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膽囊切除,親身經歷過的請進!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膽囊」手術切除的問題。
膽囊是人身體里儲存膽汁的場所,不斷地將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起來,並加以濃縮,在進食的時候,膽囊通過自身的收縮,將濃縮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消化脂肪。
如果膽囊因諸如膽囊炎、結石、息肉、膽囊癌等種種原因不得不被切除時,人們將面對因膽汁得不到調控而引起的生理狀態的改變。
這時,膽汁將持續進入十二指腸,而在人們進食時卻又不能得到足夠的膽汁來幫助消化,會導致消化不良的症狀出現,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
1)手術指症
對於有症狀和(或)並發症的膽囊結石應及時行膽囊切除術。對於無症狀的膽囊結石,一般認為不需立即行膽囊切除術,只需觀察和隨診。
但有下列情況時應該考慮手術:
1. 口服膽囊造影膽囊不顯影。
2. 結石直徑超過2--3厘米。
3. 合並瓷化膽囊。
4. 合並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經控制時。
5. 有心肺功能障礙者。
因後兩種情況,一旦急性發作或發生並發症而被迫施行急診手術時,危險性遠較擇期性手術大。
……
4)並發病症
大致上手術後的並發症可分為內科性及外科性兩大類。
1. 內科
內科性並發症的發生與一般剖腹手術無多大差別,然而由於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時間縮短及傷口細小,呼吸道的擴張不足情況較少發生。
此外,泌尿道感染、靜脈炎等情況亦甚少見。
2. 外科
外科並發症常見的有:
① 膽汁泄漏;② 膽管阻塞;③ 殘存總膽管結石;④ 傷口感染;⑤ 肩部酸痛;⑥ 腹腔積液;⑦ 腹腔出血。
並發症發生的機率不高,約在0--3%,大都可以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下治癒。
……
6)飲食護理
1. 手術後,由於胃腸受到刺激,蠕動減少,肝臟功能受到抑制,膽汁分泌量降低,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所以,術後1--2天,應嚴格禁食,宜用靜脈滴注補充各種營養。
第3天起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豆漿、藕粉、果汁等,隨後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麵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棗泥米糊以及麵食類等。
2. 在術後1個月內,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有人認為,「病灶」除去後,就可以改變過去的低脂肪飲食了,這是錯誤的。
膽囊切除後,將失去調節膽汁排入腸道的功能,對脂肪的消化能力相應減弱。尤其是在短時間內要消化較多量的脂肪類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會造成腹脹、腹瀉及消化不良等。減少脂肪類攝入,主要指不吃或盡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類高脂肪、高熱量的「快餐食品」。
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餚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少吃炒菜,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這樣就能減少對膽道的不良刺激。
3. 逐漸加強營養。膽囊切除1個月以後,飲食也應追求清淡,加強必要的營養補充,將有助於病人早日康復。在經過數周的適應代償後,連接肝臟與小腸的膽總管逐漸伸展擴大,代替了膽囊貯存膽汁的功能。
如消化功能無異常,即可食用普通飲食。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吃一些含蛋白質質量較高的食物。每天應吃些瘦肉、水產品、豆類食品,如能飲一杯牛奶更好。
如不習慣食奶類或魚肉者,可多吃大豆製品及菌菇類,以彌補動物蛋白的不足。膽囊切除後原則上不宜攝入過高的脂肪與膽固醇,但也不必過分限制脂肪,因為腸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膽汁分泌及擴展膽總管容積和保持膽道流暢所必需的。
此外,多吃高纖維素與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對患者術後的恢復也十分有益。
4. 適當增加進餐次數。應注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別是術後3--6個月內,每天以4餐為好,少吃多餐可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利於手術後恢復健康。
最好能每天吃點醋,因為醋會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可調節腸道內的酸鹼度,以利於膽汁發揮作用,促進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常飲茶、多吃鮮果和蔬菜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10)手術視頻
http://video..com/t?di=442330061_442330060&pos=1&word=%B5%A8%C4%D2%C7%D0%B3%FD%CA%F5
愛心提示:如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便對症下葯。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㈡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怎樣的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現已成為一種成熟的外科技術,並以創傷小、患者痛苦少、恢復快為特點,為廣大患者所接受。
(1)適應證
①有症狀的膽囊結石。
②有症狀的慢性膽囊炎。
③直徑> 3cm 的膽囊結石。
④充滿型膽囊結石。
⑤有症狀的和有手術指征的膽囊隆起性病變。
⑥急性膽囊炎經過治療後症狀緩解有手術指征者。
⑦估計患者對手術的耐受良好者。
(2)相對禁忌證
①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期。
②慢性萎縮性結石性膽囊炎。
③繼發性膽總管結石。
④有上腹部手術史。
⑤體態肥胖。
⑥腹外疝。
(3)絕對禁忌證
①伴有嚴重並發症的急性膽囊炎,如膽囊積膿、壞疽、穿孔等。
②膽石性急性胰腺炎。
③伴有急性膽管炎。
④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及肝內膽管結石。
⑤梗阻性黃疸。
⑥膽囊癌。
⑦膽囊隆起性病變疑為癌變。
⑧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
⑨中、後期妊娠。
⑩腹腔感染、腹膜炎。
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小於4.5cm×1.5cm,壁厚> 0.5cm(超聲測量)。
伴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
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難以耐受手術、麻醉,以及安放有心臟起搏器者(禁用電凝、電切)。
全身情況差不宜手術或患者已高齡,無膽囊切除的強有力指征,膈疝。
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范圍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擴大。某些原來是手術相對禁忌證的疾病也不斷被嘗試用腹腔鏡來完成。如繼發膽總管結石已部分能用腹腔鏡手術來解決。在取得必要的經驗之後,將有更多的疾病可用腹腔鏡手術治療。
(4)手術步驟
①製造氣腹。沿臍窩下緣做弧形切口,約10mm 長,若下腹有過手術,可在臍上緣以避開原手術瘢痕,切開皮膚。
術者與第一助手各持布巾鉗從臍窩兩側把腹壁提起。術者以右手拇指、食指挾持氣腹針(Veress 針),腕部用力,垂直或略斜向盆腔刺入腹腔。
在穿刺過程中針頭突破筋膜和腹膜時有兩次突破感;判別針尖是否已進入腹腔。可接上抽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當針尖在腹腔內時呈負壓。接上氣腹機,若充氣壓力顯示不超過1.73kPa,表明氣腹針在腹腔內。開始充氣時不應過快,採用低流量充氣,每分鍾1 ~ 2L。
同時觀察氣腹機上的腹腔內壓力,充氣時壓力應不超過1.73kPa,過高說明氣腹針的位置不正確或麻醉過淺及肌肉不夠鬆弛,要做適當調整。當腹部開始隆起和肝濁音界消失時,可改為高流量自動充氣,直至達到預定值(1.73 ~ 2.00kPa),此時充氣3 ~ 4L,患者腹部完全隆起,可以開始手術操作。
在臍部氣腹針處用巾鉗將腹壁提起,用10mm 套管針穿刺,第1次穿刺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是腹腔鏡中較危險的一個步驟,要格外小心。將套管針緩慢地轉動,用力均勻地進針,進入腹腔時有一個突然阻力消失的感覺,打開封閉的氣閥有氣體逸出,此即穿刺成功。連接氣腹機保持腹腔內恆定壓力。然後將腹腔鏡放入,在腹腔鏡的監視下進行各點的穿刺。
一般在劍突下2cm 穿刺,放入10mm 套管以備放電凝鉤、施夾器等器械;在右鎖骨中線肋緣下2cm 或腹直肌外緣和腋前線肋緣下2cm,各用5mm 的套管針穿刺,以放入沖洗器和膽囊固定抓鉗。這時人工氣腹和准備工作已完成。
由於製造氣腹和第1 次套管針穿刺可誤傷腹腔內的大血管和腸管,且術中不易發現。近來不少人改為在臍部開一小口,找到腹膜,直接把套管針放入腹腔充氣。氣腹製造成功後,開始手術操作。
②解剖Calot 三角區。用抓鉗抓住膽囊頸部或Hartmann 囊,向右上方牽引。最好將膽囊管牽引與膽總管垂直,以便明顯區分兩者,但注意不能把膽總管牽引成角。用電凝鉤把膽囊管上的漿膜切開,鈍性分離膽囊管及膽囊動脈,分清膽總管和肝總管。因該處離膽總管較近,盡量少用電凝,以免誤傷膽總管。用電凝鉤上下游離膽囊管,並看清膽囊管和膽總管的關系。在盡量靠近膽囊頸的地方上鈦夾,兩個鈦夾之間應有足夠的距離,鈦夾距離膽總管至少應有0.5cm。在兩鈦夾之間用剪刀剪開,不能用電切或電凝以防熱傳導而損傷膽總管。而後在其後方找到膽囊動脈,並置鈦夾剪斷。切斷膽囊動脈後不能用力牽拉,以免拉斷膽囊動脈,並注意膽囊的後支血管。仔細剝離膽囊,電凝或上鈦夾止血。
③切除膽囊。夾住膽囊頸向上牽引,沿著膽囊壁小心剝離,助手應協助牽拉使膽囊和肝床有一定的張力。將膽囊完整地剝下,放在肝右上方。肝床用電凝止血,用生理鹽水仔細沖洗,檢查有無出血和膽漏(在肝門處置一紗布塊,取出後檢查有無膽汁染色)。吸盡腹腔內積水後將腹腔鏡轉換到劍突下套管中,讓出臍部切口,以便下一步從結構比較鬆弛、容易擴張的臍部切口取出大於1cm 的含結石的膽囊,如果結石較小也可以從劍突下的戳孔取出。
④取出膽囊。從臍部的套管中將有齒爪鉗送入腹腔,在監視下抓住膽囊管的殘端,將膽囊慢慢地拖入套管鞘內,連同套管鞘一起拔出。在抓膽囊時要注意將膽囊放在肝上,以避免鋒利的鉗齒誤傷腸管。如果結石較大或膽囊張力高,切不可用力拔出,以免膽囊破裂,結石和膽汁漏入腹腔。這時可用血管鉗將切口撐大後取出,也可用擴張器把該切口擴張至2.0cm,如果結石太大可將該切口延長。如有膽汁漏至腹腔,應用濕紗布從臍部切口進入將膽汁吸凈。
結石太大不能從切口中取出時也可以先把膽囊打開,用吸引器吸干膽囊內的膽汁,鉗碎結石後一一取出,如果發現有結石落入腹腔中要予取盡。檢查腹腔內無積血和液體後拔出腹腔鏡,打開套管的閥門排出腹腔內的二氧化碳氣體,然後拔出套管。在放置10mm套管的切口用細線做筋膜層縫合1 ~ 2 針,將各切口用無菌膠膜閉合。
(5)主要並發症
①膽管損傷。膽管損傷是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最常見、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
膽管損傷和膽汁漏發生率約10%。應引起足夠重視。主要因Calot 三角解剖不清而誤傷,特別是對常見的膽總管或膽囊管的變異缺乏警惕。在分離膽囊管時不慎將膽管熱損傷,術中沒有膽汁外漏,術後熱損傷區域組織壞死脫落亦可引起膽汁漏。另外,膽囊床往往有較大的迷走膽管,術中電凝不能完全凝固,亦可形成膽漏。膽管損傷的主要表現為劇烈的上腹疼痛、高熱和黃疸。有典型表現者一般在術後得到及時處理;但少數患者僅表現為腹脹、食慾缺乏和低熱並進行性加重,對這種患者要密切觀察,有在術後數月發現腹腔內膽汁存積的報道。判斷有無膽汁外漏主要靠超聲或CT 檢查,然後在超聲或CT 引導下細針穿刺或用放射性核素肝膽造影加以證實。
②血管損傷。一類為製造氣腹和放套管針時,針尖損傷腹主動脈、髂動脈或腸系膜血管引起的大出血,屢有因套管針穿刺引起死亡的報道。因此在氣腹成功後,腹腔鏡應將全腹窺視一遍以防遺漏血管損傷。
另一類是肝門解剖不清或因膽囊動脈出血誤鉗夾右肝動脈或肝固有動脈,也有在解剖時將門靜脈損傷的報道。曾有誤夾肝動脈而引起右肝壞死的報道。
③腸損傷。腸損傷多為電凝的誤傷,主要是電凝鉤沒有置於電視監視畫面而不被發現,術後出現腹痛、腹脹、發熱,引起嚴重的腹膜炎,其病死率較高。
④術後腹腔內出血。術後腹腔內出血也是腹腔鏡手術嚴重並發症之一,損傷的部位主要是膽囊附近的血管,如肝動脈、門靜脈等及臍周穿刺時損傷腹主動脈或腔靜脈。表現為失血性休克,腹部隆起,周圍循環衰竭。應立即開腹手術止血。
⑤皮下氣腫。皮下氣腫的原因,一是在製造氣腹時,氣腹針沒有穿透腹壁,高壓的二氧化碳進入皮下;二是因皮膚切口小,套管針嵌得很緊而腹膜的戳孔較鬆弛,手術中二氧化碳氣體漏進腹壁皮下層。術後檢查可以發現腹部皮下捻發音,一般不用特殊處理。
⑥其他。如切口疝、切口感染以及腹腔膿腫等。
㈢ 打孔取膽囊手術的基本操作流程
術前備皮,灌腸,凌晨到術日禁食水,
全身麻醉,你的肚子打三個或是四個孔(劍突下,臍,右側劍突於腹股溝連線上,這個切口稍長2到4厘米),注入二氧化碳氣體,這樣你的肚子就會鼓起來,一個孔里進入光源,二個進入手術器械剪子之類東西,在通過電視屏來切除膽.術後6個小時可以完全麻醉清醒,術日晚就可以下床走動了,只要排了氣就可以吃東西了,術後輸點消炎葯就好了. 現在可以做保膽取術。
㈣ 膽囊炎在身體那個部位手術
膽囊附著在肝外側,肝在腹部最上方。你的右肋最後一根的裡面就是肝臟,一般是摸不到肝臟的,摸到了就是肝腫大!膽囊手術就在那裡,希望你能滿意哦…
㈤ 我想了解一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怎麼做的
首先分離膽囊三角區,分出膽囊管,膽囊動脈,用鈦夾(或可吸收夾)夾閉,剪斷,用電凝鉤把膽囊從膽囊床上分離下來,從肚臍這里的洞取出,如果太大,可以先用吸引器把膽汁吸掉一點,使膽囊縮小後取出。
㈥ 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步驟
1,全麻,2消毒鋪巾接腹腔鏡設備,3氣腹針穿刺建人工氣腹,4分別打孔置入腔鏡,電凝鉤,膽囊抓鉗,電凝棒,5分離出膽囊管及動脈,分別上鈦夾或可吸收夾,6剝離膽囊,7取出膽囊,8清理腹腔,止血,9放氣,縫合
㈦ 膽在什麼位置圖片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
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7)切除膽囊手術從哪個部位取出圖片擴展閱讀
膽囊生理功能: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沖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㈧ 膽囊切除術的手術介紹
膽囊切除術分順行性(由膽囊管開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膽囊底部開始)切除兩種。順行性膽囊切除,出血較少,手術簡便,應優先採用。但在炎症嚴重,膽囊與周圍器官緊密粘連,不易顯露膽囊管及膽囊動脈時,則以採用逆行性切除法為宜。有時則需兩者結合進行。
膽囊位於腹部的右側,肝臟的下面。膽囊儲存和濃縮肝臟產生的膽汁,並把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幫助脂肪消化。膽汁從膽囊經膽囊管及膽總管排入十二指腸內。
㈨ 一個膽囊摘除手術需要多長時間做完
做一個膽囊摘除手術,大致需要多長時間做完
哪些膽囊應該被切掉
1、膽囊結石合並膽囊炎急性發作時,比如病情嚴重、葯物治療效果差、有反復發作的可能;
2、外傷後出現膽囊破裂;
3、因其它疾病導致膽囊上破個洞。
切了膽囊還會痛嗎
這個……真的有可能。
隨著近年腹腔鏡技術的進展、成熟,「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的發生率逐年增高。膽囊切除術綜合征,指的是膽囊切除後,仍然存在甚至右上腹痛不適,甚至比原來還重。
究其病因,主要是膽管內結石未清除,或術中損傷肝外膽管,導致膽管炎、膽管狹窄。所以,有部分膽囊切除術後的患者症狀反復甚至加重。
建議患者在有經驗的正規醫院行手術治療,手術前要完善必要的檢查,術後積極復診復查,以減少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的發生。
㈩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怎麼做
首先分離膽囊三角區,分出膽囊管,膽囊動脈,用鈦夾(或可吸收夾)夾閉,剪斷,用電凝鉤把膽囊從膽囊床上分離下來,從肚臍這里的洞取出,如果太大,可以先用吸引器把膽汁吸掉一點,使膽囊縮小後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