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虎和獅子到底哪個更厲害
獅子是貓科動物,卻結合犬科吻長嘴大,咬合力強的特點,所以,是比老虎厲害的第一個理由。 二、老虎體重大,但體重大有什麼用?獅子的身體後部瘦削,老虎的身體和屁股胖胖的,象女人!你說,60kg的李小龍和80kg的胖女人誰厲害?我不是說老虎和獅子的差距有胖女人和李小龍那麼大,只是證明純粹依靠體重來判別是不對的。虎迷非要說老虎的脂肪不多,但動物吧里那麼多圖片,獅子總顯得瘦削精幹,而老虎總是看不到肌肉線條的!三、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兩個持刀壯漢相搏,討論誰更壯是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誰的刀更大,更快。獅虎相搏,雙方拼掌,是不會致命的,要說致命的武器,還是大嘴利齒!從雙方的終極武器對比,老虎的頭面太過精巧,無法一口下去對獅子造成致命傷害,而獅子一口下去,老虎就玄了!四、心臟大小是看不出耐力的。比如,我的耐力肯定比一個心臟肥大的胖子要好。但從習性上,老虎很少長途奔襲,一般的捕食不超過半分鍾,獵物也相對較小;而獅子在廣闊的非洲草原上捕獵大型食草動物,耐力不是蓋的。有一個謊言聲稱雄獅自己不捕獵,那是因為雄性獅子成年後的主要任務是相互競爭搏鬥和保護族群!沒當上獅王的青年雄獅都是自己捕獵的!那些號稱老虎能捕獵亞洲象和棕熊、野牛的虎迷,只要你能拿出老虎捕殺上述任何一種動物的視頻來,我馬上向虎迷公開道歉承認無知並自掌嘴巴二十個!五、雄性激素旺盛的動物,其搏鬥力和戰鬥力也強,人也是一樣。獅子是世界上最陽剛的動物之一,能連續和一群母獅性交12小時之久!你說它耐力不強,身體不行,你倒試試?六、獅子從小打架打到大,獅王通常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不說,一頭厚厚的棕毛更是它的無敵神盾,老虎想攻擊雄獅要害很難!老虎就算身體壯實,打架經驗能和獅子比嗎?你總不能天天找亞洲棕熊單練吧?七、在古今中外的小說,歷史里,能赤手空拳打死打傷老虎的好漢有不少,能赤手搏獅的只有希臘神話里的大力神荷克力斯。
B. 老虎PK雄獅子 ,誰厲害
在歐洲供養人革命之前 歐洲人自豪的認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貓科動物是獅子 直到隨著工業的發展他們侵略到中亞地帶 才看到了這樣一種比獅子更強大的生靈 那就是孟加拉虎(即東北虎) 宣稱獅子厲害的人那是不願承認 不願他們驕傲的東西被奪走 當然了 老虎強於獅子在現代生物學上已是定論 樓上有一點說的不對 那就是獅子的體型和重量也是沒有老虎大的 而牙齒就更比不了了 老虎的犬齒可達11厘米 一擊足以致命 而獅子最長只有9厘米 無法像老虎那樣有力 所以獅子撲倒對手 卻不能立刻殺死獵物 大型獵物的反抗常使獅子的犬齒折斷 而老虎則不同 他們以野豬狗熊為食 即使是強壯的熊 也會被一擊致命 就連他們的前掌也是老虎大於獅子 可以輕易放倒對手和游泳劃水 他們的體型被健美界稱為最完美的身體 實際上在歷史上也有人曾將獅子和老虎放在一個籠子里 五一例外的是老虎勝出(兩頭雄性)甚至有一頭老虎對幾頭獅子 也是完勝!他們在速度 爆發力和耐力上是獅子無法比擬的 可以說它們不是一個等級的物種 把它們放一起實在是侮辱了虎這個完美的生靈
C. 同樣大的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些
復制一段比較經典的。
世人公認的兩種最厲害的貓科動物是獅子和老虎。但是它們相比哪個更厲害?這個問題大家都感興趣,而且眾說紛紜,那麼我今天就來詳細地說一說吧。
世界上現存的老虎有許多亞種,比如華南虎,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等。其中西伯利亞虎最大,成年雄虎體長可達3.3米,體重300公斤以上。我記得看過一個資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蘇聯中亞一共和國捕獲的,體長4米,體重780公斤,是普通獅虎的兩倍!所以論體形,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
而目前獅子只有兩個主要亞種:非洲獅和印度獅。(常說的美洲獅其實是美洲山貓之誤,美洲獅是最大的貓屬動物,它跟我們的家貓是同屬一個屬,親緣關系更近。)其中印度獅體形較小,且數量已幾近滅絕,我們常見到的是非洲獅。成年非洲公獅一般體長在2.3——2.7米,體重在250公斤左右。
由於動物的體形通常決定了他們的力量,所以成年東北虎,西伯利亞虎的絕對力量勝過大多數非洲獅。從外形而論,它們都有駭人的尖牙利齒,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有強大的顎、裂齒,在咬合的時候有巨大的力量,而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來殺死大型的動物。而細細論來,獅子,尤其是雄獅,其頭臉由於鬃毛而誇張,身段反顯得單薄;老虎的體魄雄渾,頭面卻稍嫌精巧。非洲公獅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團鬃毛的緣故,所以視覺上頭特別大,但是獵捕技能比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後也有類似長毛,顏面頸脖處生出長毫,外形不輸給公獅。而且從個體捕獵技能上來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備,能上樹游泳,單獨捕獵成功率很高,獅子則是群體作戰,母獅的效率大大高於公獅。健美運動員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結實,但是中國科學家在解剖東北虎的時候,發現它的肌肉一打開之後,比最好的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還要好看,還要結實,肌纖維極為粗,渾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餘的脂肪,幾乎很難見到脂肪,強壯的骨骼附有強大的肌肉,證明這種動物有極強的爆發力。虎的爆發力有過實證,在北京動物園獅虎山獸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東北虎抓裂的裂痕。剝掉皮的獅虎驚人的相似,而從解剖中發現,老虎心臟容量大於非洲獅。
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了獅子老虎不同的戰斗風格和作戰策略。廣袤的平原上,適合發揮群體的力量,鎖定目標,以逸待勞。而叢林中,獵物容易閃避、躲藏和逃逸,對個體的搏擊技能要求更高。獅子是戰略家,老虎是戰術家。
由於獅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環境中生活,似乎很難進行較量,就像相聲里說的關公戰秦瓊。在西方,獅子向來有獸王之稱;而在中國,獸中之王則是老虎。據說古羅馬時代,人們曾讓獅子和老虎在競技場中進行格鬥表演,結果,每次都是老虎戰勝了獅子。曾有前蘇聯科學家試驗讓兩只同性同體形的成年飢餓的獅虎相鬥,結果老虎勝出。有的地理學家和動物學家提出:我國雲南一帶遠古時期也有獅子。但為何現在匿跡消蹤了呢?老虎奮虎威將獅子逐出了生活條件舒適,方便的山林,將其趕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島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從地理分布來講,老虎以西伯利亞為基地足跡遍布歐亞大陸直至南亞次大陸,發展為孟加拉虎亞種、高加索虎亞種和華南虎亞種,只有大海阻止其進入美洲。部分個體跨過南海進入印尼群島,發展為蘇門達臘虎亞種。從極寒到極熱顯示頑強的適應力,虎單獨活動,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幾天相聚,由雌虎獨立撫養幼崽。說明虎的生存能力強於獅。非洲獅從非洲大陸北上進入阿拉伯半島又進入南亞次大陸。歷史上在印度發生過獅虎的競爭,雖然沒有留下文字記載,但是獅子最終退讓到印度西北一隅(稱亞洲獅),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亞、東南亞是最終結果。
獅子與老虎雖同屬貓科,但習性不同。在自然狀態下,東北虎是絕對唯我獨尊的獸王,而獅子則是「社會性」較強的動物,自然狀態下為群居,一般每群20餘只。
西伯利亞虎在所有貓科動物中捕食技巧最高,這是因為其棲息地高寒惡劣,野牲稀少,無法承受捕食失敗。在食物鏈中無可爭議處於頂點,其獵物包括所有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獸如:馬鹿、亞洲野豬。還有食肉獸如:亞洲棕熊、豹、黑熊、狼、猞狸、獾、狐。很多傳聞雄性野豬戰勝東北虎,不過野豬是防禦方,不被捕殺就是勝利,能擊斃西伯利亞虎的記載太少。而且受傷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殘疾虎(缺犬齒)或年青幼虎。至於孟加拉虎,有資料說,殺人最多的記錄保持者是孟加拉虎,與印度一帶的環境有關。在印支一帶的食肉獸中豺對孟加拉虎和華南虎構成威脅,豺個體攻擊力不如狼,但群體比狼群更多且堅韌,又沒有種族之分,不同豺群會配合攻擊虎豹。印度曾有20隻豺群擊一隻雌性孟加拉虎,老虎在第一次對抗中殺豺7隻,傷6隻,摧毀了豺群的進攻力。但是殘余豺群立刻召喚鄰近領地的另一支豺群-26隻豺加入對虎的攻擊,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殺4隻,傷2隻後,開始逃跑。豺群追擊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後近40隻豺捕殺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後戰場又有7隻豺被殺。中國也有傳說-豺是虎剋星。但是亞洲象和亞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對手。成年雄性亞洲象可以自保,但絕不主動攻擊老虎與非洲象相反,而且雌性亞洲象無力抵抗孟加拉虎。與人類斗爭經驗最豐富的是華南虎。華南虎是中國獨有的老虎,與國人奮鬥了2000年,對如何攻擊和躲避的經驗技巧最豐富,處境也最危險。
而非洲獅捕食能力相對差,只能依靠群體去伏擊獵物,只有在旱季走頭無路時才攻擊大型動物如非洲象、犀牛、野牛。在捕獵過程中,主力是體形較小的雌獅,雄獅正面攻擊、單挑的幾乎沒有。單獨的非洲獅甚至無力生存,被獅群驅逐的老年雄獅一般可能被獵狗群捕殺,乃至被豺捕殺。
如果真的硬逼著獅子老虎決一死戰,那麼打群架老虎或許斗不過獅子,而個對個單挑,獅子休想贏得了老虎,因為老虎在靈敏性、耐力、技巧和體重方面,都要勝過獅子一籌,老虎獲勝,這應該是一定的結果。
D. 獅子和老虎,究竟哪個更厲害
就體型而言,東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當然比獅子大一些,就力量而言,雙方都是貓科動物中力量的代表,雖說獅子捕獵靠團體合作,但雄獅的力量絕不可小覷,一頭成年雄獅的力量足以把一頭成年的非洲水牛摁趴下,要知道一頭成年的雄性非洲水牛體重可達七百多公斤,遠遠超過雄獅,不過相比獅子而言,老虎也有一定的優勢,老虎比獅子更敏捷,奔跑速度更快,彈跳力更強,而且老虎還能直起前半身連續用強有力的前掌擊打對方,這一點是獅子辦不到的,所以我覺得,東北虎的綜合戰力相比獅子更勝一籌。
E. 老虎VS獅子,哪個更厲害
現在在學術界關於虎強於獅的觀念已經得到普遍認同,下面通過虎獅的詳細數據來進行說明,所列數據均為平均計。 以下都採用成年健康的獅虎,由於雌獅和雄獅的差別過大,因此獅子一般均採用雄獅。 1、體型比對 老虎是最大型的貓科動物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異議。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們所能接觸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獅和最小型的中南亞老虎,由此引起視覺上的誤會,而認為獅子是最大的貓科,並成為西方許多國家的標志。直到百餘年前他們接觸到了更大更兇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終改變的這種觀念,形成了由獅子中心說向老虎中心說的轉變。 而在東方,老虎一直穩居中堂,是神的象徵,而獅子不過是守門神,只是猛獸的象徵。 這樣由於東西方對獅虎主觀意識的差別而最終引發了獅虎鬥的千年爭論。 猛獸之間的爭斗體型大的往往佔有相當優勢,體型大的老虎勝獅子似乎沒有說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獅虎相當的情況。 2、生理數據 下面幾乎纜括了猛獸的所有的生理特徵: (1)頭顱比較 獅子因為鬃毛的原因,在視覺上感覺相當大,其實除掉鬃毛後和老虎相差無幾,剝皮後的獅虎也很難分辨,因此顱骨差別不大。 鬃毛是雄獅的象徵,以至往往被無限誇大,甚至成了決勝武器。生物學上將雄獅鬃毛的作用定義為:雄獅之間實力的顯示、雌獅擇偶的標准, 鬃毛對雄獅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時會消弱它的攻擊能力。 (2)心臟容量 在解剖學中,老虎心臟容量大於非洲獅,這一條相當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質的對手中,它反映了一個物種具有更大的爆發力、耐力和體能恢復能力。 (3)嘴 貓科嘴的張合度都約60度(劍齒虎可達100度),老虎顎部球型肌在貓科中最發達的,獅虎的咬合力差別不大,虎略強,虎約450kg,雄獅400kg(附:鱷後端約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鯊約770kg,人約80kg)。 虎犬齒長約6cm,雄獅約5cm,虎的咬合深度約為11cm,雄獅約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決定對方是生還是死,這也使獅子使獵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獅子的齒根略粗於老虎。生物學家解釋之所以獅的齒粗,是因為獅子無法快速將到手的獵物殺死而導致獵物的反抗,為了在獵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齒折斷,才使犬齒進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貓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墊寬約10.5-11.5cm,雌虎約8.5-9.5cm,雄獅約7.5cm。 掌擊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貓科之冠,可達1噸,力量比雄獅大10%,而獅子不論是博殺還是捕食,掌擊都不是它的特點。 貓科都有磨爪的習慣,但成年後的獅子磨爪的頻率有所減少,這和生活環境有關,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鋒利。 虎的爪子在貓科中最長,西虎約10cm,孟虎約9.2cm,獅約8cm。 獅子常被大型獵物從其身上甩落下來,可見其前肢力量不夠、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極難被野牛甩落。 (5)後肢 獅子後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獅子不擅掌擊,而老虎後肢力量強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後可比獅子高一個半頭。 後肢力量直接影響了跳躍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獅約1.6m,老虎摸高可達6.5m,雌獅為4.5m,而雄獅幾乎不會跳躍。 綜合四肢老虎的更為粗壯,而獅子四肢相對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獅子都屬熱帶、亞熱帶,兩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強大,雄獅的力量集中在頸部。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獅子高約1.2%,這意味著老虎更加強壯,抗擊打力更強。 (8)速度 東北虎沖刺速度約為56km/h,孟虎快得多約為68km/h,雌獅介於兩者之間為64km/h,雄獅為56m/h。 (9)柔韌性 老虎的體型修長,而雄獅體型粗短,這意味著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圍、更靈巧的轉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體操比賽中的平衡木,而獅子則不行。 老虎尾巴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強大,但依然是其攻擊武器,獅子尾巴沒有攻擊作用。 貓科觀察家認為:老虎習性狡猾、獅子則相對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體對比,以下是獅虎在生活實踐中的比對,其實就是技巧性的軟體對比。 技巧對猛獸相當重要,之前曾經有人模擬出猛獸對決,但馬上被引為笑話,因為他們只輸入了硬體數據,卻忘了輸入技巧數據,因為按照這種模擬,那麼獵豹將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馬,因為這些獵物比捕獵者更加強壯,斑馬可一腳將花豹踢翻,而數據顯示花豹不會躲避,100%會被踢死,因此該模擬認為地球上不可能出現能捕殺比自身大的獵物的猛獸,而實際上呢... 其實上面的生理數據已經說明了孰優孰劣。技巧性更多的是些人為觀察的主觀概念,但實踐往往就是生理在生活中應用,我們姑且把它作為一個參考。 3、生活習性 (1)有的人因為獅子是群居而說其群體戰鬥力強,即獅群強於虎群。其實這種人是根據獅子的實際生活,即獅子的整體意識強來說的,但他們卻把另一個事實忽略不計,即獅群在同類打鬥中只有最強的雄獅才能決定勝負。 那麼獅群會不會把老虎看成同類呢,答案是可能的,因為虎獅之間會發生自然交配的情況,這在野生動物中只有把對方看成同類才會發生。 (2)同樣有人說雄獅是靠打鬥為生,因此認為雄獅的戰斗慾望更強,但殊不知老虎的領地性極強,體型小的老虎對闖入它領地的大老虎同樣會不惜一戰,有主場之利的老虎戰鬥力更強(因為這是飯碗問題)。相反雄獅在多數情況下只要擺擺鬃毛就決定了戰斗的勝負。在動物園中老虎咬死獅子的情況大多都是老虎以為獅子闖入了它的領地,而在野外領地之爭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數量曾經繁盛的時候。 也就是說雄獅更多的是為配偶而戰,而老虎更多的是為領地而戰,它們的打鬥頻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為領地還要為幼崽而戰,雄性貓科都有殺死非親幼崽的習性,單只雌虎為了保護幼崽而和體型大的雄虎時常都有打鬥,而一群雌獅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就是繳械投降。虎為獨居,由雌虎獨立撫養幼崽,說明虎的生存能力相當強大,而雌獅根本就無法獨立撫養幼崽。 (4)有的說雄獅不會衡量對手實力而勇往直前,其實這是嚴重誤會,雄獅衡量對手的標準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獅會選擇自動退卻,而老虎在雄獅眼裡就是鬃毛差的獅子,因為雄虎就沒有長的鬃毛,因此雄獅往往會認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戰。 老虎和其它貓科一樣因獨居而謹慎,也會慎重評估對手的實力,因為評估失誤會帶來重傷而無法捕食,也就是說老虎不會打無把握之戰,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和老虎打架的獅子在老虎眼裡是可以戰而勝之的猛獸,而這種評估肯定比人類的評估還要准確。 4、打鬥技巧 貓科的咬合力在猛獸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卻是最強,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勝武器,而牙齒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這使貓科成了猛獸中唯一的能獨立戰勝比自身更強大猛獸的哺乳類(其它只能依靠群體力量)。 (1)老虎打鬥採用掌擊方式,實際就是一套組合拳,更多的是憑借其技巧,極少把腦袋早早的湊上去。 (2)雄獅是貓科的例外,他們之間的打鬥其實就是在比誰的嘴大,由於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幾乎拋棄了貓科爪子加技巧的優勢。雄獅更多的是憑借身體和力量,是一種推搡的手法,但我們知道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獅子相對於老虎都不會佔有優勢。 老虎可以雙掌齊用,而雄獅因後腿力量問題而無法完全支撐全身重量,要想完全發揮掌力,必須一隻前掌撐地。 (3)鬃毛對雄獅咽喉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過前肢的打鬥,在取得了相當優勢之後才會鎖喉,因為在沒有取得優勢之前就冒然鎖喉,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咽喉不負責任。 5、捕獵技巧 捕獵技巧可以從側面反映猛獸所具有的技能。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襲,然後是短距離的沖刺,它要求具備更強的爆發力,因為如果反映遲鈍容易使獵物逃脫,而長距離追趕不是老虎的長處,老虎對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後緊緊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亞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獅子只能撲到野牛的後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來,而亞洲野牛比非洲野牛並小不到哪裡去。獅子捕食通常是群體合圍,主要靠群體力量的托拽將其撲到。 (2)獅子對較小的獵物採用咬頸,對較大的如野牛是咬鼻,而咬鼻窒息方式往往顯得拖泥帶水,獅群常常有到手的獵物逃脫的可能,電視中有5隻獅子(包括有雄獅)捕殺一頭野牛而最終被逃脫,其實這反映了獅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殺死獵物,還有居然會使幾乎沒有博殺力的獵豹負重傷後逃脫,這反映了獅子的殺傷率。 老虎的擊殺成功率相當高,擊殺手法也更豐富,有拍斷頸椎、咬喉、咬頸等,對較小的幾乎直接就是拍斷頸椎,對大於200kg如野牛是咬頸,這和獅子對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擊致命,到手的獵物極少有逃脫的可能,因為老虎承擔不起這樣的失誤,特別是東北虎。 (3)獅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據獵物不同在10-20%之間,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獅群成功率雖大於老虎,但平均下來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頓,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會管很久。 獅子是唯一吃腐食的貓科是單只獅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種體現。 (4)獅群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況下捕殺超大型的獵物,如獅群之對於母象、長頸鹿等,老虎之對於母象、野牛等,但單只獅子無力捕殺比自身大的獵物,這在貓科動物中其實是很少見的,估計只有藪貓才是這樣,但藪貓身手畢竟可算貓科之冠,象獵豹一樣為了敏捷負出嘴小的代價情有可原。 6、生存競爭 獅群的生存環境主要競爭對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錢豹,西虎是棕熊、遠東豹。 (1)落單的獅子生活極為困難,被獅群驅逐的落單雄獅一般只有3種結局,即餓死、被鬣狗群追殺、被三色豺群謀殺。 (2)單只豺狗的實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規模和韌性遠大於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孟虎,曾經發生的先後近60餘只豺狗以慘重代價搞定一隻雌孟虎的著名戰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獸,遠東豹在西虎的打壓下生存得極其艱難,但和遠東豹同種的花豹在獅群的打壓下則生活得相當滋潤,可見獅群扼殺豹子發展的能力遠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稱為生存得最為成功的大貓。 因此老虎和獅子競爭環境可以說同樣凶險,但即便這樣,排除人為因素,老虎獨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獅子的獨居就意味者死亡。 7、博殺戰例 現在所看到的獅虎鬥都是圈養的,准確的說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但可以得出參考結論。 (1)圈養猛獸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個重要事實,這就是圈養猛獸中其技巧性越強的損失越大。 如將趨向於力量的熊科和趨向於技巧的貓科都從小圈養,明顯貓科的損失要大。同樣人類也是一樣,將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從小就關起來,其具有的人類特有技能的損失是最大的,而這種人只能從生物學上講還算是人,但實際上和白痴無異。雄獅在於力量,而老虎在於技巧,其損失無疑比獅子會更大。 但即使這樣,圈養老虎的勝率也遠高於獅子,更不要說野生獅虎了。 (2)還有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現在所有獅虎鬥的記錄或視頻中,體型小的老虎戰勝大獅子的事件並不奇怪,而從無體型小的獅子戰勝大老虎的戰例。 (3)在選擇虎獅斗的戰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選用雄獅,而對老虎,幾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選,而事實上雌虎比雄虎體格上還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沒有獅子的差別大而已。但如果真的這樣選,不妨拿一拿雌獅和雄美洲豹來鬥鬥。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樣有戰勝雄獅的戰例,而雄虎對雌獅就是屠殺,雌獅對雌虎也可以說沒有什麼勝算可言。 8、進化 獅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獅虎不可能相遇,但在歷史上獅子和老虎的領域曾有過重疊,最後退讓到印度西北一隅(稱亞洲獅),而孟虎遍布南亞、東南亞是最終結果。 在沒有人類干擾之前,虎的足跡曾經遍布歐亞大陸,從極寒到極熱顯示了其頑強的適應力,而獅子只能局限於熱帶亞熱帶。 從生物、地理學上講熱帶雨林是地球最富饒的土地,而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帶。其實也可以通過美洲豹和美洲獅的競爭來作為對比,美洲豹強於美洲獅是不爭的事實,美洲豹占據了南美熱帶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獅則只能偏隅一方。 將所有數據列出之後,才發現獅子幾乎是全方位的落後於老虎,不佔任何生理優勢的野生獅子對野生老虎可以說幾乎就是完敗!
F. 老虎和獅子到底哪個更厲大
獅子和老虎都是獸中之王,它們到底誰更強呢?虎迷認為,老虎更靈活,殺傷力也更強,一定可以秒殺獅子。而獅迷認為,獅子戰斗意志更強,戰斗經驗更豐富,還有鬃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身作用,必將贏得最後的勝利。
獅迷和虎迷已經在網路上論戰很多年了,誰也沒辦法說服誰。雖然獅虎誰強並不是一個學術問題,但我們也能從科學研究中找到一些答案。
獅虎的一些差異
例如,有專家發現,獅子的頭部更大,尤其是吻部更長,而老虎的臉更寬一些,腦容量也更大一些。還有專家發現,老虎的犬齒更長,咬合力也更大。
然而,獅子和老虎最大的差別,還是在肢骨比例上。獅子的上臂——也就是胳膊的肘關節以上部分,和老虎幾乎一樣長,但是,它的前臂——就是肘關節以下的部分,卻比老虎長個幾厘米。這也導致獅子比老虎肩部要高一些。
獅子和老虎這個細微差異,或許會使它們在力量以及速度方面分出勝負。那麼,前臂的長短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獅子
前臂短的優勢:力量大
動物不管是打架還是運動,都要用到前肢,它們的前肢就是一個簡單的杠桿,其中,肘關節就是杠桿的支點,上臂是動力臂,而前臂是阻力臂。前臂相對上臂越短,這個杠桿就越省力。
老虎的前臂相對較短,根據杠桿原理,當肌肉使出相同的力量,老虎的前爪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就更大。因此如果體型相當的老虎和獅子掰手腕,老虎多半能贏。
前臂長的優勢:跑得快
那麼,前臂長有什麼優勢呢?根據杠桿原理,省力杠桿也是費距離的杠桿,費力杠桿也是省距離的杠桿。前臂長,就等於增加了步幅,動物跑得也就越快,跳得也就越遠。
因此,當跑步的時候,獅子的步子邁得比老虎更大,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獅子的奔跑速度將更快一些。
望採納
G. 在相同的環境下捕獵,老虎和獅子哪個更勝一籌
應該是獅子。人們一直都喜歡鑽研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就比如說“獅子和老虎比起來,是獅子能夠打過老虎,還是老虎能夠戰勝獅子呢”。作為同樣是非常兇猛的食肉的貓科動物的老虎和獅子,這個問題已經被人類探索了很多年了。而且,因為1995年,確實有一家動物園內發生了“獅虎鬥”,最終是老虎殺死了獅子為結局。那麼,老虎就一定比獅子厲害嗎,並不是這樣的。
還有就是,公獅子在母獅子發情期間,是會互相打仗來爭奪與母獅子交配的權力的,所以,從這兩方面來看,獅子的撲殺能力其實並不比老虎差。而且古時候,像是古羅馬等有斗獸場的國家,通常都把戰勝獅子的人視為最勇猛的,而不是戰勝了老虎。所以,不管是從現代文獻還是古代壁畫的記載來看,當一頭獅子和一頭老虎遭遇了,老虎一般來說是打不過獅子的。
H. 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的打架的圖片
老虎比獅子厲害
I. 獅子和老虎哪個更厲害
動物學家表示,如果是單打獨斗,1對1的單挑,獅子則不會是老虎的對手。無論是體重、兇猛程度還是靈活性和耐力等各個方面,老虎都要比獅子更勝一籌,特別是老虎中最強大的種類——西伯利亞虎(又被稱作東北虎),則更加的兇猛強悍,基本上獅子遇到東北虎,沒有獲勝的幾率。
J. 老虎和獅子到底哪個更厲害
兩個動物沒有可比性,老虎是兇猛,但是它不會爬樹呀,獅子不如老虎兇猛但是它跑的快且會爬樹,所以兩個各有所長,再說兩個動物也不會生活在一個空間中,所以遇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無法確定到底誰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