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稻是什麼作物圖片
擴展閱讀
長的像丑橘的女人圖片 2025-07-09 06:09:17
紅參樹長什麼樣圖片 2025-07-09 05:40:31
初中教室布置圖片大全 2025-07-09 05:39:01

稻是什麼作物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30 19:10:42

1. 五穀「稻、黍、稷、麥、菽」中分別指什麼

一、稻即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中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種下主要分為2亞種,秈稻與粳稻。亞種下包括栽培品種極多。以成熟穎果入葯。味甘,溫。和中消食,健脾開胃。

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稻的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低於玉米和小麥,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

(1)稻是什麼作物圖片擴展閱讀:

平常俗稱的「五穀」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2. 稻麥黍菽稷分別指什麼農作物

稻麥黍菽稷指的是五穀,其中稻指的是水稻,麥指的是小麥,黍指的是黃米,菽指的是大豆,稷指的是小米。

五穀指的是古代的五種穀物,古代有兩種說法,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第一種說法中有稻無麻,第二種說法中有麻無稻。

相關信息

據史料記載,最早種植「五穀」的出現於我國商周時期。商周時期,我國處於奴隸制社會的繁榮時期,人們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增多,並且國家大力支持發展農業,「井田制」實行集體勞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統,人們開始使用糞肥、綠肥,以及草木灰。這些條件使得商周時期的農業進一步發展。

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

3. 五穀中的稻,黍,稷,麻,豆分別在現代指的是什麼東西

平常俗稱的「五穀」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麻主要是用來農作生產的,他的莖皮,經漚制可以做繩子(麻繩),麻衣,麻紙等,很耐用。去皮後的莖,可以當柴燒,可以蓋房子,有點木質的感覺,目前皮與桿經提煉纖維,可以做宣紙等各種高檔紙。

菽:豆類的總稱,古語雲:「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製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

4. 五穀「黍、稷、麥、菽、稻」分別指什麼

五穀「黍、稷、麥、菽、稻」分別指:

1、黍: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2、稷:又稱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3、麥,禾本科植物的一類,五穀的一種,分為小麥,大麥等種類。

4、菽:豆類的總稱,古語雲:「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製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

5、稻,是一種禾本科的直桿的谷類作物,主要類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貫指淡水稻)。

(4)稻是什麼作物圖片擴展閱讀:

1、五穀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據權威資料顯示,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穀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穀的不解情緣。五穀糧食畫是五穀文化的最高藝術體現,是五穀文化的藝術寫照。

2、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

3、五穀雜糧糊,是由各種養生的五穀原材料低溫烘焙熟後磨成的粉,未經膨化,在加工過程中也未添加任何速溶劑,因此能最完整地保留原料的營養成分。

4、谷類主要是指植物的種子。它包括稻米、小麥、大豆等及其他雜糧,比如小米、黑米、蕎麥、燕麥、薏仁米、高粱等。 穀物通過加工為主食。它主要給人類提供的是50%~80%的熱能、40%~70%的蛋白質、60%以上的維生素B1。

5. 水稻是什麼作物

水稻(學名:Oryza sativa)是草本稻屬的一種,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又稱為亞洲型栽培稻,簡單來說也可以說是稻。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性喜溫濕,成熟時約有1米高,葉子細長,約有50到100厘米長,寬約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開花時,主要花枝會呈現拱形,在枝頭往下30到50毫米間都會開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並結種子,稱為稻穗。一般稻粒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長,2到3毫米厚度。
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條染色體。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受精受嚴重影響。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水稻屬須根系,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穀物。稈直立,高30~100厘米。葉二列互生,線狀披針形,葉舌膜質,2裂。圓錐花序疏鬆;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含3朵小花,穎極退化,僅留痕跡,頂端小花兩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僅留外稃位於兩性花之下,常誤認作穎片。穎果。

6. 黍,稷,麥,菽,稻分別指什麼

1.稻 (四聲)

指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主食,谷殼和其它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稈用來造紙。

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實叫穀子,碾制去殼後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秈稻之分。

2.黍shu (三聲)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黍類是禾本科一類種子形小的飼料作物和穀物。亞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3.稷 ji (四聲)

小麥,或五穀(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的總稱。

4.麥mai (四聲)

①一年生或兩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子實可食用,也可釀酒、製糖:小麥|大麥|黑麥|燕麥。

②專指小麥

5.菽shu (一聲)

豆的總稱。

簡介

稻黍稷麥菽統稱為「五穀」,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關於五穀主要有兩種說法,主流的是稻(俗稱水稻、大米)、黍(shǔ,俗稱黃米)、稷(jì,又稱粟,俗稱小米)、麥(俗稱小麥,製作麵粉用)、菽(俗稱大豆)。因為有的地方氣候乾旱,不利於水稻的種植,因此有將麻(俗稱麻子)代替稻,作為五穀之一。

7. 稻穀是什麼樣子

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代表種為稻(學名:Oryza sativaL.)。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懶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鹽鹼性分為普通淡水稻與「海水稻」(其實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

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東北地區。

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朱英國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農民胡代書發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8. 五穀「黍、稷、麥、菽、稻」的俗稱分別是什麼

稷指的是小米,又稱穀子。稷在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最重要的糧食。古人以稷代表穀神,和社神(土神)合稱為社稷,後來以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黍就是現在北所稱的黍子,也叫黃米。《詩經》里常見黍稷連稱,可稱黍在上古時也很重要。

麥有大麥小麥之分,大麥叫麰,又叫來牟。菽就是豆。上古稱菽,漢以後才叫豆。

麻就是大麻子,古代也作糧食作物以供食用,後世還有吃麻粥的。但麻不是主要糧食作物。後來的麻指稱絲麻或桑麻,那是一種植物纖維。

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8)稻是什麼作物圖片擴展閱讀

1、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現在東北地區水稻較為上乘,東北大米已成為我國大米中最為好吃的一種。

2、如今隨著交通速度的發展,世界各地的交流頻繁,農作物的種類也豐富起來,如玉米、花生都是明朝之後引進我國的,不過水稻依然是主要的糧食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