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海底世界裡有哪些魚
帝王三間、虎鯰、神仙魚、胭脂魚、銀鯧、紅美人等。
② 水族館常見魚類有哪些
水族館的魚有:鞭蝴蝶、長吻鼻魚、多帶蝴蝶、副刺尾魚、海葵、海馬、黃高鰭刺尾魚、藍綠光鰓、藍紋蝴蝶、鐮蝴蝶、牛角、六斑刺魨、珊瑚、石斑魚、石頭魚、魨科魚、心斑刺尾魚、小丑魚、熊貓龍、醫生魚等等。水族館是收集、飼養和展覽水生動物的機構,可專養海洋生物或淡水生物,也可兼養,既有供觀賞或普及科學知識的公共水族館,也有供科研及教學專用的水族館。包括所謂的「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也屬於水族館,「水族館」這一名稱也時常用於一些水族類商店。
3、西伯利亞鱘
目前我國售賣的都是西伯利亞鱘和石式鱘的雜交品種,純種鱘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它們不耐熱,無法度過夏天,但是雜交鱘能夠承受夏天的高溫,適合在水族箱飼養,規格最大隻能長到水族箱寬度大小。
③ 富國海洋館中有什麼魚「配圖」
如圖 , 這也太多啦
大尾虎鯊 Stegostoma fasciatum ,俗稱 豹紋鯊
其他的不知有沒有養了
④ 海洋館有什麼魚的名字
1、七彩神仙魚
七彩神仙魚風度優雅,色彩斑斕,游姿曼妙,柔美絕俗。該魚長約15-20cm,身體側扁,彩虹般的紅藍條紋成扭曲狀遍布全身,像一塊巨大的瑪瑙。七彩神仙魚的背鰭及腹鰭亦特別發達,身上的花紋可一直延展到鰭上。尾部呈扇形,無色透明。患病的七彩神仙,經常能從尾部看出徵兆。七彩神仙喜弱酸性軟水,水草豐茂,木石疊嶂的幽靜水域是它的理想棲息地點。七彩神仙魚對水質要求極高,食性雜。
2、玻璃鯰
屬鰍科和鯰科。魚體透明如同玻璃,可以清晰數出體內的骨頭數,猶如骨骼標本,故稱之為「玻璃鯰魚」。又名玻璃貓。身體各內臟被擠於前面,收藏於一銀色袋中。嘴邊有兩條細長觸須,一碰到食物,就可立即將食物吃進嘴裡。游泳時,尾部較低,像跳舞一般。
3、鮟鱇
鮟鱇頭部上方有個肉狀突出,形似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燈籠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在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發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趨光性,於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
4、非洲王子
非洲王子是一種如同鱸魚一般的典型的鱸形目的體型的魚。小型慈鯛,成年個體10~12cm,如同鱸魚一般的典型的鱸形目的體型,體色橙黃,背鰭近邊緣處有一條寬約2mm的黑色條紋非常清晰和顯眼。雌雄同形,雄性個體稍大。(區別於市面上地攤雜鯛品種純正的非洲王子魚均帶黑邊,黑邊越明顯品相越佳,弱勢魚會在受強勢魚壓制情況下變得臉部或身體部位發黑)
5、藍紋蝴蝶魚
藍紋蝴蝶魚(Chaetodon fremblii)又名藍線蝶,藍線錦蝶,屬鱸形目、蝴蝶魚科、蝴蝶魚屬,為一類熱帶珊瑚礁魚類。藍紋蝴蝶魚多產於夏威夷海域,活動於珊瑚礁豐茂的地區,覓食各類有機物碎屑及珊瑚蟲、海藻等,它們獨特的花紋使得其作為觀賞魚受到人類的關注。
⑤ 水族館有什麼奇特的魚
上海海洋水族館里有哪些奇特的魚
上海海洋水族館里展出了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450多個品種、12000多條珍稀魚類及瀕臨絕種的稀有生物。其中比較有特色的魚:
1. 南美洲的電鰻
電鰻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蓋亞那地區,多在淺水的池沼或水體較混濁的岸邊活動,體型很大,是原產地著名的食用魚。
參考資料:網路-上海海洋水族館
⑥ 海洋館里有什麼魚
海洋館里的魚有:
1、美麗硬仆骨舌魚:
美麗硬仆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魚體長50-65厘米,最大可達102厘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成魚將魚卵產含於口中直至孵出幼魚,所以有「龍吐珠」的俗名。
2、血鸚鵡:
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其全身鮮艷通紅,有著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顏色紅彤彤,十分討喜,成年體長15-20厘米,體副寬厚,體呈橢圓形。
幼魚期體色灰白,成年魚體體態臃腫,粉紅或血紅色。 血鸚鵡強健壯碩,幾乎什麼都吃,像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因其食性廣且總是吃個不停,加之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3、斗魚:
斗魚身體長方體,側面偏扁。口裂小並向上斜。背鰭和臀鰭都較長而且位置上下相對。腹鰭外側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鰭蓋後緣有藍斑。體赤褐色。雄魚兇猛善斗。因體色美麗、善斗,又是滅蚊能手,所以很早就被人們飼養作為觀賞魚類。
4、鼠魚:
鼠魚是指甲鯰亞科中Aspidoras、Brochis、Corydoras這三個屬的成員。鼠魚嘴巴旁邊長著兩撮小「胡須」,酷似水中游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
鼠魚和異型魚類一樣,體披骨板,胸鰭與背鰭的第一鰭條為硬棘,可藉以保護自己,但不同於異型魚的是鼠魚身軀兩側的骨板是由上下均等的硬鱗,緻密且有規則的排列而成。
5、花羅漢:
花羅漢,一種由馬來西亞養殖者改良而來的觀賞魚類品種。花羅漢其實是由台灣發展出來的羅漢鸚鵡交配墨西哥的雜交七彩藍火口改良而成。其頭形如羅漢突出,所以獲得花羅漢封號。
花羅漢體型碩大,不同品種體型略有差異。其最大體長可達42公分,高18公分,厚可達10公分。一般體型在30餘公分左右,可謂龐然大物。尤其其頭上的巨大額頭,宛如壽星,十分獨特。
⑦ 廈門海底世界裡有什麼魚(按順序說名字)
1.海水魚有巨鯊、巨魚工、巨型石斑、珊瑚礁魚類、巨型蘇眉、醫生魚、海龍、海馬、食人蟹、澳洲錦龍蝦、棘皮動物傑出代表-海星、八爪魚、石頭魚、河豚及獅子魚、海龜等。
2.淡水魚有花鰻鱺、胭脂魚、鱘魚、鰉魚、鋸鰩、大馬哈魚、亞馬孫河魚類、斑海豹、中華白海豚、食人魚、地圖魚等
⑧ 海底世界有哪些魚
1、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魚類。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但這是錯誤的。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此外,研究顯示,由於鯊魚體內易於富集汞,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鯊魚存在滅絕風險。
2、海龜。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
主要以海藻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陸地上產卵,孵出幼體。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適應在水中生活,四肢變成鰭狀,利於游泳。一般僅在繁殖季節離水上岸。雌龜將卵產在掘於沙灘的洞穴中。
3、電鰻。電鰻屬於裸背電鰻科的鰻形南美魚類,拉丁學名為Electrophorus electricus。能產生足以將人擊昏的電流,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輸出的電壓可達300~800伏,因此電鰻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它不是真正的鰻類,而與鯰形目的種類近緣。
電鰻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世界上已知的發電魚類達數十種,其他會放電的魚類還有電鯰、電鰩等。
4、魔鬼魚。魔鬼魚是一種龐大的熱帶魚類,學名叫前口蝠鱝。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只要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
5、具有齒鯨類典型的形態學性狀:紡錘形的身體;單個新月形的呼吸孔;頭骨套疊,上頜骨向後擴展與額骨重疊;顱頂偏左的不對稱;圓錐形或釘狀的齒等。各種間最明顯的變異與喙、上下頜、牙齒等攝食器官有關。喙的長短和大小,牙齒的多少和大小,反映了不同物種所佔有的生態位的范圍。
如牙齒總數從僅10枚左右(里氏海豚)到共有250枚(長吻原海豚)。外形也呈大幅度的變異。只有少數種類如虎鯨和領航鯨為顯著性二型,更多種類則可為身體大小、形狀、顏色,和背鰭形狀的輕微性二型。身體大小從小於1.5米(矮海豚屬的一些種)到超過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