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打開中國市場
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目的,要從當時中英的社會背景開始著手。
第一次鴉片戰爭圖片
在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之前,中國一直實行的國家政策是「閉關鎖國,這一政策的實施直接切斷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從而使得中國開始不斷的落後於西方國家。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外貿方面一直處於順差優勢,這使得國外大量的真金白銀流入中國,同時也吸引了外國商人前來進行貿易。隨後中國政府出現了「天朝大國」的思想,認為中國什麼都不缺後,便開啟了華夏閉關自守的歷程。這使得想要扭轉順差的西方國家失去了通商的機會,於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市場,他們開始對華走私鴉片。
公元1838年,道光皇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前往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很快就收繳了兩萬多箱鴉片,然後在虎門海口進行了銷毀,這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當然虎門銷煙沉重的打擊了英國的囂張氣焰,同時也妨礙了英國在華的既得利益,從而成為了中英鴉片戰爭的導火索。英國政府以虎門銷煙為借口,向中國派遣了軍隊,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由此就可以得出,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目的實際上是想要打開中國的大門,也就是打開中國市場,進行資本傾銷。同時也是為了而是中國成為其原料產地。當時的英國對於中國來說,就一個廣闊的市場,如果成功的打開中國的大門,那麼英國的經濟發展將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B. 我國鴉片戰爭的圖片
第2部分 鴉片戰爭爆發
1840年7月5日,英軍第一次進攻舟山島定海海域。
琦善(1790——1854年),博爾濟吉特氏,字靜庵,滿洲正黃旗人,
鴉片戰爭爆發時任直隸總督。 定海失陷和英輪駛抵天津海口,引起清廷震恐。
在英軍軍事威脅和琦善危言聳聽的雙重壓力下, 道光帝被迫妥協。1840年8月30日,琦善赴天津,
與義律在大沽海灘的帳篷中談判, 琦善向英軍保證,定要懲辦林則徐,代其「申冤」。
駐防廣州的清軍
1841年1月,為了迫使琦善同意割地的侵略要求,英國全權大臣義律率軍入侵廣州灣,在穿鼻登陸。
英國侵略軍攻打大角、沙角炮台
廣東水師抗擊侵犯虎門的英軍
虎門海戰圖
關天培(1781——1841年),字滋圃,江蘇山陽(今江蘇淮安)人,行伍出身。
沙角、大角炮台失陷後,道光帝任命奕山為靖逆將軍,對英宣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六日(2月27日)拂曉,英軍向虎門各炮台發起全面進攻,
至二十六日(3月19日), 虎門、烏涌、清洲、獵德、三沙、鳳凰岡、海珠、永靖、大黃窖等炮台
相繼失守, 清軍傷亡慘重,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職。
1841年8月26日,英艦襲擊廈門。
廈門胡里山炮台上的鐵炮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十二日(9月26日),英軍再犯定海(今浙江舟山),
定海鎮總兵葛雲飛、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所部與英軍展開了異常慘烈的激戰,
雙方鏖戰六天六夜,三鎮官兵全部壯烈犧牲,定海再度失陷。在這次戰役中,
清軍將士抱著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和勇氣,頑強戰斗。王錫朋一條腿被炸斷,仍堅持戰斗;
鄭國鴻身中2彈,仍持旗督戰;葛雲飛負傷40餘處,犧牲時,持刀而立。
陳化成(1776——1842年),字蓮峰,福建同安人。道光二十二(1842年)年五
月八日,英軍向吳淞發起進攻,鎮守吳淞口的江南提督老將陳化成率部屬在吳淞西炮台
重創敵軍,擊傷英艦數艘,英軍傷亡20餘人。兩江總督牛鑒先是不準陳化成與英人開
戰,此時,聞知陳化成擊潰英軍,乘坐官轎,擺出儀仗,前呼後擁地出南門前去觀戰。
軍艦上的英軍發現目標後,火炮齊發,牛鑒及隨行一陣大亂,英軍乘機攻陷東炮台,吳
淞落人敵手,陳化成戰死。
1842年7月21日,英軍攻佔鎮江。圖為英軍佔領鎮江後大肆屠殺無辜平民。
C. 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對照表
對比圖表見圖片
(3)鴉片戰爭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結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政府議約,雙方共在寺內議約四次。1842年8月29日,在英軍旗艦」汗華「(亦譯康華麗)號上,中國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果
俄國自以「調停」有功,逼迫奕欣於11月14日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並為進一步掠奪中國西部領土製造條約根據。1864年,俄國據此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割占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D. 我想要鴉片戰爭的照片或視頻
照片可以在網路圖片上找。視頻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中國歷史》這部記錄片,忘了是第幾集了。總之可以找一找。
E. 我國近代史中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哪國發起
清朝嘉慶年間,清朝已由盛轉衰。在清朝閉關鎖國的同時,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為了開辟市場,牟取暴利,英國將侵略的目標指向中國。
早在18世紀70年代,英國就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的大量輸入,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官場腐敗,軍隊的戰鬥力下降,危害人民百姓的身心健康。
面對鴉片的危害,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如焚。湖廣總督林則徐多次上書道光帝,道光帝也感受到兵力衰弱、白銀外流給國家帶來的威脅,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鴉片戰爭紀念牆
讀到這里,我們也許都會有些疑問和想法。首先,喪失關稅自主權到底對清政府有什麼危害,英國為什麼要讓中國與之商定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呢?英國這樣的行為在現在看來就是「協定關稅」,是指一國根據與他國締結的條約或貿易協定,對進出口商品所規定的稅率。英國這樣的做法能夠極大地削弱中國海關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有利於英國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把中國納入資本主義市場。
其次,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林則徐的禁煙活動,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這樣的想法正確嗎?的確,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後,英國政府很快就做出了侵華的決定。注意,為什麼是很快就做出決定?當時,英國狂熱的侵華分子鼓吹發動侵華戰爭,甚至宣稱「中國方面的無理舉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看出,英國對於入侵中國其實早有預謀,其根本原因在於英國在中英貿易之間存在著極大的貿易逆差。
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等在西方很受歡迎,英國希望中國可以開放貿易,以減少損失,但遭到中國閉關鎖國的冷遇,引起了英國強烈的不滿。英國便向中國走私鴉片,從中牟取暴利。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則給予了英國一個發動戰爭的借口,英國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開辟市場,牟取暴利,因此不能說如果沒有林則徐的禁煙活動,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F. 97年鮑國安主演的 鴉片戰爭 高清完整無毒版下載地址。跪求
《鴉片戰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r5xZ2ngyASjyIU4gFjocQ
《鴉片戰爭》是於1996年5月5日推出的一部歷史戰爭類型電影,該片由謝晉執導,鮑國安、林連昆 、蘇民、郎雄等人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道光年間,英國的鴉片貿易給大清帝國造成嚴重威脅,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委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G. 鴉片戰爭是哪一年
中國近代史上一共有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中國近代史上一共有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國經常稱其為第一次中英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小農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H. 1840-1949年鴉片戰爭歷史時間軸圖片
1840-1949年時間軸是如下:
(8)鴉片戰爭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時間軸里集成了多種功能,其中包含:家族樹、網路系統、家庭日誌、家庭相冊等。可通過高級查詢精確到某一點或某個人。
在建立地區時間軸時,必須要有基本元素和簡介,包括:建立時間、地點、相關人物等基礎信息,然後為其不同時間段錄入信息。創建好的時間軸可以由多個用戶參與修改、完善。
I. 鴉片戰爭高清完整版下載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dO6pufhJ2LuqdgCc3TfG0g
提取碼:i0uk
《鴉片戰爭》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古裝劇情片,由鄭君里、岑范執導,趙丹主演,於1959年上映。該片講述十九世紀中葉,林則徐奉旨到廣州禁煙,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與英國鴉片販子和中國貪腐官員進行堅決斗爭的故事。該片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十部獻禮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