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瓜開花那一頭是尾還是頭
花開在南爪頭上的肚臍眼上、尾巴長瓜藤上。
雄花單生;花萼筒鍾形,長5-6毫米,裂片條形,長1-1.5厘米,被柔毛,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鍾狀,長8厘米,徑6厘米,5中裂,裂片邊緣反卷,具皺褶,先端急尖;
雄蕊3,花絲腺體狀,長5-8毫米,花葯靠合,長15毫米,葯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3,膨大,頂端2裂。
果梗粗壯,有棱和槽,長5-7厘米,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邊緣薄,長10-15毫米,寬7-10毫米。
(1)南瓜果臍是指哪個部分圖片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直播:可在頭年冬天將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將種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長,生長速度快,需在四、五、六月間追施肥料,並注意澆水。南瓜的管理比較粗放,因根系發達,葉節間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養分。
一苗南瓜可生許多枝叉,為不使養分過於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3根,並根據地力和瓜苗長勢,在生有幾個胎後可打去頂芽。
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澆水施肥,一般3-5葉溜一瓜,留瓜多則長不大。瓜腋處極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與瓜爭奪養分,使瓜養分不足而枯萎掉落。
㈡ 南瓜的基本結構
南瓜(學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個種,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莖常節部生根,葉柄粗壯,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葉脈隆起,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果梗粗壯,有棱和槽,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
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的果實作餚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葯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它的結構如下:
南瓜皮,南瓜蒂,南瓜瓤,南瓜籽
其中可食用部分是南瓜瓤和成熟後的南瓜子
南瓜的生長期需要多長時間?南瓜又有幾個生長周期?南瓜的生長習性是怎麼樣的,又有什麼特點?下列小編做下簡單講解,供網友們參詳。南瓜是喜溫的植物,非常經得起乾旱,當黑夜的時間長於白日的時候才會開花,而且單單通過幾個小時的日照便能吸收成自身一天下來所需要的能量,對土壤也沒有太大的要求,南瓜有雄花,也有雌花,分開而長。從種子發芽到瓜果成熟的整個生長過程有四個階段,分別是發芽階段、幼苗階段、抽蔓階段以及開花結果階段。
1、 南瓜發芽階段
從第一朵雌性花開花直到長成熟果,根莖和枝葉以及開花會一同進行,到瓜果成熟的生理周期需要50到70天。早期成熟的南瓜果實會在主蔓藤的第5到10枝節上開出第一朵雌性花朵,中期成熟的南瓜果實會在主蔓藤上則會在第10到18節上出現,晚期成熟的會在第24節左右才會出現,隨著第一朵的雌性花朵出現後,其他枝節上會相繼出現。不管瓜果成熟早晚,如果第一朵雌性花節上的果實很小,種子就會隨之減少。
㈢ 南瓜和窩瓜的區別
沒有區別。因為窩瓜是南瓜別稱。
南瓜的別名有倭瓜、番瓜、飯瓜、番南瓜、北瓜。南瓜的果實作餚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葯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
不同於多數蔬菜,南瓜是越老越好。因為南瓜越老,裡面所含的水分就越少,這樣的南瓜筋少,口感又面又沙,不論是蒸、煮、炸,或者製作主食、甜品或湯粥,味道都格外好。另外,經過充足的日照後,南瓜的甜度會變高,營養相對較好。
(3)南瓜果臍是指哪個部分圖片擴展閱讀:
南瓜有四大養生功效
1、調養腸胃的南瓜:南瓜也是調養腸胃很好的食物,南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可以參與胃內上皮組織的正常代謝,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癒合;果膠則可以讓消化道免受粗糙食品的刺激,預防胃炎、胃潰瘍;南瓜中的甘露醇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預防結腸癌發生。
2、南瓜與護腎:吃南瓜好處真不少,南瓜從中醫的角度認為: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降糖止渴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南瓜中的果膠幫助肝、腎功能減弱的人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3、南瓜與糖尿病:南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南瓜中的果膠可推遲食物排空、延緩腸道對糖類的吸收,從而控制血糖升高。此外,南瓜所含有的礦物質鈷,是胰島素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物質。所以糖尿病患者應適當吃些用南瓜做的食物。
4、食用南瓜的搭配講究:南瓜與綠豆同食,有效降血糖。南瓜富含果膠,能調節胃內食物吸收,減少或延遲腸道對葡萄糖、膽固醇的吸收,有效降低血糖。不過南瓜和羊肉同食,易引起腹脹、便秘;南瓜可不中益氣,羊肉性熱,補虛損。二者同食會令人腸胃氣機堵塞,引發腹脹、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