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仙花的莖是什麼樣的
水仙為石蒜科水仙屬植物,以鱗莖入葯。春秋採集,洗去泥沙,開水燙後,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辛,寒。
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
結消腫。用於腮腺炎,癰癤疔毒初起紅腫熱痛。
【用法用量】
3~4錢。外用
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
編》
醫葯常識
【葯
名】水仙根
【來
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
的
鱗莖。
【功
效】清熱解毒
【主
治】治癰腫瘡毒,蟲
咬,魚骨哽。
【性味歸經】
①《綱
目》:「苦微辛,滑寒,無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
經。」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
搗汁塗。
【用葯忌宜】本品有毒,不
宜內服。
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
會有溫和的毒性
。有些人會將它
和洋蔥混為一談--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生會建議採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葯物的方法來減輕惡心、嘔吐等病狀。
【生葯材鑒定】
鱗莖呈圓
形,或微呈錐形,直徑約4~5厘米。外麵包裹一層棕褐色的膜質外皮,扯開後,內心為多數相互包裹的黃白色瓣片(鱗葉)。質地輕,無甚氣味。以個大、內心充實者為佳。
★重要★
但是,水仙科水仙屬有好多植物(平時)都可稱為(統稱)水仙,而並不是所有的水仙科水仙屬的植物鱗莖都可入葯,所以,
鑒別
很重要,所以,要慎重!!!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水仙花莖根葉的資料
水仙被人稱為「淩波仙子」,因為人們常以 清水來養植水仙。水仙是球根花卉,長到 6到8英寸時需要分球繁殖,每支莖開出 一朵形似喇叭的黃花。由於水仙花的種類 很多,顏色不只是單一黃色,而且芳香清 新,沁人肺腑,十分受人們歡迎。特別是 農歷新年時分,水仙花是點綴元旦和春節 最重要的冬令時花。中國水仙主要有大類 型,第一種是單瓣型,白色花瓣單片,圍 繞中心有一金黃色環狀副冠,故稱"金盞 銀台"。第二種是重瓣型:白色花瓣多重 ,捲成一簇,稱為"百葉水仙"或"玉玲瓏" 。但花形與香氣都不如單瓣,是水仙的變 種。
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樣才能挑選到好的水 仙球,我們可以從四方面去看: 首先,看形狀。優質的水仙球,一般體型 比較大、形狀扁、質地硬,表皮的條紋距 離比較寬,皮色比較光亮,根盤要選寬大 肥厚的,主球旁生有對稱的小球莖就為之 佳品。 第二,觀看色澤。如果水仙球外表呈深啡 色、包膜完整、色澤明亮,無枯爛、蟲洞 就為上品。 第三,用手按壓:用拇指和食指稍稍用力 按壓水仙球,手感如柱狀,有彈性而堅 實的是花箭;手感松軟扁平,彈性不足的 多為葉芽。 最後就是看庄數。水仙一般都採用同樣大 小的竹簍包裝,每簍裝20個、30個、40 個和50個水仙球的稱為20庄、30庄、40 庄和50庄。20或30庄的,每球一般可開 花4-7箭以上的,是上品。40和50庄的球 莖,個體小,一般只能開1-3朵箭的花。
春節期間,一般家庭都會用水養水仙。首 先水養前也要將老莖片和根部的污泥和枯 根剝離乾凈用小刀剝去外表皮露出花芽, 注意不要損傷花芽。然後再將水仙球放入 清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擦去表面的粘液 ,再直立放入水仙淺盆中,加水至水仙頭 下球莖1厘米處左右,放到陰涼處,待鱗 莖盤長出根後放到有陽光處到開花。水栽 水仙花最好天天換水,特別要給予充足的 光照,白天要放在向陽處,晚間可放在燈 光下。
③ 水仙花大蒜頭是它的根還是果實,還是莖水仙的根莖葉花果實又是那些部位呢
是莖。
④ 水仙花鱗莖是什麼
水仙花鱗莖為地下變態莖的一種。變態莖非常短縮,呈盤狀,其上著生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適應乾旱炎熱的環境條件。
水仙花鱗莖也具頂芽和腋芽,可從其上發育出地上的花莖,開花結實。從鱗莖盤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從腋芽中形成一個或數個新的鱗莖,稱為子鱗莖,可供繁殖用。
百合科、石蒜科的植物,如洋蔥、百合、貝母、蒜、水仙花等都具鱗莖。
(4)水仙花的莖在哪個地方圖片擴展閱讀:
水仙花的生長環境
1、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生命力頑強,能耐半陰,不耐寒。7-8月份落葉休眠,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
2、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沙質土壤。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後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鱗莖形態特徵
1、鱗莖包括較大且通常為球形的地下芽和伸出地面的短莖,膜質或肉質的葉互相重疊,從短莖上生出。
2、鱗莖可以活多年,且單保留鱗莖就可發育出新的一株植物,可使植物順利過冬。
3、植物鱗莖的養分豐富,不必種在泥土,只要有些水分就能生長,如:水仙等。
4、鱗莖上的鱗片狀葉子,儲存的發育所需之養分比種子更為豐富。
⑤ 水仙的鱗莖是屬於水仙的哪個部位
鱗莖就是下面那個像大蒜的地方,應該算是根部,希望採納。
⑥ 水仙花的鱗莖是哪個部位
鱗莖為地下變態莖的一種。變態莖非常短縮,呈盤狀,其上著生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適應乾旱炎熱的環境條件。鱗莖也具頂芽和腋芽,可從其上發育出地上的花莖,開花結實。從鱗莖盤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從腋芽中形成一個或數個新的鱗莖,稱為子鱗莖,可供繁殖用。
⑦ 水仙花的莖長什麼樣指給我看
水仙為須根系,由莖盤上長出乳白色肉質莖,圓柱形,無側根,質脆弱,易折斷,斷後不能再生。可作葯材,質地輕,無甚氣味,含多種生物鹼,有多種葯理作用。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國民間的請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作為年花。
水仙只用清水供養而不需土壤來培植。根如銀絲,纖塵不染;葉碧綠蔥翠傳神;花如金盞銀台,高雅絕俗,婀娜多姿,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郁,花期長。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稱,寓意純潔、團圓、吉祥,所以是春節期間的主打花卉。
水仙花一般從種球栽種到開花,大約需要45天的時間。這個時間並不穩定,隨著溫度的高低和種球的質量,花期可能會有10天左右的變動。
南方地區如果晚上氣溫不低於二度,已經快要開花的水仙花晚上就放在外面養。低溫環境下水仙花會停止生長,以達到晚開花的目的。水仙花除了快要開花的時候,葉子長得都有些長,晚上室外養時需要把水倒干,即所謂干養,早上再加水,這樣就能有效防止葉子繼續徒長。
水仙花快要盛開時,晚上要低溫少水養護,想推遲開花,白天也要控制光照和溫度。白天最好將其養護在8~15度的環境中,早晚有點直射光,中午有點散射光即可。想要讓其開花時,提高溫度,加強光照,一兩天就能開。
在光照充足,給水潔凈的條件下,當室內溫度在12℃-15℃時,水仙從浸泡到開花約需40天;室溫在18℃左右,約需30天;室溫在20℃時,只需25天就開花;因此可根據需要確定水仙球的浸泡日期,適時欣賞到清香美麗的水仙花。
⑧ 水仙花的老根和老莖片在哪裡
看顏色吧,老的和新的顏色不一樣的,應該很容易辨認的。
⑨ 水仙花的根是什麼樣子的
水仙為須根系,由莖盤上長出,乳白色,肉質,圓柱形,無側根,質脆弱,易折斷,斷後不能再生,表皮層由單層細胞組成,橫斷面長方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構成,橢圓形。
水仙花瓣多為6片,也有8片的,酷似橢圓形,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花葶自葉叢中抽出,高於葉面;
開花的多為4-5片葉的葉叢,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達10支以上;傘房花序(傘形花序)著花4-6朵,多者達10餘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2月。
(9)水仙花的莖在哪個地方圖片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生命力頑強,能耐半陰, 不耐寒。7-8月份落葉休眠,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
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後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向陽處給予充足的光照。因為植物需要通過葉綠素經過光合作用提供養分,這樣才可以使水仙花葉片寬厚、挺拔,葉色鮮綠,花香撲鼻。
⑩ 水仙花的莖是什麼樣的
根:水仙為須根系,由莖盤上長出,乳白色,肉質,圓柱形,無側根,質脆弱,易折斷,斷後不能再生,表皮層由單層細胞組成,橫斷面長方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構成,橢圓形。為外起源,老根具氣道。
球莖:中國水仙的球莖為圓錐形或卵圓形。球莖外被黃褐色紙質薄膜,稱球莖皮。內有肉質、白色、抱合狀球莖片數層,各層間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與球莖盤相連。
葉:中國水仙的葉扁平帶狀,蒼綠,葉面具霜粉,先端鈍,葉脈平行。成熟葉長30-50厘米,寬1-5厘米。基部為乳白色的鞘狀鱗片,無葉柄。栽培的中國水仙,一般每株有葉5-9片,最多可達11片。
花:花序軸由葉叢抽出,綠色,圓筒形,中空;外表具明顯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蠟粉;長20-45厘米,直徑2-3毫米。傘形花序;小花呈扇形著生於花序軸頂端,外有膜質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達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狀,裂片6枚,開放時平展如盤,白色;副冠杯形鵝黃或鮮黃色(稱金盞銀台。尚有金盞金台——花瓣副冠均為黃色;銀盞銀台——花瓣副冠均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頭3裂,子房下位。
果實: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發育而成,熟後由被部開裂。中國水仙為三倍體,不結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