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卍字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古代結婚男人揭蓋頭圖片 2025-09-02 04:57:45
什麼叫大雨圖片大全 2025-09-02 04:52:10

卍字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4 12:47:28

⑴ 求一張金色「卍」字圖片

給你做了一個,鏈接給你



⑵ 「卍」是怎麼讀的,什麼意思

「卍」讀wàn,聲母是w,韻母是an,聲調是第四聲。意思是:是佛教相傳的吉祥的標幟,來自梵文,意為吉祥萬德之所集。

卐:

注音:ㄨㄢˋ;

拼音:wàn;

粵拼:maan6;

該字稱「萬字」[注 3][注 4])是一對古老的符號,也是漢字系統的其中一對字元。「卐」和「卍」兩個字元已作為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收錄於Unicode之中。

中國最早的「卍」字元出現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卍」字元也出現在漢代的五銖錢幣上。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康熙字典收錄了左旋的「卍」為漢字,其部首是「十」,筆畫數為六。

(2)卍字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近現代的意義:

到了近現代,不同國家和文化重新賦予了這個符號或類似物各種不同的意義,有些國家使用符號作為他們的象徵,而有些國家則沒有賦予這個符號特殊的意義,而是作為某種裝飾用途。

美國飛行員在二戰時甚至在戰機上塗上這個符號去標記該飛行員擊殺德軍戰機的數量,作為對德國的渺視和某種諷刺。

日本:

近現代的日本是其中一個最廣泛使用「卐」字的國家,「卐」或「卍」出現在神道教及漢傳佛教寺廟,以及一些紀念碑上。一些早期的日本民族主義者身穿的和服上也紋有「卍」字。

芬蘭:

在芬蘭,從1918年到1944年,與卐字類似的「hakaristi」成為空軍及陸軍徽章。藍色hakaristi來自芬蘭內戰中,最初贈給白軍飛機的瑞典伯爵埃里克·馮·羅森(Eric von Rosen,亦是一名納粹主義者)的幸運符號。Hakaristi現在仍然以不突出的形式用於芬蘭的獎牌及裝飾物。

⑶ 卍 佛教的標志是什麼

佛教的符號標志是「卍」。

「卍」這個符號藏語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雍」是勝義無生,和諧永恆的象徵,就是諸法的空性與真諦;「仲」是世俗無滅的意思)。西藏,「卍」字不論作為圖案還是符號均隨處可見。在漢語中該符號標志讀作「萬」。

在藏民族看來,「卍」表達的是吉祥的含義,這一點,同漢民族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稱「卍」為「雍仲」吉祥符。

卍(萬,兩個Z左旋)與卐(兩個反Z右旋),早期是不同寫法,唐代武則天時代將卍或卐定為一種寫法即卍,卍為漢地佛教專用寫法了,另外,西藏的雍仲本教一直使用卍。有趣的是漢地佛教的「卍」字元與藏地古象2雄佛法雍仲本教 所崇奉的「卍」符號相一致。

「卍」萬字是佛祖的心印,藏語稱其為「雍仲」,因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雍仲」這個佛號的佛教。

(3)卍字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卍字旋向爭議: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卐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卐字相乃是左旋──卐。

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卐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

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左旋是對的,右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

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武則天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右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

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雍仲本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

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左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右旋卍。

⑷ 這是什麼字,看圖片

這是傳統的萬字圖案,表示喜慶連連,讀音萬。

⑸ 佛教萬字元(左向的「卍」和右向的「卐」)如何解讀

「卍」字(英文為swastika)在梵文中作Srivatsa,音譯為「室利踞蹉洛剎那」,舊譯為「吉祥海雲相」,意為「吉祥之所集」。 「卍」形符號的寫法歷來有左向「卍」和右向的「卐」兩種。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提出,應以「卍」為准。藏傳佛教則以右旋的「卐」為正規,這是漢地和藏區在使用「卍」形符號的區別。

一般認為「卍」字元之所以讀「萬」音是武則天於長壽二年(公元693年)定的,在宋朝人編的《翻譯名義集》卷六中說「主上(武則天)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

(5)卍字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卍」字的其他意思

1、「卍」字不是在有了佛教以後才有的。在佛教以前的印度早就存在。在印度,這個符號叫swastika,由 Su (吉祥)和 Asati( 有) 兩字合成,是一個寓意吉祥的符號。

2、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也有發現,包括中國、俄國、西藏、日本、埃及、古代的克里特和特洛伊、斯堪的那維亞、蘇格蘭、愛爾蘭、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南美洲的瑪雅、阿剌伯、美索匹達米亞、羅馬和早期的基督教、拜占庭。

由於廣泛的發現,因此被視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像來研究,人類學家稱之為「十字紋」或「太陽紋」,一般相信與太陽有關。

3、在霎哈嘉瑜伽, 「卍」字是神祗格涅沙的符號。格涅沙是永恆的小孩,有一個象頭,四條手臂,代表根輪的四塊花瓣。他的代表元素是土,相應礦物是碳。碳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亦是大地中最重要的元素。格涅沙是父神和母神創世時所分出來的第一個力量,因此代表生命的力量。

4、近代德國的納粹黨即「國家社會黨」的黨徽,由於「國家」和「社會黨」的德文字頭均為S ,兩S交錯而成「卍」形。希特勒認為卍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斗爭的使命,因而於一九二零年用作納粹黨黨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萬字元

⑹ 請問佛教中的卐符號到底哪個方向是對的啊怎麼左右的都有不要說現代兩邊都可以,本來是哪邊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庄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寬大庄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現吉利無比,稱為吉利海雲,又稱吉利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利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卍;有向左旋──卍。依據《慧琳音義》第二二十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錄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笯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錄。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覺得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卍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後時期,曾經發明了一個字──卍,念做『日』字,象徵太陽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瓋,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現男性的神,左旋表現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棒教(bon-pa)則用左旋。
依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鑽研,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錄,乃是主神毗濕笯的胸毛,是稱為vatsa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笯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總之,在佛教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窮。旋歸表現佛力的無窮運作,向西方無窮地延長、無盡地展示,無休無止地救援十方無量的眾生。故亦無須執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示是右旋或左旋了。
上文內容來自中國佛教文化網
http://wh.zgfj.cn/ChangShi/2011-01-24/18994.html

⑺ 佛教萬字元誰有圖片 給一張 謝謝

卐,是右旋的,因為佛教以右旋為吉祥,佛教舉行各種佛教儀式都是右旋進行的,比如日常的繞佛繞塔等,均是右繞。

這個是納粹的,不正的

從新查了下:

佛教中的「卍」字不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稱為「吉祥海雲相」,而且還是佛教建築或器物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從一定意義上說,卍字已經成了佛教的一種象徵。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譯為「室利靺蹉洛剎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譯《十地經論》卷十二中,譯此語為「萬」字;而鳩摩羅什和玄奘都譯為「德」字,取萬德庄嚴之意。武則天長壽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讀「萬」音,在宋朝人編的《翻譯名義集》卷六中說「主上(武則天)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為吉祥,如禮敬佛或塔,要求右繞三匝;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等。因此有人認為古來寫作「卍」形有誤,如《楞嚴經》卷一就有「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卻認為應以「卍」為准。
從廣義來看,卍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家中都有出現,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麽,中國古代是否也出現過卍字圖案呢?
一九八O年在青海民和縣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卍字紋長頸壺。壺的周圍有四個卍字形的圖案,線條圓熟,勾畫清晰。圖案的空間位置分布均勻,不類草創之作。據一部反映我國觀察彗星歷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紹,在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標座,其中彗星的標志即作卍字形狀。
根據資料判斷,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圖案出現。出土這種圖案的地區十分遼闊,包括甘肅、青海、廣東、內蒙等省區在內,說明在遠古時代我國先民對這一神聖的符號並不陌生。中國卍字元號的出現不僅早於佛教的傳入年代,而且早於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國先民自己創造的一種代表某種崇拜對象的符號,並非伴隨佛教而來,也不是武則天製造的。至於近代德國的納粹黨即「國家社會黨」的黨徽「卐」字,由於「國家」和「社會黨」的德文字頭均為兩S交錯而成「卐」形。希特勒認為「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斗爭的使命」,因而於一九二○年用作納粹黨黨徽。應該指出的是,這與上述佛教的意旨沒有絲毫的關系,要加以嚴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