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分辨梁的上下排鋼筋 在圖紙上是怎麼標注的
一、上下排鋼筋的區分
1、方向不同
(1)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
(2)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2、布置方法不同
(1)下排鋼筋
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鋼筋
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二、在圖紙上的標注方法
1、平面圖中集中標注
平面圖中集中標注的:前面是上筋,後面是下筋,以符號「;」區分。
2、按字母區分
如果帶字母BT的:B是下筋,T是上筋。
(1)梁鋼筋彎鉤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樑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樑上部筋
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㈡ 樓板配筋平面圖,兩端有彎鉤的鋼筋叫做什麼,做記號的上方
1、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的俗稱
2、在建築工程中,為了承載支座反力也就是負彎矩力而設置的位於支座上部的非貫通短鋼筋,人們習慣上叫它扁擔筋,因其作用力酷似一根扁擔而得名,中間挑起,兩端懸浮。
3、扁擔筋應該指支座上部向梁的兩向或單向挑1/3或1/4的縱向上部鋼筋。
4、現澆鋼筋砼樓板都要做上部「負彎矩鋼筋」(俗稱「扁擔筋」)
㈢ 梁鋼筋彎錨
混凝土規范GB 50010-2002第10.4.2條「……錨固端的水平投影長度及豎直投影長度不應小於本規范第10.4.1條對端節點處樑上部鋼筋帶90°彎折錨固的規定……」,第10.4.1條「……其包含彎弧段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0.4la,包含彎弧段在內的豎直投影長度應取為15d……」,意為從外皮算起,而國標06G901-圖示中已能看的很清楚了。
㈣ 鋼筋的彎勾與彎折有什麼區別
1、作用不同:
彎鉤用於鋼筋末端,起錨固作用,且有幾倍d要求的;
彎折用於鋼筋非末端或節點角部,沒有幾倍d要求;
2、直徑的區別:
箍筋3個直角非末端90°稱彎折;
末端封閉處有135°和彎鉤平直段長度5d、10d的規定要求的稱彎鉤;
梁中彎起鋼筋構造要求: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 在採用綁扎骨架的鋼筋混凝土梁中,當設置彎起鋼筋時,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其長度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對光面鋼筋在末端應設置彎鉤。位於梁底層兩側的鋼筋不應彎起。
(4)梁鋼筋彎鉤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作用:
彎起鋼筋的作用:彎起鋼筋在跨中附近和縱向受拉鋼筋一樣可以承擔正彎矩;在支座附近彎起後,其彎起段可以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後的水平段有時還可以承受支座處的負彎矩。
彎起鋼筋的數量、位置由計算確定,鋼筋彎起的順序一般是先內層後外層、先內側後外側,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部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鋼筋端部的「彎鉤」是鋼筋錨固的需要;鋼筋端部的「彎折」實際上是鋼筋端部的「直鉤」,常用在柱子插入基礎的下端部分,是為了便於將它綁扎在基礎底面的鋼筋網上。
㈤ CAD圖紙中的帶彎鉤鋼筋叫什麼
叫帶彎鉤鋼筋,指端部帶彎鉤的鋼筋,彎鉤通常分為半圓彎鉤,斜彎鉤和直彎鉤3種類型。
1、半圓彎鉤筋即I級光圓受力鋼筋末端做180°的彎鉤筋。
2、斜彎鉤就是斜彎鋼筋的起彎部分應做成和緩的弧線,彎曲直徑不小於5d。
3、直彎鉤就是在兩端彎鉤或中間彎折的鋼筋。
㈥ 什麼是鋼筋標准彎鉤
非常普通的光圓鋼筋端部的180°彎鉤。
鋼筋彎勾是為了保證構件的牢固 性,增加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程度,從而把鋼筋的尾部做成彎勾型,以達到設計要求。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
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6)梁鋼筋彎鉤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彎鉤長度的計算:
1、計算彎鉤時的原則是無論下料長度還是預算長度都按照中軸線計算。可以想一下,我們做預算時直鋼筋180度彎鉤時取的長度是6.25d,歷來我們都是這么做的,沒有人問為什麼,而實際上6.25d取的鋼筋的中軸線長度。其實箍筋、拉筋末端135彎鉤的長度計算也是一個道理,規范規定的長度是10d,而我們計算時取11.9d,同樣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則。
2、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箍筋彎鉤還是拉筋彎鉤,彎折角度都是135度,這在03G101-1第35頁有明確的說明。
㈦ 鋼筋末端為什麼要做彎鉤,各種鋼筋下彎鉤的作用是什麼
彎鉤作用是提高錨固能力避免錨固破壞。鋼筋端部的彎鉤作用即鋼筋端部的錨固。
鋼筋伸進支座或在連續梁中承擔負彎矩的上部鋼筋在跨中截斷時要伸出一段長度(錨固長度)要使鋼筋承受所需的拉力就要求受拉鋼筋有足夠的錨固長度以累計足夠粘結力,否則會發生錨固破壞,末端做成彎鉤能增大錨固長度從而提高錨固能力。
(7)梁鋼筋彎鉤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
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㈧ 鋼筋錨固具體指的是什麼彎鉤與錨固的區別是什麼
鋼筋錨固具體指的是鋼筋被灌注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共同承擔應力。
唯一的區別是錨固受力鋼筋伸進支座內的總長度,而彎鉤長度僅僅指鋼筋彎鉤的鉤本身長度。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能夠受力,依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錨固作用,因此鋼筋的錨固是混凝土結構受力的基礎。如錨固失效,則結構將喪失承載能力並由此導致結構破壞。
(8)梁鋼筋彎鉤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鋼筋的錨固長度
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
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應根據鋼筋的受力情況、保護層厚度、鋼筋形式等具體錨固條件對粘結強度的影響,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且不應小於200mm。
㈨ 彎鉤鋼筋和彎起鋼筋是一個概念么怎麼區分呢
彎鉤鋼筋和彎起鋼筋不是一個概念。
區分:
1、彎鉤鋼筋指端部帶彎鉤的鋼筋,彎鉤通常分為半圓彎鉤、斜彎鉤和直彎鉤三種類型。其計算公式為:構件的結構長度-2保護層+2彎鉤增加長度。
2.彎起鋼筋主要用於梁、板支座附近的負彎矩區域中,其計算公式為:構件的結構長度-2保護層+彎起部分增加長度+2端部彎鉤長。
彎起鋼筋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下部(或上部)縱向受拉鋼筋,按規定的部位和角度彎至構件上部(或下部)後,並滿足錨固要求的鋼筋,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彎起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