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濟南的大明湖好玩嗎
大明湖畔好風光,湖面寬廣,湖水還是挺清澈的。夏季去大明湖畔是賞荷的好季節,適合散步,但是沒有荷花的時候風景一般般。門票有點貴,原來分為收費景區和非收費景區。
走進大明湖
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它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 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聞名四海。「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為大明湖的四大怪。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是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餘處名勝古跡掩映於綠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到達與離開:到達大明湖的市內公交車線路眾多,附近有大明湖站,大明湖南門站等。無地鐵。
景點類型:湖泊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湖水與綠樹交相掩映,別有一番生機盎然的景緻。
建議遊玩:4-5小時
門票:30.00元(不含超然樓) 超然樓:40.00元 聯票(含大明湖、超然樓):70.00元
開放時間: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17:30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18:30
地址: 濟南市歷下區明湖路271號
⑵ 濟南的大明湖圖片
大明湖,山東省濟南市區湖泊、濟南三大歷史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市歷下區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水經濼水河注入小清河。湖水面積46公頃,水深平均2~3米。
⑶ 濟南雪後的大明湖美如畫,我國還有哪些風景值得一覽
濟南是山東的省會,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別稱”泉城“。雪後的濟南大明湖美如畫,各代詩人文人都有贊美大明湖的詩句。清代孔繼瑛寫的《游大明湖》,寫道”大明湖景似蘇堤,也向熏風策杖藜。歷下亭環流水曲,會波樓繞遠山齊。“其中的意思是:大明湖的景色就像西湖蘇堤一樣,我住著拐杖走在這溫暖的和風中。經過的亭子周圍傳來流水的聲音,波浪匯聚在一起繞著城樓向著遠處的山流淌。
各位讀者以上就是我對“濟南雪後的大明湖美如畫,我國還有哪些風景值得一覽?”的回答,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⑷ 濟南適合冬天去的景點有哪些
打卡必到1:趵突泉
到了濟南府,一定是奔著「泉城」的名號來的,而到了「泉城」,一定要拜訪一下「天下第一泉」,這可以乾隆他老爺子親筆題的,雖然乾隆的審美一向很農家樂,但是口味卻是很叼,他感覺趵突泉甘冽清澈的泉水比皇宮里的水好喝不止百倍,心情一好,就把那「天下第一泉」的稱號給了趵突泉。一場大雪過後,趵突泉也是美不勝收。
⑸ 濟南的冬天的三幅圖都是哪些並且給出概括。謝了!
順著「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條主線,緊扣著「山」和「水」,作品接著鋪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
第一幅是小山搖籃圖。作者先為讀者勾勒了一個「理想的境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何等恬靜,靜到壓根兒「沒有風聲」;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正是「響晴」。難以想像這是北中國的冬景,但這卻是濟南真實的冬令。「寶地」的「出奇」之處便在這里。然而,作品的「出奇」之處,卻是在引出「山」之後對「山」的描摹上。在濟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對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作品只用一句話就寫准了:「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也便是濟南出現暖冬的地理原因。作品點出這個原因,用的不是學者的口吻,而是文學家新巧的比喻:「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躺在搖籃里承受母親的慈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呢:「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一幅「小山搖籃圖」竟然蘊含著感人的脈脈溫情。就憑這種體貼入微的撫愛,濟南人也要不但「面上含笑」,而且心中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的:「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雪後初晴的美景是第二幅畫面。除了風,嚴酷的冬天還要憑借雪來向大地施加淫威,增添寒意。然而,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因為那隻是「小雪」,連「矮松」都罩不住,反而由於白雪的襯托顯得「越發的青黑」,僅僅在它的「樹尖」上才「頂著一髻兒白花」;小山也只是「山尖全白了」。如果濟南不是暖冬,能見著這「最妙的」雪霽晴巒圖嗎?更令人擊節稱奇的,是小雪給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了。而且全白了的山尖「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竟還有「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直「羞」得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呢!可以說,雪後的濟南格外秀麗了。這真是一幅動靜相間的水墨淡彩啊!
文章的最後一段承接前文,在寫了「山」之後,開始寫「水」,從而展開了剔透玲瓏的第三幅畫面:空靈水晶圖。濟南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湧出,噴涌如沸,水溫恆定為18°C,所以隆冬季節,泉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台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也是出了名的。因此,作者就借「水」來寫出濟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在作者筆下,這樣的水豈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垂柳也人格化了:她「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作者的手法實在巧妙,在這里他沒有直接寫天氣的「暖和」,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這水,這綠藻,這垂柳,都楚楚可愛,你還能不說濟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嗎?就在讀者品嘗這綠水垂柳,余意未盡的時候,作家的視線又轉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整個」地成了一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藍水晶」里,還「包著紅屋頂,黃草山」,一幅鮮麗的水晶圖令人耳目一新,心馳神往。這樣,作者就從水寫到天,以至概括了整個濟南,與首段那句「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照應,寫下了珠落玉盤般的結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呈現了:濟南的暖冬慈善若娘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
文章本是有情物,要讓讀者感動,首先要作者情真意摯。老舍對濟南冬天的一往情深,處處流於筆端,溢於言表。「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用這樣的句式,既寫出了個人的獨特感受,又顯得語意懇切,為全文「一錘定音」。「請閉上眼睛想……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誘,一點沒有強加於人的語勢。「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這是流露真情,惟恐讀者不信的口氣。「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以情動人,令人如同身臨其境。「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由於對濟南,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著熱愛,這里簡直是用一種祈求的口吻了。「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測,又是同讀者的商討。「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後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沒有忘記忠實的讀者。文章通篇注意閱讀效果,娓娓道來,情懇辭切,猶如與不見面的讀者促膝談心一般,不時在進行著感情上的交流。這樣親切的文筆,使人們對濟南「慈善」的冬天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