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寶寶發熱按摩哪個部點陣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華為手機gif圖片不動 2024-03-28 16:16:21
唯美一片葉的藝術圖片 2024-03-28 16:01:02
隨意裁剪圖片的手機 2024-03-28 15:57:56

寶寶發熱按摩哪個部點陣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9-26 21:38:40

⑴ 發燒按摩哪個部位退燒這三大部位可以試試

發燒按摩哪個部位退燒?這三個主要的退燒穴位,平時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發燒。本文主要講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發熱,若非感冒引致的發熱,請在醫囑指導下按摩或者服葯。
發燒按摩合谷穴助退燒
位置: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上,五指並攏之後,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的最高點處。左右手各有一個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隻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點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適用於感冒引起的發燒發熱、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適症狀。
發燒按摩大椎穴助退燒
位置:大椎穴位於頸後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較大骨頭的下緣部位。
手法:用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對大椎穴進行用力按壓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夠幫助防止感冒,特別是對於感冒引起的身體發熱或者是高熱不退。
發燒按摩湧泉穴助退燒
位置:湧泉穴位於人體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處。用力彎曲腳趾,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對湧泉穴進行點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脹為宜。
功效:能夠幫助散熱生氣,對感冒引起的身體乏力、鼻塞、口乾等症狀有緩解效果。

另外還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幫助治癒感冒,從而幫助退燒。
發燒按摩十宣穴助退燒
位置:十宣穴位於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為主,至十宣穴變紅變熱。刺激總時間每次以不超過3~5分鍾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於急救,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按摩十宣穴具有緩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壓、手指麻木等作用。

發燒按摩曲池穴助退燒
位置:位於胳膊肘橫紋的盡頭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壓或敲打1~3分鍾,次數不限。
功效: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風止癢、清熱消腫、疏通經絡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發燒按摩風池穴助退燒
位置:風池穴位於後頸部,與耳垂平行位置的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處。
手法:張開雙手,用兩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風池穴處,其餘的手指緊貼枕後部,用力按揉使風池穴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宜。
功效:風池穴能夠幫助祛風,所謂的感冒也叫「傷風」,按揉風池穴對於感冒大有裨益。
發燒按摩迎香穴助退燒
位置:鼻翼外緣的中點處,微笑的時候鼻子與嘴唇的外側自然形成的淺溝交點處。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對迎香穴進行按壓2分鍾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能夠幫助清熱散風,特別是對於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發燒按摩哪個部位退燒?這三個主要的退燒穴位,平時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發燒。本文主要講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發熱,若非感冒引致的發熱,請在醫囑指導下按摩或者服葯。
發燒按摩合谷穴助退燒
位置: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上,五指並攏之後,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的最高點處。左右手各有一個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隻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點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適用於感冒引起的發燒發熱、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適症狀。
發燒按摩大椎穴助退燒
位置:大椎穴位於頸後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較大骨頭的下緣部位。
手法:用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對大椎穴進行用力按壓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夠幫助防止感冒,特別是對於感冒引起的身體發熱或者是高熱不退。
發燒按摩湧泉穴助退燒
位置:湧泉穴位於人體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處。用力彎曲腳趾,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對湧泉穴進行點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脹為宜。
功效:能夠幫助散熱生氣,對感冒引起的身體乏力、鼻塞、口乾等症狀有緩解效果。

另外還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幫助治癒感冒,從而幫助退燒。
發燒按摩十宣穴助退燒
位置:十宣穴位於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為主,至十宣穴變紅變熱。刺激總時間每次以不超過3~5分鍾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於急救,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按摩十宣穴具有緩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壓、手指麻木等作用。

發燒按摩曲池穴助退燒
位置:位於胳膊肘橫紋的盡頭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壓或敲打1~3分鍾,次數不限。
功效: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風止癢、清熱消腫、疏通經絡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發燒按摩風池穴助退燒
位置:風池穴位於後頸部,與耳垂平行位置的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處。
手法:張開雙手,用兩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風池穴處,其餘的手指緊貼枕後部,用力按揉使風池穴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宜。
功效:風池穴能夠幫助祛風,所謂的感冒也叫「傷風」,按揉風池穴對於感冒大有裨益。
發燒按摩迎香穴助退燒
位置:鼻翼外緣的中點處,微笑的時候鼻子與嘴唇的外側自然形成的淺溝交點處。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對迎香穴進行按壓2分鍾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能夠幫助清熱散風,特別是對於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⑵ 寶寶各種上火的小兒推拿手法(帶穴位動圖)有哪些

小兒推拿方法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醫學,根據小兒生理小兒推拿(肌膚柔軟、腸胃柔弱、筋骨不強、血脈不充。免疫力低下、生長發育旺盛,在外易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在內又易被乳食不節所傷,發病容易、傳播迅速),在其體表特定的穴位和部位施以不同手法,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增強肌體抗病能力。即中醫理論中「正氣足則外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的外治方法。而葯物治療則或多或少要干擾人體免疫機制,(例如用一次抗生素孩子8天不長)因而從長遠來看,選用小兒推拿療法更有利兒童健康成長。

⑶ 小兒感冒發燒推拿怎麼做

開天門300下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際成一直線。 手法:用兩只手的大拇指輕輕的自眉心交替直線推動至前發跡線,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功效:醒腦、鎮驚、安神。 2 推坎宮300下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推坎宮300下,用兩個大拇指的正面從印堂穴沿著眉毛向眉梢分推,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功效:疏散解表、提精神 3 揉太陽2分鍾 位置: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後按之凹陷處 手法:用中指指端輕輕按揉太陽穴,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稱運法。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逆時針運為瀉。 功效: 開竅、醒神 4 擦鼻翼 手法:從上到下擦鼻翼兩側,用食指交替在鼻翼上來回擦拭至少300次,一定要熱透 要點:鼻涕特別多時,要擦到500-800次,甚至1000次,效果才好。 5 按摩迎香穴2分鍾 手法:用中指或大拇指指端按揉位於鼻翼外緣中點的迎香穴。 要點:揉迎香穴100次。迎香穴在鼻翼兩側,鼻唇溝凹陷的地方。家長用雙手四指固定孩子頭部,雙手拇指按揉孩子的迎香穴。 6 擦脊背工字型10分鍾 操作:用按摩油做介質,用掌根或者大小魚際在寶寶的脊背做快速來回「工字型」往返摩擦,擦熱脊柱,以熱透為度;再橫擦大椎及肩胛骨內側的肺俞穴和肚臍正對面背部位置的腎俞,都是以熱透為度。

⑷ 小兒發燒按摩什麼穴位

孩子感冒發燒了,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先要把燒給退下來。而做到快速退燒,勢必要吃退燒葯或者打退燒針。尤其是高燒,家長真是一刻都等不了,恨不得退燒「立竿見影」。 孩子如果生病了不用葯,那應該怎麼辦?現在,一些簡便易行的中醫綠色療法已經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如小兒推拿、針灸等。 溫州市三醫理療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胡建鋒介紹,小兒推拿主要是根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等特點,在特定穴位上進行機械的作用,達到活血、調節經絡、防治小兒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針對6歲以下的小兒,特別是對3歲以下的嬰幼兒更有療效。早在明清時期,小兒推拿受到了廣泛的應用,適應症也很廣,如腹瀉、嘔吐、便秘、發熱、咳喘、斜頸、斜視、小兒癱瘓等症。 目前小兒推拿在一些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也開展得比較好。小兒推拿主要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為主,如常見的小兒感冒、發燒、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等;以及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如腦癱、斜頸等。但目前溫州市民對此卻缺乏了解,不大相信這種「捏捏按按就能治病」的方法。 溫州市二醫針灸推拿科黃克勤醫師介紹,從去年開始,他們推出了小兒推拿專科門診,目前每天有十幾個小兒患者前來治療,其中2/3為斜頸患兒,其餘的為內科患兒。但內科患兒大多是本院醫護人員的親戚和朋友,普通市民對此還是不大認可。其實,小兒推拿在治療小兒內科疾病上有著獨特的療效。曾經有個一周四大的患兒,患便秘就有一年時間,經過做腸鏡、灌腸、用開塞露等種種方法,就是不見效,後來家長抱著嘗試的心理來這里治療,僅治療了20天就緩解了病情。 他說,小兒推拿對治療秋季腹瀉,有些快的僅治療1-3天就能見效。一般在治療小兒腹瀉上,會要求家長給患兒換奶粉,停止輔食;但用小兒推拿治療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正常飲食,經過慢慢調理,均能緩解病情。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章文宇醫師認為,小兒推拿在針對小兒感冒發燒、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症狀有獨到的療效,家長不妨學幾招,可居家對孩子進行護理。 他向大家推薦了幾個治療感冒咳嗽的小兒推拿方法: 1、清肺經:用拇指羅紋面自小兒無名指指端向指節直推,稱為「清肺經」,約100次,能宣肺清熱、化痰止咳。 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跡上緣的凹窩處的天突穴,稱為「按天突」,約10次,能理氣化痰、降逆平喘、止嘔。 3、黃蜂入洞:用食中兩指端在小兒鼻孔下緣揉動,稱為「黃蜂入洞」,約100次,能發汗解表、開肺竅、通鼻心。 4、推太陽: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後直推眉梢後的太陽穴,稱為「推太陽」,約50次能疏風解表、止頭痛。

⑸ 寶寶發燒時,可以通過按摩哪個穴位使寶寶快速退燒

了解感冒發燒的原因

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是36~37℃,超過37.2℃就屬發燒了。雖然寶寶的症狀看起來都是感冒發燒,但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感冒屬於一種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風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們經常說的“孩子是受了風,導致了感冒”。風邪,有冷風和熱風,所以這感冒也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們的頸椎的位置,在兩個肩部連線的中間,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點,大概在三厘米左右。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一身陽氣的匯聚之地,因此按摩這里能夠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熱功效。當然了如果是大人發燒的話還可以去拔火罐,這樣效果會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數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氣小了,動作就要快,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穴位造成足夠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針對成年人的操作頻率是120-160次/分鍾,而針對小兒,就需要160-200次/分鍾。

另外,操作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不能力氣一會大、一會小,速度一會快一會慢。只有操作手法規范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⑹ 小孩發高燒按摩哪個部位退燒

你好!我是兒科的。孩子發燒首先可以給於物理降溫,比如溫水檫身(部位:後腦,背,腋窩,大腿內側)!也可以開窗通風,風扇和空調都是可以開的,這樣可以給予一定物理降溫。那麼發燒超過38.5的話就需要適當的給予孩子一定的口服葯物退熱了。禁忌的要注意了(禁止給孩子用冷水、酒精、高度白酒檫身。這樣會導致問題急劇下降而出現休克!)

⑺ 小兒推拿小孩發燒怎麼退燒圖解

1 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 醒腦、鎮驚、安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鍾200~300次。 小兒發燒推拿手法圖解

2 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鍾200~300次,

⑻ 小孩,發熱按摩哪個穴位可以退燒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在兒科中應用比較廣泛。它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整機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因此,小兒推拿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醫根據小兒發燒的病因,分為外感發燒、陰虛發燒、傷食發燒等多種類型。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圖.
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際邊緣)100次、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⑼ 寶寶按摩一般按哪裡不同部位有什麼作用

觸覺是嬰兒最早發育的感覺之一。新生兒全身最大的觸覺器官是皮膚,皮膚有靈敏的觸覺。它是嬰兒認識外界事物、探索世界奧秘的重要途徑,在和母親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新生兒對不同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和疼痛有觸覺感受能力,就是說他有冷熱、疼痛的感覺,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物體。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新生兒常通過吸吮手的動作而得到自我滿足。總之,觸覺是小嬰兒安慰自己、認識世界及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
現代研究證明,通過按摩皮膚進行觸覺刺激,對嬰兒身體和心理健康有明顯促進作用。美國專家研究發現,對早產兒出生後連續進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分鍾,體重增加的幅度是沒有接受按摩的嬰兒的1.5倍;並且接受按摩的嬰兒覺醒、睡眠節律更好,反應更靈敏。在8~12個月後這些嬰兒體重增長、運動及精神發育方面比對照組嬰兒有明顯優勢。另外,按摩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曾遇見過一對雙胎早產兒,其中一個出生體重只有兩斤八兩,比他的同胎兒小,他出生後的體格和智能均不如另一個。他在8個月時還不會坐和翻身,此時父母開始按醫生指導給他做全身按摩,每天4次,每次15分鍾,並做運動體操等。父母的愛心見效了,2周後復診,孩子會翻身和獨坐,情緒好,反應較前靈敏。吃奶量由每次120毫升增加到150毫升,入睡快,夜間睡得較以前安穩。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同樣環境中生活的另一孩子經常感冒、發熱和咳嗽,而接受按摩的孩子只流些鼻涕,無其他症狀。這說明原來比較弱小的嬰兒比較強壯的孩子有更好的抵抗力,這要歸功於按摩的功效了。我相信,如果這個早產兒從出生後開始接受按摩,他現在的體格和心理發育狀況一定會更好。
給寶寶做按摩應注意什麼?
各國流行的對嬰兒的按摩模式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必拘泥某些刻板固定的形式,但有基本的按摩程序。先從頭部開始,接著是臉、手臂和手、胸部、腹部、腿和腳,然後是背部。每個部位需按摩2~3遍。身體較小的區域用手尖,大點兒的部位用手指、掌心或整個手掌。開始動作要輕,然後適當增加壓力,這不但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還可刺激深部感受器。按摩時間從開始數分鍾,逐漸延長到15~20分鍾。
按摩最好在兩次餵奶中間進行,或在洗澡以後。室溫在22℃~26℃為宜,給寶寶按摩前大人要先用熱水洗手,可用潤膚油倒少許在手心作為潤滑劑。寶寶脫下衣服,躺在鋪有墊子的床上、桌上或媽媽雙腿上。媽媽可採取合適的姿勢進行按摩。
按摩是親子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可自由輕松地進行,可用輕音樂伴奏,邊按摩邊和寶寶面對面交流談話。媽媽要密切注意寶寶在接受按摩過程中的反應,根據寶寶反應調整按摩的方式和力度。在按摩進行過程中,寶寶出現以下的反應,如哭鬧、肌張力增高、活動興奮性增加、膚色變化或嘔吐等,應停止該部位的按摩,如持續1分鍾以上,應完全停止按摩。
怎樣對寶寶各部位進行按摩?
1、面部、兩手對眉弓部由內向外至太陽穴進行按摩,共做8次兩個8拍;兩手對鼻翼兩側由鼻根部向下進行按摩,共做8次兩個8拍。
2、胸部、兩手依次從胸部中間開始,避開乳頭,由內向上、向外環形按摩,共做4次兩個8拍。
3、腹部、順時針方向對腹部進行按摩,兩手交替共4次兩個8拍
4、背部、中指對准嵴椎骨,從尾骨部開始,用適當的力度沿嵴椎骨向上推動到頸部,然後,從上到下,用雙手從嵴椎骨向外按摩,兩個動作共1個8拍,重復4次,共4個8拍。
5、上肢、大人握住嬰兒手腕,從手腕向上按摩至肩部,左右上肢各兩個8拍。
6、下肢、大人握住嬰兒足踝,從足踝向上按摩4下至大腿根部,左右下肢各兩個8拍。
7、手腳、對每個手指、足趾進行搓動,每個手指、足趾各4下。

⑽ 小兒發熱推拿什麼部位可以退燒

天河水 從腕橫紋到肘橫紋,快速地推300-500次,動作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