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草原是什麼樣的
草原,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可為家畜、野生動物提供生存場所的地區。由大氣、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氣溫度、降水量佔主導地位。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
草原上的植被:
基本為地面芽植物,尤其叢生禾草,是群落的建造者。
地下芽植物,如根莖禾草、苔草,在不少草原(輕質土壤)上占優勢。
雙子葉的雜草,也很豐富。如菊科、豆科、薔薇科的一些種,在靠近森林(水分較好)地段繁茂發育,與禾草共占優勢,根系深,貯藏水、養分。乾旱區一些雜草根系至地下分枝,深度達禾草的2倍。
地上芽植物(不高的半灌木)尤其在接近荒漠地區,有時達優勢,如歐亞大陸草原的錦雞兒、亞菊、蒿、地膚等屬的一些種。
高位芽植物中的喬木,廣布於熱帶稀樹草原中,如非洲的阿當松氏金合歡、大洋洲的桉樹等,具頂部平展的傘狀樹冠。
種子越冬的一年生植物,在地中海氣候的草原地區,有一類短生植物,常在春季繁茂發育,如球莖早熟禾、二花鬱金香等。
苔蘚、地衣、藻類也是草原上常見類群,位於地表,只利用土面、土壤表層的水、養分。
(1)萬里草原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分布
1、溫帶草原
發生在歐亞大陸內部,位於溫帶沙漠區的外緣,如中國蒙新諸省、中亞。歐俄南部及美國西部山麓平原等地。此內陸地區年中主賴夏季海洋季風及熱力對流而降雨,歐俄烏克蘭及中亞草原雨量冬期較多,乃受地中海氣旋之賜。
2、熱帶草原
發生於南、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的兩側,環繞熱帶沙漠而分布,代表地區為北非撒哈拉沙漠的外緣、西南亞洲、北美西南部及南半球的澳洲。
其位向赤道一方者,夏季與熱帶莽原氣候(Tropical Savanna Climate,Aw)相接,降雨量集中夏季,屬於夏雨型熱帶草原(BShw)。位向極地一方者,冬期因西風帶南移,與地中海型氣候相連,降雨偏集在冬期,為冬雨型熱帶草原(BShs)。
Ⅱ 呼倫貝爾草原上有哪些自然景色
1、莫爾格勒河
呼倫貝爾的陳巴爾草原上的莫爾格勒河被當地人稱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為景觀的旅遊景點。莫爾格勒河畔的金帳汗蒙古部落是依照當年成吉思汗的行帳建成的,再現了當年蒙古部落的風貌。每逢夏季,陳巴爾虎旗走敖特爾的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牧民們便在這山清水秀、水草豐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個游牧部落群體。
2、呼倫湖
呼倫湖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西部的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和扎賚諾爾區之間,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湖長93公里,最大寬度41公里。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
3、貝爾湖
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是中蒙兩國共有湖泊,中國部分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貝爾蘇木境內。湖面呈橢圓形狀,長40公里,寬20公里,面積608.78平方公里,蓄水量約55億立方米。貝爾湖湖水清澈,為沙礫湖床,是天然漁場,湖內盛產多種魚類,湖周圍為優良牧場。
(2)萬里草原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呼倫貝爾草原特產
白瓜子:內蒙古出口的土特產品,白瓜子炒熟後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料製成多味瓜子,味道香美。還可以做糕點的輔料。
黑木耳:又名雲耳,生於枯死的樹幹上。由於黑木耳膠體有巨大的粘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采礦、國防工業、紡織工業及理發業工人的保健食品。
具有當地民族特點的風味食品:烤羊腿、整羊席、手扒肉等。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名菜。
「全魚宴」:呼倫湖產的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種維生素。用呼倫湖產的鮮魚和湖蝦,可烹制魚菜120多種。
Ⅲ 內蒙古哪裡的草原最美
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百花斗妍、牛羊遍野,潔白的蒙古包星羅棋布,編織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這蔚為壯觀的景色就出現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千里草原風景大道上。這里不僅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所在地,中國馬都、馬文化最佳體驗地。
要說去大草原,怎麼能不策馬奔騰一次呢?位於貢寶拉格草原的太僕寺旗皇家御馬苑,是清朝太僕寺左翼牧群所在地,並且有著「京津冀後花園」的美譽。在這里能體驗到純正的內蒙古草原風情,下馬酒禮儀、蒙古族烏蘭牧騎歌舞演出、草原廣場舞、祭敖包,簡直是應有盡有!
Ⅳ 《草原》三幅動人的畫面是哪三幅
三幅動人的畫面是: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主客聯歡圖這三幅生動的畫面。作者在最後引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詞語解釋
1、清鮮:清爽而新鮮。
2、明朗:本課形容光線充足。
3、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寬廣。一片碧綠,十分廣闊。
4、茫茫:形容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5、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
Ⅳ 內蒙古最美的三大草原,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說到草原風景區,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最有發言權了,那裡有大片的草原風光等著人們前去探尋,屏幕前的朋友們,想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想必已經在你的腦海里浮現出來了吧。
在內蒙地區有眾多的草原景觀,但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不同之處呢,它們各自都有哪些引人注目的特色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展示和解說吧。小編認為,這三大最美草原如果你去過兩個都不算及格,都去過那才算完美呢。
小編說了這么多,你最嚮往的是哪一片美麗草原呢?趕緊收拾行囊向著草原進發吧。
Ⅵ 蒙古草原風景的介紹
 《草原》這篇散文記敘了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騎馬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表現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朴、熱情好客,以及蒙漢兩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深情厚誼。
Ⅶ 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資料
一、草原的自然風光: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這里地域遼闊,風光旖旎,水草豐美,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一直延伸至松濤激盪的大興安嶺。
這里夏季氣候宜人,空氣凈透,是避暑度假的勝地;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一派北國風光,是滑雪、打獵和冰上運動的好去處。
在被譽為「中國第一曲水」的莫爾格勒河畔,有一個「金帳汗蒙古部落」,是呼盟唯一以游牧部落為景觀的著名旅遊景點。這里是中外馳名的天然牧場,歷史上許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長壯大,繁衍生息。
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為主體的美麗圖畫,藍天白雲、彎彎河水、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裊裊炊煙。呼倫貝爾是世界少有的綠色凈土和生靈的樂園,茫茫無際的天然牧場,清新寧靜,置身在美麗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開朗。
二、草原的民族風情:
男女老幼皆穿長袍腰帶,穿高腰靴子。飲食以糧、乳、肉、奶茶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黃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和手扒肉是招待貴客的宴席,獨具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最高禮節是敬獻哈達。祭敖包、那達幕是蒙古族的傳統活動和特有的民族風情,每年農歷5月13日舉行祭敖包。
蒙古族習慣的右為貴,以上為尊。因此,蒙古包內正對火位的一方為尊位,是男性和菲 卧的鋪位,也是招待賓朋的地方;尊位的右側和左側,分別是男性和女性成員的鋪位清真寺的建築藝術表現了以伊斯蘭文化為體,以漢文化為用的特色。
如果蒙古小夥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訂婚前,要托媒人帶著象徵和諧甜蜜和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則可以進行。
(7)萬里草原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草原的地理位置:
從地理地貌上看:內蒙古高原東起大興安嶺和蘇克斜魯山,西至甘肅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馬鬃山,南沿長城,北接蒙古國。
海拔1000多米,地勢起伏微緩,有明顯的季相變化,適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長,從而造就了廣袤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漢武帝在此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翦伯贊曾在其名著《內蒙訪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可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都具有相類的地貌特徵,這為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地質基礎。
Ⅷ 草原風景
一、草原概述
草原就是平原,可以是低平原、高平原或高原,有平原地貌的一切特色,例如地勢平坦或微有起伏,遼闊空曠,一望無際,河流多為曲流,如綵帶飄舞。草原是披上低矮綠裝的平原,與平原森林,特別是雨林截然不同。森林蔭翳,濃蔭如蓋,遮天蔽日,視野極短,是幽深的美;草原開闊,極目千里,是明快的美、遼闊空曠的美。草的種類不同,疏密高低不同,又帶來不同的美,「風吹草低見牛羊」和「春草沒馬蹄」的情趣大不相同。因而在已經介紹了平原地貌的前提下,再介紹一下不同草原的特點。
在廣闊的歐亞大陸上有一條寬闊的歐亞草原帶,自歐洲多瑙河下游經羅馬尼亞、蒙古至我國東北,綿延21000多千米。我國的草原位於這個草原帶的東端,橫亘於北緯80°~50°之間,從西部的新疆至東北三省,面積約355×104m2 ,佔全國面積的37。長期的自然選擇,在一定的水熱條件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草原類型,在我國主要有如下幾大類:
(1)美麗的疏林草原,分布在森林與草原接壤的地區,森林稀疏散生或呈島狀分布,林間發育為草地,並可與草甸、沼澤共存。大興安嶺西側有樺林、櫟林草原,東北北部平原有榆林疏林草原,最典型的是呼倫貝爾草原和烏珠穆沁草原,在這里可以看到藍天、白雲、草原、牛羊和茂密的大興安嶺林海。
(2)水草豐美的草甸草原,是疏林草原與乾草原的過渡類型,草高60~80cm,覆蓋度60~85 ,主要分布在平坦的窪地和北向的坡地上,可以是單純的草甸草原,也可以是沼澤草甸和鹽生植被的復合體。草甸草原產草量高,每至仲夏,陽光燦爛,輕風盪漾,淡紫色的飛燕草花、火紅的山丹花、粉艷的鳳毛菊、金色的小黃花,簇簇叢叢,匯成了花的海洋,把草地點綴得五彩斑斕。
(3)遼闊的乾草原是典型的草原,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在丘陵起伏的內蒙古高原上廣闊發育,佔全國草原面積的28.3。初春,「草色遙看近卻無」,嬌嫩鮮艷的鵝黃小葉錦雞花朵,成為草原上的報春使者。夏季,百草叢生,蓬勃蔥郁,疾風中碧波盪漾、洶涌澎湃,風靜時萬綠叢中還有一束兩束粉紫相間的草花。深秋,陽光朗照,草原一派耀眼的金黃,針茅的果實,吐出縷縷雪白的長須,隨風顫顫飄動。
(4)乾旱的荒漠草原,為稀疏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混生大量小灌木組成的植被,是乾草原和沙漠之間的過渡類型,占草原總面積的22.6。牧草稀疏矮小,草高20~30cm,覆蓋度不足30 ,在一些低濕灘地,芨芨草等生長茂密,成為荒漠草原中的綠洲。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中北部、鄂爾多斯草原的中西部至新疆的低山坡麓,整個荒漠草原呈現灰綠色,一片片綠草灘、小灌木叢點綴其間。
由上可知,從東北的林海,經疏林草原、草甸草原、乾草草原,再向西的荒漠草原,直至西北的荒漠區,是一個降水逐漸減少的自然分帶,水資源是決定這一變化的根本因素。
(5)高寒草原,在4500m以上的高原上,以寒旱生的多年生叢生禾草為主,並有墊狀植物和高原灌叢所組成的植被,稱為高寒草原,一般草高15~20cm,覆蓋度30~50。這種地區尚有碧綠如茵的高寒草甸,它們分布於青藏高原和新疆的高山之頂。
此外尚有山地草原、山地草叢、山地草甸等,因不屬於平原,或面積不大,均不贅述。
二、草原風景(40)
1.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內蒙古最大的草原,也是世界聞名的天然牧場,是蒙古族最早的發祥地。它風光綺麗,水草豐茂,河流縱橫,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民風淳樸,是草原旅遊的好去處。這里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植物品種多達1300餘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觀。每至夏季,草原上綠草茵茵,一碧千里,野花點點,奼紫嫣紅,馬群、牛群、羊群來去游移,星星點點的蒙古包炊煙裊裊,天空高遠遼闊,白雲如絮如雪,悠悠飄動,一派令人嚮往的草原風光。
素有「中國第一曲水」之稱的莫爾格勒河,宛如一條玉帶,延伸在呼倫貝爾草原上,河流兩岸草浪滾滾,鮮花盛開,牛羊成群,駿馬賓士。呼倫湖位於滿洲里東南,是中國第五大內湖,內蒙古第一大湖。貝爾湖是中蒙兩國的界湖,以其蒼茫浩渺的水域揚名,有30餘種魚類和極其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湖區沼澤濕地連綿,水域寬廣,是一個巨大的鳥類博物館,計有241種鳥類,佔全國鳥類總數的五分之一。貝爾湖以鯉魚跳龍門的景觀最著名。每當冰雪消融、魚汛來臨之際,魚兒沿烏爾遜河來到呼倫湖產卵,中途遇攔河魚柵的阻隔,便鑽出水面,飛騰跳躍,起起落落,水花飛濺,蔚為壯觀。
2.烏珠穆沁草原
烏珠穆沁草原山地連綿,林木蒼郁,原野坦盪,牧草豐茂,湖泊羅布,潤澤清亮。盛夏,藍天白雲下,遠山含黛,近水耀金,雪白的蒙古包斑斑點點地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紅色的馬群,黃色的牛群,白色的羊群,顯得親切可愛,銀白色的駱駝揚起脖子向遊人致敬。在蔥郁的草地上,天鵝、大鴇、黃羊、羚羊、旱獺、獾子時常出沒,讓人感到如同走進了動物世界。
草原景區內到處洋溢著民族風情,坐勒勒車、祭敖包、騎馬、乘駝、狩獵、觀賞蒙古族歌舞、吃手扒肉、飲馬奶酒、參加篝火晚會、住蒙古包,都可暢懷盡興。
3.藏北大草原
出拉薩市往北150km左右,便進入遼闊壯美的藏北大草原。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西藏的四季風光。草原上的遠山終年冰封雪舞,山下綠草茵茵,牛羊遍地。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星星點點的帳篷散落其間,站在藏北大草原上四處遙望,天地渾然一體,美不勝收。
4.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於新疆和靜縣西北地區的開都河上游,是天山山脈中少有的大面積牧場。海拔3300多米的查汗諾爾達坂處的敖包,是進出草原必經之地,在此極目所至,群山疊翠,風吹經幡呼呼作響,令人感到庄嚴、神秘、蒼涼。草原中心的塔格楞山山頂,有一巨大敖包,登頂眺望,碧草連綿,羊群點點,駿馬賓士,天鵝翱翔。草原地形平緩,開都河左右迴流,如飄舞的綵帶,形成不少半沼半湖的地區,即由蘆葦叢分割成的小塊沼澤。此地設立了天鵝保護區,連綿的雪嶺,聳入雲霄的冰峰,構成了天鵝湖的天然屏障。
5.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於伊犁河谷地區,那拉提意謂「見到太陽的地方」。群山環抱著綠色的大草原,鞏乃斯河從草原中穿流而過,將草原分割成若干塊,又形成許多流動的湖泊。草原上布滿了蒲公英和不知名的小花,雪山腳下的綠地上遍布羊群,草地邊緣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伸向遠方,再配上藍天,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6.扎蘭屯
享有「塞外蘇杭」美譽的扎蘭屯風景名勝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南端,是從東進入內蒙古自治區的門戶。它背依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總面積16926km2 ,是一處以山地、丘陵、平原和谷地4種地貌形態為主體,匯原始森林、廣袤草原、田園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大興安嶺上的明珠」。扎蘭屯群山疊嶂,河流密布,山清水秀,四季分明,以山險、石怪、水秀、樹茂、獸奇、鳥異著稱,分為吊橋公園、秀水山莊、柴河、巴林喇嘛山、浩饒山、紅光民俗村等風景區。吊橋公園位於市區北部,始建於1905年,佔地面積68km2。園內亭台樓閣建築風格各異,別具風姿,既有東方特色又具歐式風格,融我國南北方園林之長和民族特色為一體。現如今,吊橋公園幾經修葺,已經成為擁有水上娛樂、花卉欣賞等觀光游樂項目的綜合景區。柴河景區在市區西南端,屬大興安嶺原始森林帶。這里的火山湖、瀑布、清泉等是我國東北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觀。群山環抱,怪石嶙峋,藍天、白雲倒映水面,如詩如畫。洶涌的柴河、綽爾河瀠繞碧山,奔流不息。
這里還有一望無際、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有綠草如茵、野花爛漫的廣闊草原;有波光盪漾、縱橫交錯的托欣河、浩饒河;有奇峰林立、姿態萬千的巴林喇嘛山石林;有名貴稀少、營養豐富的哲羅魚、細鱗魚、重唇魚等冷水魚;還有甘洌的山泉,碧綠的湖泊,飛翔的百鳥,爛漫的山花,飄香的野果……。
扎蘭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金剛寺規模宏大,建築古樸,香煙繚繞,其建築規模居周邊地區漢佛教建築之首。扎蘭屯居住著蒙、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朝鮮等少數民族,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
7.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莫爾道戛鎮,大興安嶺西北麓保存著寒溫帶明亮的針葉原始林景觀,具有鮮明的北國特色,在全國森林公園中獨樹一幟。此地位處呼倫貝爾大草原,北依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山巒起伏,古木參天,植被種類豐富多樣,溪流蜿蜒密布林中,處處展現幽、野、秀、奇的風采。夏季以林海、松風、藍天、白雲為特色;冬季以冰峰、雪嶺、嚴寒、霧凇為風致。故人稱:「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擁有龍岩山成吉思汗公園、大興安嶺生態展示園、激流河水上娛樂場、蒼狼白麓島休閑度假村四大景區,可讓遊客充分感受原始森林的靜謐神秘和冰天雪地的北國風光。
三、草原動物風景(41)
1.塞倫蓋蒂草原
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是野生動物集中的天然動物園,是非洲唯一仍有眾多動物棲息、遷移的地區。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自維多利亞湖東南岸向東及東南伸展,長達160km2 ,這里有150萬頭非洲大羚羊、20萬匹斑馬及同樣眾多的羚羊和其他經此遷徙的動物。每年12月到次年5月獸群在公園東部棲息,隨後西移,再北上,並於11月折回公園東南草原。塞倫蓋蒂最壯觀的景象莫過於角馬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每年6 月牧草稀疏、河流乾涸時,上百萬頭的角馬匯成浩浩盪盪的大軍向北部和西北部進發,直到11月雨季才重返故鄉。角馬遷徙之時,速度由慢到快,然後飛奔,所到之處黃塵滾滾,吼聲隆隆,蔚為壯觀。在3000km的旅程中,要遭到獅子、豹子、鬣狗、鱷魚的襲擊,有數萬頭角馬將死在路上,也有數十萬頭小角馬在路上出生。塞倫蓋蒂是野生動物的王國,獅、豹、犀牛、河馬、長頸鹿、狒狒等數量眾多,已記錄的鳥類有200多種,近來大象也遷入園內。
2.卡蓋拉國家公園
卡蓋拉國家公園,位於盧安達東北部,佔地2500km2 ,海拔在1250~1825m之間。園內山巒起伏,河流縱橫,有湖泊25個,其中伊海馬湖最大,面積75km2。園內有動物和鳥類多種。大象、河馬、野牛最值得觀賞,而羚羊數量最多,麋鹿得到很好的豢養。由於保護措施有效,動物數量逐年增加,特別是瀕於絕滅的動物,在此避免了滅絕的厄運。
四、草原文化風景(42)
1.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境內,陵園的主體建築是門庭和3個互相連通的蒙古包式大殿,分為正殿、東西配殿、東西走廊、後殿。正殿迎面是一尊成吉思汗白玉雕像。整個陵園,雍容大方,嵯峨聳立,格外壯觀。正殿高26m,平面為八角形,上設重檐,以藍色琉璃瓦覆蓋,上承蒙古包式的穹廬頂。成吉思汗塑像背後的正牆上,繪制著當年成吉思汗勢力所及的歐亞大地圖。在靈堂的西廳,陳列著成吉思汗當年用過的戰矛、弓箭和馬鞍等。
2.草原古長城
內蒙古是全國古長城遺址最多的地方,全國古長城有10 萬多里,而內蒙古就有3萬多里。在內蒙古境內,鄂爾多斯市有秦長城分布。趙武靈王修築的長城西起狼山,沿大青山南麓而下,東至化德,其遺址最為清晰的一段在包頭境內。西漢的外長城,起於武川,經固陽、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入蒙古國境內。金長城又稱「金界壕」,結構不同於秦、漢長城,它是挖土為溝,屯土溝南,呈塹壕狀。金長城東起呼倫貝東盟,西至大青山,全長5000km。在內蒙古與山西的交界處,是南面的一條明長城,北面的一條長城全在內蒙古境內,通稱「舊邊牆」遺址。從馬口市到黃河東岸的大部分明長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背,勢若飛龍,風格與北京八達嶺長城相近。
內蒙古的長城上還有許多著名的關塞烽燧,漢時著名的長城七大要塞,以雞鹿塞和光祿塞最為著名。今日雞鹿塞尚存一座方方正正的石城。光祿塞,地勢險要,是漢代在長城沿線修建的第一座城池,稱「光祿城」,昭君出塞,便自光祿塞而出。
3.木蘭圍場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處在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匯處,是森林、草原相接的地帶,既可觀賞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的雄偉峻峭之美,又可領略草原的博大廣闊、茫茫林海、翠綠無垠的寥廓景觀,而且在山上觀賞平原,視野更廣,氣勢更加宏大。園內有森林6.7×104km2 ,其中人工林海松柏整齊,蒼翠茂盛,浩瀚無垠;天然林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枝纏蔓垂,密葉蔭翳。春夏,百花爭艷;金秋,層林盡染,斑駁陸離;隆冬,雲杉、樟子松、白樺等耐寒樹木傲霜鬥雪,生機勃勃。公園北、西部被廣袤的草原環抱,綠草如茵,牛羊成群,駿馬賓士,極目遠眺,藍天、白雲、草原、羊群連成一片,令人心曠神怡。西部沙丘延綿,起伏跌宕,雄渾壯麗。在此可以同時領略山脈、高原、丘陵、低地等不同地貌的風韻。
4.山丹軍馬場
山丹縣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是南北依山的峽谷走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地位。這里的馬場,也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每年七八月間草原的景色最美,冰雪覆蓋著的祁連山銀裝素裹,草原上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卻是金燦燦的一片,微風吹來,花濤洶涌,藍天白雲下的一群群馬牛羊點綴其間……群山環擁的西大河水庫,像一塊明鏡鑲嵌在翠綠的草原上,皚皚雪山倒映水中,在水庫上盪舟,如夢如幻。
Ⅸ 內蒙古草原的風光(要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3%C9%B9%C5%B2%DD%D4%AD&t=3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4%DA%C3%C9%B9%C5%B2%DD%D4%AD%B7%E7%B9%E2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3%C9%B9%C5%B2%DD%D4%AD%CD%BC%C6%AC&z=0&fm=rs7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3%C9%B9%C5%B2%DD%D4%AD%B7%E7%BE%B0&z=0&fm=rs6
gundx,版權是我的
http://..com/question/4645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