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黑魚幾天長大
黑魚養殖到3斤一般需要1-2年左右,其生長的速度跟養殖的環境和飼料的投喂量大小有關。
黑魚的性情比較兇猛,屬於肉食性魚類,喜歡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淺水區;一般棲息在水草叢生或者淤泥底質的水域中,遍布於江河、湖泊等水域,對水體中的環境因子有很強的適應性,而且對溶氧量、水溫和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黑魚的養殖周期非常短,一般5月底前開始放養魚苗,到9月初就可以出塘了。由於這種黑魚只在5至9月份生長比較快,所以,一年只有一個養殖周期。
黑魚的當年魚苗一般是5~7月份放養,具體時間要看地區氣溫、水溫、氣候等條件差異情況而定。
黑魚長到1500克需要多久很難確定,這與您的養殖技術水平、選用餌料品質等因素有關,具體要根據實際養殖環境等而定。建議您在養殖過程中選擇條件好的池塘和優質的苗種以及品質好的餌料進行飼養,並在平時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疾病防治工作,以盡量縮短黑魚的養殖周期。
B. 中國常見的黑魚種類
在鱧屬魚類中,我國現進行人工養殖的有三種,即烏鱧、斑鱧和月鱧,它們常被人們習慣統稱為烏魚。在自然水域中,烏鱧自長江流域到黑龍江流域均有分布,斑鱧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月鱧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
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狀。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狀。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
目前養雜交品種的多一點。雜交魚以烏鱧為父本、斑鱧為母本雜交育繁出子一代雜交種,生長速度快,具有抗逆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
C. 黑魚怎麼養長的快
魚每天保持半飢餓狀態,這樣消化快,而且魚會更加活躍!
最好2天喂1次,一次5顆粒。 如果魚排出黃色,白色的糞便,就證明魚吃得太多了。如果排除黑色,棕色,綠色的糞便,就說明投喂量剛好。
其次要注意達到以下要求:
1.一周換一次水,不要換水太勤。
2.建議在魚缸里養些水草。
3.把水溫調至20~28度之間。
4.每次換水撒些鹽,預防疾病。
5.讓魚保持在半飢餓狀態,這樣魚會更加活躍。
6.換水時如果使用自來水要把水暴曬三天。
7.適當曬太陽。
8.水溫要恆定。
9.大眼睛的龍睛品種換水時注意不要把眼泡弄碎,否則必死無疑。
10.可以喂魚蟲(水蚯蚓)
黑魚,是烏鱧[lǐ]的俗稱,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
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農本草經》與石蜜、蜂子、蜜蠟(蜂膠)、牡蠣、龜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鯉魚等列為蟲魚上品。
D. 黑魚的種類:請問黑魚都有哪些種類最好副圖片,我在菜場買了條黑魚但和平常所見黑魚有很大區別頭是圓的還
你這條應該是月鱧,養殖的。
網路資料:http://ke..com/view/37102.htm
E. 黑魚是什麼魚,黑魚圖片
黑魚,是烏鱧[lǐ]的俗稱,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
黑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黑魚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黑魚作為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後,食用黑魚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
黑魚在我國除西部地區少見外,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溝塘、池沼中均產。黑魚體圓長,口大牙利,性兇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圖案,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一對突出、發光的小眼,由於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魚體色稍有差異。
(5)黑魚哪個品種長得最快圖片擴展閱讀:
味道鮮美,非常有營養,吃黑魚還有給傷口消炎的作用。
烹調方法主要有:黑魚絲薄餅、玉帶黑魚卷、湯鹵黑魚、豉油黑魚、醋椒黑魚湯、翡翠米湯魚、紅糟魚絲、酸菜黑魚、干燒黑魚、清蒸黑魚、紅燒黑魚、清燉黑魚、蒜煨黑魚等。
每100 g黑魚肉含蛋白質19.8 g ,脂肪1.4 g,熱量384.6kJ,鈣57mg ,磷163mg, 鐵0.5mg, 硫胺素0.03 mg,核黃素0.25 mg ,尼克酸2.8mg。尾部肌肉含瓜氨酸、脯氨酸、絲氦酸等18種游離氨基酸等,食葯俱佳。[7]
一般飯店的酸菜魚很少用黑魚做,大部分用草魚(混子)做的,價格比黑魚要便宜,市場上不太容易買到野生黑魚,家養的黑魚反應遲鈍,營養價值比野生的低,大家購買時,看看黑魚的精神狀態、質感等綜合判斷來考察是否為野生的。
1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2.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廣西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3.黑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
F. 求教一種和黑魚很相似的魚,副圖片
一種和黑魚很相似的魚是斑魚。
一、形態特徵
斑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中國養殖的主要品種有烏鱧、斑鱧及其雜交種,而斑魚即為它們三者的俗稱。
1、烏鱧的形態特徵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一般體長25—40厘米。
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頂各有2行黑色斑紋。背鰭很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於胸鰭基底上方。腹鰭短小,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於背鰭,尾鰭圓形,末端不達肛門。肛門緊位於臀鰭前方。
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2行鱗片,位於體側中部,後延至尾基。珠三角地區的漁民習慣上稱為「兩湖斑魚」。魚肉腥味較濃。
2、斑鱧的形態特徵一般體長20厘米,體重500—1000克。
體近圓筒狀,尾柄粗短。頭長、吻短、略平扁。背鰭、臀鰭基部甚長,無硬棘。胸鰭圓,腹鰭小,前位。尾鰭圓形。體黑灰色,腹部灰白,具有眾多不規則大小黑斑;頭頂部黑斑呈「一八八」狀。
習慣上稱為「兩廣斑魚」,魚肉煲湯無腥味。
3、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狀。
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
4、雜交魚以外地(山東、湖南等地)烏鱧為父本、廣東斑鱧為母本雜交育繁出子一代雜交種,該雜交種生長速度快,3個月體重可達1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
在珠三角地區,斑鱧俗稱為「港種」,烏鱧俗稱為「湖南魚」,以前兩種斑魚雜交繁育出的子一代魚為「雜交種」
二、生活環境
1、斑魚是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於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斑魚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很強,尤其對缺氧、水溫變化、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2、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藉助鰓腔內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即使在少水甚至離水的情況下,只要保持鰓部和體表一定的濕度,仍可存活較長時間。斑魚的生存水溫0℃—41℃,最適水溫26℃—28℃。
3、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常活動於水體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於水底深處,當冬季水溫過低時,其將身體後半部潛埋於淤泥或草堆里,頭露在水中不吃不動。斑魚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斑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沖擊時往往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逃逸時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G. 大黑魚是什麼品種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又稱黑魚棒子、老樁。它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甚至不放過自己的幼魚。
H. 這個長的像黑魚的魚是什麼品種
山斑魚學名叫月鱧,俗稱七星魚、花星魚、花星魚、點秤魚、中公魚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是鱧科魚類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淡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
I. 黑魚有幾種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食用魚,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療功效,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黑魚品種有哪些?
一、黑魚品種
在鱧屬魚類中,我國現進行人工養殖的有三種,即烏鱧、斑鱧和月鱧,它們常被人們習慣統稱為烏魚。在自然水域中,烏鱧自長江流域到黑龍江流域均有分布,斑鱧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月鱧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
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狀。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狀。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
目前養雜交品種的多一點。雜交魚以烏鱧為父本、斑鱧為母本雜交育繁出子一代雜交種,生長速度快,具有抗逆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
二、黑魚形態特徵
黑魚體圓長,口大牙利,性兇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圖案,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一對突出、發光的小眼,由於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魚體色稍有差異。延長,呈圓筒形,長可達50厘米以上。青褐色,具三縱行黑色斑塊,眼後至腮孔有兩條黑色縱帶。口大,牙尖,背鰭和臀鰭均延長如嶺峰。咽頭上方有一寬大鰓上腔,能呼吸空氣。生命力強,水族中的強者,屬肉食性魚類,性兇猛,幼魚以橈足類和枝角類為食,棲息淡水底層。
三、黑魚生活習性
黑魚屬肉食性魚類,小黑魚食水生浮游動物,稍大即食小魚、小蝦。大黑魚以食其他魚類和青蛙為主,有時還食小黑魚。黑魚喜歡棲息在水草茂盛、軟泥底質的湖泊、水庫、河流、河溝及池塘中,平常潛伏在水底,攝食或水中缺氧時才到水體中上層活動。黑魚對不良水質、水溫和缺氧適應能力較強。黑魚呼吸器官除鰓外,還有一個輔助呼吸器官(鰓上器),當水中缺氧時,可將頭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黑魚的生存水溫為0-38℃,最適水溫為16-30℃。春季水溫回升到8℃以上時,黑魚常在水體的中上層活動;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於水深處;冬季水溫過低時,則蟄居在水底。黑魚善跳躍,在遇到驚嚇、注水以及投餌等情況,往往跳出水面0.5一1.0米高。黑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其食物隨著魚體的大小而有不同。3厘米以下的幼魚主食撓足類、枝角類及搖蚊幼蟲等,體長3-8厘米的小魚主食水生昆蟲的幼蟲、蠅蛆、小魚、小蝦及小型蝌蚪。20厘米以上的成魚主食小野雜魚、蝦、青蛙等肉食性動物。黑魚捕食時,並不追趕,而是隱藏在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密切注視周圍的動靜,看到有魚蝦蛙類等經過時,便迅速出擊吃掉獵物。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黑魚品種,黑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黑魚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黑魚作為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
J. 四大家魚,哪個長得最快
四大家魚中是指青魚,草魚,白鰱,花鰱。在傳統的養殖中,草魚食長的比較快的,從卵里孵出的幼苗,到第二年年底能長到四五斤(飼料跟上的情況下),青魚在池塘中螺螄比較多的情況也能和草魚一樣的生長速度。現在的飼養中,草魚和青魚都是要吃飼料的,在你們當地看看專門的水產飼料經銷商就好,花鰱和白鰱是濾食性魚類,濾食水中的浮游動物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