊界的,那就是沒有這樣聒噪的風雪聲。顯然,這里講的聲音絕非一般意義上自然的聲音,而是飽含著親情、愛情、友情的聲音。讀了這篇解讀《長相思》的文字,我們的思維就慢慢地開闊起來,這就是一種讀厚的表現。
要將詩讀厚,僅僅參考一位讀者的解讀顯然不夠。我們再來看一篇:
以「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疊韻發端,是此調正體,而全用口語組織,予人自然奔放之感,為下文「夜深千帳燈」五字拓開地步。此五字粗看亦尋常,細味之則樸素中兼有氣象萬千,為他人累千百字所刻畫不到。所以王國維《人間詞話》對此深致推獎雲:「『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長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於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差近之。」體味甚是,也足見納蘭此句之地位。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的開篇這樣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們發現,這一篇的解讀就是按照王國維的核心理念來的。讀者既從境界這個角度整體著眼,認為《長相思》給人一種自然奔放之感;又從名句這個局部入手,挑出「夜深千帳燈」,細細品味,深致推獎。這種讀法,既古典又經典。
第三,參考其他讀者的解讀時,還會遇上跟自己的理解不同的觀點,這時該怎麼辦呢?
這位讀者的解讀顯然同前面兩位的解讀不一致,甚至出現了矛盾,這位讀者的解讀是立體的,是層層遞進的,用這位讀者的話來說就是情感的三級跳:①親人的依依惜別情,②征途的蕭蕭豪情,③英雄的烈烈壯懷情。總體上來看這位讀者對這首詞的解讀是積極向上的。
解讀的基調是一樣的,依然是正面的,陽光的,積極向上的。把親情看作是搏擊人生風雨的力量源泉,所以這樣的解讀就非常的勵志。
二、知人論世,以人解詩。
為什麼同一首詞,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呢?王老師認為要深入地了解作者納蘭性德。
①納蘭性德是個天才。出生名門,記憶超群讀書過目不忘,成為神童。
②納蘭性德是個學霸。22歲考中進士,為二甲第七名,做了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聖德皇帝喜歡。
③納蘭性德是個專家。主持編撰過《通志堂經解》,將其餘的資料編成《淥水亭雜記》,內容廣博,涉及數學、建築、儒學、奇聞異事等。
④納蘭性德是一位大咖。24歲時編寫了自己的作品集《納蘭詞》,並且非常暢銷。
⑤納蘭是一位情種。重視感情與自己的妻子盧氏相親相愛,結婚三年後妻子去世,納蘭在自己的詞作中不斷地回憶、書寫與妻子之間的深情厚誼。
可惜如此多才多情的納蘭一聚一飲、一醉、然後一病不起,31歲便溘然長逝。
納蘭傳奇的一生,也就造就了他傳奇的作品,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
三、廣讀納蘭詞,細品《長相思》
讀納蘭的《河傳》,體會《長相思》中「故園」的「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讀《虞美人》,體會納蘭與妻子之間的浪漫生活,用中國畫的手法在妻子的羅裙上畫出山水花鳥,妻子第二天穿上後便會浮光瀲灧,身姿漪狔;讀《如夢令》中「又被河聲攪碎」,領悟《長相思》中的「碎」,會發現在納蘭的300多首詞中,「碎」一共出現了16次;讀《菩薩蠻》,納蘭在《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中會不會問自己「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問出無奈與惆悵。
當我們了解了納蘭這個人,讀了納蘭的詞,就能進一步了解納蘭的生命特徵和情感旨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進入到納蘭的《長相思》中去。
四、讀同類主題詩,厚納蘭《長相思》。
納蘭詞的主題是「鄉心」和「故園」,我們可以從孟郊的《遊子吟》、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的讀出作者的故園,從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李白的《太原早秋》、崔灝的《黃鶴樓》中讀出思鄉之心。不同的詩人,不同的詩詞,擁有同一顆心,就是對故園的依依留戀之心。這里的鄉心,不僅是納蘭的,也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不僅僅是某一個人的,而且也是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這就是文化。
讀懂一首詩詞,不僅要對作者的人生做細致入微的感悟,而且要讀眾多讀者對作品的解讀,跨越時間,領悟作者在詩詞中的全權之心,琢磨感悟,字里行間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我們才能將詩讀厚。
第二,讀薄:《長相思》上片讀薄為一個「身」,下片讀薄為一個「心」。「碎」將身心聯系,讀一首詞就可以讀懂一個詞和一個人。可謂一詞,一時間一字一人生。
第三,讀活:唐圭璋先生就是把詞讀活了。他不僅把自己放進去,而且把學生放進去。獨活就是當你面對自己生命中沒有經歷過的一種體驗,帶你能將自己放進去,使你自己融入到詞的意境中去。感受自己的感受,體驗自己的體驗,這就是將詞讀活了。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我們隨著古典詩詞一起長大。踏上自己「山一程水一程」時,是否想到「故園無此聲」?聽著自己人生「風一更雪一更」時,是否會想到「故園無此聲「?往後餘生,是不是能活出自己一往情深的《長相思》呢?
讀詩的方法:讀厚、讀薄、讀活。
F. 《長相思 兩相忘》墨雨輕煙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長相思 兩相忘》墨雨輕煙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十八年前,張夢林正歡天喜地的給寶貝女兒張宣雅過百天的時候,他深愛的妻子徐美琴留下一封信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信上寥寥草草只說是生下女兒還了欠你的債,以後兩不相欠,再也不要見面了。
張夢林當真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還完全沒有從女兒出生的歡愉中清醒過來,就受此打擊。
而嗷嗷待哺的宣雅又做錯了什麼?
張夢林回想自己十年的單思,為了救徐美琴不惜廢了自己賴以為生的右手,本是國畫名家的他,卻只能屈居在這座小城的中學教美術。而這一年多以來與美琴的生活,過得雖然簡朴,卻也不失甜蜜,他滿心以為自己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的時候,心愛的美琴竟然就這么拋下自己和女兒走了。
沉重的打擊讓這個才華橫溢的中年人再也沒了往日的風采。
就在張夢林過了八年終日醉酒的日子後,徐美琴竟然回來了。
不過徐美琴回來不過是為了張夢林家族遺傳的稀有血型。
徐美琴的繼女患了血癌,她深愛的男人正為了女兒的病日漸憔悴,她不忍心見其傷心,便悄悄回來找張夢林……
確認後請採納
G. Illustrator或者PS裡面做個扇面效果 國畫圖片 怎麼扭轉呢
AIPS做都差不多,以PS為例,用變形工具,選擇扇形變形就可以啦!根據需求調節扇形的弧度參數!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