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元宵節有哪些花燈
1、走馬燈: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像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2、兔子燈:兔子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其製作簡單,所以村裡人家家戶戶都會扎,而精彩細膩的「扛燈」卻成了村裡一種傳男不傳女的祖傳藝術。大布「過燈」的傳統民俗興於唐朝,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人們沿用這一吉祥物來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祈求神靈保佑,期盼來年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願望。燈彩藝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構成、擬形雕塑、平面書畫、復合裝飾和光動機制於一體,是一種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綜合空間藝術。
3、關刀燈:關刀燈是按照傳說中的關公生前使用青龍偃月刀而製作成的。它和扛燈、兔子燈一起出遊,有保護平安的寓意。這里的游燈習俗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門村開始,先從出燈村游起,游遍四村。
4、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宮燈的造型十分的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宮燈的製作也是十分復雜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
5、荷花燈:荷花燈古代是閩南地區男女青年在元宵節上互相贈送的禮物,有豐富寓意。後來通常在元宵期間被贈送給新婚夫婦,送上一對花燈,據說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B. 如何描寫元宵節燈會熱鬧的情景
1、燈會上各式各樣的花燈,琳琅滿目,令人應接不暇。
2、看花燈倒是次要的,關鍵是製造機會,感情。
3、好多年沒去看花燈了,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4、花燈錦綉繞枝頭,解蘭舟春意消愁正風流。
5、正月十五月兒圓,圓月花燈慶豐年。
6、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
7、去年圓月時,花燈亮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圓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8、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
9、花燈式樣繁多,造型美觀,新穎別致,有玲瓏剔透的宮燈,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燈,有富有時代氣息的廣告燈,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燈,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燈,有紅彤彤的霓虹燈,有色彩鮮艷的孔雀燈。
C. 你可知道元宵節時公園里的花燈是什麼樣的嗎
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製作的綜合藝術,花燈種類繁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走馬燈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中以廣東走馬燈最為著名。走馬燈通常是在燈中置一轉輪,在其上貼好用彩紙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鳥等形象,輪下點燃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像也就隨之轉動,受到廣大花燈愛好者的青睞。
元宵節的花燈如下:
1、宮燈
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宮燈的造型十分的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
宮燈的製作也是十分復雜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
6、紗燈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作燈面製作而成,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等,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貼有金色的雲紋裝飾,底部配金色的穗邊和流蘇,美觀大方,喜慶吉祥,多在節日期間懸掛。
影紗燈則以各色麻紗蒙制,上面多繪花鳥魚蟲、山水樓閣等,並配上金色雲紋裝飾及各色流蘇,鞥是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為佳節喜慶增添光彩。
7、關刀燈
關刀燈是按照傳說中的關公生前使用青龍偃月刀而製作成的。它和扛燈、兔子燈一起出遊,有保護平安的喻意。這里的游燈習俗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門村開始,先從出燈村游起,游遍四村。
D. 元宵節之荷花燈的做法
炸元宵
原料:
市售新鮮元宵500克,食油1000克,白糖少許。
製法:
1.用針錐將買來的元宵扎孔若干,以防炸時爆鍋濺油。
2.鍋內的油六七成熟時,將元宵分兩次炸制。待元宵呈淺黃色時,用竹筷翻動,使之受熱均勻,再炸至金黃時,表面開始有小泡泡出現,即撈出瀝油裝入盤中。
3.在炸好的元宵上放適量白糖。
藝麻湯圓
原料:
適量的糯米、大米,適量的白糖、麻醬、挑仁(壓碎)、芝麻、化豬油。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製成麵粉。
2.將白糖、麻醬、桃仁、芝麻、化豬油和麵粉混合拌勻,製成小方塊餡料待用。
3.將麵粉加入適量涼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放入切好的餡料封口揉圓。
4.將水燒開後放入湯圓,煮時火不宜過旺。湯圓浮上水面,稍過一會兒撈出即可。
水磨湯圓
原料:
壓乾的新鮮水磨粉1500克,澄沙餡1000克(如用鮮肉只需750克)。
做法:
1.取水磨粉250克,用適量的水揉和成粉團,拍成餅,當水煮沸時放入鍋內,煮成熟芡撈出,浸入冷水。再用水磨粉1250克放人缸中,用雙手搓擦,同時把從水中取出的熟芡放入碎粉粒中,揉拌成粉團,蓋上濕布,待用。
2.按量揪劑(每500克20個),將劑捏成鍋形,放入澄沙餡,隨後將邊逐漸收口,即咸湯團。
3.待水煮沸時,將湯團下鍋,用勺沿鍋邊推轉,當湯團浮出水面時,加少許冷水,再煮7一8分鍾,當湯團的皮看上去是深玉色,有光澤即熟。
肉湯圓
原料:
適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醬油、胡椒、料酒、薑末、冬菜末、蔥花。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浸1一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製成麵粉。
2.在鍋中倒入油少許,油七成熟時下肉末炒熟,加入醬油、胡椒、料酒、薑末,入味後起鍋裝盤。
3.熟肉末晾涼後,加入適量的生肉末、冬菜末、蔥花,拌勻後放冰箱里冷凍,切成小塊為餡心。
4.將麵粉加入適量冰水的揉和,取一小塊捏扁,包入餡心揉圓。
5.將湯元下鍋煮,火不宜過旺,見湯圓浮上水面即撈出。
6.在碗中放入適量的醬油、胡椒、味精、化豬油、蔥花等,沖入適量高湯,將撈出的湯圓放入即可食用。
珍珠圓子(1)
原料:
上等糯米1100克、黑芝麻50克、精自麵粉100克,豬板油100克、冰糖25克、白糖500克,桔紅(紅桔蜜餞)。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清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兩天(春秋季,每8小時換水一次,盛夏每4小時換水一次,以防糯米變酸),將糯米磨成細粉裝入布袋滴干水分。
2.取剩餘100克糯米,洗凈後用溫水泡軟待用。
3.將黑芝麻用文火炒熟眷成細粉,與炒成金黃色的清白麵粉混合;將豬板油撕去油皮切成細丁,將桔紅切成顆粒狀,將冰糖碾碎。以上各種原料與白糖拌勻成餡,分成20個圓形餡心。
4.將糯米粉漿揉搓滋潤(粉漿太干可加運量清水),分成20等份。用每份粉團包一個餡心,捏成上圓下平的半球形,在表面均勻地沾上泡軟的糯米。
5.將圓子放在蒸籠中以急火蒸熟,可熱食,亦可涼食。
珍珠湯圓(2)
原料:
麵粉125克,雞湯250克,海參丁、熟雞肉丁、蘭片丁、海米、火腿共50克,菠菜25克,醬油、精鹽、咪精、香油適量。
做法:
1.先將麵粉用水和好揉成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厚麵皮,再用刀切成小丁,撒上補面,然後用手將小丁搓成豆粒大小,放入筐內,篩出麵粉。
2.勺內添雞湯,加入海參丁、蘭片丁等配料和鹽、味精等佐料,待開鍋後將麵疙瘩倒入勺內。最後放人菠菜、味精,出勺時加少許香油即可。
核桃酪湯圓
原料:
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麵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將白糖放入碗內,加桂花、麻仁、麵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咸湯元餡。
2.將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湯元餡放在漏勺里,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內,用雙手搖動,使湯元餡沾滿江米面,連續三次,即成湯元。下入鍋內煮10分鍾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沖兩次,剝去外皮剁碎,小棗洗凈,用涼水浸泡12小時。
4.把江米、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4兩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凈勺放開水一斤半,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將桃仁漿下入,攪勻鹹粥狀,至熟,盛於碗內,將煮熟湯元撈入即成。
橙羹小湯圓
原料:
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熟麵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將用50克熟麵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粉,將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適中的湯圓。將橙子切成兩辨,擠出汁。
3.水煮沸時,把湯圓倒入鍋里,湯圓浮上水面後,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後盛入碗內。
拔絲小湯圓
原料:
糯米粉300克,綿白糖300克,豬板油25克,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100克)。
做法:
1.將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餡。
2.將和好的餡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見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搖晃,反復三次即成生湯圓。
3.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燒至六七成熟時,下入湯圓並用筷子撥開,漂浮後用漏勺撈起,用小勺拍開口。
4.將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許清水,下入白搪150克,炒至金黃色時下入湯圓,離火顛勺,撒入青紅絲、芝麻等即成。
鴿蛋湯圓
原料:
壓乾的新鮮水磨粉2500克,白砂糖1000克,芝麻粉100克,薄荷香精、糖掛花少許。
做法:
1.白砂糖1000克加水250克,用中火熬制約15分鍾,見拔絲後立即離火,趁熱將三分之一糖漿倒入鐵板上,用刮板、菜刀將糖漿來回攪拌,然後將鐵板上的糖漿圍成一個坑,再倒人三分之一,仍舊用刮板、菜刀將糖槳攪拌,待剩餘的糖漿全部倒入後,加入香精、薄荷、桂花。把配好而且凝固的糖餡,用手使勁捏搓成長條,再切成豆粒大小的糖粒,待用。
2.取水磨粉500克左右,加少量水,揉和拍成餅,加入鍋內煮熟,撈出浸在涼水中,冷卻後揉進粉團內,揉至不粘手為止,用濕布蓋上備用。
3.取粉坯一塊(約10克重),用大拇指按一個坑,放入餡心,包攏,搓成圓長形。
4.待水煮沸後,將圓子入鍋,用勺子攪動,等圓子浮上水面後,再煮20分鍾,見圓子表皮成深玉色並有光澤時,即可撈出,倒進已備好的冷水中,讓其迅速冷卻。再將圓子撈出控干水分,放在碾碎的芝麻粉中,將每個圓子的底部滾上芝麻粉,四隻一排、八隻一組,放在光紙或粽葉上即成。
酒鍋湯圓
原料:
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條25克,青紅絲、掛花醬、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紅絲、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醬、豬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麵粉打成漿糊,倒在一起搓成餡,拍緊成塊,再切成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進水浸一下,放在籮筐內的糯米面上,用手搖動,使糯米面掛在剩餡上,連續多次,搖成玻璃球大小的湯圓。
3.待鍋內清水燒開後,將湯圓下鍋,湯圓浮起時,加入白糖,連湯一起倒入已備好燒酒的酒鍋內,將酒鍋端於桌上,再將鍋內酒點燃。
脂油湯圓
原料:
糯米1500克,白糖500克,板油150克,青梅、桃仁各50克,芝麻、桂花各25克。
做法:
1.糯採用水浸泡4小時,撈出換水,磨成吊漿。
2.板油、白糖按脂油餡製法,做好後與炒熟的芝麻粉、剁碎的青梅、柱花等配料,拌合成餡。
3.用水將三分之一的吊漿煮熟,放入冷水,浸泡後,用三分之二的生吊漿與熟吊漿和成粉圓,將粉團搓成長條,按量揪劑。再把劑子捏咸小酒杯形,包餡收口,捏成湯圓。
4.待水煮沸時,將湯圓下鍋,湯圓浮上後即可撈出。
賴湯圓
原料:
糯米1000克,大米250克,白糖300克,豬油150克,麵粉50克,芝麻30克。
做法:
1.將磨好的米漿裝入細布袋內壓干水分即成湯圓粉子。將湯圓粉子用手搓揉至軟硬適度不粘手。
2.每500克白糖配100一125克麵粉。用白糖加熟芝麻和麵粉,用篩子篩勻,加化豬油,用手搓勻,再用擀麵杖擀成餅狀,用刀切成方塊,大小隨意。
3.用手取粉子一塊,在手中搓圓後,在案板上壓平,再把餡放在粉子當中,包嚴即成。
4.煮湯圓時,須不使鍋內開水翻滾,免得將湯圓煮爛。待湯圓浮出水面,再翻滾一、二次,用手按時有彈性即可撈出。
棗泥元宵
原料:
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麵粉1250克,棗泥250克,大油500克。
做法:
1.將白糖摻上大油、棗泥和1000克熟麵粉搓勾。
2.再用250克熟麵粉加水打成漿糊,加入餡內揉勻,用刀拍緊,切成400克餡塊備用。
3.糯米粉放入筐內,將餡塊浸水,倒入糯米粉內滾動,反復6一8次即成。
4.鍋內加水燒開,下入元宵,邊下邊用手勺將開水推轉,煮至元宵浮起即可
E. 元宵節除了候子燈,魚燈,馬燈,荷花燈,還有什麼樣子的燈
還有龍燈 ,花燈 ,燈山 ,燈海 ,燈世界 ,五光十色 ,元霄節的燈真的好美 。
東方尚英
( 回答 )
F. 元宵節賞花燈的場面描寫
1、花燈式樣繁多,造型美觀,新穎別致,有玲瓏剔透的宮燈,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燈,有富有時代氣息的廣告燈,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燈,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燈,有紅彤彤的霓虹燈,有色彩鮮艷的孔雀燈。
2、十里長街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形象逼真的荷花燈,古樸典雅的官燈——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3、「瞧,這燈真好看!」爸爸指著前面的彩燈對我們說。我們往前望去,只見好幾棵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彩色樹矗立在路旁,五彩繽紛,色澤艷麗,彷彿一個彩色的童話世界。遊人們紛紛駐足觀看,拍照,想留住這絢麗的景色。我們拉著爸爸不停地拍照。
4、有一隻燈籠,它是四方形的,每邊都貼著一朵金色的小花,手柄上刻著兩條呲牙咧嘴的青龍,每當點亮燈籠里的蠟燭,那金色的小花栩栩如生,再看青龍,在光的照耀下,像活了一樣,漂亮極了。
5、 點起彩燈萬盞,賞月祈禱許願,燃放好運火焰,喜猜燈謎樂歡,共吃元宵迎福,合家團聚美滿,同慶佳節和美,其樂融融無邊;元宵佳節到來,祝你幸福美滿,團團圓圓相伴!
6、元宵節祝福語:菊花燈祝你居住平安,荷花燈祝你合家歡樂,杏花燈你幸福安康,蓮花燈祝你連年有餘。元宵節,月圓燈圓情圓夢圓,祝元宵節快樂!
7、媽媽,我好像夢見花燈了,記得每年的正月十五,我們都去看花燈。這次的花燈好耀眼啊,我的眼睛被輕輕刺痛了。媽媽,我好像聽到了人們在耀眼的花燈下說笑的聲音,只是時隱時現。媽媽,是你在花燈下找我嗎?
8、賞明月,花好月圓;觀花燈,詩意盎然;舞龍獅,「錢」途燦爛;吃元宵,甜蜜永遠;祝福來,真情不變。借著元宵佳節,真情祝願,願你幸福平安身康健!
9、正月十五月兒圓,圓月花燈慶豐年。龍騰獅舞門前演,金銀財寶滾滾來。福祿壽星登門訪,吉星高照好運到。回家吃碗熱湯圓,生生世世都圓滿。祝元宵節快樂![page]
10、荷花燈,芙蓉燈,散千圍錦綉。綉球燈,皎皎潔潔;雪花燈,拂拂揚揚。秀才燈,揖讓進止,存孔盂之遺風;媳婦燈,客德柔,效孟姜女節操。和尚燈,月明與翠柳相連;通判燈,鍾旭共小妹並坐。師婆燈,揮羽扇、假降邪神,劉海燈,倒背金贍,戲吞至寶。
G. 元宵節花燈有哪些樣式
元宵節花燈有
1、走馬燈: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它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
2、荷花燈:荷花燈古代是閩南地區男女青年在元宵節上互相贈送的禮物,有豐富寓意。後來通常在元宵期間被贈送給新婚夫婦,送上一對花燈,據說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3、龍燈:中國是龍的故鄉,中華民族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
4、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
5、兔子燈:兔子燈為三頭並列共一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後提著走。
H. 請告訴荷花燈意思是什麼
馬上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了,元宵節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就是鬧花燈,現在街上賣的花燈琳琅滿目,許多燈都是聲光電的非常高級,但卻失去了傳統的韻味。今天我就教大家做一盞傳統的荷花燈。它是經過改良的沒有以前的那麼復雜,但又不失傳統的韻味。
I. 荷花燈怎麼做簡單
日子過得真快,過完年沒幾天又快到正月十五了。十五元宵節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僅次於我們的春節。在有的地方不過完元宵節是不算過完年的,閑話不多說了,今天我們來一起做一個美麗的荷花燈,希望小夥伴們喜歡。
工具/原料
一張正方形彩紙 蠟燭
方法/步驟
1/10 分步閱讀
我們首先准備好一支蠟燭,一張正方形的彩紙備用。然後把彩紙的正面向上後,先把彩紙的兩條對角線對折。
查看剩餘1張圖
2/10
打開後我們再把四個角分別向內對折。接著我們再把折完後的四個角再次向內對折。
查看剩餘1張圖
3/10
折好後,我們把折好的彩紙翻過來。繼續把這一面的四個角也是分別向里折。這是的紙有點厚我們需要用力一點再折。
查看剩餘1張圖
4/10
然後我們把剛才折好的彩紙的四個角還要再次向內折,不過這一次要少折一點就可以了。
5/10
全部折好後我們把彩紙翻過來,把這一面的四個角向外翻,把它翻到另一面來如下圖所示。
查看剩餘1張圖
6/10
全部都折上來後,我們先把蠟燭放進彩紙上看看好看不。
7/10
然後我們把下面還有的四個花瓣還要全部折上來。
8/10
我們全部折上來後,可以借用下長條的東西卷一下花瓣。
9/10
把蠟燭放進折好的彩紙上真的很漂亮。
10/10
點上蠟燭的荷花燈效果圖。
J. 元宵節有哪些花燈
元宵節花燈:
1、宮燈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宮燈的造型十分的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宮燈的製作也是十分復雜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
2、走馬燈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它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
3、兔子燈
兔子燈為三頭並列共一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後提著走。相傳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會生子為象徵,有多子多孫的意思,流傳至今。
4、荷花燈
荷花燈古代是閩南地區男女青年在元宵節上互相贈送的禮物,有豐富寓意。後來通常在元宵期間被贈送給新婚夫婦,送上一對花燈,據說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5、龍燈
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的節數不等,但一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燒著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龍身龍尾的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