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唯美加班圖片 2025-07-31 22:33:45
紅色文化圖片素材100 2025-07-31 22:31:27
人生三桌動態圖片 2025-07-31 22:25:35

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2 17:16:41

㈠ 美國大選的介紹

美國大選的全國選民投票在選舉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一之後的星期二舉行,這一天被稱為總統大選日。所有美國選民都到指定地點進行投票,在本州的總統候選人之間作出選擇(在同一張選票上選出各州的總統「選舉人」)。在大部分州中,一個總統候選人在該州的選舉中獲得多數取勝,他就擁有這個州的全部總統「選舉人」票,這就是全州統選制。全國選民投票日也叫總統大選日。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所擁有的選舉人票多達55張,而人口較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張選舉人票。鑒於此,在歷屆美國總統選舉中,人口眾多的州都成為總統候選人爭奪的重要目標。

㈡ 美國大選的詳細流程是什麼

時間:每4年一次,選舉年的11月1日之後的首個星期二。比如2020年是選舉年,那麼2020年11月1日之後的首個星期二,即美國時間11月3日就是美國大選的日期。

方式:選舉人團方式,屬於一種間接選舉。

流程:1、各黨派推出自己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在各州注冊(比如今年,民主黨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拜登,共和黨推出特蘭普);2、各黨派在各州推出自己的選舉人(比如今年,民主黨推出自己選舉人X、Y、Z···等,共和黨推出A、B、C···等);3、在選舉日進行普選(即民眾一人一票,投票給自己支持的「選舉人」),計算各黨選舉人得到的總票數,確定獲勝黨(比如今年,民主黨在加利福利亞州得到了68.5%的票數,說明民主黨在加利福利亞推出的「全部選舉人」一共獲得了68.5%的選票,民主黨在加利福利亞就是獲勝黨);4、各州的獲勝黨推出的「全部選舉人」共同組成該州的「選舉人團」(比如今年,加利福利亞州的獲勝黨是民主黨,那麼民主黨之前推出的全部選舉人共同組成加利福利亞州的選舉人團),代表加利福利亞州的「全部選舉人票」進行接下來的選舉人團投票。(即「贏家通吃」)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是「代表加利福利亞州的全部選舉人票」,什麼又是「選舉人票」?這里涉及到另一個知識,即根據美國根據參議院議員和眾議院議員人數設置「選舉人票」的數量。參議院議員100人,眾議院議員435人,華盛頓特區代表3人,一共538人,因此美國一共設置了538張選舉人票。不過美國50個州和1個直轄區,他們每個州或區所持有的「選舉人票」數量是不同的。有的州比較大,人口比較多,持有的選舉人票也就比較多,比如加利福利亞州最多,有55張選舉人票,紐約州有29張,懷俄明州只有3張。所謂「贏家通吃」,比如前面提到的,民主黨在加利福利亞獲得了68.5%的「普選票數」,那麼加利福利亞州全部55張「選舉人票」全部歸民主黨,而不是55×68.5%。只有內布拉斯加和緬因兩州稍有不同。5、選舉人團在各州首府集會,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比如加利福利亞州是民主黨勝出,那麼他們的選舉人團一定會投票給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拜登,說某某候選人在某個州勝出,就是這個意思。)

美國各州選舉人票分布介紹:

阿拉巴馬州:9票

路易斯安那州:9票

俄克拉荷馬州:7票

阿拉斯加州:3票

緬因州:4票

俄勒岡州:7票

亞利桑那州:10票

馬里蘭州:10票

賓夕法尼亞州:21票

阿肯色州:6票

馬薩諸塞州:12票

羅得島州:4票

加利福尼亞州:55票

密歇根州:17票

南卡羅來納州:8票

科羅拉多州:9票

明尼蘇達州:10票

南達科他州:3票

康涅狄格州:7票

密西西比州:6票

田納西州:11票

特拉華州:3票

密蘇里州:11票

得克薩斯州:34票

哥倫比亞特區:3票

蒙大拿州:3票

猶他州:5票

佛羅里達州:27票

內布拉斯加州:5票

佛蒙特州:3票

喬治亞州:15票

內華達州:5票

弗吉尼亞州:13票

夏威夷州:4票

新罕布希爾州:4票

華盛頓州:11票

愛達荷州:4票

新澤西州:15票

西弗吉尼亞州:5票

伊利諾伊州:21票

新墨西哥州:5票

威斯康星州:10票

印第安納州:11票

紐約州:31票

懷俄明州:3票

艾奧瓦州:7票

北卡羅來納州:15票

堪薩斯州:6票

北達科他州:3票

肯塔基州:8票

俄亥俄州:20票

總計:538票

㈢ 美國總統的總統大選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正在擴張利益國家-美國的最高領導者,美國總統的權力與影響力極大,不僅影響國內,更是影響世界其它國家。美國總統有著很大的實權,以行政權、軍權為權力中心,總統也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傳統上,美國總統(若為男性)的夫人稱為「第一夫人」,其家庭稱為「第一家庭」。
從法律上說,美國總統由選舉人團於選舉年12月「間接選舉」產生,但選舉人受選民委託、投票意向由選民事先決定,選舉人團投票和國會點票只是禮儀性的程序,並無實際意義。總統每四年選舉一次,個人最多隻能任兩屆(由於二戰的原因獲得長達12年任期的羅斯福總統例外)。雖然總統選舉是由全民普選方式舉行,不過產生方式是由選舉人票(選舉人由民選產生)所決定——除了緬因和內布拉斯加兩個州按普選票得票比例分配選舉人票外,其餘48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均實行「勝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該州獲得相對多數普選票的總統候選人,選舉人票的數量,體現州權平等原則,根據各州在國會的議員數量而定。例如,每個州都在國會有2名參議員和至少1名眾議員,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這3票以外,眾議員人數越多,選舉人票數也就越多。1961年,美國憲法修正案批准華盛頓特區可以像州一樣有總統選舉人。這樣,美國國會有100名參議員、435名眾議員,加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3票,總統選舉人票總共就是538票。全國選舉人票為538張,候選人至少獲得270票才能當選。選舉人團所謂「間接選舉」只是禮儀性的程序,當選的選舉人在選舉人團投票時必須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總統候選人,因此大選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當天便可根據各州選舉結果算出。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所擁有的選舉人票多達55張,美國憲法還規定,如果所有總統候選人都未獲得半數以上的選舉人票,由國會眾議院從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選人中選出總統。1824年,約翰·昆西·亞當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經眾議院投票表決被指定為總統的。
美國是總統制的國家。美國總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時也是美國行政部門的最高領袖與軍隊統帥。美國總統的職權依美國憲法第二條規定,第一條第七款也規定總統能夠影響立法權。
總統可以否決任何獲國會通過的法案,但需要於法案通過後10日(星期日除外)內提出。如果法案獲國會兩院均以23票數通過,總統的否決權將會被推翻。總統亦都可以於國會休會的時候單方面否決任何獲國會通過的法案。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選民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贏得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即獲得選舉勝利,根據各州選舉人票歸屬情況,通常大選日當晚就能決出選舉獲勝者(美國大選的全國選民投票在選舉年11月第一個星期二舉行,這一天被稱為總統大選日。所有美國選民都到指定地點進行投票,在兩個總統候選人之間作出選擇,在同一張選票上選出各州的「選舉人」)。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所擁有的選舉人票多達55張,而人口較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張選舉人票。鑒於這種情況,在歷屆美國總統選舉中,人口眾多的州都成為總統候選人爭奪的重要目標。美國歷史上曾數次發生這種情形,一些總統候選人雖然在大選中獲得的選民票少於對手,卻因得到足夠的選舉人票而當選。
此外,如果兩大黨總統候選人各獲得269張選舉人票或因有第三黨候選人「入圍」而導致無人獲得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則總統人選由國會眾議院決定。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
總統就職典禮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最後一道程序。直至當選總統於次年1月20日在總統就職典禮上宣誓就職,總統選舉過程才宣告最終結束。

㈣ 美國大選是直接選舉還是間接選舉

是間接選舉。

因為美國選舉總統時首先由選民選出總統選舉人,再由總統選舉人選出總統。由於選民在推舉選舉人時,已經明確表示選某一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因此,美國總統雖為間接選舉。

選民在大選日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當選的選舉人必須宣誓在選舉人團投票時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因此大選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當天便可根據各州選舉結果算出。

(4)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美國大選投票日是11月首個星期一的翌日(也即11月2日-11月8日之間的星期二)。由於美國橫跨6個時區,且有些州跨時區,因此,各州、甚至同一州的東西部投票開始和結束時間都有所差別。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希爾州兩個小鎮美國東部時間00:00(北京時間13:00)開始投票。最晚投票的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約於半天之後(北京時間次日凌晨)開始投票。

各地投票站一般開放12個小時。美東部時間18:00(北京時間次日07:00),印第安納州大部分地區和肯塔基州東半部最早結束投票。美東部時間次日00:00時(北京時間次日13:00),阿拉斯加州最晚結束投票。

各地計票結果可在投票站關閉後開始宣布。全國性初步投票結果一般在東部時間22:00時(北京時間次日11:00)後產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總統選舉

㈤ 美國大選總統是誰

截止2020年11月底,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半月有餘,但選舉的亂局仍在持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早早宣布「獲勝」,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特朗普以投票中存在舞弊行為為由拒不認輸。拜登已經開始「封官」,特朗普則忙著解僱關鍵崗位的官員。

場下的較量同樣激烈,雙方的支持者繼續遊行示威,並一度在白宮附近形成對峙,場面火爆,勢同仇敵。兩個月後,美國總統能否順利平穩地完成權力交接,誰心裡都沒有數!

這是美國大選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幕。從表面觀察,這似乎是黨派斗爭的升級,並與個別美國政客「特立獨行」的風格密切相關,但深層分析,它凸顯了美國社會的巨大裂痕。

經濟上的不公是造成當前美國分裂的重要原因,在實體經濟空心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等各種因素作用下,近年來,美國社會貧富分化程度愈發嚴重,基尼系數從1968年的0.386上升到了2018年的0.486,前1%的人口擁有的財富佔到全國財富的40%。




(5)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復雜,過程漫長。選舉的主要程序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

根據美國選舉制度,美國總統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並非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者當選總統。

選民在大選日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絕大多數州和華盛頓特區均實行「勝者全得」(winner-take-all,又譯作贏者通吃)規則,即把本州或特區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本州或特區獲得相對多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當選的選舉人必須宣誓在選舉人團投票時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因此大選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當天便可根據各州選舉結果算出。

根據程序,美國參眾兩院還要舉行聯席會議,清點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宣布獲勝者,至此新總統當選程序才算全部完成。但長期以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就已成定局,選舉人團投票和國會點票只是禮儀性的程序,並無實際意義。

美國有17個州開創總統大選投票規則先例,通過相關立法以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首次實施多項投票限制。其中的11個州,包括威斯康辛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德克薩斯州等,都將要求選民在投票時必須出示帶有照片的身份證件,否則將無權參與投票。

㈥ 美國大選落下帷幕,特朗普表示了什麼

一波三折的美國大選終於在2021年1月7日凌晨落下帷幕,拜登以306張選舉人票成功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入駐白宮。代表著以拜登為中心的美國政權即將展開,特朗普最後一線希望破滅。



揭下來"人權民主"的遮羞布,居然在象徵美國權力的神壇上演的奪權政變的暴力事件,讓滿目瘡痍的美式民主再一次面對全世界人們的質疑與譴責,美國"民主英雄"事件又被劃下恥辱的一筆。

你以為美國只有政權沖突嗎?不,美國的社會矛盾、種族歧視、階級差異等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時刻,僅僅2020年就爆發過幾次大規模示威遊行。美國的霸權主義僅對別人有效,對自己無效,如此"雙標"!美國,是時候審視自己了!

㈦ 2020美國大選參選人有哪些

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民主黨人有埃米·克洛布徹、約瑟夫·拜登、白思豪、卡瑪拉·哈里斯、科斯頓·吉利布蘭德、圖爾西·加伯德,等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截至6月5日,拜登已獲得1993張黨代表票,超過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一輪投票中贏得提名所需的1991張,正式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和《華爾街日報》最新一項聯合民調顯示,受訪注冊選民中,45%的人認可特朗普的執政表現,比4月時下降1個百分點,53%的人不認可,比4月時增加2個百分點。

就總統選舉,49%的人支持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前美國副總統拜登,42%的人支持特朗普,7個百分點的差距與4月時持平。在美國大選主要的搖擺州,拜登的支持率總體對特朗普保持領先。

(7)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2020年美國大選發展歷程:

2016年12月5日,美國原副總統約瑟夫·拜登表示,自己可能會於2020年競選總統。

2016年11月10日,佛蒙特州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BernieSand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有可能會二度競選美國總統一職。

2017年1月25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考慮再次參加總統競選,並且她還准備推出一檔電視脫口秀節目,從而為2020年的大選打好民意基礎。

2019年11月24日,曾三度出任紐約市長的美國億萬富豪邁克爾·布隆伯格正式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

2020年1月2日,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的民主黨2020總統競選人朱利安·卡斯特羅宣布退選,卡斯特羅是該黨在2020年唯一的拉丁裔總統競選人,在他退選後,民主黨競選人數量縮減過半,還剩下14人。

2020年4月8日,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伯尼·桑德斯宣布停止競選活動,領跑民主黨預選的前副總統喬·拜登成為民主黨唯一總統競選人。

2020年4月27日,在經過紐約州選舉委員會投票之後,紐約州宣布取消原定於6月23日舉行的總統初選。

㈧ 美國大選在即,特朗普有連任的可能嗎

美國大選在即,特朗普目前來看,連任的可能性非常低。特朗普在今年之前,也算是為美國的經濟做出過一些努力,並收獲了一些成效的。但是,在進入今年以來,特朗普因為應對疫情不力,以及面對種族沖突沒有很好的去化解,而導致民眾支持率直線下降。雖然,特朗普如今依舊堅持他是真的為美國好,是真的想建立一個偉大的美國,但是他這些空口號,已經讓人麻木了,大部分民眾不再相信特朗普脫口秀似的真人秀。

不過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大部分網友都覺得特朗普連任的可能性非常低。

㈨ 美國大選,候選人至少需要多少張選票才能入住白宮

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即當選美國總統,入住白宮。

雖然美國總統大選是公民直接投票選出總統,但憲法設計了選舉制度,由被稱為「選舉人團」的代表團體最終選出總統。

各州擁有的選舉人票數目同該州在國會的參、眾議員人數相等,全美一共538名選舉人。因此,總統候選人需要獲得270票,才能入主白宮。

(9)美國大選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新總統將在2021年1月20日的盛大儀式中宣誓就職,1933年批準的美國憲法第20條規定了這一日期。

在國會舉行儀式後,總統將入主白宮開始其4年任期。

2020年大選中,「超級星期二」是指3月的第三個星期二,因為這是獲得黨提名最關鍵的一天。

這一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一天,將在13個州舉行初選,其中包括代表人數最多的州加利福尼亞州,因此,被稱為「超級星期二」。

㈩ 美國大選,這個圖怎麼看的關cnn nbc fox什麼事

誰當選都是背後的共濟會用金錢操作,奧巴馬作為一黑人總統,其政治背景和影響力要稍弱一些,更有利於作為共濟會的傀儡,所以理論上奧巴馬的勝算要大一些,當然也要看美國和共濟會的戰略目標最終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