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花草樹木的詩句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
唐·李頎《送陳章甫》
不知庭下有荼【艹縻】,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荼【艹縻】(tú mí):又寫作酴醿,灌木植物,初夏開花,供觀賞。
宋·辛棄疾《虞美人·賦茶【艹縻】》
【艹縻】:上為草字頭,下面是「縻」。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因:隨。葵花:向日葵。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醉楓葉:楓葉含霜似醉。
元·許有壬《荻港早行》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次第:次序。東風不用更相催:花開自有次序,不須東風催促。
唐·令狐楚《游春詞》
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燒溪:紅花映照在水中,似火燒,使溪水顯出一片火紅。
唐·錢起《山花》
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
唐·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
草暖雲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
唐·李賀《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眼中開:眼看著就開放了。小白長紅:白少紅多。越女腮:花開象越地美女的面腮。可憐:可惜。嫣香:嬌艷的花朵。
嫁與春風不用媒:不用他人幫助便被春風吹落了。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花台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
回風:旋風。
唐·李賀《殘絲曲》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詩經·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
漢·劉向《說苑·談叢》
長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樣子。卉:草。
漢·杜篤《首陽山賦》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
漢·劉楨《贈從弟》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鬱郁:茂盛的樣子。 離離:繁茂的樣子,苗:指幼樹。徑:直徑。莖:樹於。蔭:遮蔽。百尺條:指高大的松樹。
晉·左思《詠史八首》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連林:樹多而結成林。獨樹:指青松獨立。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朝華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華:開花。戒旦:指黎明。隆冬:嚴冬。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戒子篇》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唐·李白《古風》
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唐·李白《南軒松》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
唐·杜甫《寄峽州劉伯華使君四十韻》
君不見拂雲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
松柯:松樹枝。
唐·岑參《感遇》
蘭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贈元紱》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時遷者,松柏也
意謂水性流動,松柏堅定。
宋·蘇軾《送杭州進士詩敘》
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
霜風:秋風。
宋·蘇軾《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寒暑不能移,歲月不能敗者,惟松柏為然
為然:是這樣的。
宋·蘇轍《服茯苓賦敘》
松柏何須羨桃李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兩句形容柏樹之粗壯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落落:高超出群的樣子。冥冥:深遠的樣於。烈風:大風。
唐· 杜甫《古柏行》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
文章:樹木上的紋路。
唐·杜甫《古柏行》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歲老:年代久長。彌:更加。陽驕:太陽暴曬。陰:枝葉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宋·張耒《夜坐》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雲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相對:兩棵檜樹相對。敢:不敢。未要奇:不標新立異。九泉: 指地下。蟄龍:潛伏著的龍。
宋·蘇軾《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沃若:潤澤的樣子。
《詩經·衛風·氓》
燕草如碧絲,泰桑低綠技
唐·李白《春思》
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綠筱:嫩綠的小竹。媚:妍美動人。清漣:水清澈而有波紋。意謂白雲環繞著遠處隱僻的山石,綠竹在清澈的水邊嫵媚動人。
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
何可一日無此君
此君:指竹。
《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憐:愛。
唐·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綠垂句;被風吹折的細嫩竹下垂著。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參《范公叢竹歌》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立:長成。露:呈露。顯:突出。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撩:引逗,挑弄。
清·鄭燮《板橋題畫·竹》
描寫樹木的古詩詞名句(二)
描寫楊柳樹的詩句和描寫其他草木的詩句
Artsdome 匯編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蕭蕭:風聲。愁殺:愁煞。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楊柳千條花欲綻,葡萄百丈蔓初縈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碧玉:青綠色的玉石,這里用來形容柳條的新綠色。絲絛:絲織的帶子。
唐·賀知章《詠柳》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
煙:霧。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唐·岑參《題潘陽郡汾橋邊柳樹》
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須臾:一會兒。爭:怎。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柳色看猶淺,泉聲覺漸多
唐·張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唐·白居易《楊柳枝詞》
柳絲裊裊風繰探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裊裊:纖長柔弱的樣子。繰:抽繭出絲。草縷:如線的嫩草。茸茸:柔軟細密的樣子。
唐·白居易《天津橋》
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鴨綠:指春季溪水的顏色。粼粼:清澈的樣於。鵝黃:淡黃色,指嫩綠的柳條。裊裊:隨風搖曳的樣子。前句說綠水在春風中泛起微波;後句說嫩柳在春日中輕搖。
宋·王安石《南浦》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聲中
燃:形容極紅。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煙弄柳條
宋·吳億《南鄉子》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他日:過去。差池:參差不齊。差池春燕影:謂燕子往來交飛於春柳之間。憔悴晚煙痕:謂柳條枯槁,在暮靄中顯得凄涼。兩句寫秋柳已失去春天時那種盎然的生機。
清·王士禎《秋柳》
橘逾淮而北為枳
淮:淮河。逾:越過。枳:亦稱「枸橘」,果實肉少而味酸。
《周禮·冬官考工記》
柴門雜樹向千株,丹橘黃甘北地無
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木:樹。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驚飆拂野,林無靜柯
飆:暴風。柯:樹枝。
晉·殷仲文《解尚書表》
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南朝梁·蕭綱《折楊柳》
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憔悴西枝榮
柯:樹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
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宋·姜夔《長亭怨慢》
老樹春深更著花
著花:開花。
清·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凈,細草松下軟
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唐·王維《書事》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牆
唐·張繼《洛陽作》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
短:矮。拆:開。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清
清 ·劉禹錫《陋室銘》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
游絲:昆蟲吐的長絲,因飄盪於空中,故稱游絲。
唐·劉禹錫《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離離:茂盛的樣子。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才能:只能。沒:遮沒。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
綠縟:繁密的綠色。蔥籠:繁榮。
宋·歐陽修《秋聲賦》
獨倚欄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
一川:滿地。
宋·謝逸《蝶戀花》
衰草凄凄一徑通,丹楓索索滿林紅
索索:風吹樹葉聲。
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六
Ⅱ 蘆花醉了西溪 答案
運用學過的知識賞析下列句子(4分)
(1)瘦瘦的蘆葦,支撐起了西溪樸素的秋天。蘆花。在無邊的柔軟的水色之上,不倦的舞蹈、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支撐,舞蹈」等詞將蘆花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來
Ⅲ 帶有花點綴的詩句有那些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因:隨。葵花:向日葵。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醉楓葉:楓葉含霜似醉。
元·許有壬《荻港早行》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次第:次序。東風不用更相催:花開自有次序,不須東風催促。
唐·令狐楚《游春詞》
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燒溪:紅花映照在水中,似火燒,使溪水顯出一片火紅。
唐·錢起《山花》
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
唐·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
草暖雲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
唐·李賀《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眼中開:眼看著就開放了。小白長紅:白少紅多。越女腮:花開象越地美女的面腮。可憐:可惜。嫣香:嬌艷的花朵。
嫁與春風不用媒:不用他人幫助便被春風吹落了。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花台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
回風:旋風。
唐·李賀《殘絲曲》
山中春已晚,處處見花稀。明日來應盡,林間宿不歸
唐·張籍《惜花》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後句亦作「來去逐輕舟」。
唐·儲光義《江南曲四首》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無賴:無心。
唐·李商隱《二月二日》
露帶山花落,雲隨野水流
唐·張喬《送蜀客》
掃地可憐花更落,卷簾無奈燕還來
可憐:可惜。
宋·賀鑄《海陵西樓寓目》
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
宋·陳亮《三部樂·七月二十六日壽王道甫》
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
次第:依次。四時:四季。
宋·歐陽修《謝判官幽谷種花》
谷里花開知地暖,林間鳥語作春聲
宋·歐陽修《和丁寶臣游甘泉寺》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來有
宋·王安石《甘露歌》
林煙樵唱,山風酒旗,花雨吟衣
樵唱:樵夫唱著山歌。酒旗;酒店門外掛的旗招。花雨:落花似雨。吟衣:滿衣。元·張可允《雙調水仙子·郊行即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落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Ⅳ 誰幫小妹做個藏頭詩啊
我覺得詩應如名,最好是一種韻味,即是湘雨···應有一種淡然和真純,藏頭太直,應藏得更有情趣一點。
淡月隱得蘆花醉,
清風漸沒張秋雲。
流聲笑攀湘妃竹,
夢里一聲雨亦存。
Ⅳ 關於趙孟頫給李公麟《五馬圖》的題跋
漁簑十二閑
一、
收竿漁心足,回舷月滿倉。
爭林鳥斗樹,劃波水擊漿。
二、
野鳧臨風靜,暮鴉歸樹喧。
坐愛楓似火,霞光落漁舷。
三、
點水鳥款款,枕碧舟閑閑。
浮雲與明月,幾回伴青山。
四、
山高月自小,地僻心偏寬。
不羨城居民,臨溪放漁船。
五、
瀑落玉龍喧,吟岩擊長川。
曲折三百里,來盪老漁船。
六、
水闊魚自躍,弄波戲幽澗。
一從漁翁至,默默沉碧潭。
七
晚霞齊白騖,凈碧映紅杉。
何當一壺酒,醉卧蘆花間。
八、
霞飛白鷺起,石冷溪流寒。
水霏騰白霧,柳斜橫漁船。
九、
溪深漁夫樂,一竿釣悠然。
鷗來魚沉碧,繞船空盤旋。
十、
柳蔭漫漁舟,水碧魚優游。
漁夫樂渾濁,摸魚好趁手。
十一、
青黛抹遠山,野鳧照水閑。
漁翁無一事,枕壺酣悠然。
十二、
荒溪罕人至,茅屋自炊煙。
船回綠楊外,野鳥起訇然。
Ⅵ 關於花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訪袁拾遺不遇》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 《晚春》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牆角數枝梅,臨寒獨自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題菊花》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蘇軾 《浣溪沙•蔌蔌衣巾》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曾己《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
雨肥梅、亭台初夏。曇花開向前夜。 《摸魚兒》
踏莎行
弱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 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絳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悟。
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莫比優曇花,斯人更難遇
<<采蓮>>
燕園不可采蓮
蓮葉空自田田
無魚戲在蓮中
我亦難入蓮間
<<贊蓮>>
陸上百花競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與桃李爭春風
七月流火送清涼
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醉楓葉:楓葉含霜似醉。
元·許有壬《荻港早行》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次第:次序。東風不用更相催:花開自有次序,不須東風催促。
唐·令狐楚《游春詞》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
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Ⅶ 海棠紅如胭脂醉,蘆花白似月點頭;芭蕉細雨黃昏後,一排徵雁過小樓。
立秋立秋,氣爽神收。秋光漏漏,竹韻悠悠。海棠紅如胭脂醉,蘆花白似月點頭。芭蕉細雨黃昏後,一排征雁過小樓。對秋風嘆黃花瘦,聽秋蟲笑青谷熟。一聲簫吹落天下梧桐葉,兩陣風刮散檐前鐵馬柔。吃吃喝喝悠悠盪盪,少說話免磕頭。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滾滾長江東逝去,豪傑能本色,大英雄未必出頭。--郭德綱微博
Ⅷ 陶醉蘆花聽秋語下句
下一句是「誰將玉笛弄中秋」。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陶醉在蘆花的美景中,聽著秋天在耳邊的細語。描寫的是冬天蘆花盛開的景象。
在西溪濕地洪園,蘆花已經悄然泛白,沿著河岸綿延了一公里。潔白的花絮隨風搖曳、輕盈靈動,宛若片片飛雪,無愧於「秋雪」的美稱。來往遊客有的沿著游步道漫步,隔岸遠觀,有的泛舟在五常港河上,進入蘆盪深處,陶醉在詩意的秋景里。
Ⅸ 蘆花醉了西溪 閱讀答案,急急急!!!!
瘦瘦的蘆葦,支撐起了西溪樸素的秋天。蘆花。在無邊的柔軟的水色之上,不倦的舞蹈、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支撐,舞蹈」等詞將蘆花擬人化,生動形象