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大麥麥苗圖片高清
擴展閱讀
多少負情負義殘酷的圖片 2025-07-21 11:48:53
哪裡能查詢畢業證圖片 2025-07-21 11:38:47
瘋狂的失誤搞笑圖片 2025-07-21 11:37:12

大麥麥苗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 2022-08-07 10:59:32

1. 大麥和小麥有什麼分別和用途

從麥芒來區分,大麥的芒很長,和麥穗的長度差不多,小麥的芒相對來說要短,大麥的外殼很難剝下來,小麥的外殼在脫粒時已經掉了,大麥一般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飼料,小麥主要加工麵粉。大麥的收獲期比小麥早。

一.外觀不同

大麥:兩頭較尖、較細長。多用於清除飼料中佔30-50比例。

2、大麥味甘性平,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寬胸下氣,消積進食,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寶五臟化穀食之功效,治小便淋痛;治麥芒入目,治老人煩渴不止、飲水不定、舌卷干焦,治水氣病;夏季清暑熱;治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咽喉部膿腫。

2. 大麥苗的醫葯功效

①《傷寒類要》:治諸黃,利小便,杵汁日日服。
②《綱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皸瘃,煮汁洗之。 大麥秸(《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大麥成熟後枯黃的莖稈。
植物形態詳大麥條。
【葯理】大麥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動物試驗,具有抗癌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溫,無毒。
【歸經】入脾、肺二經。
【功用主治-大麥秸的功效】消腫,利濕,理氣。
(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選方】治小便不通:陳大麥秸,煎濃汁頻服。 【臨床應用】治療心絞痛將大麥根須制威片劑內服,一般每次100~200毫克(2~4片),少數用300毫克,每日3次。
治療31例心絞痛,22例症狀明顯緩解,發作次數減少,運動耐量增加,硝基甘油片用量減少,氣促、心悸症狀減輕。
症狀緩解大多在服葯2周,服用3000~6000毫克即顯效果。
復查心電圖者12例,6例心肌損害改善,運動試驗轉陰,6例無變化。
又用於血脂過高症,9例血清膽甾醇過高症,治療前的平均值為308.4毫克%,治療後均見下降,下降值為39~124毫克%,下降百分比為17~40.7%,超過25%者5例,小於25%者4例,平均下降27.6%;19例血清甘油三脂過高症,治療前平均值為327.2毫克%,治療後17例均有較明顯的下降,下降絕對值為24~270毫克%,下降百分比為13.7~54.7%,下降超過25%者14例,全組平均下降40%。

3. 有小麥,那麼有沒有大麥或者是中麥的

沒有中麥
有小麥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下區別
麥與小麥有很大的區別
小麥的稃和子粒連接的很疏鬆,而大麥的稃和子粒連接的很緊密。
大麥先成熟,而小麥後成熟。
小麥的種子要粗一些,而大麥的種子(其實都是果實)要瘦一些
小麥麥苗比大麥麥苗青許多,從照片上一眼就能認的出.
大麥略比小麥早熟些.
大麥穗熟了後頭略向下低,而小麥則不然.
大麥麥芒細而長,小麥則粗而短.
大麥產量遠比小麥低的多
從麥芒來區分,大麥的芒很長,和麥穗的長度差不多,小麥的芒相對來說要短,大麥的外殼很難剝下來,小麥的外殼在脫粒時已經掉了,大麥一般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飼料,小麥主要加工麵粉。大麥的收獲期比小麥早。

大麥:兩頭較尖、較細長。多用於清除飼料中佔30-50比例。
小麥:兩頭較園、較短、較園潤。配合飼料。

4. 大麥和小麥有什麼區別

1、外觀區別:

小麥成熟後,果皮呈黃棕色,形狀偏扁平,呈橢圓或圓形,兩端稍尖或鈍圓,裡面是白色粉狀;而大麥果實呈若院校,籽粒被麩殼包裹。

2、營養成分區別: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糖類,鈣,鐵,鈉,鎂,鉀,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B1,粗纖維,澱粉酶,麥芽糖酶,蛋白酶,卵磷脂,及少量谷甾醇等多種人體必需營養成分。

大麥:大麥含蛋白質含量少,但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細胞色素氧化酶等活性酶類。

3、營養功效區別:

小麥味甘性涼,具有鎮靜,止汗,生津的功效,適宜於調理虛熱多汗,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小麥還可以可以寧心安神,對於更年期女性,食用未經加工的小麥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征。

大麥功效跟小麥近似,大麥是可溶性纖維素的極佳來源,可以輔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寒冷,對高脂血症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4、適宜人群區別:

小麥:適宜心血不足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腳氣,末梢神經炎患者,及體虛自汗,盜汗,多汗者食用,也適宜婦人回乳時食用;

大麥:適宜胃氣虛弱,消化不良者,肝病,食慾不振,傷食後胃滿腹脹者,婦女回乳時乳房脹痛者,中老年人,血脂偏高人群,高血壓患者食用。

5、莖稈區別:

小麥的莖稈是直立狀態,每根都有6到7節的長度,整個兒高度大約有60到100厘米,直徑是5到7毫米,而且小麥葉子的鞘鬆弛的包裹著莖稈,整個葉舌都比較光滑,呈現膜質,長度大概有1毫米左右,葉片呈長披針形。

大麥的莖稈相對於小麥則更加粗壯,表面光滑沒有毛,整個高度大約有50到100厘米,兩側有披針形葉耳,葉片的長度約為9到20厘米,寬7到20毫米,屬於扁平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麥和小麥的不同營養價值

5. 大麥苗的介紹

大麥,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幼苗。光滑無毛,直立,葉鞘鬆弛抱莖。兩側有較大的葉耳;葉舌膜質,葉片扁平。穗狀花序長3-8cm(芒除外),穎線狀披針形,微具短柔毛。大麥苗中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是人類與動物的必需營養。

6. 大麥和麥芽有什麼區別

1、形態特徵不同

大麥:一年生,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高50-100厘米。兩側有兩披針形葉耳;葉舌膜質,長1-2毫米;葉片長9-20厘米,寬7-20毫米,扁平。穗狀花序長3-8厘米(芒除外),徑約1.5厘米,小穗稠密,每節著生三枚發育的小穗;小穗均無柄,長1-1.5厘米(芒除外)。

2、作用不同

大麥:用於食品加工、飼料加工、麥芽加工和啤酒生產。大麥苗即大麥的幼苗,能治諸黃、利小便,冬季面目手足皸瘍,可煮汁洗之。大麥制醋剩餘的糟粕,酸而微寒,主治氣滯風痹,手臂腳膝痛可炒醋糟裹之。

麥芽: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肝鬱脅痛,肝胃氣痛。

(6)大麥麥苗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1、大麥的起源與進化

中國現代栽培大麥是由野生二棱大麥經若干過渡類型迸化而來的。從考古、語言、宗教、民族傳統和藏、漢、羌民族發展歷史的研究,論證了中國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已在青海的黃河上游開始栽培大麥。

2、麥芽的炮製方法

1、麥芽:除去雜質。

2、炒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

3、焦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7. 大麥有哪些特徵與特性

(1)植物學特徵:大麥是大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須根系,入土達1m,主要分布在30~50cm的土層中。莖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具4~7節,株高80~160cm。葉鞘鬆弛抱莖,多無毛或基部具柔毛;兩側有兩披針形葉耳;葉舌膜質,長1~2mm;葉片扁平,長9~20cm,寬6~20mm。穗狀花序頂生,長3~8cm,寬約為10~15mm,小穗稠密,穗軸每節著生3枚小穗,均完全發育;小穗均無柄,含1小花,長10~15mm;穎條狀披針形,外被短柔毛,先端芒長8~16mm;外稃矩圓形,長10~11mm,背部無毛,先端延伸成芒,芒長10~15mm,內稃先端尖。穎果,成熟後與稃體黏著,不易分離。細胞染色體:2n=14。

(2)生物學特性:大麥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是0~3℃,最高溫度為30~35℃,最適溫度為18~25℃。當其他條件適當時,大麥種子吸足相當於種子本身重量50%左右的水分,就可萌發。在適當條件下,種子吸水發芽需1~2d,由播種到出苗約需3~7d。大麥主莖形成第三和第四片葉子時,就開始分櫱,到拔節前後停止。在一般條件下,春大麥可生4個以上的分櫱,而冬大麥的分櫱則有多至16個的。在深耕、多肥、營養面積較大等條件下,冬大麥單株可生出有效分櫱達180個以上。大麥植株地上部莖節早已分化完成,但是它們的伸長則要在完成了光照階段以後才開始。隨著第一節間的伸長,第二節間開始伸長;大概在第一節間伸長停止後5~10d,第二節間的伸長便結束了;接著是第三、四節間的伸長。由於大麥第二節間特別是第四節間的伸長,使穗子從葉鞘中伸出。此時期需水肥較多,有增加每穗粒數和肥大麥粒的作用。在抽穗之後,隨即開花。每日上午6~8時及下午3~5時是兩次盛花時間。一株開花持續8~9d,開花受精7d後,大麥的籽實就達到應有的長度,以後籽實的干物質逐漸增加,水分逐漸減少,到第二十四天,籽實重量增至最高,以後又因水分消失,重量逐漸下降而達成熟。從抽穗到成熟約1個月左右。大麥種子成熟後易掉穗落粒,蠟熟期收獲為宜。

大麥對溫度的要求不太嚴格。春大麥幼苗能忍耐3~4℃甚至-6~-9℃的低溫,不致遭受損害,有些春大麥品種還能忍耐-10~-12℃的低溫,可是到開花期,當溫度在-1~-2.5℃時就要受害。冬大麥比春大麥具有較高的耐寒力,冬季氣溫在5~10℃時的地區,適於種植冬大麥。它的分櫱節能忍耐-10~-12℃,或更低的溫度。大麥適宜於中等黏性的黏壤土,土壤酸度以中性為合適;對鹽鹼土有較強的抵抗力,土壤含鹽量在0.1%~0.2%,仍能良好生長;但對酸性土頗為敏感,幼苗在pH值為3.35時即死亡;但自抽穗以後,對酸性的敏感性減弱。

大麥苗期需水較少,自分櫱到抽穗期需水量最多,抽穗以後又逐漸減少。生長期間,如雨水過多,日照不足,則莖葉徒長,易於倒伏和致病。抽穗後雨水多時影響受精與成熟,造成減產。

8. 大麥和小麥的區別

一、外觀

1、大麥:兩頭較尖、較細長。大麥的芒很長,和麥穗的長度差不多。

二、生長的環境、土壤、季節

1、小麥長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時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不能抽穗結實。

2、大麥適於溫帶、亞北極地區、亞熱帶的品種。生長期至少90天,在谷類作物中是較短的。

三、分布

1、大麥分布的地方適於溫帶、亞北極地區、亞熱帶。

2、小麥分布的地方土層要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否則難以形成高產。

四、作用

1、小麥養心安神,除煩。

2、大麥味甘、咸,性涼,具有益氣和胃、除虛煩等功效。大麥胚芽中大量的維生素B1與消化酶,對幼兒、老人、維生素B:的缺乏者均有很好的功效,還能提神醒腦、消除腦部的疲勞。

(8)大麥麥苗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一、小麥的宜忌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夢、喜悲傷欲哭以及腳氣病、末梢神經炎、體虛、自汗、盜汗、多汗等症患者適宜食用。此外,婦人回乳也適宜食用。

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適宜食用。

二、大麥的適食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胃氣虛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凡肝病、食慾不振、傷食後胃滿腹脹者、婦女回乳時乳房脹痛者宜食大麥芽。

1、 婦女在想斷奶時,可用大麥苗(又叫大麥芽)煮湯服之,此湯亦催生落胎;

2、 大麥芽不可久食,尤其是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的婦女忌食,否則會減少乳汁分泌;小劑量消食化滯疏肝解郁而催乳(用復方);大劑量消散之力強,耗散氣血而回乳(用單方);

3、實驗證明,大麥是可溶性纖維極佳的來源,它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4、 用大麥芽回乳,必須注意:用量過小或萌芽過短者,均可影響療效。未長出芽之大麥,服後不但無回乳的功效,反而可增加乳汁。

9. 大麥芽和小麥芽都是什麼東西,它們有什麼區別,都是做什麼用的

大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發芽加工品。小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果實發芽加工品。

兩者的區別是:

1、原料不同

大麥芽,是大麥的果實。

小麥芽,是小麥的果實。



2、用途不同

大麥芽是釀造啤酒和威士忌的關鍵原料。含酶較多的大麥芽是眾多麥芽當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

小麥芽的作用類似於酵母,可做為啤酒添加劑使用,啤酒原料中添加10%到20%的小麥芽,能顯著提高啤酒的麥芽香氣,使啤酒泡沫如牛奶般潔白細膩。

3、功效不同

大麥芽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肝鬱脅痛,肝胃氣痛。

中葯小麥:治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精神抑鬱,悲傷欲哭。浮小麥:治自汗,盜汗,骨蒸勞熱。蒙葯治體虛,骨折損傷。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小麥芽、網路--麥芽

10. 大麥那麼小為什麼要叫大麥

麥屬一年生禾本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葉鞘鬆弛抱莖,多無毛或基部具柔毛,大麥苗和小麥苗很是相似,在田裡外觀不易分辨,大麥不能做多孔麵包,可做不發酵食物,在北非及亞洲部分地區尤喜用大麥粉做麥片粥,大麥是也是我國主要種植物之一。

大麥和小麥都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稈中空,有節。葉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稱麥穗,小穗兩側扁平,有芒或無芒,穎果即麥粒。

最早的大、小麥出現在中國東部地區而非西部。出土於山東省趙家莊遺址的一粒碳化小麥,最早的有直接測年的大麥樣品,來自福建黃瓜山遺址,中國大、小麥的絕對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000年以後。

大麥出現在中原地區的時間是公元前900年後,而小麥出現在這一地區的年代要提前至少500年甚至是1000年以上。換句話說,小麥於青銅時代進入中原地區,而大麥是鐵器時代傳入的。

大麥之所以叫大麥,不是個頭也不是種子大小或是產量,而是它們的生長期比小麥短,同時種下,大麥會早熟,冬小麥生長期長達180天,春小麥97天,而大麥通常只有90天!

在谷類作物中是較短的。所以在喜馬拉雅山脈生長季節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產量較低。其抗乾熱的能力也較其他小粒作物強,在北非近沙漠地帶於秋天播種,在歐洲西部和北美的冷溫潮濕地帶於春天播種。

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我國大麥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廣泛,但主要產區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啤酒工業的發展和對大麥原料的需求,西北和黑龍江等地啤酒大麥發展較快。

在我國的大麥有3個主要產區分別是,北方春大麥區、青藏高原裸大麥區和黃淮以南秋播大麥區。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包括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寧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陝西北部。

大麥曾是主要農作物,大麥不比小麥大卻叫大麥,大麥常用來做喝的,那就是啤酒,也就是說大麥主要用來釀造啤酒,其次就是用來做飼料!

大麥到了黃熟期,光合作用停止,麥粒中的養分不再增加,收獲的最佳時期。到了完熟期,莖稈乾枯變脆,很容易落粒,如遇多雨,易在穗上發芽。由於淋雨和麥粒的呼吸作用,故必須適時搶收。

新收的大麥水分含量很高,種皮的透氣性和透水性差,氧氣和水分不能自由進人麥粒。和其他作物一樣,大麥種子具有特殊的休眠機制,其發芽率低,且發芽不整齊。還由於水敏感性影響發芽,一般要經過8周的後熟才能達到正常的發芽力。新收獲的大麥,籽粒含水量高達40%,一般要進行乾燥。

大麥通常分三種,大麥六列型,其花穗有兩個相對的凹槽,每個凹槽著生3個小穗,每個小穗著生1朵小花,結籽1粒。二行大麥為兩列型,小穗中有一中心小花,可結籽,側生小花通常不育。不規則型大麥或稱阿比西尼亞中間型,很少栽培,中心花能育,側生小花能育或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