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吡蟲啉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水母有哪些的圖片 2025-07-29 19:48:28
甘肅彩禮高清圖片 2025-07-29 19:36:32

吡蟲啉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6 02:44:56

1. 玉米粗縮病強勢襲來,您准備好了嗎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引起的一種玉米病毒病,俗稱「小矮子玉米」、「座坡」,也被稱為「玉米癌症」,它主要是有帶病毒的灰飛虱持久性傳染。玉米粗縮病是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降低玉米產量,一般可造成20%~30%的減產,嚴重的高達60%以上,甚至絕收。預測今年玉米粗縮病強勢襲來,您提前做好防治准備了嗎?

特別注意事項

1.噴施葯劑的時間偏遲,一般在玉米的7~8葉期,這時灰飛虱已把病毒傳播到玉米上,其防治效果自然就會不盡如人意。

2.即使防治的時間比較及時,但往往會忽視道旁田邊地頭灰飛虱的棲息場所,防止噴葯過後,再次遷移到玉米田中繼續為害。

3.灰飛虱、薊馬、跳甲等傳毒昆蟲喜飛善跳,白天多潛藏在土縫中,傍晚出來取食為害。在噴葯時間的安排上,一般應掌握在下午四五點鍾或傍晚。有些人無視這些害蟲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想當然地選擇上午噴葯或打工下班後的午休間隙噴葯,不能有效殺滅害蟲,影響了葯效的發揮。

2. 葉子後面有白色的東西是什麼怎麼處理

沒有照片,只能是猜。估計可能是白粉虱,是一種蟲害。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屬半翅目粉虱科。 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我國各地均有發生,是大棚內種植作物的重要害蟲。 寄主范圍廣,蔬菜中的黃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類、萵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蔥.牡丹花等都能受其為害,還能為害花卉、果樹、葯材、牧草、煙草等112個科653種植物。

防治措施

1.輪作倒茬:在白粉虱發生猖撅的地區。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圍的露天蔬菜種類應選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溫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蟲源: 育苗或定植時,清除基地內的殘株雜草,熏殺或噴殺殘余成蟲。苗床上或溫室大棚放風口設置避蟲網,防止外來蟲源遷入。

3.誘殺及趨避:白粉虱發生初期,可在溫室內設置30~40厘米的方板, 其上塗抹10號機油插於行間高於菜株, 誘殺成蟲,當機油不具鑽性時及時擦拭更換。冬春季結合置黃板在溫室內張掛鍍鋁反光幕,可驅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當溫室內白粉虱成蟲平均每株有0.5一1頭時,釋放人工繁殖的麗蚜小蜂,每株成蟲或蛹3一5頭 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也可人工釋放草嶺,一頭草嶺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蟲170 多頭。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粉虱殼抱粉防治。

5.葯荊防治:在白粉虱發生初期及時用葯,每株有成蟲2一3頭時進行,尤其掌握在點片發生階段。

①白粉虱發生初期用10%吡蟲威400一6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或25%撲虱靈乳油1500倍噴霧。能殺死卵、若蟲、成蟲,當蟲量較多時可在葯液中加入少量擬除蟲菊醋類殺蟲劑。一般5一7天1次,連噴2一3次。

②選用25%滅蟎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寧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滅殺斃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連噴3一4次。

③20%滅多威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水分散性粉劑2000倍液+消抗液400倍液,萬靈(滅多威) 與吡蟲啉混合,利用滅多威速殺性彌補吡蟲啉遲效。用吡蟲啉葯效長彌補滅多威葯效短缺點,加入消抗液進一步提高葯效可殺死各種蟲態的白粉虱。每5一7 天1次,連噴2一3次,可獲得滿意效果。

④熏蒸法: 保護地可用敵敵畏煙劑,每667 平方米用350 一400克,或用80%敵敵畏500克,將敵敵畏倒在分散在溫室不同地段的麥秸堆上,點燃後悶棚1夜,間隔5 一7天,連熏2一3次。最好熏蒸過後1一2天噴霧1次。除選用葯劑外,噴葯時間最好在澆水未乾時進行,否則由於白粉虱翅膀乾燥便於飛翔,不易噴到身體上。

3. 椰心葉甲的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受害嚴重的植株先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或吡蟲啉等化學農葯1000倍液全株噴霧,殺死成蟲,防止成蟲受擾後逃逸,剪除枯死葉片集中燒毀,再定期噴葯2~3次,每月1次。

使用殺蟲單和啶蟲脒復配的椰甲清粉劑、「椰蟲凈」等掛包法防治:在心葉基部幼嫩葉片內側,塞入葯包1~2包,並用掛包線固定在心葉葉柄上,讓葯劑隨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蟲危害部位殺死害蟲。持效期長達8~10個月。

1、選用蟲線清、辛硫磷、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農葯對受其的心葉進行噴施。

2、懸掛殺蟲粉劑葯包。

對於幼樹和矮樹,可懸掛椰甲清或椰甲必治葯包於未展開的心葉部位。

3、淋灌心葉。

剪除受害的新葉,在切口處淋灌125毫升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也可選辛硫磷、吡蟲啉等葯劑)。

4、利用天敵寄生蜂。

我國用於防治揶心葉甲的寄生蜂有2種,一種是椰心葉甲嚙小蜂(寄生椰心葉中的蛹),另一種是椰甲截脈姬小蜂(寄生椰心葉中的高齡幼蟲)。放養時,每隔30~40米懸空放托1個放養器。

在每個放養器中置放40~60個即將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葉甲,當園中椰心葉甲蟲口密度大時,可放100個,一個月放2次。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葉甲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控制過程。因此,在採取寄生蜂防治椰心葉甲的過程中。

不能再採取化學防治措施,以免破壞寄生蜂形成的自然種群而降低防治效果。寄生蜂的飛行能力有限,在釋放過程中盡量採取多點釋放模式,以使寄生蜂快速找到寄主。應將放蜂器掛在陰涼處,避免摶在太陽暴曬的地。

5、使用綠僵菌防治。

把由綠僵菌製成的葯劑配成一定的濃度,噴施在受害的植株心葉上即可。綠僵菌對環境比較敏感,侵染害蟲圾適溫度為15~30度,最適相對濕度為50%~100%,高溫乾燥、大雨天氣會嚴重影響其防治效果。

(3)吡蟲啉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椰心葉甲發生習性

椰心葉甲每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卵期為3~6天,孵化率92.5%,幼蟲期為30~40天,預蛹期3天,蛹期6天;成蟲期可達22天。雌成蟲產卵前期1~2月,每雌蟲可產卵約100多粒。

從卵至成蟲約為50天。產卵前期18天,成蟲有的每天都產卵,有的隔1~5天產1次卵,每次產卵多為1~2粒,最多6粒。卵產在取食心葉而形成的蟲道內,3~5個一縱列,卵和葉面粘連固定。

4. 花長蟲子了,請問是什麼蟲子,用什麼葯有效

估計是白粉虱

①白粉虱發生初期用10%吡蟲威400一6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或25%撲虱靈乳油1500倍噴霧。能殺死卵、若蟲、成蟲,當蟲量較多時可在葯液中加入少量擬除蟲菊醋類殺蟲劑。一般5一7天1次,連噴2一3次。

②選用25%滅蟎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寧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滅殺斃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連噴3一4次。

③20%滅多威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水分散性粉劑2000倍液+消抗液400倍液,萬靈(滅多威) 與吡蟲啉混合,利用滅多威速殺性彌補吡蟲啉遲效。用吡蟲啉葯效長彌補滅多威葯效短缺點,加入消抗液進一步提高葯效可殺死各種蟲態的白粉虱。每5一7 天1次,連噴2一3次,可獲得滿意效果。

④熏蒸法: 保護地可用敵敵畏煙劑,每667 平方米用350 一400克,或用80%敵敵畏500克,將敵敵畏倒在分散在溫室不同地段的麥秸堆上,點燃後悶棚1夜,間隔5 一7天,連熏2一3次。最好熏蒸過後1一2天噴霧1次。除選用葯劑外,噴葯時間最好在澆水未乾時進行,否則由於白粉虱翅膀乾燥便於飛翔,不易噴到身體上。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詞條來自網路

5. 家裡有很多蟲子,有圖片,一直消滅不完,請問這是什麼蟲子,怎樣才能消滅干凈

這是「蟑螂」

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蟑螂的種類


常見品種有德國小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東方蜚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等,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分布最為廣泛。我國較為常見的是德國小蠊


蟑螂喜歡高溫、陰暗潮濕的地方,在水源、食物豐富的廚房、餐廳、浴室、排水溝、垃圾桶等,均需留意。小蟑螂能鑽進0.5毫米厚的縫內。成年雄性蟑螂能鑽進1.6毫米的縫內。帶卵的雌蟑螂需要4.5毫米或兩個硬幣厚的地方躲藏,尤其是狹小緊密的縫隙,像是傢具之間的空隙,任何大於1.6公分的間隙,都是蟑螂的棲身處。堆積紙袋、盒子、瓦楞紙的地方,也會築成蟑螂窩。有些人將書報雜志或紙箱堆在冰箱旁邊,潮濕溫暖的冰箱是蟑螂溫床,這些紙箱更成為蟑螂活動時的最佳空間。蟑螂巢穴一般藏於操作間、洗衣房、暖氣盒裡面,電視機、電腦、電冰箱背後以及廚房和下水管道處。要想徹底消滅蟑螂,必須找到巢穴,把卵消滅。要知道平均一隻蟑螂半年後可繁衍數萬只!




一、為了消滅蟑螂你必須做以下工作:


A. 清理垃圾和不用的物品,特別是家中的書報紙和雜志;


B. 檢查傢具下面和後面,以及天花板、氣槽和電線槽等隱蔽處;


C. 把天花板、牆壁和地板上的裂縫和罅隙用不保溫材質填補最佳密封。


D. 所有蟑螂殘骸、卵鞘一定要捏碎清除,以免卵鞘孵化繼續作祟。(1:對於卵鞘一定要焚燒 2:沖入下水道 )


E. 傢具應盡量避免使用夾板或天花牆,而應選擇鋁、不銹鋼、塑膠等材質的傢具,既沖洗容易,又沒有保溫效果,蟑螂不易生存。傢具擺設最好離牆壁間隔要大,不易藏蟑螂。


生物防治是消滅蟑螂的有效的辦法,蟑螂的天敵是蜘蛛、蠍子、蜈蚣、螞蟻、蟾蜍、蜥蜴、壁虎等。有一鳥類:俗名Cucarachero(學名Troglodytes audax),也會捕食蟑螂。另外,貓、猴子及老鼠也會捕食蟑螂,是蟑螂的天敵。




二、常用於殺蟑螂的化學殺蟲劑主要有:

⑴ 有機氯類:六六粉;


⑵ 有機磷類:敵百蟲、敵敵畏、毒死蜱、乙醯甲胺磷;


⑶ 氨基甲酸酯類:殘殺威;


⑷ 擬除蟲菊酯類:胺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功呋)、二氯苯醚菊酯、醚菊酯、溴氰菊酯;


⑸ 有機氟類:氟蟲胺、氟蟻腙;


⑹ 吡唑類:吡蟲啉

6. 剛出土的玉米苗被蟲子咬斷了,應該怎麼防治

導致玉米苗受害的地下害蟲有「二點委夜蛾」(幼蟲),地老虎,蠐螬,金針蟲,根土蝽,蛀莖夜蛾(幼蟲)等,因為題主沒有提供圖片,只能提出綜合防治技巧。。防治方法-1撒毒土。畝用80%敵敵畏乳油500毫升拌25千克細土傍晚順壟撒在玉米苗根部。2根部噴葯。選用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30%乙醯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

拌種,在玉米播種時選用種衣劑對玉米種子進行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危害玉米種子。常用的葯劑有蚍蟲啉、丁硫克百威、毒死蜱等葯劑拌種。玉米螟年發生世代數,在我省一年發生6~7代,玉米螟成蟲羽化時間多在黎明前。羽化後當天晚上進行交尾,第二天開始產卵,產卵時間多在上半夜。雌蛾產卵期一般4~5個晚上,產卵4~20塊,。

防治玉米螟的危害,可畝用3%廣滅丹顆粒劑1——2公斤,或株用0.1%氟氯氰顆粒劑1.5克、14%毒死蜱顆粒劑1——2克、3%辛硫磷顆粒劑2克、3%丁硫克百威顆粒劑1——2克,撒施心葉內。對於 薊馬、麥稈蠅三、玉米旋心蟲、粘蟲、飛虱、葉蟬、盲蝽蟓類,紅蜘蛛等害蟲,在玉米出苗後噴葯,在播種後七八天第一個葉片展開就可以噴葯。一定要全田噴霧不能只噴玉米壠。

7. 桃樹病蟲害圖片

桃樹的病蟲害種類雖然很多,但各地能造成較大為害的病蟲害種類確是有限的。目前各桃產區較為普遍發生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二斑葉蟎、桃潛葉蛾、桑白蚧、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桃紅頸天牛、桃一點葉蟬、桃蛀螟、大青葉蟬、茶翅蝽、桃天蛾、白星花金龜等;病害有: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根癌病、褐腐病、瘡痂病、白粉病、桃流膠病、桃潰瘍病、桃根結線蟲病、小葉病(缺鋅)、黃葉病(缺鐵)等。

8. 芒果葉子上的白色小蛾是什麼蟲

根據你的描述和圖片來看,芒果葉子上的是白粉虱。

首先,了解一下白粉虱的危害!別看白粉虱個頭不大,但難治的點就在於數量的恐怖!

1、白粉虱吸食作物的營養,直接導致營養不良,產量降低;

2、白粉虱還是各種真細菌病害、病毒病的傳播媒介,特別是病毒病,一棵植株染病,加上大量白粉虱的傳播,大棚蔬菜病害毒就會泛濫成災,難以控制;


9. 蠶豆蚜蟲圖片這葯可以用嗎

早上好
可以用
有效成分是70%吡蟲啉,防治蚜蟲效果不錯
供您參考

10. 尺蠖有很多種嗎,請詳細解釋,最好是圖片,急需謝謝!!

全世界約有12000種,中國約有43種。幼蟲為害果樹,茶樹、桑樹、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的幼蟲食害葉片,嚴重時造成光禿現象。靜止時,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蟲體向前尺蠖

斜伸,頗像一個枯枝,受驚時即吐絲下垂;又如棗尺蠖的幼蟲,不僅食害棗樹,酸棗的葉片,並食嫩芽、花蕾。雌成蟲無翅,雄成蟲全體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紋2條。中國南北各地最常見的桑尺蠖,其幼蟲常作為「擬態」的典型代表。為害茶樹芽葉的一類害蟲。主要有茶尺蠖、油桐尺蠖、木橑尺蠖、雲尺蠖等,均屬鱗翅目尺蠖蛾科。

茶尺蠖

以蘇、浙、皖一帶夏、秋茶危害最重,幼蟲無蠶食嫩葉,嚴重時整株被害光禿,片葉不留。除茶樹外,還危害大豆、辣蓼、楓楊等。形態:成蟲體長9-12mm,翅展20-30mm。灰白色翅面疏被茶褐或黑褐色鱗片。前翅內橫線、外橫線、外緣線和亞外緣線呈黑褐色波狀紋,後翅也有兩條波紋,前後翅外緣分別有7個和5個小黑點。秋季成蟲體色較深,線紋明顯,體形較大。卵橢圓形,長約0.8mm。剛蛻皮2齡幼蟲體和4-6mm,黑褐色,腹部第一節背面有兩個不明顯的黑點,前二節背面有兩個較明顯的深褐斑紋。蛹長橢圓形,長10-14mm,赭褐色;觸角與翅芽達腹部第四節後緣;第五腹節前緣兩側各有眼狀斑一個,臀棘近三角形,其末端常有一分叉的短刺。生活習性:在江蘇和安徽一年發生5-6代,在杭州6-7代,以6代為主。若10月平均氣溫尺蠖

在20℃以上,可能部分發生7代。均以蛹在樹冠下土中越冬。翌年3月初開始羽化出土,一般4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蟲開始發生,危害春茶。第二代幼蟲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生,第三代幼蟲於6月中旬至7月上旬發生,均危害夏茶。以後大體上每月發生一代,直至最後一代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從第三代開始世代重疊。成蟲壽命一般3-7天,卵期5-32天,各代不一。非越冬蛹歷期7-13天,越冬蛹可長達5個月左右。一般以丘陵茶園發生較多,高山茶園發生較少。茶尺蠖有許多天敵,以茶尺蠖絨繭蜂、斜紋貓蛛、病毒、擬青黴及鳥類等常有相當控制能力。

木橑尺蠖

台灣、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產茶省均有發生。幼蟲蠶食茶樹葉片,為害嚴重時片葉不存,除為害茶樹外,還為害果樹、林木等。形態:成蟲體長18-26mm,翅展45-72mm,翅白色,散布灰色或棕褐色斑紋,外橫線呈一串斷續的棕褐色或灰色圓斑。前翅基部有一深褐色大圓斑。雌蛾體末有黃色絨毛。卵草綠色,橢圓形,長0.77mm;幼蟲成長時體長70-78mm,體綠色、茶褐色、灰色不一,頭部有倒「V」形黑紋,頭頂及前胸背板兩側有褐色突起,全表多灰色斑點。蛹長24-32mm,棕褐或棕黑色,有刻點,臀棘分叉。生活習性:在浙江省餘杭縣一年發生2-3代,以蛹在根際鬆土中越冬。第一、二代幼蟲分別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初盛發。卵塊多產於茶園附近的松、杉等林木樹皮縫隙內。幼蟲孵化後吐絲隨風飄落茶園危害。防治:見油桐尺蠖。

雲尺蠖

分布於貴州、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區,幼蟲蠶食葉片,除茶樹外,還危害油尺蠖

茶、油桐等,是西南茶區常見的一種茶樹害蟲。形態:成蟲為大型蛾子,體長18-32mm,翅展約70mm,體翅白色,腹部多黑色環紋,前翅基部有兩黑點,內橫線與外橫線呈兩條波紋,中央近前方有一近長方形灰黑色環紋,前緣中央有一黑斑,外橫線外側及內橫線內側均具黃色寬頻。卵橢圓,長約1mm,淡綠色,卵塊覆有黃毛。幼蟲老熟時體長45-65mm,頭部棕褐色,兩側向上呈角狀突出,顏面中央有一近三角形黑斑。蛹長21-25mm,胸背前方橫列4枚小突,臀棘基部膨大,端部針狀。生活習性:在貴州省湄潭縣一年發生兩代,以蛹在茶樹根際土中越冬。兩代幼蟲分別於5月下旬、9月上旬前後發生。成蟲趨光,雄蛾善飛。卵多成塊產於附近高大樹乾裂縫、牆縫內,或茶叢枯卷葉中。幼蟲共6齡,孵化後吐絲隨風擴散危害。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尺蠖的類底一般一年發生3代,個別年份發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樹皮縫隙間越冬。4月中旬成蟲開始出現並產卵。第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第二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三代尺蠖

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四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蟲多於傍晚羽化,羽後當天即可交尾,夜間產卵,卵產於國槐的嫩梢或葉片、葉柄和小枝等處,以樹冠南面較多,每處1至2粒,少數也可多達成百上千粒。同蟲所產之卵80%在同一天孵出,孵出時間多在晚上19至21時,孵出率在90%以上,成蟲趨光性弱,白天隱伏於樹叢中,受驚時作短距離飛行。幼蟲期共5齡,經15-25天老熟,幼蟲孵化後即開始取食,1至2齡時只取食葉肉,留下葉脈。3至4齡後食成缺刻狀。5齡後食量倍增,取食量占幼蟲期的90%以上,3齡前幼蟲白天靜伏於葉柄或小枝上,很少取食,受到振動後即吐絲下垂。老熟幼蟲多在白天吐絲下垂或直接掉在地面,進入鬆土內化蛹。蛹所在的位置一般在3-5厘米深度,化蛹場所大多位於樹冠垂直投影范圍內,以樹的東南面較多,一般數十頭至數千頭集中在一起。常見種類: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etGrey))是國槐的主要害蟲。

油桐尺蠖

又名大尺蠖,各主要產茶省均有分布,幼蟲蠶食葉片,除茶樹外,還危害油尺蠖

桐等樹木。形態:成蟲銀灰色,體長20-25mm,翅展50-70mm,翅面多有黑色小點,前翅有黃褐色波紋3條,後翅兩條。雌蛾腹部肥大,末端有一束黃色絨毛。初孵幼蟲灰黑色,2齡以後轉黃綠或淡綠,4齡後體色隨棲息環境而變化,淡綠、深綠或深褐色等。成長幼蟲體長70mm左右,體表粗糙,氣門紫紅色。蛹圓錐形,體長19-27mm,棕色褐色,頭部有角狀突起一對,腹末有刺一枚,突起兩個。生活習性: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2-3代,華南一帶一年發生3-4代,均以蛹在根際表土內越冬。湖南、江西等省於4月下旬成蟲羽化產卵,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蟲開始孵化,6月中、下旬在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成蟲羽化產卵,7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蟲陸續孵化危害。廣東1-3代幼蟲分別於5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發生為害。成蟲多在傍晚羽化,白天喜棲息於茶園附近大樹及電桿等建築物上,兩翅平展不動,受驚即墜地假死或短距離遷飛。防治:冬季逐園挖除越冬蟲蛹。各代成蟲期中逐日清晨尋覓撲打成蟲。利用成蟲喜光趨白和成堆產卵於孔洞縫隙的習性,可用草把刷石灰水懸掛或豎立於茶園中,或將周圍樹干從尺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