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歐美風的人物圖片 不要明星照 單純的人物拍攝就好了
介紹幾個給你希望會有你喜歡的。
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 1790
美國科學家,作家,外交家
富蘭克林出生於波士頓,新英格蘭,美國。的家庭並不富裕,除了7歲的兄弟姐妹們,我留下來幫父親做生意,後來又在印刷車間當學徒,後來又幫他哥哥的報紙。富蘭克林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他成立了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創辦人,是美國的教育和文化中的一個重大貢獻。 50歲後,他致力於美國的獨立活動,在獨立戰爭中,當選為第二屆大陸會議的代表參與起草的獨立宣言>。他主張廢除奴隸制。
電的富蘭克林發現者。在人們的心目中,閃電是神的火。富蘭克林原計劃爬塔親自領先的電力建設。大多數人感到極大的冒犯天威。不徹底所致的塔,更不是觸電認為是非常幸運。他借了一本線,生絲粘貼到大雷雨中放風箏實驗,並因此發現,閃電是正負電子對空氣的影響的結果,並發明了避雷針。富蘭克林是備受推崇,在歐洲和美國,「父親的現代文明」完美「的美譽。
說,當他被指控為一個富有的人,才有資格被選舉為會員的法律「,要在會員30美元,你必須這樣說,我有一頭驢,它是價值三美元,這樣我就可以當選的議員。一年後,我的屁股已經死了,和我的會員將無法繼續的時候了。要求,成員是誰? - 我,還是驢?「
富蘭克林日,邀請人們參觀他的新發明。一位闊太太問挑逗「不過,這有什麼用呢?」富蘭克林說,「夫人,新生的嬰兒,有什麼用呢?」
馬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馬克吐溫,1835 1910)
馬克·吐溫,原名心蘭航克里門斯(塞繆爾·郎霍恩克萊門斯),12歲,他的父親去世了,去了一個印刷學徒,開始自力更生的生活。 18歲,他的弟弟,學習寫一份報紙。
馬克·吐溫充滿了歡樂,冒險精神,輕松幽默的方式,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國籍作家。他的作品充滿幽默,魅力,它被稱為「幽默大師」。湯姆Sawyer>和馬克·吐溫的最有名的作品<Huckleberry Finn>南<Adventures了自己的童年,寫了一點,寫的是活潑,流行的讀者會享受。美國作家海明威曾說過:「整個現代文學在美國,是由一本書,它的名字是<Huckleberry Finn>。
在美國有一個百萬富翁,他的左眼是壞的,所以花了很多錢的人假裝是一個假眼。隻眼,假裝是不錯的,乍看之下,誰不承認是假的。百萬富翁感到非常自豪,經常在人前誇耀。
有一次,他遇見了馬克·吐溫問道:「你能猜出哪隻眼睛是假的?
馬克·吐溫看了一會兒,然後指著他的左眼,他說:「這是假的。」
百萬富翁非常驚訝,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根據是什麼呢?」
馬克·吐溫很平靜地回答:「因為你的眼睛一點點的同情。」
愚人節的一年,是愚弄馬克·吐溫,在紐約的報紙報道說,他已經死了。因此,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紛紛前來吊喪。當他們來到馬克·吐溫的家,我看到了馬克·吐溫正坐在一個桌子上寫作。親戚朋友先是一驚,然後有齊聲譴責,傳聞報紙。
馬克·吐溫沒有怒色幽默地說:「報紙報道,我是死是真實的,但日期提前了一些。」
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父親厄爾。他兩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後,生下了他的妹妹,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去世。托爾斯泰成了孤兒,無父無母長大的阿姨和老師的成長。
托爾斯泰是15歲進入喀山大學。從他的土地,然後回了家運營商還沒有畢業,希望能改善農民的生活,但農民的心懷疑他的好意。 1852年,他加入軍隊,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開始寫作生涯。
貴族,俄羅斯社會是充滿貧窮和不幸,整個國家陷入在一個動盪局勢。托爾斯泰目睹了各種不平等的感覺富有同情心的心,寫了「戰爭與和平> <Anna Karenina>不朽的經典之作,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偉大的作家,最能體現時代。
有一次,一個年輕的法國人參觀了托爾斯泰。他們走的八卦,正好是下一個副單杠。青年跑過來,一躍而起,抓住單杠,做了幾個動作,並自豪地說:「伯爵,這門藝術,你可能是業余愛好者正確的嗎?」
托爾斯泰的笑容。
「文人不是武器,不具備要求的......」法國年輕人似乎是害怕托爾斯泰尷尬的,趕緊令他感到寬慰。
托爾斯泰看著同伴,去下面的單杠,輕輕一躍雙手握杠,雙腿向前伸直,自由涌回擺,連續周圍的幾個大翻車魚,其次是容易做了一些非常困難的,所以光的行為,所以像猩猩自由喜歡燕子。
法國青年眩暈綠色混亂,嚇得幼兒吐了吐舌頭,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來了。他不知道,體育活動是伯爵的愛它!
托爾斯泰,喜歡騎馬,打獵,游泳,滑冰,劃船和其他運動。除了運動,他也愛參加勞動。的畫家列賓你看到的托爾斯泰整天在烈日下等領域土地。他主動幫助窮人蓋房子,建立一個爐子,割草,直到70歲,並,堅持獲取水,柴,鋸木和農民。
當托爾斯泰從單杠上跳下來,法國青年心甘情願地說:「算你的單杠動作是一種真正的藝術。」
托爾斯泰沒有說什麼,只是微笑著漠然。
年輕人總是想成名。他咨詢托爾斯泰。托爾斯泰和真誠的年輕人說:「喜歡分數,分子是他真的有些大小,分母是自己的想像大小。分母越大,較小的分數,如果分母是無限的得分為零。
㈡ 求 富蘭克林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富蘭克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x-CC0TH9U_8pxNtwl538Q
《富蘭克林》講述了現代倫敦與地點不明的宗教狂熱「其時城」,兩個世界、四條線索平行發展。喬納森·普利斯特(瑞恩·菲利普RyanPhillippe飾)是其時城的面具英雄,也是其時城唯一的無神論者,因悔恨自己沒能拯救一個無辜的小女孩而設法從政府監獄逃出,立誓要找元兇「個別人」尋仇
㈢ 關於富蘭克林的資料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是他自己所說過的一句話「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和音樂家。為了對電進行探索曾經作過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為了深入探討電運動的規律,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彙。他借用了數學上正負的概念,第一個科學地用正電、負電概念表示電荷性質。並提出了電荷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的思想,後人在此基礎上發現了電荷守恆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由此而製造的避雷針,避免了雷擊災難,破除了迷信。
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老戰士。他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國第一位駐外大使(法國),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較高的聲譽。
早期經歷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個孩子,富蘭克林排行第八。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於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范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
1736年,富蘭克林當選為賓夕尼亞州議會秘書。1737年,任費城副郵務長。雖然工作越來越繁重,可是富蘭克林每天仍然堅持學習。為了進一步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外國語,先後掌握了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廣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先進成果。為自己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752年7月,他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轟動了全世界。從前人們一直認為,天空中出現電閃雷鳴,這是大自然在顯示神威。而富蘭克林的實驗結果表明,這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本傑明·富蘭克林
正當他在科學研究上不斷取得新成果的時候,由於英國殖民者的殘暴統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他毅然放下了實驗儀器,積極地站在了斗爭的最前列。從1757到1775年他幾次作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國談判。獨立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和《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經七十高齡的富蘭克林又遠涉重洋出使法國,贏得了法國和歐洲人民對北美獨立戰爭的支援。1787年,他積極參加了制定美國憲法的工作,並組織了反對奴役黑人的運動。
富蘭克林度過的最後一個冬天是在親人環護中度過的。1790年4月17日,夜裡11點,富蘭克林溘然逝去。那時,他的孫子譚波爾和本傑明正陪在他的身邊。4月21日,費城人民為他舉行了葬禮,兩萬人參加了出殯隊伍,為富蘭克林的逝世服喪一個月以示哀悼。本傑明.富蘭克林就這樣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度春秋,靜靜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他的墓碑上只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回答者: 頭昏昏的小白兔 - 七級 2009-12-3 17:23
不知道是哪位富蘭克林嘛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17—1790.4.17)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和發明家。為了對電進行探索曾經作過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為了深入探討電運動的規律,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彙。他借用了數學上正負的概念,第一個科學地用正電、負電概念表示電荷性質。並提出了電荷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的思想,後人在此基礎上發現了電荷守恆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由此而製造的避雷針,避免了雷擊災難,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老戰士。他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國第一位法國駐外大使,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較高的聲譽。
[編輯本段]2.生平
他出身寒微,10歲便輟學回家做工,12歲起在印刷所當學徒、幫工.但他刻苦好學,在掌握印刷技術之餘,還廣泛閱讀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著作,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潛心練習寫作.他常常在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後,到印刷廠的圖書室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有時看得入迷,直到夜幕降臨,焦急的母親來工廠找他,他才回家.所有這一切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自立於當時的社會,他幾經周折,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印刷所.由於吃苦耐勞,講求信譽,注意經營管理,他不僅在印刷界激烈的競爭中站住了腳,並且把業務擴大到鄰近幾個州以及西印度群島,成為北美洲印刷出版行業中的佼佼者. 他注意觀察自然現象,研究科學問題.他從實踐出發,從事科學實驗和觀察,在電學上解答了「電為何物」的問題,將不同狀態下的電稱為「正電」和「負電」,提出了電學中的「一流論」,在大氣電學方面揭示了雷電現象的本質,被譽為「第二個普羅米修斯」.這些電學上劃時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也有研究,並有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鍾、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因而,他以僅讀過兩年小學的學歷,被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大學等六七所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富蘭克林成名以後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傳播和社會福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先後組織建立了「共讀社」、「美洲哲學學會」、「北美科學促進會」、報社、圖書館、書店、醫院、大學、消防隊、地方民兵組織等學術、文化、醫療衛生、消防、治安組織和機構;他還改革了北美殖民地的郵政制度,建立起北美殖民地統一的郵政系統.他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成為北美殖民地有影響的人物. 他不僅善於解決自然科學里的專門問題和社會政治活動中的實際問題,還常常探索許多哲學問題和社會問題.他是自然神論者,認為精神依附於物質;他認為社會貧困的原因是勞動者必須養活寄生者;他酷愛自由和平,反對戰爭,痛恨種族歧視和奴隸制度,主張維護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是當時最淵博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 富蘭克林生活的時代正值美國從殖民地向獨立的資產階級國家邁進的重大轉折時期,他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對獨立戰爭的勝利和美國國家制度的初期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領導人物出席的奧爾巴尼會議上,他提出著名的「奧爾巴尼聯盟」的計劃,被會議通過,成為最早將美利堅合眾國的大聯合這種思想灌輸到殖民地人民頭腦中去的人. 在賓夕法尼亞,他始終同殖民地人民一道同業主集團的橫行不法作斗爭.1757年,他代表州議會赴倫敦向英王請願,要求業主交納稅款,取得成功;1764年,他第二次赴倫敦,要求英王保護殖民地利益,沒有結果.其後,英國政府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的鎮壓,激發了殖民地人民更強烈的反抗斗爭.富蘭克林的立場徹底轉到革命方面. 賓夕法尼亞原為業主殖民地,是1681年英王查理二世賜予威廉·賓的土地.後來,威廉·賓的兩個兒子繼承產業.業主在其領有的殖民地享有委派包括州長在內的官吏、否決議會議案、免交捐稅等特權. 1775年5月,他回到美洲,立即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他擔任賓州治安委員會主席,主持地方軍委,並和潘恩共同起草了州憲法;他作為賓州代表出席第二次大陸會議,成為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擔任美國郵政部長,組織戰爭期間的郵政,成績顯著;在美軍作戰屢次受挫的情況下,他作為三人委員會成員同華盛頓會商,決定實行北美13州的總動員,使得獨立戰爭得以堅持6年之久. 在英強美弱的局勢下,殖民地人民必須爭取外援.富蘭克林奉大陸會議之命出使法國,爭取美法結盟,共同對英作戰.在當時復雜而不利於美國的外交環境中,他以美國必勝的信念、堅韌不拔的耐心,巧妙靈活的外交手腕,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抓住有利時機,締結了美法同盟盟約,爭取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量外援,確保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在戰爭後期,他參加並一度主持美英議和談判,簽訂了有利於美國的英美和平條約,勝利地完成了艱巨的戰時外交使命.戰後,他成為新生的美國第一任駐法特命全權大使留法工作,直到1785年歸國. 回國以後,他連續4年當選賓夕法尼亞州長.在美國憲法會議上,他是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他為了調解會議代表的意見分歧而提出的議會的兩院制,成為美國的基本國家制度之一. 1788年後,他不再擔任公職,但仍發表政論文章,以供政府采擇,並致力於促進廢除奴隸制的活動.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與世長辭.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於美國,也屬於全世界!
約翰·富蘭克林(1787年~1847年)。英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生於1787年,14歲就投筆從戎,開約翰·富蘭克林始了一生中最艱苦的海軍生涯。1843年,皇家海軍部為了實現打通北路連結大西洋與印度洋、縮短英國與印度的航程,准備派人去繼續探尋西北航道。於是,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當了6年總督的富蘭克林被召回國。經過不到兩年的准備,一支配備有先進破冰設備和巨大蒸汽動力的「埃列巴士」號和「特洛爾」號桅船以及由138人組成的探險遠征隊成立了。為防不測,船隊儲備了足夠3年的食品,還攜帶了10頭肉牛作為應急食品。1845年5月26日,時年58歲的富蘭克林統帥這支由皇家海軍精英組成的遠征船隊,駛出泰晤士河口,經格陵蘭西岸,很快抵達白令島。7月26日,船隊在巴芬灣水域遇到一艘英國捕鯨船。根據國際航海界的傳統習慣,富蘭克林將探險船隊的航海日誌交給捕鯨船船長並由他代呈皇家海軍。誰知此後,這支船隊就神秘地失蹤了。到1848年,即富蘭克林離開英國兩年多以後,皇家海軍一直得不到一點關於探險隊的確切消息,決定派救援人員分海路和陸路搜索救援。但是直至1858年,富蘭克林探險隊的結局才真相大白。原來,富蘭克林探險隊在1845年7月底就到達巴芬灣,由於海冰堵塞了去路,他們就在德文島嶼西南一個小島上設營越冬。第二年夏天,探險隊的兩艘船沿著皮爾海峽航行到威廉王島,被浮冰困住,無法移動,這時,發現一些罐頭食品開始變質,使他們大為不安。1847年6月11日,富蘭克林爵士不幸辭世。8月以後,船仍被冰封凍著,人們只好在冰上度過第二個冬天,由於食物不足,出現壞血症,開始有人死去。為了求生,春天一到,他們105人(原有138人)乘上裝滿食品的小艇,開始了孤注一擲的突圍。到達費利克斯角,他們感到前途無望,於是把文件裝在罐頭盒裡。 顯赫一時的富蘭克林和他率領的探險遠征隊就這樣悲慘地去了。據現場調查,在費里克斯角和大魚河口之間,沿途有許多丟棄物品,屍體比比皆是,無一人倖免。 1845年由約翰·富蘭克林爵士率領的那支尋找西北航道的探險隊的遭遇之謎,人們花了整整14年的時間,才終於解開。
富蘭克林這位59歲的英國軍少將和經驗豐富的北極探險家,於1845年5 月率領兩艘船和120人出海航行。他的兩艘船----「埃列巴士號」和「特羅爾號」配備了新的蒸汽發動機和推進器,船上裝載了可應付3年的供應品。
兩個月後有人在巴芬灣見到了富蘭克林的船,但從此以後便杳無音訊。在他們失蹤後的幾年裡曾有40支遠征隊,其中包括約翰·羅斯爵士所率領的一支遠征隊,先後出發去尋找他們。但這個謎直到1859年才被解開。
一支由利奧波德·麥克林托克所率領的海軍遠征隊,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費利克斯角後發現了幾具骸骨和部分航海日記。原來富蘭克林的兩艘船在1845年9月陷在了冰里。由於無法在翌年夏季脫身,他們只得在船上再熬過一個冬季。富蘭克林死於1847年6月。
最後,遠征隊剩下的隊員背負著供應品走陸路返回。這是一個致命的決定。寒冷、疾病和飢餓向他們襲來。一條在冰凍荒野上延伸了幾千米的屍骸和遺物的蹤跡,終於被發現。
盡管有此悲劇結局,但富蘭克林的遠征隊以及後來的營救團均提供了關於該地區有價值的豐富資料。1906年,羅阿爾德·阿蒙森終於穿越了西北航道。西北航道的發現,富蘭克林也有一份功勞。
右圖:英國政府懸賞重獎能營救富蘭克林,或者找到他的船隻有關的人員。
有人認為富蘭克林所率領的人員,可能還包括富蘭克要本人的死因之一是食物中毒。這次遠航的供應品中有大批罐頭牛肉。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罐頭是不合格品,牛肉變質。
參考資料: www..com
回答者: 灃宸赧筠 - 四級 2009-12-3 17:26
上美國文學里去找就有。benjamin Franklin
發明了避雷針。參與擬定美國的獨立宣言。除了不會寫詩,其他方面幾乎是個全才。政治家,文學家,發明家等等。
具體內容請上 Wikipedia (維基網路)更全面。
回答者: 龔嵐霏 - 五級 2009-12-3 17:27
美國物理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1706年1月17日生於波士頓,1790年4月17日卒於費城。父母都是英國移民,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他於12歲到印刷所里當學徒,從那時起,長期未脫離印刷工作。1727年富蘭克林組織一個社團,這是1743年創立的美利堅哲學會的前身。1731年他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1737~1753年任費城郵政局長。約在1744年開始從事電學的研究。1751年創辦了費城學院(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1753年,獲科普利獎章。同年,他還 獲得 哈佛 大學、耶魯大學 的榮譽學位 。
175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69年當選為美利堅哲學會會長。1772年他還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外國院士。
他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創始人之一。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他積極參加反英斗爭。當選為第二屆大陸會議代表,並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國,促成了美、法同盟的建立。1787年當選為制憲會議的代表,參加起草了美國憲法。他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
富蘭克林是第一個在純科學領域中享有國際聲譽的美國科學家,是美國電學研究的先驅者。他對電學的研究結果統一了當時混亂的電學知識。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對說明各種電現象的理論(如電荷的產生、電荷的移轉、靜電感應等)作了比較系統的闡述。最初,他熱衷於發明設計小器件,這給他以後的電學實驗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1745年起他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器械進行了各種大膽的新的電學實驗。通過實驗,富蘭克林首先提出電學史上一項重要的假說:電的單流質理論。富蘭克林第一次用數學上的正負概念來表示兩種電荷的性質;同時還發現了尖端放電現象。更重要的是,富蘭克林提出了電的轉移理論。以後,這個理論發展為電荷守恆定律,這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1747年,富蘭克林對萊頓瓶進行了研究,闡明了電容器的原理。在1749~1751年間,富蘭克林仔細觀察和研究了雷、閃電和雲的形成,提出了雲中的閃電和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摩擦所產生的電性質相同的推測。1750年提出了關於避雷針的建議。這一建議首先於1852年在法國馬利大學得到應用 。1752年他在費城進行了震動世界的電風箏實驗,證明了他的「閃電和靜電的同一性」設想。富蘭克林還研究了帶電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不規則帶電導體中的電荷分布;感應起電現象等。富蘭克林創造了許多電學方面的專門名詞。富蘭克林相當廣泛地研究和觀察自然現象。他還闡述了熱傳導理論;研究過利用蒸發取得低溫的方法;近代通風的方法 ;各種植物的移植;傳染病的防治;墨西哥灣流速和溫度的測量以及北美洲風暴運動的方向等等。富蘭克林著名的發明有搖椅、雙焦距眼鏡、賓夕法尼亞火爐、高架取書架等等。
富蘭克林在哲學上擁護自然神論,承認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客觀性。他也是最先有意識地用勞動時間來確定生產價值的人。富蘭克林預言美國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加的,平均每25年增長 1 倍。這預言已為美國政府在上一世紀的人口普查所證實。富蘭克林電學著作和論文有:《電的實驗與觀測》、《對於導電物質的性質與效應的見解和推測》、《在美國費城所進行的關於電的實驗與觀測》、《論閃電與靜電的同一性》等.
回答者: zy308720918 - 二級 2009-12-3 17:28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lin,1706~1790)美國科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1706年1月27日生於波士頓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英國移民,從事肥皂和蠟燭製造。由於家庭貧寒,從8歲起只上了兩年學就輟學當了學徒,從12歲起到他大哥的印刷所里當學徒,以後長期從事印刷工作。他刻苦自學,他說:「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他常常去找別人或書店借書,利用深夜讀書,清晨就去歸還。他曾以筆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報紙編輯以為文章「出自名家手筆」。他不僅從書本上學習各種知識,還輾轉到紐約、倫敦、費城等地流浪,在社會生活中學習。21歲時,他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青年自學團體「共讀社」,組織工人、技師、鞋匠、瓦匠、詩人等每周星期五來討論哲學、科學、技術、文藝問題。這個團體後來發展為1743年創立的美利堅哲學會。1769年他被選為該會的會長。25歲時他又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以後發展為北美公共圖書館。45歲時,他又創辦費城學院(即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
回答者: ∵尐媄孓∴ - 一級 2009-12-3 18:10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lin,1706~1790)美國科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1706年1月27日生於波士頓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英國移民,從事肥皂和蠟燭製造。由於家庭貧寒,從8歲起只上了兩年學就輟學當了學徒,從12歲起到他大哥的印刷所里當學徒,以後長期從事印刷工作。他刻苦自學,他說:「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他常常去找別人或書店借書,利用深夜讀書,清晨就去歸還。他曾以筆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報紙編輯以為文章「出自名家手筆」。他不僅從書本上學習各種知識,還輾轉到紐約、倫敦、費城等地流浪,在社會生活中學習。21歲時,他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青年自學團體「共讀社」,組織工人、技師、鞋匠、瓦匠、詩人等每周星期五來討論哲學、科學、技術、文藝問題。這個團體後來發展為1743年創立的美利堅哲學會。1769年他被選為該會的會長。25歲時他又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以後發展為北美公共圖書館。45歲時,他又創辦費城學院(即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
作為政治家,在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有許多重要事件與富蘭克林有關。他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起了重大作用,是美國的創建人之一,參與了起草《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1776~1785年他出使法國,他的科學聲譽和廣博的知識,十分有利於他的外交使命,在他的努力下,1778年締結了美法聯盟。1787年當選為制憲會議代表,擔任賓夕法尼亞州最高行政議長。他積極反對壓迫和奴役黑人,積極主張廢除黑奴制度。
在他的一生中,獲得過許多榮譽。1753年獲得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科普利獎章,同年獲得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榮譽學位。175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72年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外國院士,1789年當選為彼得堡科學院的外國院土。
他的主要科學工作是在電學方面。這在他的一生中只佔十年左右。1743~1744年間,富蘭克林在費城和波士頓看到了來自蘇格蘭的斯賓塞(A.SPence)博土利用玻璃管和萊頓瓶所做的簡單的電學實驗時,心中激起強烈的探求慾望。他買下了全部展品,一位他在倫敦英國皇家學會結識的朋友柯林森(Peter Cdlinson)得知後,又給他寄來了大批書籍、電學著作和某些摩擦起電的設備。富蘭克林和費城哲學會的朋友們一起進行了許多電學實驗和理論探索。
富蘭克林在電學上有許多重要貢獻通過實驗,他對當時許多混亂的電學知識(如電的產生、轉移、感應、存儲、充放電等)作了比較系統的清理。他曾把多個萊頓瓶聯結起來,儲存更多電荷。他用實驗證明萊頓瓶內外金屬箔所帶電荷數量相等,電性相反。1747年5月25日他在給柯林森的信中,提出了電的單流質理論,並用數學上的正負來表示多餘或缺少這種電流質。他還認為摩擦起電只是使電荷轉移而不是創生,所生電荷的正負必須嚴格相等——這個思想後來發展為電學中的基本定律之一——電荷守恆定律。他利用這一理論說明了帶介質的電容器原理。
富蘭克林的第二項重大貢獻是統一了天電和地電,徹底破除了人們對雷電的恐懼。1749年,他的夫人麗達在觀看萊頓瓶串聯實驗時,無意碰到萊頓瓶上的金屬桿,被電火花擊倒在地,卧病一周,使他更堅定了探討雷電實質的決心。他一方面列舉了12條靜電火花與雷電火花的相同之處,一方面通過崗亭實驗和風箏實驗(1752年6月)給予實驗證明。他的一封封書信通過柯林森在英國皇家學會宣讀,開始時受到的是嘲笑、懷疑,後來他的論文集《電學實驗與研究》出版,特別是風箏實驗的報告轟動了歐洲,使人們看到電學是一門有廣大前景的科學,避雷針也成了人類破除迷信征服自然的一項重要技術成果,推動了電學、電工學的發展。
富蘭克林對大自然有著廣泛的興趣。他研究過物體(尤其是金屬)的熱傳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利用蒸發取得低溫的方法;他還研究過植物的移植、傳染病的防治;在橫渡大西洋時,他觀察了海灣暖流對氣候的影響,測量了海水的流速和溫度等等。
作為發明家,他發明了高架取書器、老年人使用的雙焦距眼鏡、三輪鍾等。
1790年4月17日他在費城逝世,他為自己寫的墓誌銘只自稱「印刷工富蘭克林」而絕口不提後半生的重要職務。但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Ann-Robert Jacques Turaot)卻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贊語:「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00年至1904年就讀於哈佛大學,1905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參加了紐約律師考試合格後即輟學。 1910年任紐約市參議員,1912年連任。1913年任海軍副部長。1921年8月休假期間患脊髓灰質炎症,仍為民主黨積極分子,由其妻代為參加會議。
羅斯福努力促進民主黨內城、鄉兩派的團結。1920年作為詹姆斯·考克斯的競選夥伴參加總統競選失敗。 1920年至1928年在紐約任律師。 1928年任紐約市長;由於對農民實行減稅,大得人心,1930年連任。1932年競選總統,提出「新政」計劃,以壓倒多數選票獲勝。
1933年就職時,美國大多數銀行紛紛倒閉,工業生產水平比1929年下降了56%,失業人數達1300萬,農民極為貧困。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表達了他對復興國家經濟的決心。因而懷抱各種不同政見的人都成為他的同盟者,其「新政」得以順利實施。羅斯福使其政府成員在地理上、政治上均保持平衡,其中有自由派民主黨員,也有保守派民主黨員;有三位共和黨員,還有一位女部長。他的立法計劃面向廣大選民,設法幫助美國經濟中主要的利益集團,並爭取共和黨員的支持。其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農業調整總署,提高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業繁榮;向大中企業貸款,刺激商業;建立專門機構,對失業工人提供救濟和就業機會。1936年競選總統時,羅斯福得到農民、工人和一般下層社會人民支持。第二屆執政期間,盡管小有挫折,其新政中許多改革仍然受到大多數人歡迎。
㈣ 美國人民幣圖片人物是誰
流通中的美元(美國的貨幣是美元,只有中國的貨幣才是人民幣)紙幣上各面值對應的人物為:
$1: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第1任總統;
$2: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國第2任總統;
$5: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09年4月15日),美國第16任總統;
$10: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年1月11日—1804年7月12日)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財政部長;
$20: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美國第7任總統;
$50: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1885年7月23日),美國第18任總統;
$100: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國開國元勛,社會活動家、外交家、科學家、文學家等。
㈤ 小烏龜富蘭克林的富蘭克林和朋友們
類別:學齡前
格式:3D動畫
集數:52集
長度:30分鍾
出品:加拿大Nelvana公司 富蘭克林最好的小夥伴是值得信賴又忠誠可靠的小熊。兩個人有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都喜歡體育運動,喜歡吃健康又美味的小吃。小熊是富蘭克林的小夥伴里邊最勇敢的一個,他喜歡玩各種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運用無邊的想像力,扮演間諜、騎士、海盜等等。
小海狸是富蘭克林的朋友里邊最心靈手巧的一個。她喜歡擔當的性格有時候讓她顯得有點居高臨下,但是那也是她迷人個性的一部分。她喜歡搭積木、游泳,還喜歡同小鵝一起滑冰。小海狸是一個有才華的完美主義者,知道很多東西,因為她很喜歡讀書。
小鵝善良、充滿同情心,有一點小小的傻氣,是小海狸最好的朋友。她是一個芭蕾舞和滑冰高手,但是她更喜歡無憂無慮地做游戲。
小兔子是富蘭克林的同伴們中的開心果。他總是能從一件倒霉事兒中看到光明的一面。盡管小兔子在朋友面前非常外向,但是他面對生人有時有點怕羞。小兔子和小狐狸一樣喜歡探險,二人被稱為「動力二人組」。
同小海狸愛讀書不同,小狐狸的聰明機智主要是在生活中見多識廣的緣故。他有著奇思妙想和迷人的微笑,能夠一下子贏得幾乎所有人的好感(除了小海狸!)他和好朋友小兔子形影不離。
在小蝸牛小小的軀殼下,是一顆勇敢的心。小蝸牛非常獨立自主,但是也歡迎朋友們的幫助,尤其願意趴在富蘭克林的背上走路。他很聰明,總是能一下子看到事情的本質。
㈥ 女富蘭克林簡介
羅莎琳·富蘭克林(Franklin,Rosalind Elsie,1920-1958)英國女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富蘭克林(R)出生金融家家庭,194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
1947-1950年期間,在巴黎的一所實驗室學會了X射線衍射技術。自1951年起,她去威爾金斯手下研究脫氧核糖核酸(DNA)。她細心拍攝了脫氧核糖核酸在不同溫度下的各種X射線照片,發現照片總是表明脫氧核糖核酸具有螺旋形分子結構。
她所做的研究,專注於DNA、病毒、煤炭與石墨等物質的結構。其中她所拍攝的DNA晶體衍射圖片「照片51號」,以及關於此物質的相關數據,是詹姆斯·華生與佛朗西斯·克里克解出DNA結構的關鍵線索。此後她也領導了關於煙草鑲嵌病毒與小兒麻痹病毒的研究。
1958年,富蘭克林因支氣管肺炎及卵巢癌逝世。2003年,倫敦國王學院將一棟新大樓命名為「羅莎琳—威爾金斯館」以紀念她與同事莫里斯·威爾金斯的貢獻。
㈦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職業生涯
1951年1月,富蘭克林開始在國王學院進行研究工作,她所任職的部門是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簡寫為MRC)中,由物理學家約翰·藍道爾主持的生物物理研究單位。原本富蘭克林的研究主題應該是蛋白質的X射線晶體衍射,不過到了國王學院之後,藍道爾重新指派她投入DNA化學結構的研究。這所實驗室還有另外兩位成員正在進行這項研究工作,分別是莫里斯·威爾金斯與他的學生雷蒙·葛斯林。
與威爾金斯之間的誤會
當富蘭克林進入實驗室時,威爾金斯正好前去度假。雖然藍道爾曾在一封信中指派富蘭克林獨立研究DNA,並且從威爾金斯手中接收研究。但是威爾金斯並未看過,當威爾金斯回到國王學院之後,便與富蘭克林產生誤會。威爾金斯認為她是自己的助手,而富蘭克林則認為威爾金斯不應干涉她的工作。
發現DNA的兩種型態
現在已知自然界中的三種DNA型態,由左至右分別是A型、B型與Z型。其中B型為標准型態。威爾金斯與葛斯林從1950年便開始分析DNA結構。其中威爾金斯在一場研討會中,從瑞士科學家魯道夫·席格納(Rudolf Signer)手上得到(無償提供)一種純DNA樣品,這種樣品淬取自小牛胸腺,其性質比較適合X射線衍射分析。它乾燥時呈細小的針簇狀,一旦遇潮會變成一團黏膠狀物質。後來富蘭克林與葛斯林發現了DNA的其中兩種型態,在潮濕狀態下,DNA的纖維會變的較長較細,稱做A型;而乾燥的時候則變得較短較粗,稱為B型。後來A型是由富蘭克林進行研究,B型則是交給威爾金斯。
DNA雙螺旋結構的研究
到了1951年11月,富蘭克林提出了A型DNA的X射線衍射圖,並進行了一場演講。這時候沃森正好在劍橋大學中由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主持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研究蛋白質結構。沃森與克里克得知了這些訊息之後,便開始嘗試排列DNA的螺旋結構,當時他們的模型是三股螺旋。沃森與克里克曾經邀請富蘭克林、威爾金斯與葛林斯參觀他們的三股螺旋結構模型,富蘭克林在看見這些模型之後,做了許多的批評。這些批評使沃森與克里克被上司布拉格要求終止DNA結構的研究。
富蘭克林與葛斯林製作的訃聞,用來悼念A型DNA(結晶狀DNA)的雙螺旋結構。同一年中,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大多接受B型DNA的結構為螺旋型(詳細結構尚未明了),不過對於A型DNA是否也同樣是螺旋型,富蘭克林則仍持懷疑態度。她與葛斯林曾開玩笑地製作了一份訃聞,悼念結晶狀DNA(A型DNA)失去的螺旋結構。
1952年5月富蘭克林與葛林斯經過了一場長時間的研究,獲得一張B型DNA的X射線晶體衍射照片,並且將專門用來解決X射線晶體衍射問題的帕特生函數(Patterson function)應用在圖片分析。這張照片稱做「照片51號」,曾經被X射線晶體衍射先驅之一約翰·貝爾那(John Desmond Bernal)形容為:「幾乎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張X射線照片。」但是她並未發表研究成果,而且由於A型結構的數據仍不足以支持螺旋型,因此富蘭克林繼續將研究焦點放在A型DNA。
除了晶體衍射照片之外,1952年11月,富蘭克林也提出了一份報告,這些研究結果被收錄在一份用來提交給訪問委員會(visiting committee)的「MRC報告」當中,其中說明A型DNA的對稱性,意思是DNA的結構即使翻轉180度之後看起來還是一樣。克里克認為這顯示DNA擁有方向相反的兩股螺旋。此外,這篇報告也指出了磷酸根之間的距離以及它們位在DNA上的位置。
1952年11月,另一位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也開始研究DNA結構,他認為DNA應該是外側為鹼基,以及內側為磷酸(實際的情形是雙股、外側磷酸與內側鹼基)。並且與沃森、克里克在當時都認為DNA的結構應該是三股螺旋。萊納斯·鮑林很快的發表了一篇論文,但是這篇論文很快的被沃森與克里克指出錯誤,並經由他在劍橋大學的兒子彼得·鮑林(Peter Pauling)的傳達得知。由於沃森也把這篇論文拿給富蘭克林看,因此富蘭克林後來親自寄了一封指出錯誤的信件給萊納斯·鮑林。
1953年1月,威爾金斯由於以為沃森與克里克早已不做DNA結構的分析,因此將照片51號拿給沃森過目,並且詳細的解釋相關的研究結果。這使得沃森與克里克取得了布拉格的同意,並在2月4日重啟對DNA結構模型的建構,以及在2月8日請求威爾金斯同意他們也進行相同研究,此時威爾金斯才知道自己先前可能已經透露太多。同時卡文迪許實驗室在MRC的代表,也是訪問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馬克斯·培魯茲(Max Ferdinand Perutz),也在克里克的要求下,將MRC報告拿給沃森與克里克觀看。雖然這篇報告並非機密,但是透露研究成果給競爭對手的行為卻讓藍道爾大為光火。 在布拉格與藍道爾的介入下,《自然》(Nature)期刊於1953年4月25日同時發表三篇論文,順序是以沃森與克里克為先,再來是威爾金斯等人,最後是富蘭克林。其中富蘭克林的論文是與葛斯林共同發表,論文名稱是《胸腺核酸的分子結構》(Molecular Configuration in Sodium Thymonucleate) 沃森與克里克在論文中提及他們是受到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等人的啟發,但並未詳細說明,也沒有致謝。而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則是在論文中表示自己的數據與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相符。
富蘭克林到了伯貝克學院之後,在約翰·貝爾那旗下工作,開始將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應用在研究煙草鑲嵌病毒(TMV)的結構,並且由農業研究委員會(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ARC)提供資金。1954年,她與克魯格(Aaron Klug)開始進行長時間的合作研究。1955年富蘭克林發表一篇論文,指出所有TMV顆粒的長度皆相同,這個結果與當時著名病 毒學者諾曼·皮里埃(Norman Pirie)的想法矛盾,而最後證明富蘭克林的結果正確。 1954年之後,她和沃森與克里克之間的關系開始有所改善,沃森一方面成為她在病毒研究上的討論夥伴,一方面也援助富蘭克林的研究經費。富蘭克林經常到劍橋大學與克里克討論研究,並且曾經與克里克夫婦一同到西班牙旅遊。後來的幾年,富蘭克林仍然繼續將心力專注在TMV等病毒之上。她的團隊在1955年完成了TMV模型。此外她也研究了病毒對植物(包括馬鈴薯、蕪菁、番茄與豌豆)的感染,以及TMV病毒中的核糖核酸(RNA)。
㈧ 富蘭克林資料300字
搜索詞條
本傑明·富蘭克林
更多圖片(44張)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別名班哲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共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
中文名:本傑明·富蘭克林
外文名:Benjamin Franklin
別名:本傑明·富蘭克林
國籍:美國
出生地: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出生日期:公元1706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公元1790年4月17日
職業: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
信仰:基督教(聖公會)
主要成就:用風箏吸引雷電對電進行了探索,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參與起草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
代表作品:《窮查理年鑒》《富蘭克林自傳》
分享
人物生平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父親若西亞·富蘭克林(Josiah Franklin)生於1657年,是英格蘭北安普頓郡的一個鐵匠家庭之子。母親艾比亞·富爾家(Abiah Folger)則是在1667年時出生於一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學校教師家庭。若西亞·富蘭克林於1677年在英格蘭首次結婚,生下數名兒女後,在1683年舉家離開英格蘭移居波士頓,以售賣雜貨為生。之後他首任妻子去世,再娶的妻子艾比亞在波士頓生下本傑明·富蘭克林。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七個孩子,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
本傑明·富蘭克林
圖冊 20張
由於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范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閱讀的范圍。
正在載入
人物生平
㈨ 生物學家富蘭克林是男的還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