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麻雀長在什麼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去哪裡手語手勢圖片 2025-07-04 10:54:12
ps點圖片為啥變紅色 2025-07-04 10:49:10
蘋果x個性壁紙高清圖片 2025-07-04 10:04:05

麻雀長在什麼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1 14:25:35

Ⅰ 關於麻雀的簡介

麻雀屬都是小型鳥類,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

(1)麻雀長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麻雀的生活習性:

麻雀為雜食性鳥類,夏、秋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以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冬季和早春,麻雀以雜草種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也吃人類扔棄的各種食物。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處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千米以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麻雀

Ⅱ 麻雀是長什麼樣子的

有著「家巧兒[1]」別稱的麻雀,體形較小,體長僅為14厘米左右,體形短圓,具有典型的食谷鳥特徵。

麻雀雄雌同形同色,頭頂和後頸為栗色,面部白色,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色塊,這塊黑色的小臉蛋是鑒別麻雀的關鍵特徵,同屬的山麻雀與本物種形態非常接近,區分他們主要依靠的就是這一特徵;

面部的白色延伸至後頸,在麻雀頸部形成一條白色圍脖;

頜部和喉部黑色,有研究指出,在群體中地位越高的個體喉部的黑色區域也相應越大,黑色也越飽滿;

上體褐色,具黑色斑點,所有飛羽、小覆羽、初級覆羽均為黑褐色;具兩道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

下體污白色;虹膜為深褐色;喙呈圓錐形,比較粗壯,呈黑色;足為粉褐色。

樹上的麻雀人們常將這個物種與體型稍大的家麻雀混淆。但這種麻雀的褐色較深、頭部呈銅色、白色面頰上有黑的色塊。

Ⅲ 麻雀是什麼樣子

麻雀,又名樹麻雀、霍雀、嘉賓、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賊、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賓雀、厝鳥、家雀兒。鳥綱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鳥科(Motacidae)麻雀屬鳥類的通稱,亦叫北國鳥(個別地方方言又稱呼為:家雀、戶巴拉)。嘴短而強健,呈圓錐形,稍向下彎;初級飛羽9枚,外緣具兩道淡色橫斑。世界共有19種。中國產5種;其中樹麻雀為習見種 ,雌雄相似。麻雀屬晚成鳥。


外形特徵

麻雀體長為14cm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 呈圓錐狀;跗跖為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最易辨認的特徵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幼鳥喉部為灰色,隨著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鳥雌雄極不易辨認,成鳥則可通過肩羽來加以辨別,雄鳥此處為褐紅,雌鳥則為橄欖褐色。



Ⅳ 麻雀全身長什麼樣子,有什麼顏色、花紋

從你的描述上看,麻雀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鳥類品種之一,它的外形特徵明顯。

麻雀外形特為:

麻雀屬都是小型鳥類,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雌雄鳥羽毛的顏色常有區別。

Ⅳ 麻雀長什麼樣

麻雀通常體長為14cm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圓錐狀,跗跖為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最易辨認的特徵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幼鳥喉部為灰色,隨著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

麻雀通常體長為14cm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 呈圓錐狀,跗跖為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最易辨認的特徵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

幼鳥喉部為灰色,隨著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鳥雌雄極不易辨認,成鳥則可通過肩羽來加以辨別,雄鳥此處為褐紅,雌鳥則為橄欖褐色。

Ⅵ 麻雀的外形長什麼樣

像你的這個麻雀的外形,麻雀的外形長的,一般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他比較小巧也比較可愛,雖然長的顏色有一些灰色。

Ⅶ 麻雀的外形和特點是什麼

麻雀(Passer):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分布相當廣泛。除極寒冷的南北極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中文名
麻雀
外文名
sparrows
拉丁學名
Pass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快速
導航
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范圍該屬物種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視頻 為什麼麻雀只會跳著走?
+
關注
麻雀屬都是小型鳥類,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雌雄鳥羽毛的顏色常有區別。[2]
麻雀
樹麻雀體長13-15厘米。雄鳥從額至後頸純肝褐色;上體砂棕褐色,具黑色條紋;翅上有兩道顯著的近白色橫斑紋;頦和喉黑;雌鳥似雄體,但色彩較淡或暗,額和頰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帶黃色。相似種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頰部均無黑斑,
黑頂麻雀體長15厘米。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布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
家麻雀體長15厘米。雄鳥與樹麻雀的區別在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雌鳥色淡,具淺色眉紋。較山麻雀雌鳥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頂麻雀的雌鳥明顯,且尾無叉,胸色較淡。上背兩側具皮黃色縱紋,胸側具近黑色縱紋。
山麻雀體長14厘米。雄雌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艷的黃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污白。雌鳥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Ⅷ 麻雀的外形長什麼樣

一般麻雀的體長在14厘米左右,雌雄體型和顏色都很接近。 喙黑色,圓錐形; 跗跖骨呈淺棕色; 頭頸部為深栗色,背部為淺栗色,飾有黑色條紋。 臉頰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大黑點,這是麻雀最容易辨認的特徵之一。 肩羽上有兩條白色的緞帶線。 尾巴分叉,呈淺棕色。 幼鳥的喉嚨是灰色的。 隨著鳥齡的增加,這里的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變成黑色。 幼鳥的雌雄很難辨認,而成年鳥則可以通過肩羽來辨認。 這里的雄鳥呈棕紅色,雌鳥呈橄欖褐色。

小麻雀

Ⅸ 這是什麼鳥

這是麻雀了。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分布相當廣泛。除極寒冷的南北極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樹麻雀體長13-15厘米。雄鳥從額至後頸純肝褐色;上體砂棕褐色,具黑色條紋;翅上有兩道顯著的近白色橫斑紋;頦和喉黑;雌鳥似雄體,但色彩較淡或暗,額和頰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帶黃色。相似種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頰部均無黑斑,

黑頂麻雀體長15厘米。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布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

家麻雀體長15厘米。雄鳥與樹麻雀的區別在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雌鳥色淡,具淺色眉紋。較山麻雀雌鳥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頂麻雀的雌鳥明顯,且尾無叉,胸色較淡。上背兩側具皮黃色縱紋,胸側具近黑色縱紋。

山麻雀體長14厘米。雄雌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艷的黃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污白。雌鳥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Ⅹ 麻雀什麼樣子,求圖片

麻雀屬於烏類,它的個頭不大,成年麻雀一般就8-10公分左右長,主要食農作物糧食。。。

麻雀屬鳥類的通稱。嘴短而強健,呈圓錐形,稍向下彎。

麻雀白天四齣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千米以內。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

主要以穀物為食。當穀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穀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

請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